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10年做了5个10亿级产品,来看看 | 溯元周报
Envolve Group
溯元周报,最早源于团队内部的一个习惯:每周六上午抽出3个小时,由联合创始人Alex带领大家,回顾过去一周全球范围内在「商业价值」和「时代精神」方面值得思考的深度信息。
在溯元育新,我们相信「信息素养」不仅是后AI时代良好生活的基础能力,更是出类拔萃的底层基石。我们要求在每个伙伴在自身负责的相关领域内,只看一手信息源,关注领域内最顶尖专家的动态、博客、Podcast,培养对高质量信息的阅读习惯和检索能力。
而你正在看的,正是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它们围绕着“下一代的商业价值”和“更好的时代精神”两个命题展开探索和阐述。而你也将在阅读中不自觉的加入这探索之旅。
——溯元育新,王潜
来自王潜:
这周我和Alex滞留机场,和他聊到了吴晓波的公司正在申报上市。当年他树立行业标杆的方式,就是保证每一年出一本高质量的书,从「大败局」,到「激荡三十年」再到「跌荡一百年」。从写作发家,到买房致富,再到买下半座岛,有认知,有实践,再反哺认知。
想要获取「复利」的红利,前提是明白「惯性」的力量。一件事情坚持做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你的心态、强度和看法就完全不一样。能几年如一日地把基本动作做到位,就已经超过了99%的人。
感谢Yourseeker公众号(id: yourseeker2018)的作者西昻翔,分享了这个twitter截图。
Joe Rogan从09年开始做的播客The Joe Rogan Experience,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与Spotify签订了价值1亿美金的独家协约,他的播客将会于今年9月份开始在Spotify上独家播放。
本次周报
共带来4篇精选文章
10 LEARNINGS FROM 10 YEARS
https://supercell.com/en/news/10-learnings-10-years/7436/
2010年,一家规模只有6个人的游戏公司Supercell在芬兰成立,短短10年间就打造了5个10亿级产品,被腾讯以8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你也许不知道这个传说级游戏厂商的名字,但一定听说过它的几个爆款手游,部落冲突、海岛奇兵和皇室战争。
Supercell创立10周年之际,创始人Ilkka Paananen总结了10条经验,我们摘录了最值得思考的3条分享给大家:
1. 把游戏无限地玩下去。Always play the infinite game.
Supercell在用一种无限的模式开发游戏。他们推出一款新游戏,触碰玩家爽点,再用获得的回报投入下一款游戏的开发,这样的良性循环并非来自精明的商业头脑,而是纯粹的热爱。
Supercellian们做游戏不是为了在一款游戏上赚得盆满钵满,而是为了有钱开发下一款游戏;他们思考的留存不是单纯的用户量或者付费意向,而是怎么让愉悦的游戏体验在玩家记忆里停留得更久,所以他们最好的游戏永远是下一款。
2. 优秀的团队能做出绝妙的游戏,但实力强的个人不一定能组成优秀的团队。Great teams make great games. Great individuals do not necessarily make a great team.
Supercell一开始以为设计出好游戏是因为有最好的人,所以他们把优秀的人都放在一起,但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好游戏其实来自于最好的团队。只有伟大的组织齐心协力才能拿总冠军,个体单打独斗不太可能。
另外,虽然强师劲旅能打一场漂亮仗,但是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不是所有猛将的集合,而是每个方面都有优秀的人。他们的技能点不同,思考方式也不一样,把这些人收入队伍已经很不容易,更难的是大家能在一起顺滑地工作,安心地把后背交给彼此,配合默契的同时心理上也感到安全,这是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的元素。
怎么构建这样一支最佳团队呢?Ilkka认为,要先找两个人进行小范围的测试,当这两个人磨合到默契十足的时候,就构成了最佳团队的雏形,以这两人为核心扩充整支团队、丰满羽翼,由core team发展成great team。
3. 公司文化是每个人行动的总和,而不是一张轻飘飘的幻灯片或者墙上挂着的口号。Culture is the sum of everyone’s actions, not a slide deck or something written on a wall.
公司文化由每个成员的行动定义,挂在嘴边的口号只是表象。具体来说,文化的塑形来自公司困难的决策,来自明知艰险还要纵身一跃的行为,来自悬崖勒马后的觉醒,而不是一些轻易能办到的事。艰难的决策有很多,可能是砍掉一条辉煌但不合要求的功勋产品线,可能是为了做好手头事情而放弃极有可能成功的好点子,可能是为了整体效益打乱一些很棒的团队。
每一种决策都很难,但如果一家公司在这些场景下能做出前后一致的决策,就会形成自己独特而恒久的文化。假如一家公司没经历过困境、没形成文化,或者文化只停留在口头层面,就失去了向心力,成为一盘随时被解散和替代的散沙。
Never-ending Niches
https://stratechery.com/2020/never-ending-niches/
著名互联网分析师和博主Ben Thompson在博客Stratechery上写道,市场中的诱人机会一直都会涌现,但捕捉到正确的商机和市场靠的不是多平台撒网式投放,而是专注于少数渠道的高质量输出。
互联网的发展把大范围传播信息的权力从少数媒介下放给无数普通人,这个世界上的声音更多了,发声的渠道也从曾经的报刊和电视变成了渗透生活每个角落的互联网媒体。许多企业利用这些平台听别人的声音,推断下一个市场会从哪里涌现;也在这些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新的商机找到了自己。
所以,在越多的媒体渠道频繁出现就能让企业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吗?并不能。其实商机和市场时刻都存在,接触到它们需要的不是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广地宣传,而是聚焦在特定主题上,用至臻至善的态度把产品质量做得比行业中其他公司都高,这样就能在一段时间后吸引一群人的注意力和付费意愿,回报也因此而来。
成功的秘诀:find niche, get above quality bar, achieve "focus" and "quality", lead to success.
如图1所示,成功需要具备专注和优质两个要素。
图2向我们展示了,成功的境界在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标准之上,一旦你找到商机,突破了普通的质量准线,就可以获得成功。
图2
How Not to Land an Orbital Rocket Boost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im4rsNHkQ
SpaceX 2017年在YouTube上发布了这条视频,有接近2200万次的播放和30865条评论有人说这大概是YouTube上预算最高的视频,有人对比了NASA发射失败后充满遗憾的谨慎措辞和SpaceX面对火箭爆炸时的坦然幽默,SpaceX自嘲道,“火箭没爆炸,只是很快就出人意料地解体了。(It's not an explosion, it's just a rapid unscheduled disassembly)”,“它真的着陆了,不过整个火箭不是同时着陆的。(Well, it did land, just not in one piece)”。
轻松调侃背后是数以亿计的美金和倾注心血的研发过程,SpaceX好像从来不把失败当作失败,而是当作成功的养分,当作下一次发射的燃料。经历无数次失败并不能让你成功,经历并反思失败才能。
很多人评论,我就喜欢这样毫不遮掩地展示失误的公司,而且他们最后也真的做成了。袒露失败对许多人来说是“公开处刑”,但SpaceX可以对着自己的失败哈哈大笑,然后不受干扰地继续前进,这确实需要团队具备一种特别的思维和心智(Laughing at your own failure and carry on, that takes a certain kind of mindset.)。
合肥是如何悄悄成为屏幕、芯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AI等高科技企业基地的?一切还要从一家被迫卖白菜帮子的电子管工厂说起。
点击下方图片,看合肥是如何打造科技产业布局,投资京东方、合肥长鑫、蔚来和江淮汽车,形成“芯屏器合”战略的。
溯元观点
往期回顾
05 硅谷的好孩子与坏孩子
溯元周报
往期回顾
06 创新正在抑制我们的进步
04 投资了2300家公司之后,500 Startups有话要说
现在微信公众号打乱了时间线,如果你不特地点进来,很可能看不到本号了。希望喜欢【溯元育新】的读者朋友们将本号【设为星标★】,方便找到我们;也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