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成为心理咨询师?你的目标客户定位清楚了吗?

拉康心理 Lacan心理 2020-01-27

拉康心理


一、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显然的,大多数心理咨询行业从业者,都抱着一颗赤诚之心,想要从事着一份为人类心灵谋福利的高尚事业。

 

工作内容的助人性,以及由此带来的自我满足感,很容易导致许多心理咨询师误以为自己面对的目标群体,是整个人类。

 

或者是数以亿计的心理异常群体。

 

并没有厘清自己的真正目标客户。

 

而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现代中国,也会让许多从业者变得迷之自信。

 

觉得以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所带来的市场需求也一定是无限的。

 

单纯的将14亿中国人看做是行业发展的人口红利。

 

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事实。

 

即:无法转为为实际消费行为的需求,都是伪需求。

 

许多咨询师会说,我的目标人群很清楚,是儿童青少年、是学生、是有心理困惑有心理疾病的人。

 

如果你是在医院、学校,有国家财政供养的咨询师,那上述的定位没有任何问题。

 

但如果你是私人执业或打算私人执业的咨询师。

 

就需要考虑一个更加核心的问题,你所定位的目标客户,是否有足够的价值。

 

这个价值指的是,他们是否愿意为自己的需求,支付必要的费用。

 

对于打算私人执业的心理咨询师而言,首先要做的一项功课即是:定位高价值目标的客户群体。

 

这个群体要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儿童、青少年群体是高价值目标客户吗?

 

并不是,他们背后的家长才是!

 

所以针对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即是——如何满足家长的需求。

 

学生群体是高价值目标客户吗?

 

至少现在不是!

 

有各种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人是高价值目标客户吗?

 

要看他的消费能力。

 

二、春天真的到了?

22部委的联合发文颁布以后,很多业内人士振臂欢呼,呐喊着心理咨询行业的春天终于到来。

 

春天真的来了吗?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推算。

 

目前,美国心理咨询(治疗)的收费多在80-120美元/次,我们大方一点算200美元。

 

2016年,美国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为3266美元。

 

可以得出,在美国单次心理咨询(治疗)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比例为6.12%

 

我们假设,月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美国水平时,国人才会进入心理咨询的敏感期。

 

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收费为391.4±219.4元/次(基于1510位有效样本),我们谨慎一点算400元。

 

当以美国单次心理咨询(治疗)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比为标准,不考虑汇率问题。

 

国内的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需达到6535.9元。

 

全年年可支配收入需达到7.8万元。

 

才能达到目前美国心里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

 

这个数值似乎看起来并不高。

 

可是……..

 

2016年中国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38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63人。

 

7.8!

 

是目前中国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3倍。

 

截止2016年,国内突破全年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的地区仅有北京、上海两地,全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的省份仅有6个。

 

远未达到这一标准。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

 

如按8%的年增长率计算。

 

这个春天,城镇地区将在2027年达到,农村地区将在2040年达到,全中国将在2032年达到。


这还是理想情况!

 

因此,制约国内心理健康行业发展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即是国人的收入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收入太低!

 

三、另一关键因素!

20年,国内有一些行业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以期能管窥蠡测。

 

以中国电影市场为例。

 

1996年中国电影票房仅为11.5亿元。

 

2016年,这个金额达到了457.1亿元。

20年时间增长了40倍。

 

曾几何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同样萧条惨淡。

 

国人更喜欢盗版影视资源,而不是走进影院贡献票房。

 

20年过后,已然另外一副光景。

 

当然,这直接得益于中国近20年的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

       以及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

 

当人们愿意为了休息娱乐花费几十块钱走进影院进行消费,而不是窝在家里看电脑。

 

这已然完成了一场行为模式的巨大变革。

 

另一个短时间内改变用户消费习惯的成功案例,是打车软件。

 

2012年国内第一款打车软件诞生,到2015年快的、滴滴两巨头合并。

 

在短短4年内,国人已完全习惯了这种新型的出行方式。

 

在这背后,是腾讯、阿里等数十亿计的资金投入。

 

通过高额乘车补贴的方式,短时间内催化了用户使用习惯的升级改造。

 

而制约国内心里咨询行业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即是绝大多是国民群体,尚没有心理健康需求的消费习惯。

 

刚刚脱离生理需求不多时的国民群体,习惯的仍然是物质满足所带来的精神愉悦,而不是心理咨询这种纯粹的精神享受。

 

你让他花400块钱去做一次咨询,他会下意识的去想,这400块钱能买多少吃的、喝的。

 

会忍不住去思考,这到底值不值!

 

哪怕他是土豪。

 

那,心理咨询师未来的路,又在何方?

 

四、路在何方

敢问路在何方?

 

歌里面告诉我们的是:路在脚下。

 

对于国民收入这一问题,绝大多数的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只能期待国家经济实力的继续增长,由此带来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而绝大多数的我们能有所作为的,则是为改变国民群体的消费习惯而努力。

 

让心理咨询不在是大众眼中渴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国家队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

 

也只有国家层面足够财力物力的持续投入。

 

才能缩短扭转民众心理健康消费习惯所需的时间。

 

在春暖花开之前。

 

私人执业的我们,能接到个案的还是好好做吧。

 

在自己的领域沉淀下去,未来总会有属于你的一块蛋糕。

 

教育系统内的从业人员还得忍住清贫和各种限制,继续为学生提供廉价的心理健康服务。

 

也希望卫计委的这次整编,能着眼于未来,而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自己的口袋。

 

站在行业的角度,我们不怕再走一遍赤脚医生的老路。

 

我们怕的是赤脚医生缺乏约束,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期待未来的咨询行业,至少能像目前的电影市场一样,可以让人只花几块钱看一部廉价网络电影,也可以花几十块钱进影院看2D3D,或者花更多的钱去看Imax

 

至于那时候的你能收的起什么样的价格,完全取决于你能提供的起怎样的服务。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一群牛鬼蛇神,群魔乱舞!


往期文章:

性力派还是性变态!?——当心理咨询师搭上谭崔与SM

赶快分享:凭自己本事吃饭的百万心理咨询师们,出路在这里!

心理咨询师被取消,心理治疗师是未来?

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被国家取消,到底是谁在搞事情?(二)

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被国家取消,到底是谁在搞事情?

在中国,心理咨询是伪需求吗?!

22部委颁布《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对高校意味着什么?

心理咨询纳入医保,馅饼还是陷阱?

心理咨询的门派之争,来啊,互相伤害啊!

人红是非多,简单心理被控造假,碰瓷or打假?!

心理咨询师成功之道:如何做好一个人的公司!

家排、九型人格、灵修都是邪教?这个锅有点不好甩!

中国心理咨询第一人(二):武志红的爱与自由!

中国心理咨询第一人——武志红(一)

有多少心理咨询师跟来访者发生过性关系?

欢迎关注拉康心理

拉康心理

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

微信公众号: Lacan-ps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