钱壮为《品读苏东坡》连载7:第二章 出川
第二章 出川
4
苏轼到达荆州以后,在那里住一段时间,春节后一家人由陆路北上,于嘉祐五年二月到达京师。一家人先在城西租了一处房子,从长计议安家事宜。
朝廷授苏洵秘书省校书郎,一辈子奔波禄位,到老来总算有了个结果。苏轼任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辙任渑池县主簿,兄弟俩均没有赴任。因为这时候欧阳修等人推荐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
制科考试是宋代选拔务实人才的另一种方式。整个宋代,只举行二十多次制科考试,参加考试者很少,最终通过的更是只有四十多人,原因是这种考试难度极大,远远超过进士考试。首先是要两位大臣举荐,其次要向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呈送平时所作策论五十篇,就是说平时没有著述,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然后再参加秘阁考试,这是最难的环节,出题范围极广,除了儒家经典,还包括《史记》《汉书》等正史著作,甚至包括兵书战策。过了这一关,最后才是皇帝亲自主持的御试。
制科考试的惯例是在八月举行。不料临近考试时,苏辙突然染病,而且不轻,自料是赶不上了。宰相韩琦听说,上奏仁宗说:“这次制科考试,只有苏轼、苏辙最有声望。如今苏辙染病,如果两兄弟中有一人不能参加,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请求延期举行。”于是延期二十余日,苏辙痊愈以后才得以举行,自此考试时间均放在九月。
韩琦墨迹,带有颜真卿特征
据说参加这次制科考试的本来有不少人。一群人在京师聚集,紧张备考。临考前,韩琦在家中对客人说,有苏轼兄弟在此,竟然还有这么多人敢于跟他们较量?这话很快传出,应试者立刻走了十之八九,最后只有四人应试。
韩琦墨迹
嘉祐六年,宋仁宗主持御试。苏轼的应试文章被列为第三等,苏辙因言辞失当,本当黜落,因司马光求情,列为第四等。这个第三等不是三等奖,按照当时制科考试惯例,一二等都是个名号,虚的,概不授人。这就如同唐代自从李世民当过尚书令以后,再不授人尚书令职务,只授尚书左右仆射,尚书令就成了虚席。第三等就是实际上的第一等,然而第三等也不轻易授人,一般都是第四等。宋初以来,只有吴育、苏轼两人入第三等;整个两宋三百多年里,只有四人享此殊荣。欧阳修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苏氏昆仲,连名并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 宋仁宗回到后宫,兴冲冲地说:“我今天为后世子孙选了两个宰相!”
我们看到,从嘉祐二年苏轼兄弟中进士开始,他们受到的眷顾几乎是全方位的,张方平、欧阳修、韩琦、司马光,这些朝廷重臣,无一不对他们呵护有加,不吝赞美。后来与二苏政见不同的王安石,这时候任知制诰,也评价苏轼“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矣。”就连皇帝都说替后代选好了宰辅之臣,还有比这更高的起点吗?年轻干部需要有人铺路,需要有人扶上马送一程,苏轼兄弟的路基最厚实,远超他们的同年。
苏轼一生的最高官职是翰林学士、兵部尚书、礼部尚书,苏辙后来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位列宰辅。一千年来,替苏轼惋惜的大有人在。有人说,如果苏轼处事圆通,静待时机,朝廷宰辅早就有他的位置;如果苏轼与王安石搞好关系,虚与委蛇,他三十多岁就能出任知制诰,成为皇帝宠臣,再以后自然就是翰林学士、御史中丞,顺理成章地成为参知政事,这条升官路线图极其清晰;如果苏轼低调做人,不是那么口无遮拦、到处写诗作文批评弊政,也未必得罪那些小人,至少可以做一个富贵闲人。对此,元代脱脱编纂的《宋史·苏轼传》说的再清楚再简单不过:如果那样的话,苏轼还是苏轼吗?
吕惠卿问:“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
来人道:“聪明人也。”
吕惠卿大怒,厉声问:“这是什么话,尧聪明吗,舜聪明吗,大禹聪明吗?”
来人道:“不是三者之聪明,也是聪明人。”
吕惠卿问:“苏轼学问如何?”
来人道:“学孟子。”
吕惠卿愈怒,问:“何以见得?”
来人道:“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说他学孟子。”
吕惠卿默然良久。
我们应该庆幸,大宋朝堂之上少了一个宰相,而一千年以来的国人,却得到了一个可爱可亲的苏东坡。
(待续)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 · 简介
钱壮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国企管理人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个人公众号:书写者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前期文章链接:
以文会友,以真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