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艺术启蒙上,父母应该做哪些,做多少,才是合适的?
如果大人(或培训机构)的指导,是束缚性的,或者方向错误,那不如完全不干涉,让孩子去自由发展,也许还能更接近艺术的天性和本质。
但如果完全只是任其发展,而给不到任何支持,那孩子的天赋是否也会面临瓶颈,他所获得的技能没办法去支撑他想表达的东西,从而也就慢慢不画了呢?
这个问题的思考,来自于家里两个小朋友的艺术启蒙实践。7岁哥哥在艺术机构学习了四年,接下来面临着的问题是,要以什么样的方向继续学习。4岁妹妹也很爱画画,但她和哥哥的状态却不太相同,这也让我更敏感于,究竟什么样的艺术启蒙是更好的方式。
上周六,我带着两个孩子,去中国美术馆参加一场儿童艺术活动。活动在中国美术馆4号厅,正在举办的是艺术家Gulistan古丽斯坦的个展《时间的颜色》。
除去艺术家的身份,Gulistan还是一位优秀的大学教师。她在个展期间,专门做了两场儿童艺术活动。
活动当天,我和母亲,带着哥哥和妹妹一起去看展。在简单导览之后,孩子们各自选择喜欢的作品,拿着白纸和蜡笔,在画前临摹。
展厅的地板,铺着白色的地毯。小朋友们趴在地上撒开了画画的身影,让这场展览有了被观看之外的意义。
在美术馆里,临摹经典的作品,也是带孩子感受经典、沉浸式美育的很好方式。只用眼睛看,很多细节和构思是看不到的。只有用画笔去画,去观察,才会发现艺术家的思考和创造力。家长不用担心,几乎每个孩子,都不只局限于还原画面,他们总会加入自己的想法,延伸出新的作品。
我和孩子们在画画,古丽老师悄无声息走过来了,我想起身跟她打招呼,她用食指比划在嘴唇上,示意我不要打扰孩子们。然后她蹲下来,看见妹妹临摹的那棵彩色树,用好多种颜色的蜡笔涂出的五彩树,她赞叹着妹妹的色感很好,然后在旁边递送蜡笔,让小朋友自由涂色。
整场活动下来,古丽老师仔细欣赏每个孩子的作品,跟每个孩子在画前合影,给予鼓励。后来,她又特意过来跟我聊起两个孩子的画。
在她看来,4岁妹妹画画是非常大胆和自由的,她说非常可贵,要好好保护。4岁的妹妹当场临摹了两幅作品,她画画特别快。有一副是临摹老师的《姿态》系列,那个系列作品相对写实,初看之下成人是不太敢去临摹的。但妹妹完全不管,她用一个椭圆和五根线条就精简出了代表“东方舞台”的五角桌,又在桌子上画了只乌龟,乌龟背上驮着花瓶,原作里的桌子上是陈设着东西方不同寓意的摆件。“妹妹特别大胆,她用粉红色来画乌龟,融在棕色的桌子上,她的颜色选择非常自由,很敢画。”
哥哥临摹的作品,最后呈现上更完整,在外婆看来,哥哥画得更好。古丽老师说,“哥哥其实拘谨了一点,他很小心。”但哥哥也有他画画的特点,“他很专注,很细腻,也很爱观察。”他敏锐地用到了老师作品中若隐若现的表现方式,画了牵大象的小人,只有凑近了看才会发现。
我发现,哥哥在妹妹这个年龄的时候,似乎也更敢画,更大胆。不知道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变化,还是性格使然,又也许是一些美术的学习,反而让他变得有些拘谨?
上周,跟好朋友林雨飞见面聊天。她的女儿栗子8岁,比我们家大宝大一岁,雨飞在孩子艺术启蒙上花费的时间精力,真的很让我佩服。她自己研习各种艺术理论,践行家庭美育,一年带孩子看展100多场,经常户外写生,孩子坚持每天画画,栗子的作品也很有灵气。
去年,半妈和雨飞一起推出了“随时随地艺术启蒙,零基础妈妈就能玩”的14节家庭美育线上课。课程内容已经跟出版社签订合同,正在将梳理打磨,今年会出版成书。其实在整个课程的体系中,我们强调的是:父母要去了解孩子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阶段的艺术表现特点,在生活的课堂中多元地去帮孩子打开感知力、启发创意力,注重输入的部分,在输出端则让孩子去自由表达。7岁之前,都不用去做技法的训练。
但雨飞对于女儿栗子的培养,即便在家庭美育已经做得很饱满的同时,她也还给栗子报了业内顶级的艺术培训机构。她还给我看了机构里其他孩子的作品,都很出彩,不只是画面的成熟度和完整度,也在于作品里的丰富元素和想象力。作为非专业出身的父母,我想单靠自己,是不可能支持孩子达到这个水平的。
那个当下,我又有一点沮丧,光是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自由地让孩子去画画,真的够了吗?后来,我反观了下自己的焦虑,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在艺术启蒙上,父母应该做哪些,做多少,才是合适的呢?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应该问自己,我们让孩子学艺术的初衷是什么。
适合成为专业艺术家的孩子,一定是很少数的,那我们为什么从小让孩子学画画学音乐呢?好的审美力,丰富的感受力,多元的创造力……此外,艺术,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和一种生命状态。因为工作的缘故,最近比较深入地接触到几位艺术家。排除艺术市场上的所谓身价不说,艺术家老师的生命状态都非常打动我。专注,沉静,对生命的思考,对艺术的热爱,对美的感知共融,体现在他们日常接人待物中都是宽厚谦逊的,而对细节呈现标准又是极高的。即便年岁已高,却不是普通人退休安度晚年的状态,相反,艺术家的生命力与年龄是呈正比的。
艺术对一个人的加持,对一个人生命宽度与广度的拓展,让旁人仰慕,也滋养着观者。我渴望那种自成结界,自在圆满的内心世界,也希望孩子能通过艺术,接近这种自洽自足的内心状态。你看,3岁开始学画画的小朋友很多很多,但一生能热爱和懂得欣赏艺术的人,又会有多少呢?
如果我们并不纠结孩子一定要有多么专业的作品呈现,也不刻意去比较孩子之间的差别,而是轻松地营造环境,给到我们所能给的支持,聆听和鼓励孩子的表达,轻松有爱的氛围里,更容易让孩子保留对艺术的热爱。回家之后,我把两个孩子临摹的作品装裱起来,挂在墙面上。仔细端详了一番,也禁不住又想了一些:
我们常常惊叹于小孩子说的话,画的画,总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样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但从“不知者无畏”的天性,到无可避免的社会化学习,再到独特个性变现、回归天真,这样的路程真的就是人生一样,充满未知,哪里是父母能够把控的。每个孩子都在不断长大,往前,我们所能做的,是在他的行囊里,装一个金色的童年,保留一份艺术的天性,让他走到很远的地方时,只要想,都能不断回到童年的起点,去获取能量,去接近内心真实的部分。
彭幽悠,“半妈”创办者。曾是出版社编辑,写作出版过《美食小情书》系列、《每个女孩都是生活家》;目前是俩娃妈,用喜欢的文字采访更多独特妈妈的故事,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美育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