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以轮回为背景,你不可能具有真正爱的能力【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2017-07-16 全球生死超越功德藏




  对待父母和亲人

我们要学会用纯净之心

而不是大脑分析判断


  


我们对于生命总是基于一种无知的判断,我们只会用脑而不会用心。


什么叫用心呢,对老人你就去感受老人,对女人你就去感受女人,你先不要动脑子。你先去体验做为一个老人的感受,如果你老了是什么状况,而不是去动脑子琢磨别人。谁没有老的时候呢?你要好好去学习佛法那些关键的东西,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别一天到晚充满很多的编排和想像。这个想像和你对生命的直觉是两回事。


说白了,你一天到晚就用脑不用心嘛。整天想来想去,要么就是想了解他,要么就是想,我这样做或那样做会不会做好。但实际上,人家是一个老人,一个快死的老人,可能会有一种害怕;一辈子辛苦了这么多,还要看儿子的脸色、媳妇的脸色,然后内心会有很多的失落;对身体的衰老、人生的低谷与不得志,和面对死亡的恐惧,这些东西才是你要懂得的。要不然你编排、想像了一堆的东西,和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却差的很远了。比如你靠想象觉得他应该不会在意的,没事的。其实呢,老人紧张得要命。


老人的这些状态,通常我们能感觉出来,但不知道怎么跟他沟通。其实呢,不用沟通。当你真正感受到他,你就会自然的了解了他的状况。比如说,如果你要关心瞎子,请你闭上眼睛十分钟,或者闭上眼睛一天,你自然就知道了。所以说我们就是缺少用心。你想关心哪个族群,请你把你的心放在他身上停留一会儿,而不是靠你大脑去分析。要通过心的方式产生能力,要不然光靠脑肯定不行。


首先你心中是否有真正的善意。比如说,第一你有没有真正去体谅过自己的父亲呢?第二有没有真正的跟他静下心来聊聊天呢?第三你在修法的时候,真正的很挚诚的回向给他了吗?


我们的修行在面对家庭问题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锻造一颗纯净的心。就是说你有没有纯净的对待自己的父母,纯净的心非常重要。通过佛法的见地,你会发现我们和父母之间有那么多问题,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纯净之心。

什么是纯净之心



纯净之心就像一块大地一样托着自己亲人。在这种状况下,你不可能担心你们的关系不好,你也不可能不懂得怎样去爱护亲人,你绝不会有这种担忧。因为你早就如大地一样的承载着他们了。那这个大地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发心。这个发心就是:我不但要照顾你的生活,还要照顾你的解脱,你的生生世世轮回我都要去担待。你没想过任何的回避,这叫坦荡之心,也叫纯净之心。


有了这个坦荡之心和纯净之心,生活上的种种细节你就游刃有余了,你自然就做得很好了。你就不会有那些拘谨啊、不自在啊、不坦然啊。要不然的话,你当然会不愿意跟老人沟通了,因为你沟通的时候会有情绪、会有压力。更重要的是,老人所面对的生死交替的恐惧我都没有超越,我自己都恐惧或麻木他的死亡,我拿什么来和他沟通?我拿什么来安抚他的恐惧和无助?

以轮回的背景来看待关系

是家庭关系的修行的关键




佛法的修行和生活是相互交融的状态,总之来说,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不管你和老人表面的关系好还是不好,最重要的是,它不在于一个具体的模式,而在于你有没有落实教法,你有没有深信轮回,有没有以轮回的背景来看待彼此的关系。

你有没有以轮回的背景看待关系,这是上师反复强调的。你如果不站在这个背景下,不担待亲人的轮回这件事情,你担待他的一切事情都沒有用。


纯净之心如大地之土。如果你真的有虚空之心和如纯净大地一般的承载着家人,虽然也会出现一些状况,比如关系好的,你会出现贪执,关系不好的,你会出现叛逆,但从根本上不影响你的修行,知道吗?而且你的修行一定会为这段关系带来一种全新的突破。虽然会有一个过程,但最后你会用修行的见地来圆满这段关系。内心的见地作为指导,但是根本的东西你却不会忘怀,这就是要有真心。那些具体的细碎的东西,你就不会那么特别在意。


佛教徒第一提倡的是真心,第二才提倡方法。有真心一定有方法,但有方法不一定有真心。佛教徒是知道真心比方法更重要。而我们就总觉得需要应付,总要找到更多的方法,结果你发现再多的方法,用于应付别人的方法,其实都是无效的。或者在某个阶段起作用,但是根本上是无效的。


所以一定要知道,我们整个修行的过程是找到真心,因为找到真心会有很多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内心自然流出的方法,并不是拼命去找的东西,所以找到真心非常重要。而怎样找到真心呢?我们说了,就是以轮回的背景来看待彼此的关系。对父母也是这样,爱人也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对一切的关系都是这样。


如果你没有佛法的见地

不站在轮回的背景下去看待关系

你不可能具有爱的能力


 



所以说,连父母的了生脱死这么大的事情,超越轮回的这么大的事情,我都可以担当,还有什么不能担当?还有什么我不能跟你一起面对?孝本身不是一种压力,孝是你自己的一种能力,一种全然的能力。其实这就是中国人的窘境,中国人缺乏爱一个人的能力。应付别人的能力是非常厉害,但是真的要去爱一个人的能力,就欠缺了。我们就找很多的借口嘛,说哎呀我压力很大啊,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经常是这样的,压力大呀。而且父母呢,也很傻乎乎的说,哎呀孩子压力大,不要给他们添麻烦,结果呢,培养了一群自私自利的人。


说你没有爱的能力,是说你没有尽心。中国人的问题不是贫富差距,也不是世俗所说的能力的问题,是中国人不善于尽心,不知道如何尽心,问题的关键是在这里。尽心,就是爱一个人的能力。正因为这样,我们要修行佛法。如果你没有出离心,你确实没有爱一个人的能力。


比如父母病的时候,如果家庭条件不好,你首先想到的是经济压力。父母死的时候,你首先不是想到中阴身时父母在哪里,你首先想到的是我咋办,是不是?如果我们对父母有依恋,我们就觉得空空落落的。如果我们对父母没有依恋,我们就开始麻木不仁的活着。出现这些状况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就是你没有真正的出离心,你没有对生命看得很通透,所以与亲人谈话的话题也会有禁忌。比如说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孩子要有孩子的样子。离开了这个样子,其他真话就一句话也不说了。而你不了解,为了那个样子所做出来的、所说出来的的,全是假的。


我们基本上的态度就是爱自己胜过爱一切人,是吧?但是现在我们就要反过来。就是你的生命必须要通透。也许我要为亲人受点情绪,受点委屈,受点累,也许我会付出的更多,但无所谓啊,因为我想这样做,我可以这样做。这就是通透。在调心和发心的过程当中,宁可自己受苦受累,我也要修自轻他重,是不是?亲人比我更重要,他们的需要比我更重要,他们的感受比我更重要,我愿意放下自己。


为什么你愿意放下自己,这也是来自于佛教的见地,因为自我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放下自我却是一切离苦之根源。为一切众生去修法,去回向,去帮助他们,去满足他们,去为他们付出,这是你的福德和智慧的资粮。所以当你这样去思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不是在形式的、方法上的调整了,你想要为他们担待。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我们一定要担待。一个方面是用物质和身体力行,还有更重要的是用修行。换句话说,如果你发了大心,在今生你父母还活着的时候,或他们即将死去的时候,你能够看到你有度亡的能力,你有度化他的能力,你能够看到你有皈依性,能够把皈依性的功德回向给他们的能力,那这就是非常圆满的一生了。


为此我们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但我们不害怕付出这种代价,因为这样我们的人生格局会越走越宽。


具备通透的世界观和生命观

面对亲人锻炼自己的心力

你才可能有修行


 


要锻炼自己的心量。如果面对你的父母、孩子和亲人、爱人,你都不能突破自己的心量,你说你的修行从哪里来呢?


在面对父母的时候,面对孩子、面对爱人的时候,心量的突破是关键,这叫心力。一个人为什么能证悟?主要靠这种心力。证悟佛法不是他了解一堆的道理,而是他拥有这样的一种心力。比如愿意为众生放下,愿意为亲人放下,愿意为上师放下,就是这种心力导致了他的证悟。而不是他的脑子有多聪明。


所以说这个心力非常重要。比如你们不能培养对佛法的付出,我就让你们培养对父母的付出,对孩子的付出。然后慢慢的你们就能培养对佛法的坚韧和付出。但就是这个心力,我观察了很多的修行人,到最后他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一旦做起事情来,就很自私。嘴上讲的我了解佛法,我是修行人,一旦到了那个事情临头的时候,焦躁得要命。这是为什么呢?他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在心力上缺少锻造。


所以大家一定要具备通透的世界观和通透的生命观。然后因为你的心考虑到了父母的疾病和死亡,甚至考虑到他生生世世的利益,由于你的心量是这么的广大,以至于在父母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你就不会失控。你如是的考虑了他们会有疾病,会死亡,然后会有中阴身的迷乱,你都愿意通过修行的方式帮助他,都愿意和他一起去面对。这样的世界观你必须建立起来,尽早的建立起来。你必须要接受你的父母也是凡夫,也是一个众生,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有情绪,一定有恐惧,一定有这些状态。但问题是你要做些什么呢?就是要给与。


 

依于纯净之心

生起出离心

唤起你的真心

圆满你的孝心





在因果上,我们就不能算计父母。为什么上师对这个问题很看重?主要是我发现了一个人只要在这个问题上有严重违规的,会给他的修行带来无比大的障碍。到最后你会发现,你这种修行的障碍太大了,你根本上不去。所以我说,尽量别做伤害父母的事。如果已经做了伤害父母的事,就要忏悔。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些残缺,然后你想绕过这一面,去寻求一种所谓的佛道,那它根本就没有的。你绕来绕去,都会绕到你那个心症这里。如果我们不能担待父母的解脱,不可能担待一切众生的解脱。今生的父母你尚且不能报答,一切轮回中的父母众生的恩德你哪里能报答?


我们反复的讲到,对待父母我们一定要有纯净的心。纯净的心就是我已经知道父母会死去,我已经知道他会有疾病,我已经知道这一切的必然真相。我要用全部的心力去关照这件事情,而不是焦虑。而中国式的孝顺永远都是对父母的疾病死亡我不愿去想。因为我一想就很焦虑。为什么要焦虑呢?你会说,上师你可能在寺院呆久了吧,你可能不知道吧,生活的压力是很残酷的,真的是狗急了要跳墙的。但我们要说的是,真正的感天动地的孝顺,跟物质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可以是一个彻底的乞丐和穷光蛋,你都能完成孝顺这件事情。它是由你的态度决定的,它不由你的物质决定的。


中国的古人,连儒家都是这样讲的,说孝顺论心不论事,夫妻是论事不论心。就是说男女之情要论事,这个人有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不能论心,论心的话,大家都不可靠。只能说事上遏制了就可以了,心你可控制不了。这就是儒家的学问,连儒家都能看到这些。而孝顺父母呢,要论心,不论你的这个数字。你有没有那一片心地?而跟你孝顺了什么东西没关系。那佛教徒更是这样了。


也就是说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首先我要不要报父母恩?他经历的这些病啊苦啊是不是需要我一起担待?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担待?那就是要去接受。福报大的人有福报大的担待,没有多大福报,我也要用心去担待。面对的那些痛苦我也不害怕。因为世间都是苦的,而且这种苦难还不算什么苦。比如说,物质匮乏之苦,生活压力之苦,生老病死之苦,这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轮回之苦。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产生了出离心。如果是一种坏的对境、残酷的对境,我产生了出离心,我唤起我的真心,真正的为我的父亲和母亲,希望阿弥陀佛、莲花生大士或上师能够源源不断的帮助他,圆满我的孝心。


这样的话,如果你的福报很大,你也不会拼命为了维系父母今生的利益而瞎折腾。你会知道,你的福报再大,他的苦还是苦,轮回的苦事大,生死事大。所以你就会发现,我们所谓的孝,是因为社会对我们的压力,我们必须要达成。如果达不成,就不叫孝。——其实真正的孝跟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就跟你的心有关系。你是否真正的珍惜过他,善待过他,你自己知道;你为他做了什么,你自己知道。心里面要有一种洞然明白的态度。这就是一个坦荡之心。如果没有这样做的,你就赶紧去做,如果你做错了的,你就赶紧改。就是这样的。


剖析这些事情,是为了导向我们修行的方向感,我们必须要知道,修行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坦荡的活着,坦荡的死去。坦荡的死去比坦荡的活着更难,但是你如果是能够坦荡的死去的人,一定会坦荡的活着。






全球免费、免邮恭请

陀罗尼经被、念佛机、佩戴咒轮、金光明沙。


往期精彩回顾

当轮回的生命与圆明事业相遇【生死超越】

如果有轮回,你准备好了吗?—— 【生死超越】

真正的佛行事业是让自己醒來 让一切众生也醒来

【普明蓮華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我们那么努力地开启这些佛行事业,为了什么?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我们所有的修行,到底是在修什么?

【普明蓮華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真实的场景告诉你:人的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上师和弟子之间唯一的连接就是超越生死

【普明蓮華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不知三法则,你只是相信了轮回的概念!

【普明 · 蓮華威權事嶪金剛上師】

当挚爱的亲人逝去,不要陷入断见、常见、邪见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怎样才能真正度化亡者?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还净对亲人的誓言,走出轮回的贪爱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还净对道友的誓言 走出轮回的嗔恨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还净对上师的誓言 走出轮回的愚痴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修行的专业和做事的专业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怎样才能真正追随上师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为什么我们要观修本尊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除了上师,这个世界没风景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圆明集团其它佛行事业

全球免费结缘解脱资具!!!

圆明·全球任运光明解脱筷功德藏

心灵觉醒的环保事业——手帕君行动

正见音声这里听· 【圆明全球听闻解脱功德藏】

【亿万签名】正式上线|反家暴,让爱拒绝伤害!

玛尼石,能量石,转运石——圆满您一切愿望的摩尼宝

圆明•全球环保功德藏 | 以虔诚心做良品纸,爱护人类家园

【圆明全球转经轮功德藏】依莲师授记而开显之最胜佛行事业!

圆明公益 | 线上线下万人签名引起轰动…今天,你签名了吗?

观音诞辰 | 【圆明全球福运光明尊胜宝瓶功德藏】震撼上线!!!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圆明文化事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