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是】让我们认识当下的觉醒 || 祖古·乌金仁波切

放弃作者和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去认识自生的觉醒。慢慢地、慢慢地,我们要重复非造作本然的刹那,发展出认识心性的力量和强度。一旦这认识达到稳定,我们的心就能够日日夜夜无散乱;此时,虚空与明觉已经融合在一起。我们的心受到二元分立执着的控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时间长到使我们把「无二」视为二元分立。因此,要我们立即习惯于觉醒的状态是有困难的,我们不认识心性已经到了「训练有素」的程度,而这就是我们过去所有生生世世直到当下此刻的轮回所在。我们拥有这个不善的、根深蒂固的习惯,我们现在必须把这个习惯转变成为认识心性的习惯。

由于对初学者而言,认识心性的时刻只维持非常短暂的时间,因此必须多次重复认识心性的时刻。你不一定需要静坐来重复认识心性,切勿区分坐着修持在日常生活中行走、谈话、饮食、躺卧着修持之间的差异,切勿把修行局限于座上。「见」是本觉,「修」是本觉,「行」是本觉,这是习惯觉醒状态的方式。在你认识本觉为「见」的那一刻,这即是「修」,这即是「行」,这即是「果」。在那一刻,所有的轮回与涅槃都瞬间消失在本觉状态之中。当你对本觉的认识达到完全稳定的状态时,轮回完全消失在涅槃之中,你的心在白天不散乱,在夜晚也不迷惑,只有独一的本觉。

在佛教之中,当我们使用「nyamshak」一词时,是指禅修状态的真正意义是平等、平静。在认识本觉的那一刻,我们不需要去接受或排拒、避免或接纳、希望或恐惧。无论情况为何,其中都有一种「平等」。这种「平等」的基础即是这当下的觉醒,如果没有这当下的觉醒,我们就会是一具死尸,只不过是肉身或色相。然而,我们现在之所以活着,是因为这当下的觉醒。一旦你认识这不接受或排拒、不证实或否认、不希望或恐慌的当下觉醒,这本身就足够了。它不是你来自昨天或前晚的心,也不是来自明天或下个月的心,它是这当下。它在哪里?你能够找到它吗?你能够找到这刹那吗?认识这当下的觉醒。让你的心认识它本身,然后你会立即知道没有什么可见的东西。这正如第三世噶玛巴让炯·多杰所唱诵的:


观察对境时,它们被视为心,了无对境。观察心时,没有心,因为它空虚本体。观察两者时,二元分立的执着任运解脱。愿我们了证心的明光本质。


在检视外在对镜时,你了解到没有真正的对镜,只有觉知的心。在认识这心的本质时,你发现它不具本体。当视检主体与客体时,二元分立的执着消融了,一个具体的客体和分别的具体主体都不存在了,觉知者与被觉知者的二元分立崩解。

「愿我们了证心的明光本质(明性)」,在此,「明光」是指本觉是空虚而觉察的。实际的空虚不会是明晰的,它没有了知其本身或其他事物的能力。这是为什么本觉被称为「充满了知的无疑空觉」的原因,它是无谬、本初、本然的状态。如果你不加以造作,而纯粹让它保持「如是」的状态,那么觉醒状态就会在此时此刻任运显现。你立即的、本然的当下觉醒本身即是真正的普贤王如来。

简而言之,放弃作者和所作的行为,安住在「无作」之中。当修持放弃作者和行为时,便趋近「无作」。作者和行为是指主体与客体的结构,当认识心性时,你是否发现念头生起的处所、它居住的地点,以及它消失的位置?就在那个时候和那个地方,你已经达到了「无作」的状态,如此思量:你可曾找到虚空的来处?你可曾找到虚空起始之处?你可曾找到虚空停留和消失之处?这即是所谓的「了无心的造作」、「超越生、住和灭」,它也是所谓的「无作」。当某件事物没有生、住和灭时,我们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它是空虚的。

因此,心是空虚的,但是如果它只是空虚的,就不可能有欢乐或痛苦,或有净土和地狱的体验。由于它们肯定是可能的,因此它证明了心既是空虚的,也是觉察的。因此之故,而有轮回与涅槃、欢乐与痛苦、喜悦与悲伤,三善道和净土是善业之果,三恶道和伴随而来的痛苦是恶业之果。下有轮回,上有涅槃,在轮回与涅槃之间是善业与恶业的道路,我们无法否认这一切。

这一切如同一场梦,我们尚未从无明的沉睡中醒来。我们通常一面睡觉、一面做梦,在我们清醒的那一刻,便不再做梦,诸佛、菩萨就如同某个已经从睡眠中清醒的人。我们有所有这些不同的梦境——令人感到欢悦的、不悦的、美好迷人的和可怕的梦境,但是在我们清醒的那一刻,它们在哪里?它们到哪里去了?由于这所有的梦境都只是串习,那么它们怎么会有来处或去处?同样地,所有在白天生起的不同觉受,都产生在二元分立的心之内。当二元分立的心在本觉内中止的那一刻,也就是思想消融的那一刻,「了知的觉醒」就展现了。这「了知的觉醒」即是了无念头的心性。


135编辑器

修持无造作的当下觉醒

我已经告诉你们「心的故事」。现在你们需要去修持无造作的当下觉醒,而唯有透过认识心性,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知道如何认识心性,如同打开电灯,除非你按压开关,否则将无法点亮电灯。当你按压开关点亮电灯时,你自然而然地就会遇见充满了知的空觉。这正是有情众生从来不去做的事情,他们不知道如何认识心性,不会打开自己的电灯。如果他们打开电灯,这充满了知的空觉一味将会自动地展现,因为我们的自性即是法性,心性即是本觉。但是即使有情众生确实瞥见本然的状态,也会不知道那是什么,他们不认识它,它将转变成为总基的无记状态。


当你面对自性时,如果不开始奋力地投入「止」和「观」或凡俗的迷妄,你就已经看见了心性。它看起来不是东西,因为它不是「东西」,因此没有你可以贴上标签或描述的东西,没有可以形成概念的东西。它超越念头、言语或描述,这即是「般若波罗蜜多」,它超越任何可以被了知的主体与客体。让我再次重复着著名的引言:

般若波罗蜜多超越念头、言语和描述,它如同虚空的特性一般,既无生也无灭,它是个别的、自我了知的觉醒的领域。我礼敬这三世诸佛之母。

由于般若波罗蜜多存在于觉察之觉醒的个别领域之中,因此,每个人都能够了知。在此,「领域」是指我们有可能认识般若波罗蜜多。我们所认识的般若波罗蜜多,不是我们能够思及、形容或透过范例来说明的事物,这种了知是三世诸佛之母,它被称为「般若波罗蜜多」——伟大佛母。这觉受的品质称为「佛父」,空虚的品质称为「佛母」,它们的双运是本初佛普贤王如来及佛母不变光。

有一个包含了「见」、「修」、「行」和「果」的重点,也就是我多次提及的一句话:「充满了知的无别空觉」,这是唯一的重点。这无别的空觉是我们的本初自性,不论我们是佛或有情众生,这本初自性都是一样的。让这本初自性有所不同的是,它充满了知或充满无知,而这其中的差异仅仅在于认识心性与否。世间的有情众生并未察觉自己的自性,他们是「充满无知的无别空觉」——陷入三毒之中。瑜伽士(真正的修行者)已经认识这本然状态,并且是「充满了知的无别空觉」——三身,他不会满足于已经认识心性,如果没有修持,那么认识心性的力量将永远不会圆满,也不会稳定。瑜伽士如此修持,直到圆满——证得三身之果。

切勿只满足于认识心性——修持这一点也是重要的,如同莲师在《次第道智慧藏》所说的,如此修持的方法在于一下四句话:

空觉一味,充满了知,乃是你无谬之自性,非造作之本然状态。不去加以改变,让它保持「如是」,此时,觉醒状态任运显现。

在此,「如是」是指「真实」。「真实」是指直接看见它的面貌,而不是把它看成一个想法或概念。借由认识思维者的本质,我们了悟到空性与觉察是无别的双运,这个事实不再是隐藏的,我们体验到这个事实。当我们让这个「真实」保持它「如是」的面貌时,它就不是造作的,在此时此刻,佛的状态(觉醒的状态)任运圆满,所有的障蔽消融了。这些是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这四句话是莲师亲口说出的,它们浓缩了「见」、「修」、「行」和「果」的完整意义。

再一次地,光是认识心性之空觉并不足够,我们必须继续修持,圆满它的力量。我稍早解释了「修持」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认识心性。在我们认识无别之空觉的刹那,那即是本觉本身,但是这个本觉尚未完全成熟,它不是一种成人的本觉状态,而是婴儿的本觉状态。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心性层次,被称为「婴儿本觉」,它需要长大成人,因为它目前无法自理或完全地运作。我们需要把这种认识发展到一个人的层次,这个人已经「发展出力量」,已经达到十七岁、十八岁或十九岁的年纪,并且已经独立,能够照顾自己,那即是稳定。为了达到这种境界,我们需要一再地修持。这是很重要的!

135编辑器

我们的自性已经圆满

在大圆满之中,「离戏」一词极为重要。「离戏」是指离于心之造作,离于外来的概念。有首著名的偈颂说道:


看见无见之见地;
修持无修之禅修;
实践无作之行为;
达到无果之果。


这几句话不可思议地深奧,对于了解此处所表达的真正意义而言,非常重要。它指向离戏,指向「无作」,指向这个事实:我们内在的本质不是经由了解而得到一种见地的新观点,真正的见地并非如此。


错综复杂障蔽了「离戏」。在所有其他的道乘之中,从声闻乘上至包括阿努瑜伽,都有要去理解的原则和要谨记在心的目标。有行为要去实践,有结果要去达成。但是除了认识我们的本初自性之外,阿底瑜伽的「见」、「修」、「行」和「果」超越一切,这个道乘纯粹在于认识我们无別空觉的自性。为什么要把已经是空虛的事物想像为空虛的?我们沒有必要去理解已经是空性的空性,这即是「看见无见之见地」的意义。


接着,是「修持无修之禅修」。禅修是指把某件谨记在心,我们需要把空觉记在心 中吗?还是纯粹认识已经存在于心中的事物?无论如何,你怎么能夠想像空觉?我们沒有必要去做任何花稍的事情,只要去看见它本然的面貌即可。


关于「实践无作之行为」,在所有其他的道乘之中,都有让我们忙碌从事的事物,但是在此,究竟的行为是去放弃九种活动。话说:「切勿让自己忙碌于行为和事情。」「行为和事情」是指牵涉了主体与客体的活动,这障蔽了「无作」的状态。又说:「当你离于行为和事情時,就达到了无作。」这是非常关键的要点。在这个教法之中,我们纯粹需要去认识觉空的本初状态。在那時,就沒有要去专注的「事物」也沒有要奋力去达成的「事情」。


所有的教法都尽在大圆满中,佛经都是如此开场:「在印度的语言之中,此经的名称是这个、这个」,并且都是这样结束:「被称为这个、这个的佛经特此完成。」「完成」词意指「结束」、「圆满」。换句话说,在认识心性的刹那,所有的道乘都圆满了。「大圆满」是指我们的自性已经圆满,不需要去使空性变得清净,它是本初清净的。我们不需要去使本初自性变得觉察,它已经是任运圆满的觉察。我们也不需要去造作「遍在」的能力,老实说,你怎么可能创造空性或觉性?它们是毫不费力地任运显现。修持此一任运!

 

 

全球免费、免邮恭请

陀罗尼经被、念佛机、佩戴咒轮、金光明沙。


往期精彩回顾

当轮回的生命与圆明事业相遇【生死超越】

如果有轮回,你准备好了吗?—— 【生死超越】

成佛并不遥远——因有佛陀【生死超越】

忆念伟大的上师——顶果钦哲法王【生死超越】

三寶歌

普賢王如來祈願文||普賢王如來

真正的佛行事业是让自己醒來 让一切众生也醒来

【普明蓮華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真实的场景告诉你:人的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上师和弟子之间唯一的连接就是超越生死

【普明蓮華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即便这个世界一切如你愿,又能怎样?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大部分皈依的人 不知道什么是皈依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不要被野心和成功忽悠,回归生命的智慧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学习佛法,是铲除你轮回的根,结束你在业力世界里的飘荡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小乘、大乘和密乘的区别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平常心是道——把实修融于平凡的生活中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觉醒才是唯一的佛法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情不重不生娑婆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三昧耶的涵义以及违犯的过失 【祖古·乌金仁波切】

如何清净毀犯三昧耶戒恶业【祖古·乌金仁波切】



圆明集团其它佛行事业

全球免费结缘解脱资具!!!

圆明·全球任运光明解脱筷功德藏

心灵觉醒的环保事业——手帕君行动

【圆明•全球虚空法藏流通中心】事业殊胜缘起

正见音声这里听· 【圆明全球听闻解脱功德藏】

【亿万签名】正式上线|反家暴,让爱拒绝伤害!

玛尼石,能量石,转运石——圆满您一切愿望的摩尼宝

圆明•全球环保功德藏 | 以虔诚心做良品纸,爱护人类家园

【圆明全球转经轮功德藏】依莲师授记而开显之最胜佛行事业!

圆明公益 | 线上线下万人签名引起轰动…今天,你签名了吗?

观音诞辰 | 【圆明全球福运光明尊胜宝瓶功德藏】震撼上线!!!



                     

扫码关注-选择宗教关怀-我要恭请

  -填写收件人信息-完成恭请     

                   

关注订阅号  

了解生命实相  中阴救度  超越生死

愿大圆宗传承之光流布寰宇

愿如母有情悉皆解脱  愿佛法永远住于世间

愿与有缘者皆得利益  愿六道轮回究竟空尽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圆明佛行事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