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斯丹赛生物公司创始人肖磊博士—努力成为全球细胞治疗行业的领导者
会员福利:即日起,医麦客平台开启个人会员申请入口,我们将不间断的为 " eMedVIP "会员送上惊喜,回复关键词“个人会员”了解详情。另外文末有彩蛋,千万看到底!
本文由医麦客原创
整理丨阿紫
责编丨刀刀
2017年5月10日/医麦客 eMedClub/--上海斯丹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斯丹赛)定位于成为全球细胞治疗行业的领导者,致力于服务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斯丹赛公司于2009年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千人计划专家肖磊博士创建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现公司办公与研发实验室分别位于南京西路梅龙镇广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
肖磊博士与研发团队在一起
细胞治疗技术正处于重大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前夕,世界各国政府、科技界、企业和公众也高度关注细胞产业的发展,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正成为未来保障人类健康的新希望。然而细胞治疗的发展之路却任重道远,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发展瓶颈。单就国内而言,产业链条不成熟、仿制能力强而研发能力弱、政策尚不完善等问题,正日益制约着国内细胞治疗产业的良性发展,这些问题正是目前国内细胞治疗行业发展的桎梏所在,当然也是创新企业的机会所在。
成为全球细胞治疗行业的领导者是斯丹赛人的使命,也是因为有这些优秀的国内科创企业的坚持,才迎来了类似CAR-T细胞治疗这样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期。我们都知道美国在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遥遥领先,国内的细胞治疗还在初级阶段,斯丹赛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为何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有如此远大的梦想呢?
今天医麦客记者走访了斯丹赛生物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官肖磊博士,听听他讲述斯丹赛未来如何发展成为全球细胞治疗领域的领导者。
“斯丹赛”创始人肖磊博士
肖磊博士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霍普金斯大学癌症中心完成博士后工作,2005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建立独立研究室,任研究组长。长期从事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基因编辑及转基因动物研究。先后担任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细胞库/干细胞库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干细胞与发育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2010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1 年获聘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同年被选为科技部“干细胞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2013 年被上海市组织部评选为千人计划专家。2016 年作为代表参加全国科创大会。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出站博士后6名。2015年辞去浙江大学教职,全职投身创业。
医麦客记者:肖博士,您好,没想到您这么年轻。医麦客作为细胞治疗的专业媒体平台,一直关注业内的企业发展,当然也包括咱们斯丹赛生物,今天终于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一下公司的情况,您本人之前就是做这个领域的吗?
肖磊博士:非常感谢医麦客对我们进行采访,关于年轻这个事还是要先解释一下,我是73年出生的,其实不年轻了。而且科研领域,长期积累是非常重要的,经验经历很重要。我之前一直在做科研,2000年出国读博士,2005年回国,到2015从浙江大学辞职,已经在干细胞、转基因动物及基因编辑领域做了10几年基础研究工作。
我从90年代末做研究生起研究方向就是是小鼠/人类胚胎干细胞、基因编辑等,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人类胚胎干细胞和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相关的研究,最终用于人类疾病治疗。
基因编辑转基因猪是另一种更高级的疾病治疗模式,通过修改猪的基因,将来用猪器官给人移植来实现治疗。严格意义来讲,我是做干细胞及发育生物学领域的,CAR-T属于肿瘤和免疫领域。
实际上胚胎干细胞和器官移植的治疗技术在技术上跟CAR-T 技术是相通的,而且远比CAR-T技术复杂得多。比如,我们在做诱导多能干细胞时经常把4-7个基因通过病毒表达把体细胞重编程到全能的干细胞状态,然后再把干细胞定向分化成我们需要的细胞,比如说T细胞。而做CAR-T 技术只需要把一个基因通过病毒表达到T细胞中即可,所以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CAR-T技术。这也是我们做CAR-T比较顺利的原因。
另外一点,我一直是做基础研究的,所以对于CAR-T的研发有更多的思路和手段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及预测发展趋势。一个朋友评价我们说,做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人来做CAR-T技术,相当于是“军工”技术转“民用”,相对比较容易。
医麦客记者:公司从09年成立,很早就布局了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历程?
肖磊博士:公司是09年成立的,其实当时成立的背景是因为人类胚胎干细胞和iPS细胞技术的出现,干细胞治疗成为了一个热点。当时我们判断从基础研究发现走到临床应用治疗,中间还需要一个商业平台,一方面把发现变成成熟的产品,另一方面整合资本营销等环节,即所谓的从Bench to Bedside(B2B)调整为Bench to Business to Bedside(B2B2B)模式。因为当时有能力的同行都忙于基础科研,没有人出来做这个事情,中国也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一个严谨的干细胞或细胞治疗平台,所以当时我就说那我就出来做一个这样的平台,等大家的干细胞治疗技术或者其他细胞治疗技术成熟的时候,已经就有这样一个团队,已经学会了怎么做商业运作,可以跟大家配合,带着这样一个想法所以就有了斯丹赛,斯丹赛是Stem Cell的音译。
公司发展战略上大方向是按照我的设想发生的,一边提供一些干细胞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技术服务,一边培养研发团队,学习商业知识,但是细节上有了很多变化。到2012前后干细胞治疗仍然没有明确的切入点,我们也从来没有做过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工作。而此时CAR-T技术在国外取得了成功,我们一分析,CAR-T技术门槛比较高,又比iPS细胞技术容易,于是我们就迅速地转向了CAR-T细胞治疗,把做干细胞研发过程中建立的技术团队迅速用于CAR-T细胞的研发,非常严格的完成了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在2014年底开始临床试验。因为前期的临床前基础非常好,所以临床试验非常顺利,很快就成功了。
医麦客记者:Novartis、Kite、Juno三驾CAR-T马车并驾齐驱,CD19 CAR-T也获得突破性疗法有望今年上市,您怎么看全球的细胞治疗格局?
肖磊博士:现在全球的细胞治疗格局其实跟你讲的差不多,美国就是三驾马车为主,并驾齐驱,已经取得了领先的位置。而且诺华已经拿到优先评审的资格,今年九月份FDA会批准诺华CTL019 CAR-T的上市应用,美国确实占住了先机。斯丹赛跟这三驾马车目前处于并跑状态。我们CD19CAR-T治疗晚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中心临床研究的完全缓解率超过90%,跟诺华和Juno是一样的,好于Kite。我们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完全缓解率83%,跟诺华是一样的,目前Juno和Kite没有多中心报告。淋巴瘤的临床研究,四家都取得了成功,目前看结果差不多。我们的专利技术人源CD19CAR-T的结果全球只有诺华跟我们有,临床数据都很好,目前Juno和Kite尚未开展临床实验,落后于我们。
所以中国目前在这个领域处于紧跟美国之后,基本完成了从"跟跑"到“并跑”的状态,已领先欧洲和日本。
医麦客记者:国内也有很多企业布局了细胞治疗,CAR-T细胞的临床研究也陆续有了报道,您怎么看国内的这些企业和技术,斯丹赛生物的CAR-T技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肖磊博士:CAR-T细胞治疗确确实实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因为它能够把晚期的肿瘤,例如难治复发白血病做到90%以上的完全缓解,这是一个革命。所以全球也包括国内非常多的企业、研究单位、医院和投资公司都非常感兴趣,积极布局,这是好事,这说明大家都非常看好这个方向。
关于怎么看国内的CAR-T的企业和技术,这个问题我们经常被问,特别是被投资公司问,因为投资公司非常想清楚地知道哪个公司最好,资金投向谁。我们原则上不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同行经常是合作伙伴,我们不评价同行。我们的做法是跟大家探讨一个公认的评价标准,请大家自己评价。我们建议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判断CAR-T的企业和技术:一是疗效,二是研发能力。
因为现在很多企业的CAR-T技术都开始了临床研究,所以实际上通过临床疗效数据来判断一个公司的水平很容易也很直观。目前绝大多数公司都做复发难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的判断标准全球都用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建议可以直接用完全缓解率的高低来判断一个公司和技术的好坏。
全球范围内,就单中心的完全缓解率来说,诺华和Juno达到90%以上,斯丹赛单中心的完全缓解率也达到了90%以上。就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数据来说,据可公开获得的资料,目前只有诺华和我们有多中心的数据,诺华的完全缓解率为82%,我们的为83%,基本完全一致。所以完全缓解率是这个行业内的金标准。
我们开玩笑说,在CAR-T这一行,讲有效而不讲完全缓解来描述临床试验结果的都是不对的,凡是只讲“有效”的都是没效的,只讲个案不讲完全缓解率的都是不可靠的。所以可以非常直观的用多中心临床的完全缓解率对CAR-T企业的地位进行排序。也可以用单中心的完全缓解率来相对准确的判断企业的技术,单中心数据完全缓解率达到60%应该算是入门了。
另外一方面,CAR-T这行是非常前沿的,这个领域的技术发展也非常快,因而对于研发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这一代CAR-T是全球经过二十多年研发出来的,所以有非常多的公开的技术资料存在,如果一个企业有一定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是有可能模仿出来的。
但是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快,仅仅通过模仿和山寨是无法跟上发展的步伐的。在CAR-T领域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可能跟抗体制药领域不太一样,就是专利保护相对容易,突破专利相对困难。对于抗体药,如果靶点不能保护,只要抗体序列不同就不受专利限制。但是细胞治疗这个领域的情况相比抗体药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个领域的专利保护将会非常强,包括对新的CAR结构的专利、细胞修饰方法的专利、改进细胞功能的专利以及细胞生产工艺等各方面的专利,会迅速形成一个专利网络,所以不能够迅速建立新的专利的公司在未来生存是堪忧的,会被大家通过专利排除在外。我们过去已经申请了二三十项CAR-T相关的国际专利,已经做了很多布局。
总结一下你问的这个问题,也就是行业里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如何评价一个CAR-T公司?就是两点,第一是疗效,第二是研发能力。可以总结为两个“凡是”,凡是报告疗效只讲个案不讲完全缓解率的,都是不可靠的;凡是研发能力不够强的,都是没有未来的。大家可以用这两个凡是来自己评价全球的CAR-T企业和技术。
我们在领域里面有很多专利的布局,这些专利都是与众不同的新技术。
医麦客记者:正如您刚刚提到的CAR-T技术研发,这个道路曲折坎坷,能否介绍一下斯丹赛的CAR-T临床研究进展,在适应症上是有例可循还是全球首例,如何规避临床风险?
肖磊博士:截止去年底,我们已经与全国10家三甲医院完成41例CAR-T治疗急淋白血病临床试验,其中34位病人达到完全缓解,33位达到疾病微小残留阴性(MRD-),完全缓解率和微小残留阴性率分别为82.9%和80.4%,诺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完全缓解率82%,跟我们一样好。近期我们也完成了两例淋巴瘤和三例人源CAR-T成人急淋白血病临床研究,病人都达到了完全缓解。临床研究进展非常顺利。
在适应症上,我们还是按着这个主流的路径,先白血病再淋巴瘤再实体瘤的路径稳步推进。
临床风险的规避,主要还是要靠技术过硬。目前用我们的技术,基本没问题,我们治疗的近50个病人,没有任何因为细胞因子风暴造成病人死亡或发生后遗症的。因为CAR-T细胞治疗目前基本还是自体细胞,相对风险小。大家比较关心的副作用,CRS反应,目前的临床处置是比较成熟的,包括使用雅美罗等都能很好地控制住。其次,CRS发生的前提是疗效好。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实体瘤的疗效很不好,疗效不好基本也就没有CRS 风险。我们看来,临床研究主要的风险还是没有疗效,没有反应,特别是实体瘤。
医麦客记者: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病方面显著疗效,但是实体瘤等复杂的癌症还很难快速攻破,细胞治疗的技术走向也不清晰,能否介绍一下斯丹赛生物的研发布局,如何通过技术革新领先全球?
肖磊博士:这也是很好的问题。斯丹赛的研发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我们已经申请了二三十项CAR-T相关的专利。
我们做研发的路径是这样的,第一要把目前的针对CD19的CAR-T疗效做得更好,代表性的就是做人源的CAR-T,据我们已掌握的信息,现在全球只有诺华和我们完成了。诺华做了三十个病人,我们现在做了三个病人,基本上效果是一致的。
第二是扩大适应症。我们现在CD19 CAR-T在淋巴瘤中取得了进展,且效果非常好。这可能也是国内非常少见的,因为CAR-T治疗急淋比淋巴瘤要容易得多,淋巴瘤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已经具有部分实体瘤的性质了,所以我们认为治疗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是CAR-T技术的一个试金石。我们也在迅速推进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适应症会迅速扩展到实体肿瘤。
第三步就是产品化CAR-T了,这方面因为我们的干细胞技术、细胞重编程技术基础很好,目前的进展也非常顺利。我们的研发进展基本上就在这三个层面,齐头并进,不断取得成绩。
具体到实体瘤,我们认为某种实体瘤应该很快就会被攻克,甚至可能都不会晚于今年。我们布局实体瘤已经有好几年。考虑到全球实体瘤领域过去20多年都没有真正的进展,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一个逻辑:一定不可以走美国人走过的路,不能用美国人一样的标志物,一样的方法来治疗实体瘤,因为走一样的路应该也会走到一样的结果——不成功。一定要用不同的标志物不同的方法,也许有可能成功。我们做了很多新的研发工作,申请了很多专利,正在开始临床试验。我们的CAR-T技术革新是领先的,加上之前也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包括各种基因操作、细胞操作的工具,所以我们对于今年取得实体瘤的突破非常有信心。
医麦客记者:公司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也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迅速。但是据我们了解,细胞治疗这个行业的人才大量紧缺,肖博士是如何招募到这么多优秀的人才的呀,给业内同行介绍一下经验吧,哈!
肖磊博士:其实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都应该算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副产品,这也算是功到自然成吧。细胞治疗这个行业人才紧缺,我们其实是以自己培养为主的。因为我过去在科学院和浙大带博士研究生带了十年,对于人才培养有比较多的经验和心得。同时我们也给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提供了高起点的发展平台,安排了丰厚的工资和期权,保证团队一直心无旁骛、热情高涨的去挑战尖端技术。
医麦客记者:公司的发展除了人才当然也要雄厚的资金保障,能否介绍一下公司的融资情况,细胞治疗目前处在临床研究阶段,对患者不收费,这方面的代价很大啊!
医麦客记者:从您上面的介绍我们基本对您的全球化思路有所了解,感谢肖博士接受医麦客的专访,我们预祝斯丹赛生物未来的发展如您规划的一样,打造全球领先的伟大公司。
肖磊博士:非常感谢你们的采访,问题提得都很专业。也希望领域里面有更多你们这样的专业媒体来跟踪报道行业进展。谢谢!
CAR-T临床试验回顾:
专访Carl H. June实验室幕后英雄,宾大终身荣誉教授Bruce Levine
西比曼集团联合江苏省人民医院启动CAR-T治疗难治性DLBCL临床试验
CAR-T细胞治疗捷报频传,但是安全性谁来领航?
继Carl H June后又一位细胞治疗大牛也转向CAR-T联姻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CAR-T临床应用:超级CAR对抗实体瘤
行业前沿】Kite Pharma发布CD19 CAR-T最新临床结果
更多CAR-T临床试验 请点击文首 医麦客 蓝字,查看历史消息。希望第一时间查看我们公众号内容的朋友, 也可以在此选择 置顶公众号 哦!
本周干货pool:
本周医麦客为钟爱CAR-T研究的麦粉提供了最新的CAR-T干货第二季,第一季的干货得到很多的支持和热评。医麦客只提供最原始的干货资料,希望我们的用心对大家有所帮助吧。(提醒:只有报名成功的会员才能在3个工作日内收到电子邮件。已经报名的会员给小编微信 ntwhf2005 发送会员编号即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