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店里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在可能有书的展厅内有一间我们专门为i人朋友准备的“i人书房”(也叫1人书房)。i人书房里的书籍选择,会随着展厅内主题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在展的《前炒面小森林》展览中,我们邀请了四位艺术家和四位植物品牌的主理人,通过他们的作品来传达心中人与植物共居生活的模样,以及他们所秉持的品牌理念与价值观。恰逢10月“酵醒生活节”开始在各地发酵中,我们和食通社的小伙伴们一拍即合,希望在“i人书房”延伸探索食物、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因此“认识食物”主题书展在i人书房启动。“酵醒生活节”到底是什么节?食通社的小伙伴们又是以何种思路为这次主题书展选择书籍的?以下,我们将话筒交给食通社的小伙伴们来给大家一一解答:从2023年10月开始,食通社携手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及多位发酵达人、文化机构,开启为期2个月的“酵醒生活节”,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系列活动,以及视频、播客、摄影、文字等形式,和各位共同探索发酵的魅力。
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食通社不仅举办线上线下的读书会,编辑部也热爱学习,办公室和同事家里都有很多和食物、农业相关的书籍。来串门的小伙伴经常把我们的办公室当作图书馆,来一次能顺走好几本。所以我们也一直在想,怎么把这些好书和更多的伙伴分享呢?除了在豆瓣上不定期更新我们的藏书和阅读进展,我们也一直想在实体空间分享、展示这些书籍。食通社和“可能有书”背后的团队互动多年,书店落成第一时间就来串门,看上了这个根植于北京胡同社区的公共空间。趁着植物主题的《前炒面小森林》正在书店举办,我们赶紧把“认识食物”主题的小书架第一站放在了可能有书的“i人书房”。本次在i人书房上架的书大多数是食通社的各位同事从办公室、家里拼凑起来的。有一些书因为有划线和笔记,个别同事还舍不得拿出来分享🙊,只得另外网购。说起食物以及生产食物的农业,其实能打开很多维度的话题,文化、环保、社会公正、废弃物管理、公共健康……食通社希望,说起食物,大家能想到的不仅仅是味觉、是感官享受,还能去探究食物到底是怎么来的,看到当下我们吃进嘴里的食物正在发生变化,从而去反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选择食物。基于以上主旨,首先必须上架的是几本在食物和农业领域必读的书籍:迈克尔·波伦饮食觉醒系列《杂食者的两难》《为食物辩护》《烹》,以及丹·巴伯的《第三餐盘》。
配合书房外的展览,我们也选了几本与植物相关的书,比如《杂草记》《种子的胜利》《植物的欲望》。植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物种,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植物与微生物、植物与我们人之间其实是有很复杂的关系网络,所以架子上我们还放了《了不起的蜜蜂》和《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它们都是这个关系网络里,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另有《土里不土气》,讲述了北京本地的盖娅·沃思花园里的生命之网;而《游牧的智慧》则娓娓道来草原上传统放牧的文化背后各种生命与环境之间建立起来的复杂关系网络。
其实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首先是被我们肚子里的微生物吃到的。如果你想了解其中的细节,可以读一读《肠子的小心思》《从肠计议》,也许可以帮助你重新建立一些饮食的观念。而微生物的价值在另一个维度也能被我们感知,那就是发酵食物。两套与发酵食物有关的书《发酵圣经》和《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也在架上,欢迎各位新老酵友翻阅。说来说去,又回到了本次食通社和i人书房合作的起点。作为一个以(自称)i人为主的机构,食通社发现,再i的人,在美好的食物面前,也可以e起来!特别是当我们意识到,真正美好的食物无法独创,需要从土地到餐桌每个环节的合作参与。因此,深入了解食物、农业和我们的关系,也能帮助i人进入更为广阔的公共生活。
向上滑动浏览
《杂草记》 2本套装
《种子的胜利》
《植物的欲望》
《太喜欢微生物了》
《从肠计议》
《肠子的小心思》
《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
《发酵圣经》 2本套装
《第三餐盘》
《为食物辩护》
《烹》
《杂食者的两难》
《了不起的蜜蜂》
《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土里不土气》
《成为农夫》
《消失的城乡边界线》
《游牧的智慧》
《有滋有味》
《坏食物真的坏吗》
《寂静的春天》
《鲜花帝国》
《饭局的起源》
《烹饪菜肴与阶级》
《大吉岭的盛名》
《茶叶帝国/绿色黄金》
《廉价的代价》
《末日松茸》
《贫穷的质感》
《垃圾去哪了》
《脂肪》
《失控的农业》
《茧》
《江村经济》
食通社读书会正在进行中,11月8日(本周三)晚上就将有《发酵圣经》第二次线上讨论,两位在欧洲旅居的姑娘将给大家分享一些与发酵有关的艺术项目,欢迎来听~最后,食通社全体小伙伴祝各位i人阅读愉快,好好吃饭!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