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刘连荣:“与梅兰芳合演得心应手,足为股肱”

翁偶虹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富连成自“喜”字科起,即有著名花脸侯喜瑞、钟喜久鸣于世。“连”字科有王连浦、王连奎、马连昆、苏连汉、刘连荣。富字科有宋富亭、陈富瑞、荣富华、韩富信。盛字科有孙盛文、裘盛戎、叶盛茂、韩盛信。世字科有袁世海、谭世英、裘世戎。元字科有殷元和、张元奎、郭元汾。韵字科有夏韵龙、钳韵宏。庆字科有叶庆先。其中自幼习净者有之,初习他行,获际遇改习花脸而成大名者亦有之。刘连荣际遇,最为突出,且富传奇性。

 

 连荣入科,初习梆子旦角,嗓佳武工尤佳,后以嗓败,改习京剧武二花者多年,伴高盛麟、杨盛春、朱盛富演《荥阳关》、《取金陵》等,珠联璧合。然其雄飞之志,深藏心底,艳羡同科马连昆之文能《进宫》,武能《江州》,王连浦以洪亮之嗓,博“小金钟”之誉。


萧长华、刘连荣之《群英会》


 乃背地练嗓,不遗余力,唱念虽能响堂而苦于文戏疏欠。恰值富字科富瑞、富华相继出科,架子花脸,后难为继。知者欲曹丘连荣,连荣则谦抑退让。偶值带队回社( 富社学员,来往演出,均由师哥带队步行,纪律严明,不得出队 ),行至北京前门外珠市口大街,见一人力车夫,衰老跄踉,艰难挽车,忽踬于地。连荣不顾社规,疾趋街心,搀起老车夫,代之挽车而驰。盖老车夫即连荣之父,迫于生计,贴补温饱。萧长华先生闻之,叹且喜曰:“连荣是个大孝子呀 ! 应当嘉奖,不能算是犯了社规!”即建议于社长叶春善,命连荣从师弟孙盛文习架子花戏,以补富瑞、富华之缺。


 从此,马谡、曹操、刘瑾、黄盖、李七等人物,连荣次第演之,其嗓浑厚,既宏且亮,又夙娴武工,工架自然矫健,渐得观众激赏,期年而红,砥柱中流。每月戏份递增,老父不再出车,连荣欣然自慰,而勤俭一如往昔,保持本色。


刘连荣之霸王

 

 1929年,梅兰芳应邀赴美,出国配角,力求一专多能。萧老力荐连荣,梅以其文武兼能,恰副所望。刘连荣与梅兰芳合演《霸王别姬》扮项羽,《贞娥刺虎》扮一只虎,《木兰从军》扮番帅,《宇宙锋》扮赵高等,以欣欣向荣之绿叶,衬灼灼其华之红梅,得心应手,足为股肱。


梅兰芳、刘连荣之《刺虎》


 归国后,连荣即正式加入梅剧团,除助演梅剧外,前场与程继先合演《临江会》,饰关羽;与张春彦合演《开山府》,饰严嵩;与朱桂芳合演《取金陵》,饰赤福寿 ;与萧长华合演《李七长亭》,饰李七。声誉鹊起于都中,艺亦倾倒于同业。


 抗战幕开,梅氏南稳,连荣又受马连良之聘,加入扶风社,生净合作,更得驰骋之机。除与连良合演传统戏外,新戏之《春秋笔》、《临潼山》、《十老安刘》等,原排都是连荣。抗战胜利后,梅氏复显身手于沪,连荣仍与萧、姜、王( 少亭 )、姚( 玉芙 )、李( 春林 )等,助演梅剧,直至新中国十年国庆,梅氏排演《穆桂英挂帅》,王强一角,仍为连荣原排。


梅兰芳、刘连荣之《春秋配》

 

 有次其子演武二花失手场上,连荣正色责之。其子自我解嘲:“得了!您说的对!这个‘下场’归您耍了 !”意谓剧中胜利者必舞“下场”以示胜。连荣即兴地说:“你既认错,你干吗还冲我捋耳毛子呀 ?”“捋耳毛子”是剧中战败者不示弱之动作矣。


(《翁偶虹看戏六十年》)


- 历史推荐 -


梅兰芳印象:赴朝鲜慰问途中的见闻与故事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还是货真价实的“伶界大王”吗?

张爱玲谈京剧:“中国人的个性里有一点粗俗”

访杨派须生汪正华:“他怎么这样像杨宝森!”

京剧的“韵白”是不是真的难懂呢?其实并不难懂

许姬传谈《贵妃醉酒》:“没有扎实的腰腿功很难胜任”

梅兰芳谈《凤还巢》:“喜剧与闹剧的区别就在这里”

旧戏曲的魔障:“玩古董”、“看稀奇罕儿”的标榜万万要不得!

《奇双会》二事:赵宠问夫人的名字究竟合不合理?

谈程砚秋之《四郎探母》:“和四郎并立台上,比四郎还要高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