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怀新艳秋:“精于艺,讷于言”

王尔龄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与新艳秋相识,是在建国初期,那时她在无锡的苏南大众京剧团当演员。说起来已经是将近四十年的事了。

 

 大众京剧团早已成为历史上的名称,当初确然称得上人才济济。须生有孙钧卿,刀马旦有张春秋,花旦是袁灵云,青衣就是新艳秋。之江先生近日在晚报撰文说新艳秋“精于艺,讷于言”;而“大众”时期的三旦,新、张都不善言辞,只有袁灵云侃侃而言,非常健谈,一如乃姊袁美云。袁美云也演过京剧,只是我不曾赶上看她演皮黄戏,仅在髫年看过她在影片或话剧《红楼梦》里扮演的贾宝玉。


袁美云

 

 我的欣赏京剧成癖,始于看大众京剧团,该团常由孙、袁、张合演新排的本戏,而新艳秋则照例演程派剧,偶尔也露“官中活”,比如与孙合作,贴过《打渔杀家》。该团所演,我几乎是每换必看,新艳秋的程派戏,除了她并未演过的《英台抗婚》外,都一一看过了。


新艳秋

 

 50年代的无锡,至少有两家场子常年演京剧,其时正当盛年的马连良、周信芳、班世超,还很年轻的言慧珠、赵燕侠、童芷苓,四大名旦中的尚、荀、梅都在无锡献过身手,久盼不至的是程砚秋。看不到程,就大看特看新艳秋,亦足慰渴思。

 

 早就听人谈及,她的程派戏,是“通天教主”王瑶卿给她的。那么,起先是跟谁学的呢?有次问起这个问题,她为我讲了“偷学”的故事。


 20年代中期,她在北京演梆子戏,兼唱京剧,却迷上程派,其时程绝不收女弟子,拜师无门,就去看戏。她的哥哥是琴师,两人躲在戏院角落里“偷戏”,她默记唱、念、身段,而由哥哥记唱腔的工尺谱。散戏回家路上,兄妹俩常常说着说着就比划起来,一个哼着琴曲,一个轻声唱戏、走身段,到家后又继续练,如果是月夜,还在月光下看影子、找毛病。就这样趁热打铁,把当天(其实已是昨夜了)的戏默熟。对于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小姑娘来说,这里该包含着多少艺术的追求和学艺的毅力!


新艳秋《玉堂春》双影

 

 程派创始人给我们留下的,除了声腔资料(唱片,录音带)之外,唱念、身段齐全者只有一出《荒山泪》舞台艺术影片。由此追想当年看新艳秋的演出,可以知道她的确是谨守型范。可惜她在1956年以后,因中气不足,几乎绝迹舞台。大约是1982年,她和蒋慕萍、梁慧超联袂来沪,但她只演两次,各贴一出短戏。

 

 我写信给她约定时间往候,她为我留了两张前座票,得以重睹《六月雪》的《监会》和全出的《春闺梦》,嗓音虽不如前,而春闺梦里人的身段仍一丝不苟,其时她年已古稀。我对她说:“下次还想看你的学生登台。”


新艳秋反串周瑜

 

 今年4月,她的大弟子钟荣来上海演出,购票不易,我仅看了《荒山泪》。开始时,唱得并不酣畅,后来,越唱越好,不减乃师盛年。身段则宛然乃师风范,动作好像是分解式的,却又连贯一气,让你看得清清楚楚,感到一笔不爽。是的,钟荣并不一味照搬,但她不做“减法”,只做“加法”,既加身段,还在末场加长水袖,而风车似的水袖翻飞,又不同于尚派《失子惊疯》。

 

 有此门墙桃李,足以令人欣慰。但我更期望她的小弟子也能登堂入室,出类拔萃。谨本此旨,作《怀新艳秋》。

 

 (《新民晚报》1989年5月26日)


- 历史推荐 -


陈定山谈新艳秋

叶庸方二三事:促成四大名旦合灌《四五花洞》

私淑程门艺精湛:记新艳秋天津演出活动

石挥致程砚秋:“有东西在意识上使自己和观众都把‘胖’忘记掉”

新艳秋《玉堂春》甫一开场,风流客替汉奸命丧包厢

记民国十七年(1928)程砚秋灌音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