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彻底给大家讲清楚,贾跃亭为什么必然会惨败

邓老头 老邓侃大山 2020-11-09


  贾跃亭和乐视网,始终是2010到2018年的一个热点,我也写了很多文章,看了很多文章。大家对乐视的各种投资和八卦,估计早已耳熟能详。

  但是,目前所有这些文章,都没有深刻地谈清楚一个问题:贾跃亭为什么必然会惨败?

  没错,他是套现了好几十亿,跑到美国不出来了,在美国还有好几处豪宅,貌似比一般人舒服得多。但是,作为一个长期在聚光灯下的人物,他现在真的过得舒服吗?

  他已经众叛亲离,过得很不舒服。

  说他生不如死,可能有些过了,但他已经害惨了几乎所有和他有关系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变得太过有名,所以他再想实现他什么意图,已经极为困难。

  他害了所有人,也害了他自己。

  那么,贾跃亭为什么会惨败?

  我们可以结合乐视网的发展过程,忽略掉细节(细节已经很多,本文尽量不谈),看看他是怎么作死的。

  一、由于时代和个人努力,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些机遇有:

  1、大专时学的会计,为他后来的资本运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1990年代在山西垣曲县,他和当地高官的女儿结婚,获得了不少资源。当时也是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期,他在垣曲县做得风生水起。不过由于胡乱投资,业务铺得太大,他并没挣多少钱。

  3、几年之后到省会发展,成立“太原市西伯尔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得到了大订单,才开始挣大钱。

  这个过程很蹊跷,至今都没有挖出内幕。但我们不管细节,总之,会计出身的贾跃亭靠做初级电信业务,发财了,并开始进军北京。

  4、眼界高了之后,开始运作公司上市。2007年11月,他创立的电信设备公司Sinotel Technologies在新加坡上市,融资约两亿元。

  5、在此过程中他开始做乐视网,2010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

  乐视网上市本身就有很多疑点,饱受各种照顾,但我们也不管。我们就看结果,那就是:通过十几年努力,加上时代因素,贾跃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成了一家引人注目的公司的董事长,在公司内说一不二。

  二、能力严重配不上地位,乐视网本身的业务模式就是错的。

  乐视是什么业务模式?

  按照贾跃亭的说法,是“生态化反”。但到底是什么“生态化反”,其实他自己也解释不清楚,无非是提出一个引人注意的口号而已。但如果我们仔细看看乐视的业务,会发现它有七大块:

  1、电视,所谓的“乐视超级电视”。

  2、内容,大肆购买的多种版权,以及所谓的乐视影业。

  3、手机,乐视手机。

  4、体育,乐视体育,也可以算是内容的一部分,但比较独特,可以单独拿出来算一个子系统。

  5、金融,乐视金融。

  6、云,所谓的乐视云。

  7、新能源汽车。

  按照乐视在财报中的说法,是要打造“关系+场景+平台+终端”的所谓生态,打通场景(居家、社区、文旅等)、平台(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新零售、智慧生活全场景营销等)和终端(电视、手机等),将各种资源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一个高品质的生态。

  听起来好像挺好,也挺高大上的。

  而且,好像也没错吧?

  如果各位看官没有看出这个计划的不可实现性,说明你做生意还远远没入门。

  你只是被这种被描述得很好的前景,欺骗了。

  因为,如果深入到细节,就会很容易发现,这种所谓的生态,或者“生态化反”,一家公司根本做不成。

  做不成!

  贾跃亭在2004年开始做乐视(在他的通信业务在新加坡上市前,他就已经开始做乐视了),初始业务是视频,业务类似于当时很火的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由此可见,他做乐视的初衷,本来是跟风。

  但后来他发现做视频太烧钱,他根本烧不起,于是他同时做三件事:

  1、大肆购买版权,并成立“乐视影业”,准备自己拍电视剧。

  2、做自己的电视,也就是“乐视超级电视”。

  3、通过各种关系,筹备在国内上市。

  也就是说,乐视后来的各种业务,在2000年代,已经在贾跃亭脑子里成型了。

  贾跃亭想得很好:当时版权便宜,买了大量版权后,推出自己的电视。由于电视物美价廉,加上有自己的丰富内容,必然会畅销。这样以后靠内容和广告挣钱,实行“良性循环”,就会成为巨头。

  可惜这种思路,实在太短浅了。

  因为他没有看到:

  1、当乐视大肆收购版权,让别的视频网站没内容可播,别的网站必然加入抢夺版权的行列。于是版权价格大幅上升。从2005到2013年,版权价格上升了百倍。仅凭乐视的初始融资,根本斗不过其他巨头。

  2、版权的“折旧”很快。现在信息爆炸,除了极少数经典作品,没人会看几年前的影视。就算经典作品,看的人也很少,都是风靡一时。所以巨额购买版权如果不能在一两年内变现,就是一堆垃圾。

  3、乐视的超级电视越畅销,传统彩电厂商不仅会学习乐视的销售手段(低价销售,饥饿营销),而且会和其他视频巨头合作,由亏大钱的视频巨头提供内容。所以,超级电视在达到一个市场份额(比如10%)以后,已经很难再扩展了。

  也就是说,当乐视彩电的市场份额达到一个比例后,以后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都要遭到传统彩电厂商和其他视频巨头成倍的顽强阻击。这会让乐视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以前多得多的代价。

  超级电视,同样是一个资金黑洞。

  4、于是贾跃亭灵机一动,想到自己做内容,貌似可以省很多钱。但是自己投资拍电视剧,靠一两个奇思妙想,确实能拍出热门电视剧(如《甄嬛传》),但是竞争对手会快速跟进,大家都砸钱拍影视,同样极大抬高了影视剧门槛。

  最终的结果是:所有巨头,尤其是当BAT加入战群后,大家都拼命烧钱。

  但是热门的影视剧每年就那么几个,乐视不可能永远霸屏。最后就是,投入远远不如产出。

  5、于是乐视还想突围做手机,结果又掉进一个大坑。

  乐视的所有业务,都是亏钱的!

  请注意,乐视根本就没赚过钱。只是贾跃亭通过做账,让乐视网在上市的前几年有账面利润而已。而孙宏斌来了以后,发现了高达200多亿的潜在烂账和亏损,不得不巨额计提损失。这还是在乐视烧光了700多亿融资和借贷的情况下,你们说乐视亏了多少?

  从商业上看,贾跃亭的根本错误在哪里呢?

  他的根本错误在于:

  他打着开放共赢的旗号,实际上做的是一个封闭生态。从上游的硬件到下游内容,他想全链通吃。

  而这么一个封闭的大系统,搞得越大,竞争对手越恐惧,必然会联合起来和他对抗。

  这样下去,整个行业将血雨腥风。产业内的所有巨头都将为了生存,和他斗到底。大家都在赔钱,看谁能支持得更久,看谁先把谁耗死。

  所以,他的钱越多,越这么坚持下去,最终结果就是把整个产业链和行业,搞得一塌糊涂,整个行业将彻底恶化!

  幸亏乐视只是一个公司而不是一个国家,否则自己印钱,这么一条路走到黑,货币都成纸了。

  归根结底,贾跃亭是想以一个公司的力量,打着所谓“生态”的旗号,做一个封闭的大系统,和其他所有巨头们竞争。

  请问:他能赢吗?

  放眼人类历史,这么做的公司,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有人说:历史上没有先例,不代表贾跃亭不能成功。

  说得对。

  但是,乐视的钱哪儿来的?是自己挣的吗?

  如果靠自己挣钱,哪怕刚开始融一些资,但过几年自己能挣大钱了,先把钱挣足了,在不断挣钱的过程中不断向上下游扩展,也不是不行。但是乐视挣钱吗?

  从一开始,乐视就没有挣钱的业务。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巨头们是怎么变成巨头的。

  无论是微软、谷歌,还是一百多年前的标准石油,他们首先都是有一块利润率很高、很挣钱的业务,是细分领域的龙头。先把核心业务做得无与伦比,挣了大钱,在钱已经胀满腰包的情况下,不断拓展领域,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展,这才是巨头的发展轨迹。

  国内,腾讯、阿里、百度,也都是这样。腾讯的QQ、阿里的阿里巴巴、百度的搜索,都是各自公司的“印钞机”,挣钱都挣疯了,才逐渐向更广的领域扩展。

  而且,无论是微软、谷歌、标准石油,还是国内的BAT,他们的多元化也都是有尺度的。微软和谷歌从不做硬件,顶多就是做个硬件样品,广泛地和硬件厂商合作,BAT也一样。

  这方面,百度和阿里迈的步子大一些,他们还大笔投资外卖,也投资影业,至今都不挣钱。但人家毕竟有自己的黄金业务,钱哗哗地挣,有能力持续投资。而且一看形势不对,可以把亏钱的业务卖掉,比如百度卖掉了“百度外卖”,也不伤筋动骨。

  和他们相比,乐视有自己的印钞机产品吗?

  这些成功的巨头都明白,哪怕已经是巨头,也不可能软硬件通吃,全产业通吃。必须和产业链上的其他巨头,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

  我相信,这些成功的巨头还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公司做得太大,政府也是不允许的。

  在美国,有反垄断法。在我国……也一样。

  所以,乐视的业务模式大错特错,根本不可能实现。

  那么,在始终没有培养起自己赚大钱业务的情况下,贾跃亭是怎么做的呢?

  他不断地融资,累计融资700多亿。

  然后各项业务都亏得底儿掉,只能轰然倒塌。

  他做乐视网十几年,应该亏了1000亿左右,因为孙宏斌给他投资的160多亿都打了水漂,还有百亿级的欠款。现在乐视网已经退市,两个人还在扯皮这账到底算谁的。

  不管算谁的,考虑到一些有关系的原始投资者早已高位套现,贾跃亭家族也套走了上百亿,这些上千亿的亏损,不都是股民、乐视的合作伙伴和用户的损失吗?

  也有瞎了眼的基金、银行给他投资,但是这些损失,基金经理买单吗?银行高管买单吗?

  这些巨额损失,最终不都是由人民来买单吗?

  所以,归根结底,这些巨额资金都是人民的。他是拿人民的血汗钱在挥霍,在胡乱投资,然后全部亏完!

  反正不是自己的钱,根本不用心疼。

  那么,贾跃亭为什么能得到如此优厚的机遇,能欺骗那么多投资者,甚至连柳传志都为他站台,连孙宏斌和许家印都上当了?

  这必须说到他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或“优点”了。

  三、贾跃亭的个人特质。

  我这里用“特质”而不是“优点”或“缺点”来分析他,是因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索性用“特质”概括。

  1、口才不好。

  贾跃亭的口才非常糟糕,看他对公众讲话就能看出这一点,经常说不上一句完整的话,还磕磕绊绊的。

  2、显得很有理想,说白了就是善于画大饼,给人灌鸡汤。

  比如:

  “只有被99%的人嘲笑过的梦想,才有资格谈那1%的成功。”

  “生命在于永不停息地探索!”

  “为什么叫梦想呢,很多你做出来的梦,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等你讲起来,人家会认为你是在做梦。” 

  “人生何处不是战场?只有科技能够改变世界!为乐视汽车梦点燃灯火!”

  “今天,距离我们疯狂的梦想,又近了一步。明天,你也可以!”

  最有名的一句当然是:

  “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生态的大饼一画,显得前景无限光明,再灌灌鸡汤,就可以吸引无数脑残粉了。

  但问题是,说几句顺口溜,来几句鸡汤话,小学没毕业都可以做到,这有什么技术含量呢?有本事提具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

  但是,贾跃亭能提得出任何经得起推敲的具体实现方案吗?

  他根本不行啊。

  于是只能用梦想给大家狂灌鸡汤。

  你还别说,这么做还真好使,否则贾会计怎么能圈那么多脑残粉呢?

  各位再看看自媒体上的大号,情感号、鸡汤号居多,也是一个证据。很多号看似是在给人们涨知识,其实是灌鸡汤,把鸡汤融在故事里灌给大家,还特有读者。因为没多少人愿意真正地学知识,他们就愿意喝鸡汤。

  没办法,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贾会计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3、很有亲和力。

  贾会计很有亲和力,平易近人,这一点不能不服。无论是乐视员工还是投资人,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这个印象。应该说,他的情商很高。

  按照乐视内部一个资深员工的说法:

  “所有和老贾对过话的人,都会留下良好的印象。老贾谦虚、诚恳、有理想、有感染力、有着这个浮躁时代所稀缺的某种企业家魅力。”

  于是,在他很有亲和力的前提下,他的不善言辞和远大理想,反而会让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认为他特别真心诚意,进而为他感动。

  于是,再喝喝鸡汤,就会相信他说的话,就会掏钱,就会以身相许,为他生一堆孩子。

  4、有社交恐惧症。

  贾跃亭实际上不愿意抛头露面,尤其是不想在公众场合说话,这可能和他口才不好有关,也可能怕人戳穿他的把戏。

  但是,当乐视不顾一切地向前冲时,当他在公司忙忙碌碌时,他的“社交恐惧症”让反而让他显得更有事业心。于是媒体更愿意采访他,公众和投资人也更相信他。

  哎,上述多种素质都“完美”地集合到他一个人身上,他融起资来也就顺风顺水了。

  5、能敏锐地看到行业机会。

  无论是从事通信还是视频,还是以后做电视、版权、影业、手机,乃至新能源车,他都能敏锐地看到别人的缺点,看到行业机会。

  这应该也是一个优点。

  凭借敏锐的眼光,贾跃亭每次进入一个新领域,往往能做得不错。无论是通信、视频、版权,还是彩电,都是这样。

  但是,看到机会并不代表自己就能做好,初期的成功也不代表一直成功,因为博弈是不断升级的。而贾跃亭,恰恰缺乏远见。

  6、严重缺乏远见。

  仍以购买版权为例。乐视网大肆购买版权时,价格确实很低,他能以白菜价买来一大堆版权,继而对用户吹嘘乐视的视频资源最丰厚,吸引来一大批用户,抢占了市场先机。

  但是他这么做,竞争对手必然也会大肆购买版权。这种比着砸钱,乃至每年砸几十亿的前景,他当时料到了吗?以乐视的身板,撑得住吗?

  从后来的视频业务始终把他搞得焦头烂额来看,他没有料到。

  做生意,一定要有充分的远见。不要一看到眼前有机会就往里闯,一定要认真思考竞争对手会有什么反应,继而自己怎么应对,然后竞争对手又怎么应对……想清楚再说。

  没有深入思考至少三轮博弈以后的状态,想想那时自己是个什么情况,不要轻易进入一个行业。

  而贾跃亭,这方面实在太缺乏远见,这导致以后他在各项业务都深陷泥潭。

  7、独断专行,但又不善管理。

  没错,表面上看,贾跃亭很平易近人,貌似很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但他又独断专行,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他一定要造汽车。

  2014年他要造汽车时,公司内部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但是他硬是说服了大家,上了汽车。

  事后,我们可以说他以造车的名义,准备把资产转移到国外。但是造汽车符合他的一贯思路,那就是跟风和缺乏远见,而且他确实发现了当时新能源车的一大堆弱点,觉得自己可以试一把。在他看来,以网络为纽带,汽车和乐视其他业务相结合,或许会形成一个更大的生态。

  他是董事长、大股东,他硬要干,别人也没办法。

  另外,乐视网内部的管理非常混乱。他任人唯亲,不仅哥哥贾跃民、妻子甘薇都身居要职,而且对乐视元老也管得很松懈,后来又引入大量“空降兵”,越发混乱。加上业务庞杂,越赔越多,内部矛盾越来越大,所以到了2016年,管理实际上已经失控了。

  8、胆子极大,出尔反尔。

  根据上面说的前5点,贾跃亭这种人比一般人要容易搞到钱,此时就看他的胆量大不大了。偏偏他的胆子极大,敢融资,敢借钱,这就让他的错误会十倍百倍地放大,造成巨大损失。

  他的胆子大还表现在一个方面,就是他敢套现百亿以后又说用到乐视网,以后又食言。2015年7月和10月,乐视网都披露过,贾跃亭承诺将减持所得的资金,全部借予上市公司使用。但实际上,他将大部分资金都转到国外了。

  对于贾跃亭来说,他会不会来一句:

  “我过去的承诺,都是过时无效的。”

  尤其是他在2017年7月初离开我国时,说要对乐视(的债务)“负责到底”,是不是也是“过时无效的”呢?

  遗憾的是,他的粉丝们直到被骗得裤衩都输了出去,才明白过来。此时又有什么用呢?

  再次感叹一句:贾会计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有市场了。

  9、善于造势,让自己的威望越来越高。

  乐视能始终博出位,说明贾跃亭善于造势,他的威望也在2015年达到顶峰。无论在公司内还是公司外,他的威望都是顶峰,因为当时乐视的业务看起来确实不错,营业额每年都暴增,账面上看起来也是赚钱的。当时,人们把他和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相提并论,他还获得了一个外号:“贾布斯”。

  当时,卖乐视彩电和手机的实体店也都赚钱了。不过,实体店赚的这些钱,远远比不上后来的亏损。

  有多少人知道,在他的威望不断走高、乃至2015和2016年初达到最光鲜亮丽的顶峰时,此时的公司,早已因为高歌猛进、到处撒钱,已经受了无可救药的内伤,必然导致几年后的崩溃呢?!

  10、“嗅觉”灵敏,善于脱身。

  这一点有目共睹。无论是他2014年“下周回国”,在国外滞留了半年多,还是2017年7月的及时跑路,都充分体现出他灵敏的嗅觉,善于脱身的手段。

  这说明,他时刻在提防危险,警觉性极高。

  那么,具有这种心态的人,是不是知道自己一直都在诈骗呢?

  贾跃亭的脸,也越发奸诈、沮丧和狰狞。

  从他2015年把乐视泡沫吹大后在股价顶峰巨额套现,然后又把巨额资产转移到美国来看,不能排除这种嫌疑。

  如果把这种嫌疑,和他的会计出身、平易近人、不善言辞、胆子极大、貌似很有理想结合起来,是不是能推出一个结论:

  这是一个布了十几年的局,他始终都在故意把乐视泡沫吹大,然后高位套现的。而这个巨大泡沫的破灭,是他早已料到的。但是,他根本不在意乐视崩溃后的洪水滔天。

  当然,为了掩盖预谋,他还要装模作样地在美国继续造车,显得他很有理想和事业心。他演得太投入,又忽悠了许家印八亿美元。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贾跃亭到底该怎么做,能经营好乐视网呢?

  嘿嘿,这不是本文重点,本文的重点是讲他为什么会惨败。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关注本号,我下一篇就写,而且认真写,请放心我是绝对认真的,我会告诉大家,乐视怎么经营才能成功。

  四、贾跃亭为什么会惨败。

  有前面做铺垫,这里系统总结一下他为什么会惨败。

  1、由于他的一系列特质,他可以巨额融资,反正那不是他的钱,归根结底都是老百姓的血汗。

  2、不是自己的钱就不心疼。他开展一系列大项目,说白了就是到处大撒币。凭借小聪明,这些项目的初始效果貌似都不错,也能赢了得很多脑残粉的欢呼。

  3、但是,他并无深远眼光,根本没有深入思考竞争对手下一步的做法,没有深入思考多阶段的博弈。公司也没有核心技术,加上管理不善,在经历了初期的高歌猛进之后,这些项目都迎来了巨额亏损阶段。

  4、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虽然一直在唱高调,什么生态啦,梦想啦之类,但他想的是搭建一个超大的封闭系统。而以公司的实力和他的管理水平,根本干不成。

  5、这样,当他巨额融资的钱花完之后,现金流戛然断裂,下一步必然是快速崩溃。

  但是,对此他早有准备。2016年底他已经巨额套现,眼看断崖式的崩溃就要来临。但是此时,孙宏斌带着160多亿现金,来了。

  孙宏斌这个活雷锋,把乐视的崩溃延缓了一年多。但是最终,乐视网还是崩溃了。

  写到这里,本文已经很长,但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

  贾跃亭,为什么要造新能源汽车呢??

  对此,我的回答是:他造车是必然的。

  但是答案,却未必那么简单。

  五、贾跃亭为什么要造车。

  前文说过,事后我们可以说他以造车的名义,准备把资产转移到国外,而且造车符合他的一贯思路。

  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从2009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支持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2010年,政策进一步大力加码。从此,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超快车道。

  具体政策就不多说了,总之当时的政策之多,不仅让传统车企纷纷上马新能源车,而且连门外汉都纷纷试水,比如蔚来汽车。当时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极大,厂商造车可以获得大量补贴,也颇有利润。

  在这种背景下,2014年贾跃亭要做新能源车,完全可以理解。在他看来,新能源车的投入并不大,还能跟风蹭热点,以乐视的融资实力,造车有多大困难?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投机思路。

  但是到了2016年,乐视的资金已经很紧张了,为什么他还要硬着头皮继续做呢?

  有数据为证:2016年9月以前,乐视投资汽车的资金大约20亿元,不算太多。而此时乐视的资金已经很紧张了,贾跃亭完全可以断臂,砍掉乐视汽车求生。但是当年9月,乐视汽车接受了10.8亿美元的投资,还是要大搞特搞。

  也就是说,乐视汽车是公司一个不太大的项目,但在资金很紧张、贾跃亭的精力也不够用的情况下,他还要继续搞到底。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告诉大家,原因很简单:

  虽然吃瓜群众还不明白他之前搞的一系列项目都已经遭到惨败,但他和圈内人士都清楚得很。此时他已经进入彻底赌博状态,必须用这个相对新的项目,证明他还是有能力的。否则过去几年的项目都失败了,岂不是干啥啥不成,这脸往哪儿搁呢?

  这就是贾跃亭非要做新能源车的根本原因。就算他没能跑路,没能事先套现,他也会一意孤行到底的。

  但是,抱着这种赌博心理去做一个看起来不大、好像也不太难的项目,但事后证明这又是一个不亚于以前的难啃的骨头,甚至比以前所有的项目都大、都难啃,必然会继续失败。

  不撞得头破血流,他不会收手。

  最后,他也以头破血流、项目彻底失败,而告终。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袁剑敏经营华盛昌的精彩人生,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5月22日股市大跌的秘密
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方式(2) ---- 苏联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发展简史
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方式 ---- 从美国“断供”华为说起(1)
又该说股市了,今年以来我赚了20%,出来嘚瑟嘚瑟!
吐血奉献:一文讲透港股打新!
一个猪头一样的富二代,是怎么在十几年里搞垮一家大公司的
武汉的这个消息,将会彻底调整我国的防疫思路!
乐视网退市!写篇文章纪念一下
从一个独特角度,预判粮价和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
连花清瘟 vs 瑞德西韦:中西药的一场精彩PK
假如实际收入下降一半,大多数人将怎样生活?
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习韩国的抗疫经验,用于黑龙江呢?!
房租是怎么把人逼疯的
邓元杰精彩文章汇总(2020年5月1日前)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