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零X医院枪战:中国版“奥兰多枪击案” | 京城六扇门之捕风铁鹰022

2016-06-19 萨苏 老萨有发现

他是在半夜大约三点钟,迷迷糊糊中被“噼噼啪啪”的响声惊醒,作为玩过枪的人,他立刻意识到那不是敲门声或鞭炮声,而是货真价实的——枪响!

前篇

捕风铁鹰 001—021

捕风铁鹰 | 外一篇:人咬狗

捕风铁鹰 | 外二篇:糊涂鬼

26年前的枪案

奥兰多的枪战震惊四座,凶手使用的AR-15火力威猛,其杀伤力即便是在部队也不是可以小视的。


老鹰手下当年有一支防暴队,据说堪称北京警界精锐,轻易不会出动,装备最高等级也不过是微冲,似乎还没达到它的水平。


这不奇怪,我国对于都市的治安一直采取控制烈度的模式,唐朝尚武,宋代多战,但一个长兵器、一个弩,都是不允许民间拥有的。不要说AR-15,只要是能响的,这类玩意儿都是都市里的禁忌。


我国是禁枪国家,而且这一措施实行得相当彻底,今天到北京警察博物馆的大厅,您可以看到朱德、邓小平等当年上缴的枪支,我印象中以贺龙家上缴得最多、最精美。


▲ 警察博物馆展出的各高级领导上缴枪支


因为这个原因,除了建国初年闹过几次残匪,很长时间里面北京公安系统面对的罪犯都是玩冷兵器的,按理说,有微冲足以控制北京的治安。


然而,对老鹰他们而言,在首都发生持枪案件并不是稀奇的事情。有时候这种警匪交锋还会相当激烈,在和平里枪战中,微冲也立过功的。


有时候连微冲也压不住。


这就不仅仅是犯罪分子有枪的问题了,还有其对武器使用的程度。


奥兰多枪战中伤亡惨重,关键问题是案犯本人对武器十分熟悉,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威力。在老鹰他们讲述过的案件中,最类似奥兰多枪战的,应该是1990年发生的三零X医院枪击案。


听来似乎十分陌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直到1992年西直门枪战,北京才开启了案犯较大规模持枪拒捕的例子。


其实,西直门枪战虽然名声大,但究其根本,案犯使用的不过是自制的火药枪而已,三零X枪战中,案犯用的,却是部队装备的制式冲锋枪。


这一案件之所以没有在新闻中被过多渲染,主要原因可能是案犯的身份敏感。


在写郑安玉被害的密室杀人案中,不少朋友看出了我的踌躇。隔了十几节才开始重新接上案情,而且收尾有些潦草,这不是老萨挖坑的毛病发作,而是出于现实的考虑——虽然案件已经过去数十年,但其中仍有一些细节是必须隐藏到历史背后的,比如有些案犯的身份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谁也不能超越它。这像是笔上拴着根猴皮筋,写起来多少有一点束手束脚。然而,这种踌躇有时候可以算作一种尊重,避免对于写作规则的破坏。只是,就像明明有过街天桥偏偏会跳护栏一样,人的内心会难免有破坏规则的天然欲望。明知道有些内容写出来将来想出版也会是麻烦事,还是忍不住想把它写出来。


三零X医院枪战的主犯是一名现役军人,或许是该案被“冷处理”二十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禁枪的社会,熟悉武器的案犯手持这种大杀伤力武器在坊间行凶,是很容易引发社会不安情绪的。


是奥兰多凶案让我觉得有必要写一写三零X枪战的经过,至少可以让大家更充分地理解,真实的枪战和警匪片中那类令人肾上腺激增的噱头有相当大的区别。毕竟,作为现代中国人,对枪的了解大多数只停留在纸面上。



▲ 奥兰多枪战现场,一名案犯导致至少四十九人死亡的惨案


实际上,奥兰多夜总会枪击案发生后,连美国人都在震惊之余感到——我们对于“枪”这个玩意儿应该更了解些才好。


的确需要更多了解,因为案件发生后,美国国内对于是否禁枪的争论反而更加激烈:


美国关于持枪的争论

主张禁枪的认为,如果早禁枪的话那个叫奥马尔·马丁的混蛋难道用餐刀去杀人吗?

反对禁枪的更有理由:既然社会上有奥马尔·马丁这样的混蛋,我们难道不更应该买枪自卫吗?


谁更有道理呢?


这个或许并不重要,因为美国人从建国开始就争这个问题,肯定还会争下去。让我觉得意外的,是我在美的华人朋友中,这件事也颇有争论。甚至,颇有一些反对禁枪的朋友让人觉得颇有道理。


在我认识的美国华人中,主张禁枪的占大多数,因为大部分华侨或者华人都没枪,也对枪没有任何兴趣,他们担心枪起不到自卫的作用,反而会不留神让孩子当玩具玩出危险来。有枪的中国人家庭比例是相当低的。


不过,也有相反的例子。有位华侨网友曾描述了他一次遇险的经过——这位偏巧是华人里面少数有枪的。


那天,他是在半夜大约三点钟,迷迷糊糊中被“噼噼啪啪”的响声惊醒,作为玩过枪的人,他立刻意识到那不是敲门声或鞭炮声,而是货真价实的——枪响!


事后才知道,这是有贼想闯入一家偷窃,和有枪的主人发生枪战。


这位华侨所居住的地方是个高档小区。高档小区的意思就是这座小区的房子都是面积较大的豪宅,环绕着巨大的高尔夫球场,几乎家家都有很大的游泳池。社区三面有墙,一面是原始森林,大门有保安看守,整天有车辆巡逻,因此应该是很安全的了。


有意思的是住在这里的中国人不少,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勤俭的传统和中国人对房子的特殊执着。


因为觉得安全,加上周围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这位老兄刚开始还很镇定,他听着枪声稀稀拉拉的,而且听上去很远,于是还好奇地穿上衣服到门外看了一下,他的想法是认为保卫或警察很快会来搞定。


问题是事与愿违,等了几乎大半个小时,警察也没有来。不断的枪响不但没有结束,还越来越密集,越来越近,听上去像至少两个人在用半自动步枪对射。这位仁兄后来描述,他感觉上是枪手们正在向他家方向移动!


这时候他想起自己有一支手枪来了。这支奥地利格洛克22手枪本来是他猎奇而购买的,现在想起来可以用它保卫自己的家园,当然,这是一个在家里和人在黑暗中对射的买卖,这种刺激对他来说堪称心惊肉跳。



▲ 格洛克22手枪


的确是心惊肉跳。他的太太已经醒了,这位老兄带着老婆和孩子到储藏室躲避。等他哆哆嗦嗦的在黑暗中摸到那支格洛克手枪,却发现自己的两个弹夹都是空的——平时怕出事,谁家也不会总是子弹上膛吧。


他翻出子弹,扔了一个弹夹给老婆,意思是让她帮着上子弹——牛仔片里不总有这样的野蛮女友吗?不幸的是,他家老婆却说不会,这位兄弟只好自己动手。


自己动手也很丢人——按他自己的话说,“手从来没抖动得这么厉害”。


他形容,在这一刻,保护他们的只有那扇漂亮的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玻璃大门和这支手枪。“一家三口人都吓的半死,面色苍白的等着那决战时刻的来临,就像No Country For Old Men(《老无所依》)里的Moss在黑暗中等着Chigurh。”


在关于北京警察的文字中写了一段美国枪战的事情,似乎有些跑题,但我认为这很值得来写。


即便是面色苍白,手抖得厉害,但从越南到印尼,在一个个事件中只看到华人被别人打,被别人奸的,现在,我们这些黄皮肤的老实人也终于掏出家伙来自卫了。


这不是进步,只能算是返祖。


【待续】


如果你喜欢悬疑和推理,请转发


对世界多一点认识,关注【老萨有发现】

点击关键词阅读热门文章:

铁在烧 | 捕风铁鹰| 最强特工

日本教授为敦煌下跪 | 日本不给老人让座

萨叔钓鸭子 | 萌爸萨苏画画

1个生命换200米长度 | 1人单挑32架轰炸机

民国野蛮女友 | 民国真男神张自忠

中国爷们儿 | 中国女人 | 中国第一难喝饮料

AV女星 | 地铁痴汉 | 柳岩

寻找幽灵 | 宣武父女冤魂复仇 | 6257列车谋杀

阅读原文,购买萨苏签名版《警察手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