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鬃烈马》为何百看不厌?

刘心化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红鬃烈马》又名《全部王宝钏》,或《王八出》,实际上有十多出,包括《花园赠银》《彩楼配》《三击掌》《别寒窑》《探寒窑》《误卯三打》《赶三关》《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为什么叫《王八出》呢?我估计是因为这十多出中有王宝钏出场的刚好有八出戏,而《误卯三打》只能算过场戏,《赶三关》《银空山》这两出王宝钏不出场,是代战公主为主角的戏。

 

 过去四大名旦或四大须生演出的全本《红鬃烈马》,一般都始从《赶三关》起到《大登殿》止。如1947年梅兰芳、杨宝森在上海演出时就是如此。解放后由于演出时间缩短了,则多是从《武家坡》起到《大登殿》止。1955年笔者在北京看过谭富英、张君秋的《红鬃烈马》就是如此。


梅兰芳之《大登殿》


 但也有著名旦角一人演王宝钏到底的,据说是从王玉蓉兴起的,因为她是有名的“铁嗓子”,久唱不疲,还有当年的“江南第一青衣”黄桂秋也是这样演过。20世纪50年代笔者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看过徐东明、徐东来主演的《王八出》,徐东来饰王宝钏一人到底,她的嗓音甜润,身段优美,很会做戏,尤其水袖功夫特好,给人印象很深。五十年代中期笔者还看过王玉蓉的《王八出》,的确不错,只是她已年近五旬,身体发福了,进窑出窑的身段就简化了些,嗓音已小,不如青年时代那么纯净了。而徐东来那时才二十几岁,正值青春年华,精力充沛,扮相漂亮,身材苗条,演出效果很好。

 

 以上所说的《王八出》(或《王十出》)每出戏都可以作为折子戏单折演出。

 

 这里从一份1928年1月13日北平第一舞台窝头义务戏的戏单谈起。这次义务戏大合作太精彩了,可算是空前绝后的千古绝唱,光看这张剧目单就觉过瘾,现抄列如下:


 《大回朝》裘桂仙

 

 《马鞍山》时慧宝

 

 《收关胜》尚和玉


 《彩楼配》王琴侬(宝钏)

 

 《三击掌》陈德霖(宝钏)、贯大元(王允)

 

 《探寒窑》王幼卿(宝钏)、松介眉(王夫人)

 

 《投军别窑》李万春(平贵)、程玉菁(宝钏)

 

 《误卯三打》周瑞安(平贵)

 

 《赶三关》马连良(平贵)、朱琴心(代战)

 

 《武家坡》余叔岩(平贵)、程砚秋(宝钏)

 

 《算军粮》荀慧生(宝钏)、高庆奎(平贵)

 

 《银空山》王凤卿(平贵)、小翠花(代战)、朱素云(高思继)

 

 《大登殿》侯喜瑞(魏虎)、尚小云(代战)、杨小楼(平贵)、梅兰芳(宝钏)、龚云甫(王夫人)、张春彦(王允)


梅兰芳之《大登殿》


 看看这些演员,扮薛平贵的包括了当时的前四大须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三位及享有盛名的王凤卿,还加上国剧宗师杨小楼反串《大登殿》中的薛平贵,这是最为可贵的!据说杨小楼当年很喜欢演反串戏。还有一位最年轻的武生李万春,才十八岁,扮演《投军别窑》的薛平贵。那时北平在每年旧历岁尾,照例有梨园公会义演也就是俗称“窝头会”,给贫苦的同业筹点款项过年。这种义演戏好角硬,多有难得凑在一起的群戏出现,很有号召力。除了北平当时的戏迷趋之若鹜外,甚至有从天津、济南、上海赶来观赏的戏迷,因此主办当局非常郑重,必须是成年成名的好角才能参加,参加的演员要被公认为对观众有号召力,不是每位演员都能参加,戏码的先后,角色的轻重以演员的资历、特长、适宜为标准。主事者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分配下来,参加的人不得推诿争执。而且是义务演出,没有报酬。事实上历年的梨园公会会长都安排得十分妥当,无疵可寻,因此北平的演员都有以能争取到能参加梨园公会义演,为贫苦同业出力、一显身手为荣,有如今天我国的春节晚会似的,演员们都极想能参加演出为光荣。而也的确有的演员唱了几十年戏,一回义演都没有上台的,成为终身遗憾,而李万春当时还是个18岁的少年,还算童伶,已够参加梨园公会(即“窝头会”)义演的资格,与名旦程玉菁合演《投军别窑》一折,跻身于京朝大角名伶之间,说明他的艺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他日后成为京剧武生艺术大师奠定了基础。


 再看扮演王宝钏的就囊括了四大名旦中的梅、程、荀三位及与四大名旦齐名的王琴侬,甚至四大名旦的师尊陈德霖老夫子。扮演代战公主的有四大名旦的尚小云,及小翠花和朱琴心。扮演王夫人的有最负盛名的龚云甫(可算老旦中的天王巨星)和老旦前辈松介眉,在《误卯三打》中扮演薛平贵的武生周瑞安和在《银空山》中扮演高思继的小生朱素云,以及在《探寒窑》中扮演王宝钏的王幼卿,都是当年的名角。这一台戏该多精彩啊!

 

 百看不厌的《红鬃烈马》解放后却命运坎坷,20世纪五十年代初遭禁演,认为薛平贵投降外国,最后又是两个老婆大团圆,以及大男子主义等等。十年浩劫后恢复上演不久又挨批评,直到近年政策宽松了,“左”的干扰消除了,才又恢复了演出,尤其其中的《大登殿》等欢乐喜剧常常在国庆、元旦、春节等晚会上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为什么《红鬃烈马》为广大观众尤其是戏迷百看不厌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王宝钏的故事家喻户晓,是京戏爱好者百看不厌的好戏。虽然故事的背景假托唐朝,其实毫无根据,而广大观众热爱此剧主要因为他的主题思想是歌颂王宝钏婚姻自主,批判王允嫌贫爱富,歌颂王宝钏和薛平贵的忠贞爱情,和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坚强性格,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百姓爱看此剧并不追究是否是唐朝的事,淡化了时代背景。王宝钏、薛平贵均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样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这些都是《红鬃烈马》积极的一面。


张君秋之《大登殿》

 

 《红鬃烈马》的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富有传奇色彩。相府千金王宝钏在花园散步,偶见一乞丐薛平贵,他虽然衣衫褴楼但相貌不凡,颇有抱负,便生怜爱之心,赠他银两并约平贵二月二日到相府的彩楼前,她将把招婿的彩球抛给他。果然到那天薛平贵接到了彩球,而宝钏之父王允得知打中的是花郎薛平贵勃然大怒,坚决不准王宝钏与薛平贵成婚,宝钏却忠于诺言,坚决要嫁给薛平贵,以致父女反目,三次击掌之后断绝了父女关系,王宝钏被赶出了相府,去到寒窑与薛平贵成婚。那时西凉国造反,进犯大唐,薛平贵投军并降服了红鬃烈马,唐王封平贵为后军都督却被岳父参了一本,被贬为马前先行,结婚三日就要赴前线,出征西凉国。王宝钏的二姐夫魏虎是个坏蛋,忌恨平贵,利用他是副帅的职权以平贵因为与宝钏诀别,赶到较场已误卯为由,打了平贵三次,并把平贵缚于马上赶到前线。西凉国的代战公主文武双全,擒了平贵并招平贵为驸马。西凉国的老王见女儿与平贵成了婚,大笑而逝,薛平贵当了西凉国王,心中仍想念王宝钏。过了十八年,有一天,平贵在银安殿见大雁飞来口吐人言,就用金弹把大雁打了下来,见雁足上有王宝钏的半幅罗衫,上有王宝钏的血书,写明夫妻分别已有十八年,日夜盼着平贵回来……平贵大恸,设法灌醉了代战公主,留下书信,立即赶回了长安,代战醒来急忙追赶薛平贵,赶了三道关口才追到了,薛平贵不愿回西凉,代战只得放走薛平贵并赠信鸽一只,要平贵有难之时把信鸽放回,代战立即领兵来相救。这时唐朝内部出现了危机,皇帝死了,王允和魏虎图谋篡位,薛平贵放回信鸽,代战领兵来救,擒拿了王允和魏虎,薛平贵当了皇帝,登殿之时先斩了魏虎报了仇冤,本来要斩王允,这时王宝钏上殿求情,她说“我父亲犯律理当斩,我母亲待你恩如山。”平贵赦了王允,封为养老太师有职无权的“受气官”。王宝钏又去请来母亲,薛平贵对王夫人大礼参拜——因为王夫人一贯同情他们夫妻,并曾多次送柴给宝钏,最后平贵封宝钏在昭阳院,代战西宫掌兵权,并大赦天下,一家大小大团圆全剧此结束。

 

 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嫌贫爱富者的批判及对奸恶者的惩罚,这种故事中外古今都为普通老百姓所欣赏。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天方夜谭》……都有类似的情节——美丽的公主爱上了贫穷的乞丐,最后乞丐立下了军功当上了国王,为善的人们得到了好报,作恶的奸臣受到了惩罚,最后是大快人心的大团圆。


 此外《红鬃烈马》的艺术性很高。全剧用的是西皮,成套的板腔体,唱腔通俗易于上口,如薛平贵唱的“一马离了西凉界……”自京剧形成一百多年来几乎人人会唱,成了流行歌曲。人物众多,生旦净末丑俱全,人人有戏,情节曲折多变,有悬念有看头,高潮迭起,喜怒哀乐均有淋漓尽致的表演。

 

 笔者当年看过重庆厉家班的表演的全部《红鬃烈马》,从“花园赠银”起到“大登殿”止,有“误卯三打”无“探寒窑”(又名“母女会”),解放后又看过徐东明,徐东来的全部《红鬃烈马》及王玉蓉的全部《红鬃烈马》。也是从“花园赠银”起到“大登殿”止,但都有“母女会”,没有“误卯三打”。因为要演全“王八出”(甚至“王十出”),时间会拖得很长,要五六个小时才行。解放后演出时间缩短,最多三个小时到三个半小时,因此即使是徐东来或王玉蓉的全本“王八出”也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删减。如好几折戏单独演出时,王宝钏均有“引子”、“倒板”,及唱腔类似的“慢板”,这种不必要的重复就删去了。“误卯三打”,“鸿雁捎书”等实为过场戏,不能作单折演出,就可删去了,或在念白中作为交代而过,而突出这八出的重点唱段和表演。


徐东明、徐东来之《梅龙镇》

 

 现在把《王八出》的每折内容作一简单介绍。


 开场的“花园赠银”过去是青衣演员开蒙都要学的折子戏。梅兰芳、张君秋少年时都演过,因为此折戏有成套的“西皮唱腔”,笔者只在解放前看过厉家班的演出,是开锣小戏,花郎平贵是由小生扮演。《彩楼配》也属于旦角演员打基础的折子戏,因为宝钏要唱“西皮倒板”、“慢板”、“散板”、“流水”等成套的西皮唱腔。梅兰芳初次到上海,才二十来岁第一天打泡戏就是此剧,受到观众的欢迎。接着就是《三击掌》,别看这出三刻钟的小戏,却是程砚秋大师的代表作。

 

 和梅兰芳大师的《宇宙锋》一样,原来不过是听几句唱工而已,程大师多年来对这出戏加工整理,突出了王宝钏敢于反抗嫌贫爱富的父亲王允。坚决要嫁与花郎薛平贵,以致父女冲突到决裂。程大师的表演很有层次,并非一出场就和父亲大吵大闹,而是有理有节地同父亲争辩。一开始是同王允对唱“西皮慢板”,随着剧情变化,父女开始急,就唱速度稍快的“西皮原板”,后来争论激烈就唱“西皮流水”甚至“西皮快板”……,到最后父女要决裂而三击掌时,程大师运用了典型的委婉曲折多变的西皮散板,回肠荡气似地由幽咽低回到下决心唱出“父不信与儿三—击—掌—”的“掌”时拔高了唱,表示下最大决心,迸发而出,达到了此戏的高潮,观众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三击掌》本是生旦合演的对场戏,过去都是以老生为主,自程大师多年的锤炼加工以后,成了程派青衣的重点戏,王允反而由里子老生扮演成了配角。而且这出戏甚至作大轴演出,这在以前是为不可能的啊!


 以下是《探寒窑》又名《母女会》,讲的是王宝钏之母很同情宝钏和平贵,亲自带了家人和丫环,带了柴米到寒窑去探望女儿。这是一出以老旦、青衣为主的唱工重头戏,而且表演很重要。以往在大义务戏中就常常由最著名的老旦龚云甫同梅兰芳或程砚秋演出。龚云甫是京剧老旦中空前绝后的人物,可谓老旦中的“天王巨星”,而且还往往把他的名字排在旦角之前。我看过王玉蓉和筱兰芬、徐东来和徐东祥的《母女会》,也很不错。现在此剧几乎绝迹了。解放后也只有中国京剧院的马永菡和王少君偶然作为单折演出过。剧情是王宝钏和父亲王允三击掌决裂到寒窑后,王夫人挂念女儿,带了柴米去探望王宝钏,并劝说女儿回相府去,王宝钏坚决不从,王夫人则要住到寒窑与女儿同甘共苦,宝钏无奈,只得把母亲哄骗出去,关上窑门,母女二人隔着窑门悲伤地对唱,宝钏在窑内跪着唱大段“西皮倒板”“慢板”。最后诀别时还要对唱哭头散板,有如《甘露寺》中的“别皇宫”那样,时而高唱入云,时而低回婉转,令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非常动人。笔者建议现在的优秀青年演员应把此剧恢复演出,若由赵葆秀、王蓉蓉演出一定十分精彩。


荀慧生之《探寒窑》

 

 以下就是《别寒窑》。薛平贵降服了红鬃烈马,唐王封他为后军都督,却被岳父参了一本,被贬为马前先行,而且结婚三日就被迫出征,回到寒窑与宝钏告别。平贵与宝钏难舍难分,平贵此去不知何时可回,只给宝钏留下十担干柴,八斗老米。在较场鸣炮声声中催促平贵离去。这里有极精彩的表演,宝钏拉住平贵不放,二人快速地跑圆场,必须配合默契,最为精彩的是平贵无奈拨出宝剑把宝钏拉住的缰绳砍断,宝钏要跳起摔一个飞舞似的“屁股坐子”。平贵几次回头,万不得已忍痛离去。这出《别寒窑》(即“投军别窑”)是周信芳、李玉茹的杰作。我看过的是徐东明和关韵华,及王玉蓉和姚世茹的此剧,都能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前面提到武生大师李万春在青少年时代就以此剧闻名,20世纪80年代李万春已近八旬高龄,还同著名旦角徐碧云派的传人毕谷云演过此剧,也是千古绝唱了。


 以下是《鸿雁捎书》,是过场戏,写王宝钏见一大雁口吐人言,要她写下血书带给薛平贵。接着就是《赶三关》了,现已不见演出。写薛平贵在西凉,一日驾坐银安殿,见一大雁飞来口吐人言,他把大雁打下,落下半幅罗衫,上面是王宝钏的血书,要平贵马上回去团圆,平贵大恸,只得把代战公主灌醉留下书信,赶回长安,公主醒后急忙追赶平贵,直赶过了三关才追到,劝说平贵回去,平贵不从,代战只得放走平贵,并赠他信鸽一只,说若遇危难,把信鸽放回,代战立即领兵来救。这出戏是代战公主(刀马旦)和平贵(老生)的对儿戏,现已多年不见演出。梅兰芳当年常作单折演出此剧。再接着就是大家最熟知的脍炙人口的《武家坡》了。

 

 《武家坡》这出戏京剧爱好者几乎人人都能会哼上几句,也是票友们常演的戏,因为只有一生一旦两个人物,唱腔也不难,但是这出戏要能唱好可不容易了,唱念做表都很复杂,若由优秀的演员演出则很有看头。笔者看过《武家坡》总有一、二十次,而且本人在北京大学京剧社也演过“跑坡”一场的王宝钏。说实话我看过的虽多,而真正好的却很少,大都印象不深刻。还有些沉闷似的。真正令人难忘的就只有谭富英和张君秋的《红鬃烈马》以及徐东明和徐东来的《红鬃烈马》中的“武家坡”。谭张的“武家坡”自然是唱工最为突出,而徐东明、徐东来的“武家坡”唱工不错,而更突出的是身段表情,特别是徐东来的王宝钏身段边式好看,水袖功夫特好,引人入胜。


谭富英、张君秋之《武家坡》

 

 先说谭、张的《武家坡》。谭富英扮演的薛平贵在帘内唱“西皮倒板”“一马离了西凉界。”唱得清醇朴实,嗓音宽亮甜润,满宫满调一气呵成,音色纯净没有一点杂音,马上就获得满堂彩声,接着他扬鞭登场又是一片掌声(碰头好),他的扮相清癯很有精神,接着唱“西皮原板”“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在“胸怀”二字上加强了力度,立即又是掌声如雷,以下的几句原板仍然神完气足,也是强调最后两字,充分体现了平贵离家十八年,今已归来的欢快悲喜交集感慨万千的激情,这种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我看过的其他演员都不如谭富英好,他的演唱并没有使什么花腔,却十分悦耳动听,这是因为每句唱腔都入了戏中的规定情节,感染了观众,情不自禁地鼓起掌声来喝起彩来,观众听了如品美酒陶醉于中了!

 

 以下是张君秋的王宝钏在帘内与邻居大嫂的问答,一声“有——劳——了”拖长了叫板就有采声,接唱“邻居大嫂一声唤”,前面的“邻居”二字并不像一般的“倒板”翻高了唱成2112-76,而是唱散板似的录唱成:



表现了王宝钏相府千金的稳重身份。这时观众又鼓起掌来,然后在“西皮慢板”的过门中手持菜篮款步登场亮相,又是采声掌声如雷的碰头好。君秋当年才三十几岁,年轻美丽,一出场令人感到光艳动人满台生辉。以下四句慢板表达了王宝钏外表镇静,内心炽热的激动心请,唱得俏丽多变,细腻甜美,又是一句一好,充分发挥了他的唱工不凡,玉润珠圆,是一种美的享受。


 以下宝钏和平贵的交谈中,要平贵拿出书信来。当平贵假装说失落了后,王宝钏非常气概,说出“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出口不凡,引经据典地责问薛平贵。此时平贵嬉皮笑脸地开始调戏自己的妻子,高唱“八月十五月光明哪。”宝钏见来者不善,有所警惕,在平贵唱倒板时向舞台两侧一望两望,接着二人对唱“西皮原板”,一问一答各唱半句,宝钏问“他可好?”“安宁?”“三餐的茶饭”,“衣衫破了”等等日常琐事。当平贵唱到:“薛大哥这几年时运不转,他在西凉路上受尽了苦刑。”时,宝钏关切地问道:“莫非挨了打了?”平贵说:“正是。”“挨了一捆四十。”宝钏心疼掩面而哭,平贵趁此机会用手拍了宝钏的左肩,宝钏一惊,即用右袖往左肩一拂,推开薛的手,同时左手向薛投袖,并说道:“你要放老成些!”每演到此观众都哄笑起来。平贵唱:“那一日失落了一骑马。”宝钏问道:“是官马是私马?”……“岂不要赔?”“我那薛郎哪有银钱赔马呢?”以下当王宝钏说“难道就罢了不成?”说时两手向上一摊,薛平贵趁此机会边说:“自然有哇!”一边用左手往宝钏的右手的掌心一点,宝钏气得后退一步骂道:“你又来了。”同时双手投袖向平贵打去,并且右手在袖内一弹,水袖自然地再向薛平贵拂去,其妙无比。当薛平贵唱道:“那一日过营把债讨,他言道长安城有一个王氏宝钏。”王宝钏质问道:“王宝钏该你的?欠你的?不该不欠你提她则甚!”平贵问道:“父债?”宝钏答:“子还。”平贵又问道:“夫债?”宝钏脱口而出:“妻……”发现不对头乃说:“不管。”以下是平贵越来越嚣张,一只手又来拉宝钏的左袖,另一只手又要拍王的肩膀时,宝钏已有警惕连忙后退,又用袖拂开……总之对薛平贵的涎脸调戏,宝钏每次都用水袖挡开,每次的投法都不相同。

 

 上面谈到当薛平贵几次拍肩,拉袖,点手掌心等调戏王宝钏的身段,谭张和二徐的身段都大致相同,只是徐东来的水袖特别精彩。而且每次的水袖的投法、弹法都不雷同。徐东来把几个拂袖、投袖、甩袖的连续动作,用在一瞬间令人眼花缭乱。当年我和恩师马宛颐先生看后都觉得十分奇妙。师生二人还专门琢磨过:徐东来是怎样把举袖、投袖、抛袖最后一挑袖等几个连续的动作融为一体的?我们反复琢磨又练了好久才逐渐悟出其中的奥秘,并且用于后来我在北大京剧社扮演《武家坡》《大登殿》中的王宝钏时的表演之中,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以下薛平贵和王宝钏对唱“西皮快板”,谭富英和张君秋二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而且唱的速度步步逼紧,越来越快,观众忍俊不禁,在中途就鼓起掌来,这在一般演员对唱时很少有这种效果,这的确是谭富英、张君秋的对唱配合默契,天衣无缝才这样无懈可击。


马连良、王玉蓉之《武家坡》

 

 《算军粮》一场不是重点,王宝钏有大段“西皮原板”,薛平贵唱的不多,它要表现的是薛平贵和王宝钏对二姐夫魏虎的揭露和斗争,魏虎迫害平贵并造谣说平贵早已死亡,克扣了薛平贵18年的军粮,这场戏令人难忘的是王允唤宝钏时,她用拖长的鼻音“唔”回答时,也必有观众鼓掌喝彩。

 

 《银空山》一折是代战公主为主的戏,由刀马旦应工,类似《穆柯寨》,代战要扎大靠,出场要坐帐,也要射雁。内容是讲薛平贵在“银空山”遇唐将高思继阻拦,当即把代战所赠之信鸽放回,代战赶来与高思继交战,晓以大义,高思继也恨王允、魏虎图谋篡位,归降了平贵,共同声讨王允和魏虎。梅兰芳青年时代有时不演王宝钏而演《银空山》和《大登殿》的代战公主,而让二旦姚玉芙演王宝钏。在观众看来,这时觉得《大登殿》的第一主角是代战公主了,这种演法别有风味。笔者当年看过重庆厉家班的《红鬃烈马》。《银空山》的代战公主就是由厉慧敏演的,因为她的靠工戏特好,刀马功夫稳健流畅,尤其在下场时的枪花和鹞子翻身等特别好看,掌声雷动,遥想当年梅大师的代战公主一定特别精彩。


 尚小云大师的《红鬃烈马》又是一种演法:前饰《武家坡》跑坡的王宝钏,充分发挥了他那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的西皮唱腔。“跑坡”时更突出了尚派的“弹簧腿”,看不见足,身体有起有伏愈跑愈快,加以水袖飞舞的配合也是一绝。而《大登殿》中尚大师又改扮旗装公主,梳“两把头”,穿滚龙旗袍,足穿花盆底鞋,这是旗人特有的打扮,台步走法不同,要保持上半身平稳平衡,若没有基本功很容易摔倒。


尚小云之《大登殿》

 

 最后就是大家特别爱看的《大登殿》了。这一折戏热闹好看是全剧的结局。有喜有恶有哀有乐,代战公主领兵赶来救了薛平贵,擒住了梦想篡位的王允和奸贼魏虎,正是仇报仇来冤报冤,是老生(平贵)、青衣(宝钏),花旦(代战)并重的好戏,马达,江海两个丑角也很重要,最后出场的老旦王夫人也有一段动听的唱工。谭富英、张君秋在此折中均有大段唱工。薛平贵正式登基了,先要在帘内唱“西皮倒板”:“龙凤阁内把衣换”,谭的嗓子又亮又宽清纯甜美,自然获得满堂好。接着唱“原板”“薛平贵也有今天”一句后的拖腔又是满堂彩声。薛平贵登基后对以往的恩人仇人区别对待。对为人正直谨慎的大姐夫苏龙加封三级在朝班,对残酷迫害他们夫妻,几次要置平贵于死地的大奸臣魏虎处以斩刑,以下还要斩多次迫害他的岳父王允时,王宝钏匆匆赶来上殿求情。起初薛平贵不允,后来王宝钏提醒:“我母待你恩如山。”平贵怒气未息,坚持不赦。当宝钏要碰死在殿前时平贵才放了王允。这里王宝钏要唱大段“二六”数落并劝说王允,是本折戏的核心唱段,以张君秋的最为精彩。

 

 其中唱到“先前道他是个花郎汉”的“郎”字后略停,再耍一个小腔再唱出“汉”字,以及“到如今他端端正正正正端端驾坐在金銮”这句中的“端端正正正正端端”张君秋的唱法与一般的不同,他唱得十分俏皮表达了王宝钏十分得意的欢快心情,其节奏为“端端——正——正——正——正端——端驾坐在金銮,”尤其是把后面的“正端”似不该唱在起而唱在一起,更是显得宝钏的欢快无比,特别得意,以下的“来,来,来……随女儿上金銮”的“銮”字曲折多变的耍腔更达到了高潮,必然掌声如雷。我看过张君秋、王玉蓉、徐东来、厉慧敏等唱的这大段“二六”均有热烈的剧场效果,这段“二六”他们唱得有抑有扬,娓娓动听,耐心规劝王允亲切动人。以下代战公主上场,也有一段“二六”,尚小云扮的代战特别风趣,一出场就笑眯眯的,发挥了他的擅演喜剧的特长,上殿后和马达、江海两个丑角的对话十分有趣,当她上前给王宝钏行番邦礼——请安时,王宝钏有些不知所措,代战举左手,她(王)也左手翻袖,代战举右手,她(王)也右手翻袖,演到这里张君秋的王宝钏还走到谭富英扮的薛平贵面前悄悄询问,谭也悄悄回答——观众虽听不见也估计是在问:“这是怎么回事?”当初我在北京大学京剧社演出此剧时,也照着谭、张的演法。尚小云的代战公主下来问马达、江海:“咱家给她行礼,她怎么又(得儿)要飞呀!”观众立即哄笑起来,马达、河海解释了两国行礼的不同姿势后,代战二次上前把礼见,唱道:“娘娘千岁,你的驾——可——安”,这里宝钏在“安”字后接着唱(没有过门)“王宝钏低头用目看……”一大段流水板,由于接得很巧妙,有些观众还以为是代战一人在唱呢,当初我们这样演时也受到了好评。尚小云的旗装公主在请安时也是他的绝活,上半身要平直双手一高一低在胸前慢慢蹬下去,就这请安就可搏得掌声呢,然后代战和宝钏双双上殿参驾,平贵把宝钏封在昭阳院,代战西宫掌权,二人谢封后双双下殿走到舞台前面还要合唱一段此剧特有的“十三咳”(除《五花洞》外只有《大登殿》有此唱法),充分表现了二人的喜悦心情,把欢乐气氛推向高潮,此处必然获得满堂彩声。


程砚秋、孙甫亭、芙蓉草之《大登殿》


 然后平贵令宝钏去相府请来王夫人,这出戏的优点是生旦净末丑人人有戏唱,眼看已近尾声了,又由王宝钏扛着龙头拐杖陪着王夫人的车辇出场,王夫人(我看的是李多奎扮演)一亮相,高唱“西皮倒板”:“来到午门下车辇”他那响彻云霄又带苍老的嗓音立刻征服了观众,又获得了满堂彩声。以下几句流水板字字清晰有力,又是掌声不断。李多奎扮相庄严华贵,很有气派,他下殿时的“散板”转“流水”由于他嗓子特冲,真是一句一好,观众得到了意外收获似的,掌声好声甚至超过谭张二位呢。接着王夫人由代战、宝钏两边搀扶着,薛平贵亲自下殿来参拜恩人岳母娘,唱一段“二六”。王夫人受拜后告别下殿时又唱一句“倒板”和几句流水板讽刺嫌贫爱富的王允时,又是掌声不绝于耳,最后谢幕时由谭富英、张君秋在两边扶着中间的李多奎老前辈,观众涌到台前鼓掌欢呼,那天竟谢幕六次之多,观众才满意地尽兴而去。

 

 此可见《红鬃烈马》在主题上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表演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因此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长期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经久不衰百看不厌就不足为奇了。它将成为京剧大花园中一簇永开不败的鲜花,永远为广大观众所欣赏和钟爱。


(《戏迷陶醉录》)


- 历史推荐 -


谈《红鬃烈马》之妆扮

希望周信芳作“国防京剧”主力军(1936年)

王宝钏涂脂抹粉错了吗?

王宝钏故事的另一种传说

谈中国戏剧:《武家坡》绝不是贞操的赞美

戏里的“武家坡”究竟在哪儿?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