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清真寺】平凉清真西大寺沿革

2016-05-24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汇聚穆斯林微力量弘扬伊斯兰正能量

 西寺沿革


谁为寻求真主的喜悦而修建了一座清真寺,真主将为他在天园里建造相等的建筑。

——圣训


 第一节  西寺的建立


西寺的建立时间同伊斯兰研究社一样,也是说法不一。有的甚至相距甚远。无以定论,只好诸说并存,存疑待考。

第一,1929年说。1933年1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陕西文史资料》第26辑《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一书,是1956-1957年由西北大学历史系民族研究室调查整编,马长寿教授主编,陕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审订的资料书。该书第378页记载:1956年7月9日上午,调查组“一部分人去参观北大寺和西寺。北大寺是老教;西寺是新教。西寺的建立很迟,是1929年由静宁、清水(当时的张家川镇,建置归清水县-寺志笔者注)、西吉、同心各县回民逃难于平凉后设立起来的。教堂门前有一匾,就是说明此寺建立的经过。”

第二,1930年说。1995年8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吴建伟主编的《中国清真寺综览》上说“平凉西寺建于1930年”。

第三,1933年说。自小在西寺门前长大,一生没有离开过西寺街,寺院开放后连任四届24年寺管会委员的李郁文(1925年生)说是“西寺大殿民国22年建成”。

第四,1936年说。《平凉市志》上记:“平凉西大寺由马子明等人创建于民国25年(1936),翌年完工。”

第五,米应丰说西寺大殿建于1939-1940年。

第六,马如麒说:西寺1938年买地皮,1939年打围墙,1940-1941年修南北厢房、水房子,1942年划钱粮、备料、修大殿,1943年竣工,1944年才修寺院其他房屋,寺门更在其后。至于“1929年说”的那块匾额,系当时的老中医张兰芳(天津人)送给啥吉马子明的功德匾,上写“天方妙理”四字,献匾时间1929年。

第七,1933年秋天在平凉西寺教长、哈吉王凤朝阿訇帐下念过经的华亭县神峪河人马明阿訇(1919年生)说:“民国22年秋天我去西寺念经时,大殿已修成几年了,南北厢房和水房子都已修好。”笔者去华亭采访时,马阿訇刚从陕西陇县大寺连任教长15年的岗位上休学回家。马阿訇时任陕西省伊协委员、宝鸡市伊协常委、陇县政协常委、伊协主任,思维清晰,谈吐甚健,对60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对上述各有所据、各执一词的亲历的口碑资料和文字记载,如何做到披沙拣金,纠缪证误,获取历史的真实呢?笔者实无这个能力。但据笔者对这些资料的科学感觉而言,1929年说比较可信。因为大殿门前的那块匾,是西北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和学生们共同目睹的实物资料。它是有关西寺建立的唯一的一件第一手实物资料。同时,从调查所得西寺前7任教长26年开学时间的连续性上,以及马明阿訇的回忆也同以上主体资料相符。1930年说,时1929年说差距不大,至于1933年说、36年说、39年和43年说,均为一家之言。目前尚无确凿的旁证材料证明其正确性,暂无法确认。眼下,只能按粗时位就1929年前后修建西寺的有关资料记叙如下:

公元20世纪20年代末,平凉伊斯兰研究社的教友周克强、米瑞卿、马连三、田成发、田成德、周成文、周进诚、马子良、杨子元、马学礼、马明义、杨金寿、李子元等人出资300银元,买下了平凉北城门柳树巷以北、官路以东、商户杨子元家以西、农民庞老六家以南8亩3分地皮,作为修建西寺的地基。

从买地皮到打围墙、填水坑、修大殿等等一系列的工件中,自始至终受到社会上的一些恶势力和国民党反动当局的个别官员对修建西寺的干扰和阻挠,同时也体现着伊斯兰研究社的教长、阿訇和教友们对修建西寺的一片虔诚和献身精神,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包括汉族同胞的支持和帮助。

原来西寺以西至北门外的一大片地方,属于汉民居住区,菜农和居民相杂。东西方向至定北六的巷子叫柳树巷。西寺以东至草佛寺的巷子叫草佛寺巷,回汉居民聚居,盐店、驼厂较多。自人建立西寺后,人们就把这两条互相连接的直巷称为“西寺街”,西寺关闭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改名“革命街”,拨乱反正后已恢复为“西寺街”,此是后话。

现在回头说:西寺地盘,原为道人晋子恒的菜地。西寺要买,北门上的杜维岐和一位姓马的绅士不同意给西寺卖,国民党平凉县党部干事——后任书记长的高乐全也不同意给西寺卖。他们宁可卖给商人也不卖给西寺。不得已,周克强、米瑞卿、马连三、周进诚、马子良等七人备重礼请马子明哈吉和杨子元去找了平凉商会会长吴九如(回民),吴又找了北门上的绅士张攀山,最终以300银元成交买下了8亩3分菜地,作为西寺的奠基地。但附加条件是:西寺大殿的高顶不能超过草佛寺宝殿的高度。可见当时大汉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岐视压制之一斑。

地基买下后,修建过程中枝节横生,问题百出。地中一亩大的渗坑,寺方要填,菜农不让填,一则嫌堵了他们的水路;二则怕抬高地基,建筑高度超过草佛寺。寺里打围墙,菜农把猪赶到墙根下晒太阳,隳墙根。总之,百般寻事,千般找岔,竭尽欺侮凌辱之能事。不得已,又动了平凉城里的帮会组织。郑家沟的红帮大爷沙权、平凉城的红帮大爷白疯子(河州人,县便衣队队长)、何大爷(以上三人均为汉民)等,支持原来曾是红帮的杨金寿(研究社的教友)打官司,教友杨子元出面联名上诉状。暗中出钱的有周克强、米瑞卿等,反反复复,杨金寿曾为此坐了三次班房。出狱后,杨金寿更是一不做,二不休,赤膊上阵,腿上绑着刀子、戒尺,在寺门口放一大磨石,操宰牛刀蹲在寺门口,声言:“有人两敢来欺侮我教坊者,我老汉就豁出去了!”从大清早直至黑夜,天天如是,直到把寺修成,时年60余岁。他为西寺辛劳十余年,在乡佬岗位上病故时70岁。他在西寺全体坊民中留下了为修寺三次坐牢,舍身护教,捍卫了伊斯兰尊严的美名。

买下地皮的第二年,陇东大旱,接着霍乱流行,在多灾多难的光阴里,子明哈吉仍四处奔走,为修建西寺划乜帖,寺里积极准备修寺材料,动工修建西寺大殿。

这一年,春夏仍然大旱,还兼有雹灾,秋有黑霜,农田被灾,粮价大涨,面粉百市斤银币20圆。在殿立木后,木架都下黑了。由于资金缺口大,实际困难多,工程进度缓慢。大殿一时不能捂顶,时届隆冬,天空飘着雪花,坊民们把竹席铺在立起梁柱的大殿内礼主麻。子明哈吉同高目马下玺。丁立元带着反映当时实际情况的照片,千里迢迢,去西宁、河州等地为西寺划了价值5000银圆的乜帖。感赞真主!全体坊民在全能特慈真主护佑下,团结一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料献料,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因时三年多,终于修成了一座砖木结构、七檩六橼,宽23米多、长12米余,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的殿堂式礼拜大殿。

大殿建于1米多高的台子之上,正面三门四窗,南侧、北侧各两窗,西墙窑殿两边各一窗。对称协调,朴实大方,地板之上铺有7×5(市尺)栽绒拜毯10余条,墙上挂有德国造的亨得利大挂钟一对。殿内阳光充足,空气流畅,充溢着庄严肃穆。清新宁静的气氛;大殿又因建于全寺院正西方的最高处,突出了大殿的主体地位。

大殿修成之后,紧接着修寺院的配套建筑和附属设施。在寺院8亩多的地盘内,有一南北方向转西的小巷,以此巷为骨架,把寺院分为六个小院落。

一、以大殿为主体,南北两座对厅厢房和座东面西的水房子,形成了全寺6个院落中最大的第一座四合头院落——西寺的主体,男寺。南北厢房均为五檩四各五间,另有安架北房三间,南房两间。南北房均为阿訇住室和满拉宿舍及讲经处。东面砖木结构的水房子六间。井房内用辘辘提水,井深3.6丈,砖箍井壁,石条井口。40年代以后,才从武汉买来了手压泵,可以直接上水到锅内,结束了劳动强度很大的人力提水的历史。这在当时已是全城最先进的提水设备。水锅为直径2米的圆底铜锅,系固原三营杨郎庄翻砂厂所铸造,一次可盛60担水。锅沿边上铸着西寺的简要沿革和修寺中出资的人名和钱数,约300余人。水房中备有300多把铜汤瓶壶和4个铜吊罐。热水时烧煤炭。后来修建的寺门楼上下两间,楼上有宣礼亭,一丈多高。构成了高低有序、错落有致、气势雄伟、恢宏壮观的建筑图画。

二、与男寺并列的第二座院落为女学。校门对着柳树巷,占地2亩,6间厦房。3间为拜殿,2间为水房和灶房,1间为女教师住室。

三、巷西一小院为经堂小学,有安架瓦房3间。

四、五、六3处小院共有东西夏房48间,租给无房的坊民居住。

寺院修成后,为了表达全体坊民对他们的老教长、西寺的主要缔造者之一的马子明哈吉在修建西寺过程中所做贡献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在子明哈吉家与寺院仅有一墙之隔的寺院西墙上开了一道便门,让他上寺出入方便,不再绕道。此门在子明哈吉归真后40多年间,一直作为寺院和坊民的便门予以保留通行,直至1998年寺院重建后才予以关闭。

2003年斋月,自小在西寺院里长大,首任乡佬杨金寿的孙子伊斯哈戈·杨明珍高目,凭着儿时的回忆,亲手工笔绘制了一幅半个世纪前的西寺全貌图,奉献给他们世世代代用生命守护着的“哲麻尔提”。图见本书图片章①

 第二节(关闭阶段)

(1958.7~1982.6)

1958年7月,在“左”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反“宗教封建特权”运动,重点对象是伊斯兰教。市上在平凉地区商业干部学校举办学习班,各清真寺的阿訇、社头参加学习,平凉西寺由上任仅三个月的教长燕少山阿訇和社头周满举参加。学习班“兴无灭资”(1),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把阿訇、社头当作“专政对象”,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学习班上派干部去燕阿訇老家安微调查他的历史,安徽人说燕阿訇小时候是失散的红军孤儿,被回族乡收养,这才放松了对燕阿訇的审查,并且任命了一个学习小组的副组长,每当晚上值班的时候,燕阿訇就偷偷地礼拜,把一天的乃玛孜都还补了。有人劝他再不敢礼了,他说:“托靠主,能礼一天是一天!”事实上,燕阿訇幼年孤苦,7岁丧母,13岁丧父。他1918年生于安徽无为县一个回族伊斯兰家庭,祖父、父亲事农兼商,家道甚好。燕阿訇自幼好学,曾在芫湖、镇江住学念经,1935年后到平凉、固原念经,1942年“穿衣”(2)开学,1958年7月任平凉西寺教长,7月,“兴无灭资”学习班开始,直至翌年3月结束,长达8个月。学习班结束时,逮捕、“法办”了一批阿訇、社头(3),没收了很我属于阿訇、社头家庭个人的金银珠宝和财物。西寺同全市所有的207所清真寺一起被关闭。教产由市财政局接收管理。寺院分配给市针织厂占用,大殿变为仓库,水房子的大铜锅、铜汤瓶壶、铜吊罐统统收去炼铁,大殿的栽绒毯、德国造大挂钟和寺内珍藏的全部珍贵经典,都不知去向。

寺院关闭阶段,坊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被剥夺,正常的宗教生活、宗教功修被禁止。直至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之后,中央于1982年3月31日发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文件,在广大坊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县政府(4)才于1982年6月20日批准重新开放西寺。

 第三节 落实教产


寺院刚恢复开放时,只在原西寺8.3亩地皮、6座院落、85间房的基础上,给了“一点活动场所”,即给大殿7间、阿訇住房3间、水房5间、门房1间,共计16间。所占地皮为南北一个狭窄的刀把形,总面积不足500平方米,占不到西寺原面积的十分之一。后来又落实到3亩,房屋32间,仅占原面积的三分之一强。这一时期,出面向政府申请恢复开放西寺、落实教产的坊民代表有杨明秀、李郁文、白广成、白彦山、张义忠、杨金柱、闫希德、于正朝等。求主饶恕并恩赐于他们:杨、张、闫、于、李6人已先后归真,而今健在的只有白广成父子。

从1982年到1994年13年中,西寺教产的落实经历了千般辛苦,万般磨难,历尽艰难曲折,给地区、省上、中央的上访信件雪片一般不知寄了多少次。1991年3月17日,寺管会委员及坊民代表丁玉其、杨金龙、米耀林、周邦安、黎志义、张义海、麻海心、丁生祥8人联名上书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要求落实教产。坊民代表米应丰、丁玉其、黎志义、黑志学、马如昌等人,多次上访地、市领导,四次上省,最后一次直找到当时主管民族宗教工作的副书记卢克俭办公室,面陈实情。副省长穆永吉和省上统战宗教部门的领导吴廷富等,多次来平了解情况,召开地市两级有关部门关于落实西寺教产问题座谈会。甚至出现坊民代表拦路挡住省上领导行车的情事。通过种种努力,曾争取到“从水塔隔墙向东再展14.7米”的面积。这使寺院的总使用面积占到了3.5亩,但仍不足原来面积的一半,寺院的活动场地不足200平方米。

鉴于原礼拜大殿在针织厂占用期间在大殿后面打了一眼大口机井,殿前又修了高位水塔一座,殿内安装了抽水设备,多种因素使大殿地基下沉,年久失修,濒于坍塌,不能再在殿内礼拜,只能反三间锅炉房临时改作礼拜堂。而锅炉房因通风不良,冬天太冷,夏天太热,聚礼、会礼全在露天进行,遇雨天和寒暑天气,都给正常的宗教活动带来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这样的日子,从1990~1994年整过了五年。

若重修大殿,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多种因素决定,新大殿必须修在寺院东面的空地上,而不能修在原来的旧址上。其一,修在旧址上必须拆迁机井和水塔,这将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之巨,而且停水将使针织一厂停产,损失更大;其二,西寺所处平凉地区,地质上属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按照国家当时的规定:“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防止地基产生不均下沉,建筑物与埋地管道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7-9米,并且在两个高低悬殊过大(高差超过一倍)的独立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8米”。(5)这就决定了新大殿必须建在水塔及其地下管道水平距离的8米以外。这个距离正好是寺院东面的空地上。这块空地原来就是寺产范围,当时仍被针织一厂所占。按照新大殿规划,只须拆掉几间工房及11间家属寒舍。将这一片寺产归还给西寺,对针织一厂并无多大影响,而且,根据国务院(1980)188号文件、中发(1980)22号文件精神和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对被占的寺庙、教堂的房屋、设施、财产必须全部退还给原寺庙、教堂使用,对已损坏的要合理作价赔偿”的规定,做到这一步是完全应该的。可是对这一件既符合政策规定,又符合宗教情理的好事,市宗教管理部门的个别人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总是千般找岔,万般干扰,不予落实。不意工房失火,工房的废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作建新大殿的料场。而由于市上宗教管理部门的个别领导不同意在新址上修大殿,以市委统战部长、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长、副局长和土地管理、公安、工商、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组成的10人工作组,从1992年4月16日上午10时进驻西寺,守候在寺院内禁止动工,声言“谁动工就抓谁!”这样就自发地开成了一种坊民群众与政府工作组之间的辩论局面。这种辩论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此事惊动了中共平凉地委的负责人。当地委书记马良骥、副书记兼平凉行署专员丁泽生、市委书记李保印、市长张明世赶到西寺时,看到西寺并无多少群众,只有几位坊民给工作组送茶水、送饭,请他们休息用饭。马良骥、丁泽生等视察离寺后,工作组也相继离去。

13年间,中共平凉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换了五六任,终于在市委书记张光复、市长李世奇任内比较妥善地解决了西寺教产的落实问题。当时,归还寺院使用面积累计达到4536平方米,付补偿费14000元,顺利地建成了新大殿和其他配套设施。1994年2月,西寺管委会和全体坊民向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实教产,为人民办实事的中共平凉市委书记张光复、副书记兼市长李世奇敬献了“人民的好书记”和“市长楷模”的大匾,以表达全体坊民的谢忱之情。直至2005年4月,在平凉市崆峒区委书记张军利任期内,才最后处理了西寺教产落实中的遗留问题,归还寺院地皮0.47亩,付补偿费30万元。回顾西寺教产的落实,历经23年,5个阶段,实属不易!

 第四节  重建寺院


重建寺院的工作从1991年冬起,至2005年冬止,先后经历了修大殿,建水房,建厂房,修女学,建教室、幼儿园五个阶段,历时14年,耗资100万元,总建筑面积3545.2平方米。建成男女大殿各一座,共12间,阿訇住房4间,满拉宿舍5间,会议室4间,办公室3间,水房子两处8间,餐厅12间,厨房3间,厂房、车房、门店7间,幼儿园楼房23间,卫生间2大间,以上共计各类房屋150间。在4846.6平方米的总面积内,形成了男寺、女学、厂房、浴室、门店、幼儿园4处建筑群落。

    一、大殿

西寺新大殿的建筑风格为阿位伯穹顶式建筑。设计师为本坊虔诚教民穆罕默德·金长俊,时年44岁。他是70年前出资支持修建西寺老大殿的商贩金永仪的孙子、金思成的儿子,平凉地区建筑公司的经济员。他利用业务休息时间,为新大殿设计了20多个造型方案,有时是通霄制图,从不取分文报酬,为寺里节省设计费一万多元。还有一些热心的支持者:平凉地区建筑公司生产科长、土建技术员萨利赫·郭忠林,时年45岁,承担大殿门窗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建筑公司副总工程师苏来曼·寇文清,36岁,负责屋盖井字梁的结构计算;建筑公司副总经济师伊布拉欣·买庆爱,50岁,负责设计图纸封面和图内文字标注。

新大殿的建筑造型特点有三:

一是阿拉伯穹顶式建筑艺术造型体现着伊斯兰的宗教内涵和价值精神。

大殿平面布局呈凸字形,由前柱廊(即前卷棚)、正殿、窑殿三部分组成,总面积385平方米。按照班次模数,正常可容纳400人礼拜,聚礼日可跪到500人,会礼时,加上殿前近200平方米的月台,可容纳六七百人。

月台距地面2.5米,大殿柱廊又比月台高,正殿和柱廊屋顶距地9.7米,窑殿屋顶女儿墙压顶距地8.3米,正殿、柱廊四角的圆柱形尖塔上的小穹顶距地13.8米,正中大穹顶顶部距地19.6米,顶端的月牙距地已超过22米了。这种循序渐进、层层拔高的建筑艺术,形成了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它从一个主次分明而完整自然、层次丰富而含蓄高雅的艺术形象中,反映着严肃的宗教气氛。

大殿上面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顶,四座塔式小穹顶簇拥着中间一座大穹顶,是典雅的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近当代中国清真寺建筑的主要标志。有人说大穹顶象片穆圣,小穹顶象征伊斯兰教的四大哈里发(6);又有人比喻小穹顶象征四个忠诚的卫士,日夜守卫在拜殿的四角。我们姑且不论这种说法和比喻准确与否,但这种艺术效果确实很好,人们一看到这种用心灵拱卫着信仰的穹顶式建筑便知:“噢!这是清真寺。”

大殿外形四角的每个小穹顶为直径1.2米、高1.2米的空心柱体,体上有6孔拱形门洞,内部顶上安装了灯泡,晚上灯光从拱门射向夜空,十分壮观。半球形的穹顶上安装着绿色琉璃宝顶,整个塔身除顶部变径处为棕色瓷砖贴面,空心柱体处和半球形穹顶用绿色瓷砖贴面外,其余部分均为淡粉红色瓷砖贴面,把大殿正侧面的白色瓷砖衬托的格外洁白,形成了一种典雅明快的格调。

大殿屋顶正中耸立的大穹顶是直径4.5米、高11米的圆筒形塔体,其下部围着一圈白色玻璃钢瓦作为塔身,内有一个斜形钢梯能上到塔内二层平台,平台以上塔身为高2.5米钢丝网抹灰墙面,外贴深绿色瓷砖,墙面上有8个拱形门洞,平台处距地面高差14米,是整个大殿的制高点,人们可以从平台的拱门看月,观赏全城景色。塔顶部擎托着直径4.5米,距地面19.6米的钢筋混凝土半球面壳,上面安装着绿色琉璃大宝顶,顶上的一弯新月直指天际。这种由一大四小相组合的绿色穹顶和顶上的一弯银白色新月,赋予整个建筑物一种轻灵向上、升腾回旋的动势体态,表现着天宇的录穆沉重,象征着宇宙的无穷威力,反映着穆斯林心目中对真主无尚崇高的敬仰。

二是宽敞明亮,典雅朴素。

如上所述,大殿屋顶重负着一个20多吨的大圆穹顶,但凸字形385平方米的大殿内却没有一根明柱,显得宽敞大方。大殿正面与柱廊分隔的前墙上,在南北19.6米的距离内,安装了三樘宽2.4米、高3.6米的木制弹簧门,两边各安装了两樘宽2.1米、高3米的木窗。正殿南北两侧在14.3米的墙面上各安装了4樘宽1.8米、高3.4米的木窗。这些门窗都镶嵌在弧形尖拱状落地拱洞内,两侧的尖券拱与正面的尖券拱都用白色的瓷砖贴面,在形象上互相呼应,在色调上统一和谐。

窑殿是一个低于正殿1.4米的南北长方体,为突出正殿的形象,外墙仅用淡绿色水刷石饰面,而没有贴瓷砖,两侧的窗洞仍为弧形尖拱状,各安装两樘宽2.1米、高3.4米的木窗。

大殿内顶全用石膏板吊顶,内壁用纸筋灰粉白,加之大殿正面门窗多,南北侧墙窗子多、窗子大、间距小,殿内就显理明亮,光线充足,白天有阳光照射时格外明媚,令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冬季,在当时尚未安装暖气的情况下,只要天晴,亦不觉太冷。平凉四季分明,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大殿的整体设计布局和装饰,较好地解决了冬暖夏凉的问题。2002年11月安装了暖气。

殿内装饰淡雅素洁,注重建筑的整体色彩。殿内吊顶上安装了两组12头艺术花灯和12组7头吊灯、4组日光灯。窑殿的凹壁(设在大殿后墙,在中国普遍为西墙正中处的小拱门,其方位朝向麦加天房,以标志礼拜的正向,领拜师率众礼拜时面向凹壁)前两边墙上和正殿两边的西墙上,各安装了一组乳白色玉兰花壁灯。在吊顶灯的空间,均匀地布置了5台吊扇。这就妥善地解决了夜间礼拜照明和夏日礼拜消暑问题。

窑殿西北角有一古典精致的阁楼式宣讲台,作为聚礼、会礼时海推布念呼图白(7)时用。正殿的东南角,1999年1月,即伊历1419年斋月坐静前,寺管会以730元的资金,7天时间,修成了一间高、长各2.4米、宽1.6米的雅素静室。凹壁前面顶部和两侧,是由40年前在平凉西寺念经,当时为临夏市堡子清真寺教长兼中阿学校校长的阿布都里俄夫如·马希庆阿訇用阿文书法写的古兰。圣训经文,马阿訇13岁时就讲《伟嘎耶》,能写阿文书法,时年51岁,那苍劲练达的阿文金字书法,衬以兰边黑底,格外醒目。顶部的三节古兰经文谆谆告诫人们:“你们当谨守许多拜功和最贵的拜功”(2:238);“你们记忆我, 我就记忆你们;你们当感谢我,不要辜负我”(2:152);“他纪念他的主的尊名而谨守拜功”(87:15)。两侧的圣训昭示人们:“穆民在拜殿里犹如水中之鱼,伪信者在拜殿里恰似笼中之鸟。”窑殿正上方左右两边陈列着当时的寺管会委员杨宗林(1994年去世,求主宽恕之)在大殿动工时早就买好的一对1.5米高的落地式现代报时大座钟。凹壁内铺有栽绒条毯。窑殿内前4班铺有专门制作的栽绒拜毯。这些拜毯是当时的寺管会副主任马少轩、委员马如昌、高目米国璠、马明福、马少良、寇学明六人共出资8000元在平凉地毯厂专门订做的。拜毯上除织有平凉西大寺的纪念文字外,还织着几何图案和松竹梅图画。窑殿前面还铺有寺院重新开放后第二任寺管会副主任李俊清哈吉(1994年去世,求主宽恕之)从麦加背回的3×4米经纶大拜毯,在新大殿落成后,出散给了寺里。整个大殿地板上面全用绿色无纺织地毯铺衬。窑殿后两班和正殿七班以及玻璃护廊内的三班拜毯是大殿落成后的10年内,本坊高目和外省区兄弟寺坊陆续出散的乜帖。

柱廊既是大殿内外空间的过渡,又是坊民礼拜入出殿时脱鞋穿履之处。柱廊内全部用白色瓷砖贴面。右侧的墙面上镶嵌着5节古兰经文,左侧墙上镶嵌着6节圣训。这些文字是预先用瓷釉书写在瓷砖上,每块瓷砖写一个字,经过电热窑烘烤定型后再镶贴到墙面上。所写经文告诫人们:

你们应当只崇拜真主,并当孝敬父母,和睦亲戚,怜恤孤儿,赈济贫民,对人说善言,谨守拜功,完纳天课。”(2:83)

“如果你们看见一个人来往于清真寺的时候,你们就作证他是一个有正信的人。因为真主说过:‘使真主的礼拜殿繁荣的人,只是那信仰真主、信仰后世、谨守拜功、完纳天课的人。’”

“越施舍越富裕,越谦虚越高贵。”(以上两节为圣训)

柱廊前由6根矩形独立柱与其顶部的双典拱组成7道弧形尖拱状落地拱门,象征着一个聚礼日为7天。尽管拱顶距月台只有6米,但由于拱门净宽不足2.4米,故拱门仍然给人一种高耸巍峨的感觉。这7道弧形尖拱状落地拱门同大南北两侧的12道弧形尖拱状落地拱门构成了整个大殿外形构造的立体艺术形象。

除上述之外,大殿内外再无其他彩画、雕刻和陈设,整个殿堂给人以庄严、肃穆、宁静、整洁、明快、素雅的感觉。

三是从工程结构上采用了价格低廉、施工方便的砖混结构。

基础为砖砌条形大放脚,没有使用混凝土和钢筋。基础以上为砖墙加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四角的小尖塔,从底到全用砖砌成。屋盖为整体现浇式刚性自防水屋面,整个屋盖采用井字梁结构,使屋盖重量均匀地分散开。这也正是尽管屋顶上的大圆穹顶很重,但殿内却没有一根明柱的关键所在。这也是西寺大殿设计上的一绝,为全体坊民和外地旅平穆斯林所交口称赞。

由于工程设计上是从节约、效能的原则出发,把全体坊民和外地穆斯林兄弟为主道而出散乜帖的每一分钱都用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的地方,加之在采购“三材”和施工过程中,工程负责人尔不董拉·周生明凭着睿智的主给他的聪明才智,抓住水泥、钢材涨价前的有利时机,采购“三材”,给回填土方的卖方做工作,出乜帖,所付工料钱不足原售价的三分之一。凡此种种,使大殿的总造价降低了一半,本该花30万元的工程,只花了15.8万元就全部建成了。

新修大殿的组织领导和资金筹集

西寺新一届民主管理委员会在重修大殿时所采取的工作方针同旧时的社头个人负责制迥然不同,完全是一种新型的符合20世纪90年代时代特点的选贤任能、民主理事、群众路线、科学管理的新体制、新方法,因之必然得到高效、节约、勤俭的良好回报。

1991年11月8日聚礼后,寺管会召开了有63人参加的寺管会扩大会议暨坊民代表会议,选举了由23人组成的大殿筹建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均由寺管会委员以外的坊民代表担任,寺管会领导成员只参与其中的某项具体工作。筹建委受寺管会领导,并对寺管会直接负责。筹建委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下设基建、募捐、财务3个组,各组均任命了组长,聘请了顾问,寺管会委员兼任专职组员。主任、副主任和各组成员的人选,首行讲德、能、勤、绩等要素,同时还要注意坊民的地域性,即籍贯的代表性。三个月之后,随着工作的进展,根据当时之需要,筹建委征得寺管会同意,于1992年2月3日调整充实了募招组,把时年85岁高龄的寺管会主任米应丰老人从募捐组组长的岗位上换下来,由募捐组的成员、年富力强的寺管会委员马兆俊任组长,另设了两位副组长,成员由原来的7人增加到15人,全组达到18人,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寺管会10名领导成员中有6人参加了募捐组的工作。筹委会的主任、副主任全部投入到募捐组的工作中去,仅三个月时间,到1992年5月上旬就已筹款18万元。

就在这年5月,西寺教长米志清阿訇刚刚做完食管探察手术出院不久,即同募捐组成员马绍麟出发去西安、兰州、临夏、岷县、临潭等地为重建西寺划乜帖,往返近两个月,划乜帖2万元。接着募捐组副组长黑志学又同哈吉周邦安去宁夏同心县划乜帖9000余元。

在出外划乜帖的同时,本坊群众掀起了为重修大殿而出散乜帖的热潮。凡本寺坊民无贫富男女之分,人人有份。多者一万省者10元、5元,有的女朵斯梯把自己的嫁妆首饰也出散给寺里。在虔诚的乜帖上,无地域、寺坊之别,外地旅平在西寺礼过拜的香港、青海、宁夏、兰州、安康的客人也都留下了尊贵的乜帖。香港伊斯兰青年促进会会长羽智云哈吉为西寺筹措出散乜帖人民币4万元。有位78岁的格迪目寺坊的老人,老伴病瘫在床,如此艰难的光景,他还自愿为西寺出散了100元的乜帖。募捐组鉴于老人举意虔诚,盛情难却,暂时把乜帖收下,后来又退还给老人了。一年以后老人有病时,西寺给老人送去了200元用于治病。

虔诚的穆斯林认为,把真主慈悯给自己的财帛费用在主道上,费用在修建礼拜殿堂上是最好不过的了!是最为贵重的义举。

1992年2月24日至28日,寺管会和筹建委多次开会发动群众讨论大殿的结构、造型、大小、标准等技术和建设问题,大家取得的共识是:我们这一代人修的大殿,至少要做到“20年不陈旧,30年不落后”,要跟上当代建筑水平的发展形势。在技术人员和寺管会、筹建委领导成员及广大坊民群众“三结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在思想统一、认识一致的大前提下,图纸不断修改、完善、提高,最后决定于伊历1412年斋月的盖德尔夜晚:即1992年3月30日新大殿放线开工。哈吉萨利赫·李俊清(阿訇、寺管会副主任)念邦克,教长伊斯哈戈·米志清挖第一镢,平凉市崆峒乡榆树庄工程队承建。这就是说,“在尊贵、前定之夜动工,乃是清高真主的前定,从第一天起就以敬畏为地基的清真寺,确是更值得你在里面做礼拜的。(9:108)

当资金问题正在不断得到解决,大殿的规模和建设方案定型以后,基建工作迫切地提上了主要议事日程。1992年3月15日,寺管会召开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增补周生明等7人为筹建委委员,聘请杨明贵为顾问。由是,筹建委员由23人增加至30人。增加的新鲜血液全部加强到基建组的工作中去。

真主相助,就是这个周生明,在后来的建寺工作中起了核心领导作用,发挥了为主道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是西寺第12任社头周满举的长子,自小在西寺门口长大,一生没有离开过西寺街。他是在做了三分之二胃切除手术之后于1983年从平凉市粮食局干部岗位上病退的。1992年55岁。从他进入西寺筹建委之后,他全盘负起了大殿的修建工作,抓工程质量一丝不苟,每天从晨礼后一直到宵礼后连续十五六个小时一直坚持在工地上。在打基础、浇屋顶等关键阶段,他夜以继日,几天几夜不休息,不回家,工人们轮流换班他不换,一个人顶到底,从不离开工地一步。有一次,脚手架倒了,一根6米的钢管打到他的脖子上,人昏了过去,脖子肿了,清醒过来后头一句话问的是“伤着人了没有?”他坚强的毅力,吃苦的精神,感动了建筑工人,感动了坊民,也感动了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人。他们送来了好吃的,好茶叶,以表示敬意和慰问。周生明的毅力和吃苦精神,来源于对主道工作的虔诚。别人外出购料,往来车费、食宿全部报销,可他去陕西高陵取样品往返三四天全部自费,不花寺内一分钱。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举例而言,旅途吃干粮,若买一斤大饼,你多称他一两,他也不要。由于真主给他的精明运筹,精打细算,仅给大殿买钢材、水泥、土方等项就节约资金近2万元。他从不无故浪费寺里一分钱。两年以后,当新大殿落在的时候,周生明消瘦了,胡须变白了,坊民们有口皆碑:“西寺的重建是真主的慈悯和襄助,其中也浇注了我们周主任(1993年4月起任西寺管委会副主任,1998年1月起任主任)的心血。”后来的事实证明:那次倒架事故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头疼不时发作。发病时医疗检查结果是脖颈里受过伤的那段血管的血液阻塞。可是他治病还是从不花寺里一分钱。

寺管会、筹委会就是紧紧抓住关系大殿建设的关键问题:组织领导、建筑造型、资金筹措等,深入研究,不断调整充实,不断改进提高,老一代负责人米应丰、马润卿、李俊清等都出了力,尽了心,新一代负责人周生明、马宏昌、马如昌、黎志义等一茬又一茬地接上去。

附:兴建大殿乜帖数额

香港羽智云哈吉为西寺筹措、损赠人民币4万元

西安、兰州、临夏、临潭、岷县等地教胞2万元

宁夏同心西寺等5坊教胞9000多元

本坊李俊清哈吉10160元

马宏昌、杨明贵(西寺首任乡佬杨金寿之孙)各1万元

马润卿哈吉6000元

童世英5160元

马广清哈吉5000元

杨宗林3035元

张义海、杨金龙、杨金成、马如昌各3000元

米志清教长、马少轩(马子明哈吉之孙)、丁玉德、马明福各2000元

周生明1250元

丁玉其1100元

赵志玉1050元

米祥仁、周邦安哈吉、米应丰(西寺首任社头米瑞卿之堂弟)、马如文、闫希德、蔡军章、马志和、杨秀兰、马少良、张义贵、吴尚德、丁长明、杨仁俊、黎志义(西寺第5任副社头、第10任社头黎杰三之侄儿)、周生辉、米国璠、寇学明、寇学林、杨福轩、张伯林、杨有伟 、马光荣、苏生科、李郁文各1000元。

1000元以下,700元以上(含 700元,下同)的有马有才等7人

700元以下500元以上的有马仁德等38人

500元以下300元以上的有周学仁等23人

300元以下100元以上的有马宗明等155人

100元以下的有马如泰等193人

以上不含外地和香港,本坊、本地共458人出散修寺乜帖144673.50元

安拉襄助,若干一年,1992年冬大殿主体工程告竣;翌年夏,内外装修完毕。

新大殿外貌图:见本书图片章(3)

 

二、水房

新水房从1995年6月开工,10月竣工,历时五个月,耗资106000元,其中坊民乜帖68882元,马宏昌、马永福、李玉海、马玉仁4位朵斯梯天课22100元,合计90982元。占总投资85.83%。建筑面积208平方米,共8间,其中小净房6间,大净室和锅炉房2间,全部用白瓷砖贴面。小净房泄水池浅而利水,中间有隔墙,墙顶面摆放汤瓶,便于小净者盥洗而互不影响,互不干扰。坐凳矮而宽,稳当而灵活。水房虽较大殿的地基低1.2米,但却是建在此寺院地平高1.3米的东面高台之上,所以显得宽敞、明亮,加之寺侍夫锁世清数年如一日的认真工作,每日至少清洗三四次,所以,水房一直是干净卫生的,也是赢得兄弟寺坊的社头、高目所交口称赞的。

    三、厂房、 门店                           

1994年8月,寺管会将寺院临街的12间房屋改造为门店,

租凭给工商业者、小手工业者、饮食业者等办工厂、开商店、开食堂。1999年又新修门店31间,合计租赁门店达到43间。

1995年5月,寺管会投资75000元建成有淋浴30间、面积180平方米的男女清真浴池一座,承包给本坊高目经营。1998年6月,随着形势的发展,寺管会又投资18000元对浴池进行了改造装修,在完善沐浴设施的同时,又增加了两个浴池,面积36平方米,累计浴池总建筑面积达到216平方米,继续承包经营。

1996年后季,寺管会投资37000元,盖醋坊工房8间,建筑面积185平方米,扩大了米醋生产。

四、女学

1997年6月21日,女学重建工程开工,同年11月7日的主麻日竣工,历时4个半月,投资2.7万元,其中乜帖1.1万元,高目杨秀兰给女学收乜帖6000多元。建成大殿3间、水房1大间,教长室1间,厨房1间,寺侍夫房1间。建筑总面积148.4平方米。

女学建成日,适逢44年前在西寺念经的虎嵩山阿訇的长孙、后来定居乌鲁木齐的虎炳仁朵斯梯路过平凉,遂欣然为女学大殿捐资500元买了无纺织绿色地毯铺满了大殿。坊民们和女朵斯梯们扯窗帘、买衣架的、买汤瓶、吊罐的,你一件我一件,很快就把女学的一切陈设都置办齐备了。关闭了40年的西寺女学,就在那个贵重的主麻日,感赞安拉,又重新开学了。女坊民们开始在女学习学经文,听卧尔兹,集体过他们的宗教生活。

五、教室、幼儿园、其他

1998年8月,以5800元的造价,建成39.6平方米的车房两间。

1999年4月15日至9月14日,历时5个月,投资17万余元,建成教室、办公室、满拉宿舍共33间,建筑面积621.2平方米。

紧接着于当年9月下旬动工,投资67000余元,至翌年9月竣工,建成幼儿园、灶房、饭厅等楼房17间,建筑面积360.76平方米。

2002年12月上旬,伊历1423年开斋节前夕,投资6000元修西寺大门,门顶新月指向蓝天,召唤着人们不要忘记履行主命五功,珍惜顿亚(1)短暂的岁月,为永久的后世而努力耕耘。

2003年1月6日,投资7000元,以半月时间完成了礼拜大殿护廊的玻璃装修工程,共100平方米,使礼拜殿既具有整体感,又冬暖夏凉,防尘安全。

2004年4月5日动工修建殡浴室,面积30平方米。同时改造浴池的部分设施,拆除大浴池,使满拉大净间由原来的3个增加至5个。此项工程历时一月半,总投资13000元。从此,坊民办丧事就方便多了,停亡人、洗埋体、探望埋体、举行殡礼、送葬等,较之在坊民家户和居民楼内办理,容易便利多了。

从2005年5月动工至11月3日,历时6个月的西寺最后一栋建筑物——北楼和大殿前顶棚如期竣工。北楼共三层,760.2平方米,为教长室、会议室、卫生间、地下室等。工程造价26万元。

大殿的前顶棚,是把大殿月台上的200平方米的面积用铁皮和防腐材料护了顶。这样,在聚礼和会礼时,大殿和前顶棚下,可容纳700~800人礼拜。顶棚费用3万元。

至此,落实教产时所交还寺里的36间破旧的平房和工房已被全部改造一新。

注:

    1.为当时实行无产阶段专政的一种“左”的口号,即兴无产阶级,灭资产阶段。

2.穿衣:经堂教育中满拉、学员毕业仪式的“代词”。

3.反“宗教封建特权”学习班又名兴无灭资学习班,会上集训300余人,从1958年7月至1959年3月,长达8个月,最后逮捕阿訇、社头100多人。曾经在西寺连续两任的社头周克强就是在这次学习班上被罗织罪名、没收家庭黄金30两及其他财物而逮捕“法办”的。1959年5月2日平凉市人民法院以(59)卫刑字第773号刑事判决书判处其有期徒刑14年。1973年刑满释放,1974年9月病故,年79岁。1981年7月29日平凉县人民法院以(81)平法刑复字第232号刑事判决书彻底平反。

与兴无灭资学习班同时,市上又在西瓜园举办兴无灭资集训队,集训300多人,换思想,挖底财,收缴黄金、白银。集训队不到一年就宣布解散。参加集训队的多数坊民后被举家下放农村,十多年后陆续返城。

4.平凉1950.7-1964.6为县级市建置;1964.7-1983.7为县级建置。

5.见《工程建设规范汇编》之《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TT25-78)》第三章第三节和《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T7-74)》第六章第三节。

6.四大哈里发(al-khulafā’ al-Arba‘ah):7世纪继穆圣之后领导穆斯林公社的4位政教合一的领袖的统称。即艾布·伯克尔(632-634在位)、欧麦尔(634-644在位)、奥斯曼(644-656在位)、阿里(656-661在位)。因他们均系辅佐穆圣传教有功的圣门弟子,并经由穆斯林民主选举产生,故亦称“正统哈里发”(al-khulafā’al-rā-shidūn)

7.呼图白(al-Khutbah)阿语音译,意为“宣讲”、“演说”。专指发表宣教宣说。穆圣622年迁徒麦地那后始定制呼图白于聚礼日。623年又定制呼图白于开斋节会礼和古尔邦节会礼。聚礼呼图白为主命,故在聚礼前进行;会礼呼图白为圣行,故在会礼后进行。呼图白在中国的大清真寺由“海推布”(al-khatib,)即宣讲者)宣读,一般清真寺由教长或满拉宣读。平凉西寺教长马天民、燕少山、米志清等多数阿林,根据中国懂阿语的人少、会汉语的人多的状况,主张呼图白在中国一般应用中文宣读或阿语翻译宣讲,以扩大宣教面。

(资料来源于《平凉西寺志》征求意见稿) 

图:向主忏悔


 免责声明:     本微信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或作者推荐,本微信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

往期内容

 汇聚穆斯林微力量 弘扬伊斯兰正能量

点击右上角  发送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号:pl-muslim

编辑:储月斋主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