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法】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二——慈波罗蜜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提 要
继《吉祥经》讲座后,从2月2日晚上7:00,在千聊上主讲《慈经》,进行系列佛学讲座,与大众分享法喜。现整理一些简单文字,供养未参加慈心法会的师友。
愿大众修习慈心,慈悲自己,慈悲他人及一切众生!
愿我们的慈心遍满虚空法界,遍满一切苦难众生!
愿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互不伤害互相尊重!
愿一切众生常怀慈悲令世界和平安宁!
释行愿 合十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慈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三称)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欲获得寂静涅槃的善行者,应如是修学:堪能、诚恳及正直,谦恭、柔和与不慢。知足易供养,少世俗务,生活俭朴,诸根寂静,谨慎、谦虚,不攀求于俗家。不应作任何违逆事,免遭其它智者所谴责。(应如是念言:)愿一切众生皆幸福、安稳、快乐!若有生命者,若强若弱,若长若断,若大若小,若粗若细,尽一切无余。或可见或不可见,或远或近,或已生或未生,愿一切众生都快乐!
不欺骗他人,或于一切处藐视任何人,不应出于愤怒及仇恨而诅咒,希望他人痛苦。对一切众生应该修习无限慈爱心,犹如慈母用生命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
让无限的慈心遍照十方世界,上、下、左、右,不受阻绕,不怀仇恨,不抱歉意。无论站着、走着、坐着、躺着,若不昏昧,应确立此念。能如是住者,即云“梵住”。不陷于邪见,具有戒德,具有智见,及断诸贪欲,当决不再入母胎。(备注:请点击笔者所念诵的巴利语《慈经》,聆听)
慈波罗蜜
一、什么是波罗蜜?
波罗蜜是与大悲心及方便善巧智相应,而又没有受到渴爱、我慢、邪见污染的高尚品质,例如:布施、持戒等。
那么,到底有多少个波罗蜜呢?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问佛陀:“世尊,导向成佛之法有多少个?”
佛陀答:“舍利弗,导向成佛之法有十个。是那十个呢?
舍利弗,布施(dana)、持戒(sila)、出离(nekkhamma)、智慧(pabba)、精进(viriya)、忍辱(khanti)、真实(sacca)、决意(adhitthana)、慈(metta)与舍(upekkha)是导向成佛之法。”
慈波罗蜜是以大悲心及方便善巧智为基础、为众生之福利与快乐所做的奉献。
它的特相是希望众生富有与快乐;
作用是为众生的福利而努力,或消除瞋恨;
现起是友善;
近因是视众生可接受的一面。
二、禅修者审查
禅修者应当这样省察慈波罗蜜:“即使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人,也不能够毫不关怀他人而获得今世的成就,或在来世投生到善趣;而想要引导一切众生,证悟涅槃的人又怎能毫无慈心地达到其目的?如果你想要最终能引导一切众生证悟出世间的,你现在就应立刻开始祝愿他们获得世间的成就。”
“我不能只凭祝愿而为他人带来幸福快乐,我现在以促进他们幸福快乐,支助他们,未来他们必定会成为与我分享法的同伴。这些众生是成就与圆满佛道的一切美德之因,这些众生对我来说是殊胜的福田,是造善业最为理想之处,是应当恭敬的对象。”
禅修者如是思维,激起自己想要促进一切众生福利的愿望。
三、为何应对一切众生培育慈爱?
修行者对一切众生培育慈爱,利于自己修习菩提道。因为慈是悲的根基,当禅修者能以无量之心乐于奉献其它众生幸福与快乐的时候,他那种想拔除众生痛苦的心愿就会变得非常强大,而且深广。因为悲是一切导向佛果之法之首,它是它们的立足处、基础、根、头与主导。
必须注意的是:修习慈心的人,应该小心避免,不要错误地培育了伪装为慈爱的欲爱。在《清净道论》中的《说梵住品》说:“去除了瞋恨即是成就了慈爱,然而欲爱的生起即表示慈爱已被毁了。”
至于慈心要达到波罗蜜的程度,所散播出去的慈爱必须足以令到对方也以慈爱来响应。慈波罗蜜不单只是属于十波罗蜜之一,同时它也是《清净道论》里四十种止禅之一,它能够令禅修者证得“禅那与神通”。因此,佛教历代大德们都以非常深,而且非常强的定力来修习慈心,直到证得禅那与神通。
四、慈心禅的威力
在佛陀住世时代,一次乌提那王对沙玛瓦娣皇后感到非常的愤怒,他命令皇后及其五百宫女排成一行,自己则拿着一支弓及毒箭,想要把她们射死。然而,她们却宁静地站着,集体修习慈心禅,散播慈爱给国王。突然之间,国王感到自己的箭射不出去,也没有能力把弓箭放下来。他感到身体激烈地颤抖,满身大汗,唾液从嘴巴里流了出来,他失去了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这时,沙玛瓦娣皇后问他:“大王,您是否感到很累?”
国王答:“是的,皇后。我的确感到很累,请作为我的依靠。”
皇后说:“好的,大王。那您把箭指向地下吧!”
国王照着办了。然后,沙玛瓦娣皇后在心中发愿到:
“愿那毒箭得以发射!”
那箭就射进了地底,这是佛弟子修习慈心禅所呈现的威力。
四、修习慈心的利益
十一、若在今生未证悟阿罗汉道果,他将投生在梵天界。
五、慈心无量利众生
我们生活的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五浊恶世——、、、、。所谓“五浊恶世”,即众生心同时具五浊之心。 五浊内容是:
:心之生、住、异、灭不净。时现三灾,生相杀(譬喻念念之相扼),饥渴(譬喻念之走向不善),疾病(譬喻念之残弱)种种不善。
:心中诸法不净。善恶夹杂,下、中、上法夹杂,第一法、不第一法夹杂。
:心中诸法余寿不净(长短不一),寿尽则法灭,更生新法。
:心中烦恼不净,多、多、多。凡夫念念随顺,故念念皆是。
:心中见不净。邪见、戒取见,取常见、断见、有见、无见、我见、众生见。
在五浊的苦难世界,面对一切众生的种种苦难,我们如何来给予慈心的帮助,如何来减轻众生的烦恼与苦痛呢?
笔者建议:大家可以一起来修习慈心,散播慈爱。如果我们一起修习慈心,慈悲自己,善待其它有情众生。以无量的慈心,将心比心,对于众生的苦难感同身受,那么,至少可以减少人为制造的苦难,令一切众生多一些安宁,多一份吉祥,多一份平安!
这里,邀请大家一起来学习《慈经》,一起来修习慈心禅,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慈悲,充满和平,充满吉祥、充满幸福!
最后,愿一切众生常得佛、法、僧三宝加被,慈心无碍,诸事吉祥,一切如愿!
释行愿 2017.2.3
听经闻法通知:
千聊直播已开通,每晚我们一起来听经闻法,学习《慈经》,修习慈心禅,法喜无量!请点击邀请卡中的二维码,关注,参与直播课程。
读后感,请在文章下面关注后留言。
相关阅读: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纪念太虚大师诞辰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之一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