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简 介
杨逸明 1948年8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和第三届副会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网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上海诗词》主编。已出版诗词选集有《飞瀑集》、《新风集•杨逸明卷》、《古韵新风•杨逸明作品集》、《路石集•杨逸明卷》等。
弘扬传统诗词,创造时代新声 杨逸明
有人说创作格律诗词是“戴着镣铐跳舞”。
看到当代许多年轻人的诗词作品,感觉就像是在观赏当代的青年诗人们按着舞步的规则和节拍跳起了“格律诗词”的优美舞蹈。格律绝对不是镣铐,只是诗词创作的美丽而严谨的游戏规则。写诗怎么会“戴着镣铐”?你能说“戴着镣铐”踢足球,“戴着撩铐”下象棋吗?
林语堂说过:“中国没有宗教,诗教可代宗教。”他说得很悲壮。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柳亚子曾经说:“再过五十年,是不见得会有人再做旧诗了。” 他说得很无奈。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郭沫若这样说:“旧体诗词,我看有些形式是会有长远的生命力的。如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某些词曲,是经过多少年代陶冶出来的民族形式。……如果能真能做到‘既有浓郁的诗意,语言又生动易懂’,我看人民是喜闻乐见的。”他说得很中肯。
毛泽东预言,旧体诗词一万年也打不倒。他说得很坚决。
无论怎么说,近百年来,诗词创作毕竟走到过谷底。好像格律诗词已经不是当代的一种文学样式了。作家协会久久不吸收旧体诗词的作者为会员,高考和中考的作文考卷也不允许诗歌创作(包括格律诗词)。
创作格律诗词没有了任何功利的附加值,然而格律诗词的创作依然从复苏走向了复兴。青年诗人们进行诗词创作已经很有起色,我们感到非常欣喜。
我们坚信:汉字不灭,诗词不亡。
有人说,当代诗词写得好不好的标准是看放到唐诗宋词里是否可以乱真。我认为这只是当代诗词创作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和方向。就像我们创作小说不是为了放到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蒲松龄的作品中去乱真,创作游记散文不是为了放到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的作品中去乱真一样,写诗的目的也绝不是为了放到唐诗宋词中去乱真。当代优秀诗词放在唐诗宋词里应该依然能够闪耀着当代思想的光辉。写诗只求酷似唐诗宋词,就没有了诗词创作的当下发展。传承是必须的,创新更为重要。不肯传承是偷懒和无知,不肯创新是更大的偷懒和无知。当代诗词要成为当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就必须要精彩出色地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绪和生活场景。唐诗登唐代巅峰,宋词登宋代巅峰,当代诗词登当代巅峰。
当代青年诗人的诗词作品存在泥古的倾向。他们能够写诗写到酷似唐诗宋词了,我们还希望并且引导他们认识到诗词创新的必要性,这个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弘扬传统诗词,创造时代新声!
——《中华诗词》2017年第二期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