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例 | 梅婷 - 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类专业组 二等奖

2016-12-15 蔡雷英语

英语课例

QQ、微博用户请微信搜索蔡雷英语或cailei_sz关注,可获取更好浏览效果。



点击尾部优质推广信息,支持平台发展。




“蔡雷英语”经外语教学网授权定期转载和推送历届比赛精选视频和讲解,领略往届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供大家学习研讨使用。今天推送的是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类专业组二等奖得主,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梅婷老师的作品。


梅婷老师执教于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年获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2013年获华中农业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2015年9月获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湖北赛区特等奖。


参赛感言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


比赛心得

从2005年始执教鞭,到 2015年参加“外教社杯”教学大赛,正好十年。这十年,我为人师,为人妻,为人母;这十年,我不断积淀与成长,不断发现自我和挑战自我。回看十年的过往,细数那些最值得回忆的时刻,参加此次大赛的经历必在其中。


虽然平日的教学广受学生好评,但我确是怀着一颗诚惶诚恐之心参加此次大赛的,因为我毫无“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经验。所幸,我的身后一直有着一支强大而无私的团队支持着我,对我进行说课指导、思想交锋,没有他们,我怎么可能一步一步走上全国总决赛的讲台?我又怎会一路收获如此多的感动和成长?


我以笔试加授课总分排名第三的成绩闯入总决赛。总决赛时,由于我的失误,忽视了对说课时间的控制,不到八分钟就结束了演讲,影响了最终的得分。虽不免遗憾,仍乐于与未来的参赛选手分享以下几点:


第一:吃透授课材料。从网上抽题到决赛授课,只有两周时间准备。我抽到的课文具有相当难度。文章的标题被组委会从“The Un-Focusing De-Liberating Effects of Joining the Hive Mind”更改为“Bleat for Yourself”。新标题本身就是一个陷阱,容易误导读者,让人以为“bleat for yourself”是褒义。我苦读三日,与同事进行激烈讨论多次,方能彻底吃透文章内涵。然此举相当必要。在比赛现场,就有一位选手对标题和文章内涵理解错误,严重影响比赛成绩。


第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我抽到的课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文中富有表述“正方观点”、“反方观点”的语言结构。此外,文中充斥着大量生词和隐喻性语言,且许多词汇的意义是必须通过上下文才能推测出来的,譬如spread too thin, agent, agency。作者从反方观点出发,驳论立论,剥茧抽丝的论证方式也很值得学习。因此,我将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在了Critical Reading, Reading Skills和Writing Skills三点上。


第三:切忌贪多求全。纵观前五届大赛的教学视频,绝大多数选手都试图在20分钟内包罗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由于我抽到的文章很难,要如往届选手般,拉完全文结构,怎么也没法实现。而且,这样的做法与我的教学理念相悖。我认为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教学应该在深度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探索语言如何为思想服务。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只涉及了课文的前六段,融入了快速阅读、思维导图、语言训练等活动,重在带领学生发现作者是如何引入反方观点,如何利用隐喻性语言、类比来驳斥反方观点,引出己方观点,实现逻辑论证的。决赛前,我曾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心怀忐忑,因为这是一种前人未做的“冒险”。而事实证明,我的设计是对的。

    授课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v0353la9x93

曲卫国教授点评:

梅婷老师授课有激情,思路活跃且清楚,语言畅达,语气和蔼,课文主题的引入和发挥都有特点。她的课程设计还是很有特点的:她设定了三个课程目标:第一是Infer Implicit Meanings; 第二是Identify Counter-Arguments 和Arguments;第三是如何Refute Counter-Arguments。相对应这些目标,她设计了教学的三大板块:Critical Reading, Reading Skills 和Writing Skills。为了使讨论有一定的深度,梅婷老师又点出了三个问题:information overload是如何改变how we think?the nature of self?以及the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 


然而,如果课程的重点是展示Larry Sanger 的argument和Nick Carr的counter-argument是如何交火的,也许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Nick Carr的原文。没有原文,我们就无法清楚地认识Sanger所列举的所谓Carr的观点是否属实,不太清楚Carr的主张是在怎样的语境下展开的,他究竟是从哪个角度去剖析information overload这个问题的。遗憾的是,梅婷老师没有提供原文,把Sanger的总结看成Carr的实际论点。就批判性思维或论辩而言,这篇课文不仅涉及有关information overload两种不同观点的碰撞,更显示Sanger为了凸显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而如何总结他人观点的。这是论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就授课本身看,虽然梅老师的第一个目标是Infer Implicit Meanings以及相关的Critical Reading,但她并没有展示如何infer和如何critically read课文。所谓的Implicit Meanings只能是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文本而获得。简单地挑选几个词语并不是Critical Reading。对于Critical Reading或Deep Reading的误解从课堂的阅读活动中也可以看出。梅老师请同学做Deep Reading,可又把他们分为几个小组,还同时给了他们Flow-Chart。所谓的Flow-Chart,其实也就是根据课文词语填空了。这样的活动显然只是浅层阅读,找到相应的词语后阅读也就戛然而止,不会引起太深入的思考。


这篇课文的一个核心争论点是对信息量的自我控制。information overload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information与thinking是什么样的关系?过量的信息对思维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课文都有涉及,是理解课文的关键点,是需要展开讨论的。遗憾的是,这堂课并没有好好涉及。所提到的ship隐喻也是可讨论的地方。究竟什么是information的喻体?按梅老师的解释,它是船上的货物。船上的货物太多,船就会倾覆,那又该如何理解flow along helplessly wherever the fast-moving digital flood carries us?


这篇课文是在讨论information overload吗?为什么作者又在最后提出了Hive Mind这样一个概念?为什么作者在课文里多次使用collective这个词语?为什么在课文的最后部分要提出fit in well in society和training minds for critical thinking? 为什么题目是Bleat for Yourself? 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解读的话,也许我们会发现课文的重点不完全是information overload。

    说课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f0353hx3vmw

程晓堂教授点评:

总体来看,该教师的说课比较清楚,逐一介绍了自己对教学材料的理解、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主要教学活动。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理解比较准确,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本合理。以下几点意见,供读者参考:


第一,说课教师设计了三项教学目标:第一项目标是学习如何从语境推测隐含意义;第二项目标是识别论说文中的正反观点;第三项目标是学习如何反驳观点。应该说,这三项目标涉及的语言技能都是重要的阅读技能。但是,综合课的目标不能局限于阅读技能的训练。应该首先关注文章的内容,即学生应该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内容),并对这些观点发表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建议将理解文章的内容作为首要目标。


第二,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介绍教学目标时,提到以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发展的作用(the role of language development),欣赏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语言,欣赏论说文的写作风格,评价互联网对语言变化的影响。这些目标与PPT上呈现的目标略有差异,可能影响听众的理解。另外,课文好像不涉及语言发展的作用。


第三,教师涉及的课堂教学步骤包括:I. Fueling Up (before class); II. Gearing Up; III. Figuring Out; IV. Exploring Beyond; V. Pulling Over。其中的前两个步骤属于低阶思维技能活动(Lower Order Thinking Skills, LOTS),后三个步骤属于高阶思维技能活动(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 HOTS)。教师的设计初衷是,既有简单的低阶思维活动,如识别和提取信息,也有高阶思维活动,如分析和评价。这种思路是值得肯定的。这些教学环节也有层次感。Fueling Up环节在课前完成,主要是让学生搜集一些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而出现的一些英语新词语,查询课文中使用的一些语言学术语;Gearing Up环节设计了小组活动(Think, Pair and Share),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伴随互联网产生的新词语会流行起来;在Figuring Out环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使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观点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词汇障碍;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举例的方式讨论语言的变化;请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语言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写作技巧,如exemplification;在Exploring Beyond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评价和分析语言变化的影响;最后的Pulling Over环节主要是复习、归纳本课学习的内容,布置课后写作作业。


以上活动设计的优点是,活动丰富多样,其缺点是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很清楚,有些活动还有明显的重叠之处,如“作者是如何使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观点的”与“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举例的方式讨论语言的变化”应该属于同类活动。再就是,从听众的角度,不容易看出教学目的与教学活动的对应关系。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教学目的与主要教学活动(环节)有比较清晰的对应关系(尽管可能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四,授课教师提到,以上介绍的教学活动是6节课的教学内容,但没有介绍这些活动是如何分配在6节课里的。从教师介绍的5个阶段的活动来看,似乎不需要使用6节课的时间。另外,在语言方面使用的时间显得偏多。

本课例已经原发布平台授权“蔡雷英语”转载,欢迎使用,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