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10个临床问答

感染治疗专辑 离床医学 2023-11-22

精彩推荐: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成人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1)

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卒中并发肺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PISCES研究组建议 全译)

术后肺炎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降钙素原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分级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1)

CAP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方案再解析(再读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单用呼吸喹诺酮?

中国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研究报告(2020年会视频)

社区获得性肺炎,如何推定病原体?

如何从胸部 CT评估与甄别肺部感染病原体?

学习笔记:何为肺炎延迟吸收?如此处理?

2020年英国胸科协会(BTS)肺结节病临床诊治共识解读

重视肺结节临床处理中的过度诊疗问题

收藏 | 遇到肺结节该咋办?学学吧!


肺部感染是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护理管理的重心。2015年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规范化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项目组和中华护理学会行政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专家编写了此共识,该共识包括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4个部分,涵盖各并发症的定义、临床表现、风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等内容,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肺部感染有哪六大易患危险因素

1卧床为肺部感染易患因素

卧床是肺部感染发生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易患因素。


2患者因素

年龄≥ 65 岁;吸烟;长期酗酒或营养不良;患有慢性肺部疾病或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肝脏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


3误吸相关因素

全麻手术、吞咽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异常、牙周疾病或口腔卫生状况差等。


4操作相关因素

各种气道相关侵入性操作;呼吸支持设备使用不当。


5医源性因素

包括长期住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H2 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镇静剂和麻醉剂等。


6环境因素

包括通风不良、空气污浊、季节及气候变化等。


二、肺部感染如何做好预防及护理

1基本预防措施

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手卫生、按需吸痰、保持患者口腔清洁等。


2十大专科预防要点

针对卧床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特殊性,本共识特别强调以下10个方面。

病情观察、床头抬高、早期下床活动、呼吸功能锻炼和促进有效排痰、误吸的预防、症状护理、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用药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营养支持。其中,床头抬高、早期下床活动、呼吸功能锻炼和促进有效排痰、误吸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如何做好呼吸功能锻炼和促进有效排痰?

1指导患者

指导患者练习使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及有效咳嗽方法。


2帮助患者促进排痰

对于长期卧床、咳痰无力的患者,定期为卧床患者翻身,采用雾化吸入、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振动排痰、吸痰等措施促进排痰 。


四、如何预防卧床患者发生误吸?
识别误吸高风险人群,包括吞咽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异常、牙周疾病或口腔卫生状况差等。

高危时段:患者出现躁动、剧烈咳嗽、无创正压通气、体位变动等情况时,发生误吸的风险增加。

对误吸高危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建议使用经鼻十二指肠管或经鼻空肠管。

留置胃管时,每次鼻饲前评估胃管位置。持续鼻饲患者应每 4 h 评估一次。体位引流、吞咽功能障碍等误吸高风险患者应评估其胃残余量,并听诊肠鸣音,遵医嘱调整鼻饲的速度和量 。


五、呼吸机相关肺炎如何预防?

1口腔护理

建议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每 6 ~ 8 h 进行口腔护理一次。


2人工气道护理


3呼吸机管道护理


4气道湿化


5排痰护理


六、人工气道如何强化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换药应用无菌纱布或泡沫敷料。纱布敷料至少每日更换1次,伤口处渗血、渗液或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泡沫敷料每3-4 d 更换1次,完全膨胀时须及时更换。

保持适当的气囊压力。机械通气患者应每4h监测气囊压力,在保障呼吸机正常通气的同时,使压力维持 在 20-30 cmH2O(1 cmH2O=0.981 kPa) 之间,鼻饲前应监测气囊压力。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要妥善固定,每班观察记录气管插管置入的深度。

七、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有哪三部曲?

1管路固定

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避免牵拉、打折、受压及意外脱开,对于躁动的患者适当约束。


2冷凝水的处理

呼吸机管路的位置应低于人工气道,且集水罐处于管路最低位置,以确保冷凝水有效引流,同时冷凝水应及时清除。


3管路的更换

机械通气患者无须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长期使用者应每周更换 。当管路破损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八、气道湿化如何做?

1、建议使用含加热导丝的加热湿化器或热湿交换器 。无创通气患者使用主动湿化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度。


2、含加热导丝的加热湿化器无须常规更换,功能不良或疑似污染则须更换。若使用热湿交换器,每 5~7 d 更换一次,当热湿交换器受到污染、气道阻力增加时应及时更换。


3、机械通气患者建议 Y 形接头处气体温度设定为 34 ~ 41℃。


4、及时评估湿化效果,作为调整湿化方案的依据


(1)湿化满意,痰液稀薄,可顺利吸引出或咳出,人工气道内无痰栓 ;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

(2)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要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 患者频繁咳嗽,烦躁不安,可出现缺氧性发绀,脉搏增快及氧饱和度下降,心率、血压改变。

(3)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啰音,人工气道内可形成痰痂 ;患者可出现烦躁、发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


呼吸机湿化罐内添加的灭菌注射用水(或灭菌蒸馏水)应每24h更换。


九、如何做好患者排痰护理?
1、气管内吸痰前不建议常规使用生理盐水滴注。
2、建议使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装置。
3、建议使用带声门下吸引功能的人工气道,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4、定期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咳痰能力及是否可以脱机或拔管等。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 。


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如何做好临床管理?
1、须增加醒目隔离标识,并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2、尽量选择单间隔离。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4、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标准操作规程 。

下载: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护理专家共识(附PDF)


免责声明:本号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医学知识。所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仅为了分享更多知识。所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所发布的内容,著作权均归作者本人所有,若有侵权,或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在本号发布,可联系微信oldbon,本号将立即将其撤除。



一个临床实用型的读书笔记基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