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晓︱四川兴文,为什么是世界地质公园

范晓 河山无言 2022-11-21

 

 

 

四川兴文,为什么是世界地质公园

撰文/范晓


(本文照片除署名者外,均由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提供,谨此致谢!)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它处在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的丘陵-山区,属于长江上游南岸的支流永宁河、长宁河、南广河流域,地质构造上位于川南著名的珙县-兴文大背钭的东部。


所谓背斜,就是岩层因褶皱而凸起上拱的穹窿状部分。因为这个背钭构造的隆起,原来埋藏于四川盆地中生代红层之下的古生代石灰岩地层得以暴露,并形成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这个背斜也因为近年成为页岩气开采的重点区域而备受关注。

 

兴文所在区域的地质图。如图所示,兴文地质公园(图中红圈的范围内)处于近东西方向延伸的珙县-兴文大背斜东部,出露的主要是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以石灰岩为主的地层。

 

兴文是以喀斯特景观为特色的地质公园,虽然中国乃至全球有众多的喀斯特景观地,但兴文却以中亚热带喀斯特“三绝共生”的特点而独树一帜。不过,在兴文成为广受赞誉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之前,它也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兴文的喀斯特奇景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早在1980年就作为一个旅游地对外开放,1986年建立了石海洞乡省级风景名胜区。但由于兴文煤矿资源丰富,而且煤矿中富含硫铁矿,土法冶炼硫磺曾兴盛一时,造成空气、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使旅游者和投资商望而却步,景区的发展也陷于停滞。

 

1996年以前,兴文的土法冶炼硫磺,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自1996年,当地政府下决心关闭了区内所有硫磺厂,大力进行环境整治,把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吸引了多家民营企业投资,使景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兴文成为一个通过环境治理与恢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典范。

 

2002年兴文石海景区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在兴文举办了中国首届喀斯特旅游节和中国首届喀斯特旅游研讨会,并于当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员,使之成为四川第一个被批准的世界地质公园。

 

具有苗族民居风格的公园大门门楼(上图),以及包含苗族头饰元素的地质公园博物馆及游客中心(下图)。以上两项建筑设计均出自于已故的国家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建筑师熊世尧先生之手。范晓摄影

 

位于公园入口处的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主碑。范晓摄影

 

兴文地质公园地质奇观的“三绝共生”,有三个层次。

 

首先,公园的小岩湾、太安、僰(bo,音博)王山和凌霄山四个园区的地质景观,分别由二叠系含燧石灰岩、奥陶系龟裂纹灰岩、志留系薄层泥灰岩构成,三个不同时代的地层以及三种不同岩石类型的多样化喀斯特景观集于一公园,这是第一个层次的三绝共生。

 

在公园的主园区——小岩湾,在仅数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气势恢宏的天坑、溶洞与起伏嵯峨的峰丛石林构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喀斯特景观,这是第二个层次的三绝共生。

 

小岩湾天坑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天坑、是中国地下洞穴系统研究最详的天坑、是中国目前被认为形成时代最早的上层塌陷天坑,这三大特点集于一身,构成了第三个层次的三绝共生。

 

小岩湾天坑,峭壁环绕,深藏巨壑,形似碗状,长径625米,短径475米,最大深度248米,口部面积20万平方米,总容积为4000万立方米,以总容积来看,在世界天坑中排名第五,其它各项数据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堪称世界级的大天坑,由于它是中国最早发现和研究天坑的地方,因此被喀斯特学者称为“中国天坑的故乡”。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主体地质景观——小岩湾天坑,世界级的大天坑。原来被称为“大漏斗”,中国地质学家通过研究认为这是不同于漏斗的另一类喀斯特地貌,并将其命名为“天坑”。

 

经过1992年以朱学稳、Andy Eavis为首的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的详细探查,以及历年来中国地质学者的持续工作,查明小岩湾天坑是天泉洞和硝水洞之间原来相连的洞穴段经溶蚀塌陷而形成。在小岩湾天坑坑壁上,可以见到天泉洞、硝水洞两个洞口遥遥相对,洞口被崩塌堆积物半掩,天坑周缘的崖壁之下,也是由崩塌物堆积成的斜坡。

 

小岩湾天坑一角,左前方为被崩塌堆积半掩的硝水洞洞口,图片中部可见天坑陡崖下的扇状崩塌堆积体,表面有巨大的崩塌岩块。范晓摄影

 

小岩湾天坑剖面图(据Tony Waltham)

小岩湾天坑是地下溶洞不断扩展导致顶板崩塌而形成,天泉洞顶的天窗也是洞顶外形成溶蚀洼地和漏斗,洞顶内岩层崩塌所致,它进一步发展,将在那里出现新的天坑。

 

中国重要天坑数据对比表

 

国内外主要塌陷天坑剖面对比图(据朱学稳等,2003)

 

天泉洞,是整个小岩湾喀斯特系统中最著名的一个溶洞,长10500米,溶洞分为四层,有七个大厅,其中最上面两层为主要游览洞穴,游览长度达到8100米,"泻玉流光"洞厅的面积18000平方米,"穹庐广厦"洞厅的面积11000平方米,分别相当2.5个、1.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洞顶高度一般30至40米。天泉洞的游览长度和空间规模堪称中国溶洞之最。而且,可以通过洞内天窗以及天窗下的崩塌堆积,体会天坑形成之前的发展过程。

 

天泉洞历史上曾经被袁姓大户用作避乱躲灾的居家之地,因此又名为袁家洞。抗战时期,经兴文县县长举荐,国民政府选定了洞厅宽阔、地形隐蔽的天泉洞,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轻武器兵工厂——第21兵工厂的基地之一,以躲避日军对重庆的轰炸。1938年至1940年,兴文、古宋两县出动民工50多万人次,修通了江门至袁家洞52公里长的支线公路,供运送修建兵工厂的物资,由此留下一段特别的历史记忆。

 

天泉洞洞顶的天窗,该景观被称为“泻玉流光”,因有飞泉从天窗泻下,由此得名天泉洞。注意上图左侧天窗下的崩塌岩块堆积,以及崩塌体上的巨大钙华石笋。表明崩塌是阶段性的突发事件,在一次崩塌之后较长的间歇性,崩塌体上因洞顶滴水及飞泉下泻而形成钙华沉积的石笋。

 

由地表看天泉洞的天窗(上图黄色箭头所指处),天窗在地表处在峰丛间的溶蚀洼地,天窗是由喀斯特漏斗、竖井逐渐发展而成。下图是从天窗往下看深不可测的天泉洞。范晓摄影

 

天泉洞下洞口的“穹庐广厦”洞厅,现为天泉洞游览线的出口。曾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第21兵工厂的后备厂址。范晓摄影

 

天泉洞内的钙华沉积。

 

天泉洞内石钟乳的横截断面,显示同心圆的结构,表明一个个石钟乳由内向外逐渐生长与合并的过程。范晓摄影

 

天泉洞平面示意图(据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1992)

图中附有不同部位的洞穴横截面形态图

 

天泉洞最下一层具有暗河的溶洞(据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1992)

该层溶洞是在地下水的溶蚀和冲蚀作用下正在发育的洞穴(active cave)。该层溶洞之上的溶洞,是因地壳抬升,脱离地下潜水面,被重力崩塌和钙华沉积改造的洞穴,也被称为化石洞穴(fossil cave)。

 

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还发现,小岩湾天坑和天泉洞,仅仅是兴文二叠系石灰岩地层中,庞大的喀斯特系统的一小部分。这个系统主要发育在永宁河上游的洞河流域,珙县-兴文背钭东端向东南方向倾斜的单斜(也就是向一个方向倾斜)构造中。它在地下还包括下洞、山羊洞、猪槽井、硝水洞、和平洞、洞河洞等诸多溶洞,除了天泉洞,其它溶洞目前尚未开放旅游;在地表还有诸多的漏斗、溶蚀洼地、峰丛、石林等,小岩湾旁边还有未开发旅游的大岩湾天坑。

 

兴文洞河流域二叠系地层中的喀斯特系统平面及剖面示意图 (据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1992)

 

猪槽井溶洞的洞穴景观(据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1992)

 

猪槽井溶洞里生长的丝状、长条状石膏晶体构成的晶花。(据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1992)

 

天狮洞溶洞的洞穴景观(据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1992)

 

洞河溶洞的洞穴景观。(据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1992)

 

1992年,以朱学稳、Andy Eavis为首的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

 

在天泉洞之上、小岩湾之旁的地表,发育了大面积的以峰丛、石柱、石林和石芽为特征的喀斯特景观。其地貌组合类型之丰富,形态之独特,景观之奇异,均为中国喀斯特景观地所少有,被誉为“兴文石海”。

 

峰丛起伏,如凝固的波涛,雕塑的大海;石柱突立,构成斜塔、夫妻峰、擎天一柱、天涯望归等等绝妙形象;石林嵯峨,演绎出七女聚会、龟熊相戏等诸多故事;石芽蜿蜒,似群羊下山、白云漫涌。

 

与云南路南石林等我国著名的喀斯特景区比较,兴文石海最大的特点是集不同尺度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于一体,以大寓小,小中见大。石柱、石林、石芽等中观、微观地貌体(注:石芽的起伏或相对高度在2米以上者,一般称为石林),附生在峰丛坡地、溶原台地、溶原丘陵、溶蚀洼地、溶蚀槽谷等宏观地貌体中。形成高低错落、远近呼应、层次分明的地表喀斯特景观。

 

兴文石海几乎包括了目前已被研究的所有喀斯特石柱、石林、石芽的形态类型,而且受岩性和构造的控制,它还表现出以方柱状的峰丛、石柱和石林以及羊背状石芽为主的特点,其中浑园的羊背状石芽,是土壤下的溶蚀作用的典型现象。和云南石林以尖峰状、剑状、刃脊状为主的石林相比,给人别有另一番意境的美学感受。

 

小岩湾园区的喀斯特峰丛地貌。范晓摄影

 

小岩湾园区的喀斯特象形石柱,由上至下依次为:夫妻峰、斜塔、石蘑菇、雄起塔。

 

小岩湾园区的喀斯特石林地貌。

 

小岩湾园区如群羊下山的喀斯特石芽地貌。范晓摄影

 

小岩湾园区如盘龙卧虎的喀斯特石芽,岩石表面溶沟密布。范晓摄影

 

由于兴文喀斯特地貌及其洞穴系统具有的完整性和典型性,根据对天泉洞、猪槽井、洞河洞等为代表的洞穴系统的深入研究,中国的喀斯特洞穴专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洞穴发育的含水层控制系统演化模式”。


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喀斯特洞穴系统包括流入型洞穴、含水层洞穴、流出型洞穴三个部分。在同一演化时间内,由于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在同一流域的不同部位,地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在形态和程度上会表现出不同阶段的特征。这一研究成果,也使兴文成为喀斯特研究的一个经典地区和重要的天然实验室。

 

中外学者历年来对兴文喀斯特的考察与研究中,完成洞穴制图已超过35公里,并进行了水化学测量、古地磁取样与测试、地表和洞穴大气测量、地质剖面测量等许多工作,使兴文成为科学研究程度很高的喀斯特地区之一。

 

兴文小岩湾一带不仅喀斯特地貌精彩多样,而且二叠系地层发育完整,岩石中各种沉积构造和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二叠系地层中都具有典型意义。已有德国、美国等国的地质学家多次前来考察研究。德国的著名地质学家施奈德教授曾赞叹说:“兴文的二叠系剖面是世界上最好的二叠系剖面”。

 

20世纪80年代,在兴文考察二叠系地层剖面的外国地质学者。据吴熙纯

 

小岩湾二叠系石灰岩中的群体珊瑚化石,由许多单个珊瑚群聚而成。上图和中图的群体珊瑚周边,还可见到许多纺锤虫、海百合茎化石。范晓摄影

 

兴文小岩湾二叠系石灰岩的纺锤虫化石,约绿豆粒、黄豆粒大小,椭球形或圆球形,是一种已经绝灭的海洋浮游生物。范晓摄影

 

兴文小岩湾二叠系石灰岩中的腹足类化石。范晓摄影

 

兴文小岩湾二叠系石灰岩中的灰黑色燧石结核,燧石结核的主要成分为硅质(SiO2),对其成因有不同解释:一是和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硅质热液沉积;二是来源于硅质生物的沉积,例如在燧石发现有硅质海绵化石,火山热液带来的硅质也通过海洋生物的吸收、沉淀为燧石结核。范晓摄影

 

此外,这里还是中国最早进行风暴岩研究的地点,1985年,刘宝珺院士等在兴文大坝乡四龙对二叠系石灰岩中的风暴岩研究,开了中国风暴岩研究之先河。


所谓风暴岩,就是在浅海大陆架,因为风暴而形成风暴浪和风暴流,其影响深度超过正常的海浪,从而扰动了洋底尚未固结的沉积物,在岩层中留下了特殊的构造。


兴文二叠系的风暴岩剖面结构完整,风暴浪沉积作用的标志明显,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风暴岩典型结构。研究表明,兴文一带两亿多年前的扬子古海洋,曾经是一个风暴活动中心。

 

风暴岩的底面特征,具有强烈的扰动构造(据刘宝珺等,1986)

 

兴文小岩湾二叠系石灰岩中的风暴岩。上图和中图为被风暴浪扰动,发生褶皱变形的荷叶藻层。下图为生物层因风暴浪被分离、滑动。范晓摄影

 

兴文小岩湾的山村小女孩。范晓摄影

 

除了兴文地质公园小岩湾园区的喀斯特景观以外,2003年1月,在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科学考察中,人们十分惊异的发现,在小岩湾以西约十余公里的太安村,更有一片令人称奇叫绝的太安石林。分布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左右。

 

太安石林发育在奥陶系的龟裂纹灰岩中,灰岩夹有不规则的泥质条带和条纹,这些泥质条带和条纹在岩层的水平层面以及垂直断面上,都可呈现龟裂纹状,或称豹皮状、马蹄状等。


这种特殊的沉积构造为奥陶系的石灰岩所独有,在中国各地有广泛分布,在许多地质公园内都有发现,在重庆万盛、湖南古丈、陕西黎平等地,还成为地质公园的主体景观。


不过,兴文地质公园的太安石林,以掩映于茫茫竹海中为其特色,而且因其岩性特点,太安石林的形态恰似在竹林中无数挺立的玉笋,圆润柔美、细腻纤巧、千曲百转,极尽自然之精妙,被誉为"绿色石林"。此外,兴文太安石林还与同类型的长宁梅硐石林连成一片,未来有将梅硐石林扩展入世界地质公园的可能。

 

形成太安石林的这种奇特的龟裂纹灰岩,其成因众说纷纭:水上暴露干裂充填;水下胶体凝缩开裂充填;成岩过程中压裂充填;生物活动遗迹;等等,不一而足。它的神奇奥妙,仍然需要进一步去探索揭秘。

 

太安石林的龟裂纹灰岩,属于4亿多年前的奥陶系地层。因此有人就说这是年代最古老的石林,这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因为构成地貌的岩石或地层的年龄,并不等于地貌的年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现在我们看到的喀斯特等诸多地貌,主要是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质作用所形成,其年龄主要在几百万年以内。而组成现代地貌的岩石,如石灰岩、花岗岩、砂岩、火山岩等等,其岩石形成年龄可从数十亿年至几十万年不等。对此,地质学家朱学稳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今年七十多岁,蚊子在我身上叮了一个包,你不能说这个包的年龄有七十多岁吧。

 

太安石林龟裂纹灰岩的构造特征及其所形成的石芽。范晓摄影

 

掩映于竹海之中的太安石林。范晓摄影

 

竹林丛中,太安石林如玉笋挺立,婉转奇巧的各种姿态。范晓摄影

 

太安石林以北和以西仅数公里,便是僰王山和凌霄山,这两座山的主体均由志留系的薄层泥灰岩构成,层层叠叠,尤如放置的书卷,故得名“千层岩”、“书箱岩”。又因岩层层理近于水平状,易形成平顶的桌状山,四周多峭壁,山中多深邃的峡谷和奇幻的溶洞,处处瀑布飞泉,加上修竹茂密,绿荫遮天,景色极为清幽秀丽。


僰王山的飞雾洞,即是由峡谷溪流跌入喀斯特落水洞,形成瀑布,然后穿过下方的洞穴伏流段,经过另一个落水洞洞底,再进入下一段溶洞成为暗河。飞雾洞曲径通幽,飞瀑天降,水雾弥漫,是僰王山的一大胜景。

 

兴文地质公园僰王山园区,志留系薄层泥灰岩形成的“千层岩”、“书箱岩”景观。范晓摄影

 

兴文僰王山飞雾洞剖面示意图。

 

兴文僰王山飞雾洞,山溪跌入志留系泥灰岩中的落水洞,形成水雾激荡的瀑布。范晓摄影

 

飞雾洞的上落水洞瀑布转为暗河,流向下落水洞的坑底。范晓摄影

 

在僰王山飞雾洞的下落水洞的坑底及坑口,看洞中的水雾光影。范晓摄影

 

兴文僰王山,峡谷中的瀑布与溪流。范晓摄影

 

僰王山飞雾洞洞口,卖凉糕的姑娘。范晓摄影

 

僰王山飞雾洞,抬滑竿的当地村民,正在等候游客。范晓摄影

 

兴文僰王山的农家乐,传统的山村宅院,以及乡土美食。范晓摄影

 

凌霄山是兴文地质公园凌霄山园区的主体景观,它是由志留系薄层泥灰岩构成的桌状方山,山顶平台面积约60亩,最高海拔1497.9米,三面皆为悬崖峭壁,仅西面隔深沟有吊桥与五斗坝相通,地势险要,堪称天然城堡。


南宋时期,在忽必烈率军迂回川西、攻取云南后,为防御蒙军由滇入川,宋军于1257年(宝祐五年)在凌霄山构筑要塞,始为凌霄城,并作为长宁军的战时治所。有说法称凌霄城坚守至1288年,即崖山海战之后的第九年,是南宋最后陷落之城堡。不过此说尚无史料可证。


《元史·世祖本纪》、《续资治通鉴》记载:至元十六年(1278年),六月,以不花行西川枢密院事,总兵入川,平宋诸城之未下者。十二月,四川行枢密院昝顺招都掌蛮内附。是岁,西蜀俱平。据此,凌霄城之陷落当在1278年,可能被误记为1288年。不过,凌霄城亦属南宋最后陷落的城堡之一,据守长达21年,仅次于1279年正月陷落的合川钓鱼城。

 

兴文凌霄山。南宋时为抗蒙城堡,明代为僰人凭险据守的要塞。

 

凌霄山岩壁上的南宋石刻记曰:“宋宝祐乙卯年,鞑贼自云南斡腹。越明年,制臣蒲择之以天子命,命帅臣朱禩孙措置泸叙长宁边面。又明年,城凌霄,为屯兵峙粮,出攻入守据依之地。闰四月经始,冬十月告成。长宁守臣易士英任责,潼川路总管朱文正董工。”据此可知宋军于1257年在凌霄山筑城。

 

兴文地质公园不仅地质景观丰富多彩,而且,历史悠久的僰文化、苗族文化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当地的文化背景。

 

僰人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已有“僰”之称呼,当时在川南、滇东北、黔北一带曾有僰候国。秦代在今宜宾一带设有僰道县,说明川南很早就是僰人聚居地。僰人尚武好勇,以击打铜鼓为乐,丧葬盛行悬棺葬,世人称为“僰人悬棺”,而且喜好在悬棺旁的崖壁绘制岩画。现存悬棺据专家考证,主要是元代至明代的遗存。

 

兴文县九丝城镇境内的僰人悬棺。兴文县的僰人悬棺遗址,主要集中于九丝城镇西边的玉秀河两岸,放置悬棺的岩穴开凿于侏罗系红色砂岩中。

 

与兴文相邻的珙县僰人悬棺周围的崖画临摹图。原画用天然红色颜料在崖壁上绘制,由此可了解僰人悬棺崖画的内容与风格。据陈明芳

 

与兴文相邻的珙县麻塘坝悬棺中的僰人服装。衣料为有白色暗花的绸布,衣领、袖口、前襟、裤管等处,用黄、蓝、红等色的绸料或色线装饰成花边。据陈明芳

 

唐代以来,川南僰人首领自称“都掌”,含义相当于汉族的“都统”、“都督”;也有认为“都掌”从鸟名;或是以“山都冥奥不可穷”的地名含义而来。由此,汉族又习称川南的僰人为“都掌蛮”。

 

对于川南僰人聚居区,唐宋两朝设羁縻州,元代设土司,均由都掌人首领自行管理,所谓“以土官治土民”、“一以夷法治之”的自治之策,重在边防和纳入领土.不在贡赋。都掌人虽然“叛服无常”,时有冲突,但并未酿成大乱。南宋时,都掌人亦参与对蒙军的作战,所以《元史》记载平定西川中有“招都掌蛮内附”之语。都掌人在唐、宋、元历朝的笼络与安抚政策中,获得发展空间,成为川南强盛的民族势力。

 

到了明代,叙州戎县,即今兴文县,已成为都掌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九丝城、凌霄城、都都寨等,成为都掌主要首领据险盘踞之地,势力范围包括今兴文、珙县、高县、筠连、长宁、江安、纳溪等地。

 

兴文小岩湾(上图)、先锋乡(下图)附近的地貌与村落景色,当年曾是僰人聚居之地,并凭借复杂隐密的喀斯特溶洞、天坑、峡谷等地形,与明朝军队周旋,所谓“围亘千里,山箐深阴, 僰人杂居其中”,“穴岩匿箐,莫测去往”。范晓摄影

 

据诸多史家研究,导致都掌人被明朝屠灭的主要原因,在于明朝强推“改土归流”,由朝廷流官对都掌人实施统治,而明朝官吏又借改土归流之名,对都掌人重税勒索,横征暴敛,从而引发大规模反抗。明成化年间,都御使汪浩借恢复土官为名,出尔反尔,诱杀都掌头领二百七十余人。于是,都掌人“伏兵四起,官军五千余众皆没”,由此也成为成化、万历年间两次大战的导火索。

 

明朝统治者对都掌人实施了极为残酷的族群灭绝政策,所谓“铲削祸本, 毋余后菑”。1467年至1468年(成化三年至四年),调集十八万大军,攻克都掌腹地戎县大坝(今兴文大坝镇),初平僰境。1573年(万历元年),征派十四万军队,攻克凌霄山、都都寨、九丝城等要塞,在明军的毁灭性屠戮之下,曾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僰人族群至此灭亡。明廷为示“干戈止息,偃武修文”之意,改戎县为兴文县,此即兴文之来历。但为昭显武功,又改九丝城为“平蛮城”,改都都寨为“都定寨”,改凌霄城为“拱极城”。

 

今天的游人,可以在兴文地质公园以及兴文境内的九丝城等地,寻访僰人的遗迹、当年古战场的遗址,以及明朝设置建武千户所之建武古城(今九丝城镇龙泉村)与平蛮碑林等遗迹。九丝城尚存寨门、城墙残坦等,尤其是僰人当年屯粮的“大王仓”,被明军火烧三天三夜,炭化的谷粒堆至今仍存。惨痛哀伤的历史,也给后人留下许多体味与思考。

 

兴文九丝城的google earth卫星图像,视角由东向西。九丝山是侏罗系沙溪庙组红色砂岩构成的桌状方山,四周悬崖环绕,史称:“悬岩天堑,雄盘睑峨”、“峭岸绝壁,漂捷逼天”,“壁立万仞,周围三十余里,上有九岗四水极广,可以播种,仅通一径鸟道”。僰人在此筑成要塞,即为九丝城。是僰人最后被屠灭之地。图左下角为九丝城镇所在地。


兴文九丝城远眺。九丝城与东南方向约5公里同为红层方山的都都寨互为犄角。1573年(万历元年),在明军攻克凌霄城、都都寨等诸多要塞之后,九丝城成为僰人的最后据点。僰人凭险据守,“乘城转石发标弩,下击栩栩如电霰不休”,明军久攻不下,死伤惨重。九月九日,僰人酣战方休,在山上屠牛饮酒过“赛神节”,明军乘僰人松懈,深夜攀岩偷寨。明军将领记载:“引火炬烧城中屯千余,炎焰弥天,贼势穷,赴火堕岩谷者数万”,僰人“骈首就诛,争蹂躏以死。”

 

因兴文毗邻云贵高原,川南僰人亡于明之后,又有来自黔滇的苗族迁入兴文山区,数百年来,已使兴文成为目前四川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并给兴文带来了浓郁的苗族民族风情和文化氛围,成为兴文地质公园的重要人文景观。

 

兴文县的苗族歌舞。范晓摄影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整合了兴文境内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和景观资源,使其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在促进这一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由周围的成都、重庆、贵阳、昆明这几大城市,已有高铁和高速公路连通兴文,邻近还有宜宾、泸州机场与国内外航班相接,兴文将以其特有的禀赋,成为中国西部以及川滇黔旅游圈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期待着您的到来。

 

2002年10月,为申报建立兴文国家地质公园,笔者(左)在兴文现场考察。

 

2003年10月,地质学家刘宝珺院士(前排左四)、陈安泽(前排左三)、钱方(前排左二),在兴文出席中国首届喀斯特旅游研讨会。范晓摄影

 

2003年10月,中国首届喀斯特旅游研讨会,地质学家陈安泽(右三)、朱学稳(右二)、张寿越(右一)在兴文太安石林考察现场。范晓摄影

 

2003年11月,国土资源部北京评审会,笔者就兴文、武隆、喀纳斯等地申报建立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汇报与答辩。

 

2009年,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中期评估,图为评估专家赛尔维·吉拉德(左一)、玛丽·弗雷(左三)与僰王山园区的村民在一起。范晓摄影

 

2013年,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次中期评估,图为评估专家伊利亚斯(左二)、史蒂芬(右一)在兴文小岩湾天坑观察地质剖面。范晓摄影

 

兴文富安小学坐落于喀斯特石林以及绿树丛中,环境幽雅。学校常年开展与地质地理有关的科学教育活动,现已与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合作成为科普教育基地。图为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专家伊利亚斯、史蒂芬参观学校时,与师生合影。范晓摄影



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链接

范晓:圣之光雾 善之诺水——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范晓:蜀道雄关 剑门丹霞 —— 四川剑门关地质公园 

范晓:云雾方舟  山水瓦屋  ——  四川瓦屋山地质公园

范晓:穿越险阻的史诗——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范晓:嘉陵龙蟠 曲流蛇行 —— 四川南充嘉陵江曲流地质公园

范晓:山崩石流 大地巨变 —— 四川绵竹清平-汉旺地质公园

范晓:格萨拉奇景  漏斗群大观 —— 四川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

范晓:天造马湖  地秀凉山 —— 四川雷波马湖地质公园

范晓 / 四川盆地的南宋城堡:红层方山上失落的古城要塞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