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六(7)

圆瑛法师 僧伽吒经法门 2023-01-27



午二 辨妄无体

  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然此鼻入,元无自性,但因浮、胜二根,对彼通而有闻,塞而无闻,二种妄尘,黏湛发嗅,居于根中,吸入此尘象,名为嗅闻能入之性。此闻亦不过幻妄称相,离彼通、塞二种妄尘,毕竟无有能入之自体。上五句托尘妄现,后三句离尘无体。二辨妄无体竟。

  午三 无所从来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此总以标列,下则征起别破。

  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初句征,下先破不从尘生。若谓嗅闻之性,从有闻之通而来,至无闻之塞时,此闻必随通而去,应不更闻于塞,云何又知塞而无闻?既能知塞,则不从通来也明矣!如因无闻之塞,而有鼻入之嗅性,则至有闻之通时。此闻则应随塞而灭,无有嗅闻之性,云何通时,又能发明香、臭等气,来触于鼻耶?既闻香、臭,应非从塞而有也,抑又明矣!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

  此破从根生。若谓鼻入嗅闻之性,从根而生者,则单根无尘,如是闻机根也离尘无体,本无能入之自性。以有所方有能,今既无所入之尘,安有能入之根?则不从根生也,抑又明矣!

  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此破从空来。若谓嗅闻之性,从鼻孔之空而来者,是空有闻,自当回返也嗅汝之鼻根。因有回嗅二字,故知是指鼻孔之空,非外空也。纵许能嗅,但是虚空,自己有闻,又何关汝阿难鼻入之事?是知不从空生也,抑又明矣!三无所从来竟。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可知。三鼻入竟。

  巳四 舌入 分四  午初 举例显妄  二 辨妄无体  三 无所从来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此亦自法为例。假设一事,譬如有人,以舌舐吻;舐即舔也。舌根无有外物可舐,但用舌入,自舐其唇吻;吻即口之两角。熟舐乃舐之既久,令舌发劳。其人若病,舐之则妄有苦味,无病之人,舐之微有甜触。由此熟舐,妄生甜苦,正显舌入之根不动即不舐之时,淡性非甜非苦常在。甜苦与淡,乃舌入之劳相,以此为例,兼能尝之舌入,与甜苦淡之劳相,同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前三科尘唯举二,此科有甜、苦、淡三字,甜苦乃有味之味,淡属无味之味,仍为二种。初举例显妄竟。

  午二 辨妄无体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

  此辨舌入虚妄。舌入元无自性,但因舌动时之甜、苦,及不动时之淡,二种妄尘,黏湛发知,居于根中,吸此尘象,托尘妄现,名为知味能入之性。然此舌入知性,离尘毕竟无体。二辨妄无体竟。

  午三 无所从来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

  此追究舌入无所从来,总标非尘、非根、非空。

  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

  初句征,下逐破。先破不从尘来。

  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

  此破不从根来。

  若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此破不从空生。三无所从来竟。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可知。四舌入竟。

  巳五 身入 分四  午初 举例显妄  二 辨妄无体  三 无所从来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此举易知之身触,以为能例,显明身入虚妄。乃假设一人,用一只冷手,触合一只热手,两手皆属身根,与寻常有知之身,与无知之物,合则成触不同。若冷之势力多,则热者从冷而成冷;若热之功用胜,则冷者从热而成热矣。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下,如是指上四句,用此两手相合,觉知冷热之触,显于两手相离时,亦复有知触之用,以验身入所对触尘,有离、合二种。彼此两手,冷热相涉之势若成,乃因两手相合,合久成劳,故现冷热相涉之触。兼身下三句,谓不但交相涉入,冷热之相,是身入之劳相,兼身入与冷热之相,同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初举例显妄竟。

来源:佛教网 | 佛学文集 | 大经大论





   往期阅读: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六(6)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六(5)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六(4)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六(3)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六(2)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六(1)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五(7)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五(6)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五(5)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五(4)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五(3)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五(2)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五(1)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四(7)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四(6)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四(5)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四(4)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四(3)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四(2)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四(1)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三(5)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三(4)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三(3)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三(2)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三(1)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二(7)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二(6)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二(5)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二(4)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二(3)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二(2)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二(1)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9)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8)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7)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6)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5)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4)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3)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2)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一(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