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钦球拍被摄影师踩断,体育报道再“快”也应守好边界
2025新传全国考研:416887440
就在昨天,中国乒乓球队曾在东京奥运会憾失混双金牌。三年后,在巴黎,中国组合弥补了这个遗憾,东京错失的金牌,终于夺回。
“莎头”两人拥抱庆祝,那一刻,让我们为之沸腾的,不止是结果,是他们携手奋战的7年韧性,是无数个运动员仍坚守在场,带给人们的力量。
但就在这个赛后欢庆环节,王楚钦将球拍放到场边的行李箱后,却被一位摄影师踩断,赛场的漏洞,记者职业行为的边界何在?身为记者的“手段与目的”又该如何统一?
PART.1
新闻记者摄影的边界
如今大家早已对乒乓球的称霸习以为常。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赋予了乒乓球一种神化的想象——胜负是既定的,让球是必须的,姿态是轻盈的。
但聚焦到具体的人身上,一条成为冠军、成为赢家的路,要漫长得多。
在大众眼中,乒乓是国球荣耀,是“毫无悬念”。网友们津津乐道于我们如何“狂虐”对手,“让分”的演技有多拙劣。
可对看球的人来说,没有一场胜利是轻而易举的。刘国梁说,奥运会赛场,至少有一场到两场,是要死里逃生的球。
「 中国队的夺冠之路从来就不像大家想的像探囊取物那般轻松,其实真的是一场一场血拼回来的。」央视解说员高菡,曾如此总结这些“死里逃生”。
而就在孙颖莎和王楚钦夺得巴黎奥运会混双金牌的瞬间,媒体们蜂拥而至,他们跑到了场边的运动员休息区旁,只想立刻用镜头记录下这一时刻,却不料一脚踩坏了王楚钦的球拍。
就在之后不到24小时,王楚钦就要踏上男单32强的赛场。再又一场即将来临的“死里逃生”比赛里,运动员用习惯的球拍却被无良媒体损坏。
有人说是王楚钦没有放好拍子,但奥运会最重要的是运动员,无论运动员把拍子放在哪里,都不是无良记者不守秩序将运动员拍子踩断的理由。
对于一个乒乓运动员来说,乒乓球拍由于每个人的使用不同,手感不同,即使是完全相同的材质,磨合过的和新的使用起来都不一样,这样一来对选手比赛就多少都会影响。
而他夺冠到球拍损坏前后只有十来分钟,只有磨合不到24小时的副拍,心态多少也会有很大波动,奥运会赛场上实力和心态决定一把比赛最终输赢。
赛事里,输球太正常,小胖大头谁赢都情理之中,进四强没冠亚包揽也正常,但是现在更多媒体把重点放在拍子手感和正副板上是避重就轻。
重点在媒体记者没素质不专业进入非采访区,巴黎组织混乱影响运动员,损坏他人财物也未表示歉意,甚至还要指责运动员没有放好。但视频中显示该地本就是是运动员休息区,是记者摄影不该来的地方。
新闻摄影记者不同其他摄影工作者,最大的一点是其必须对新闻工作有一定的理解,而在这个全民皆媒、全民皆摄的时代,专业新闻摄影记者与公民记者最大的不同,就是理解专业新闻摄影者更应具有社会责任感。
争金夺银是竞技体育永恒的焦点。在奥运会众多项目的比赛中,决赛、半决赛是最出新闻的。新闻是历史的注脚,历史也是新闻的元素。在体育报道中,通过对过往赛事和运动员故事的挖掘,也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新闻线索。
同时,20世纪著名的战地摄影师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体育摄影亦是如此。离运动员更近,也意味着摄影师可以选择的拍摄角度越多样,最终呈现的影像冲击力越强。
但对于摄影记者来说,"你拍摄争金夺银运动员更近照片时"应该先本能地自问:"自己是否先尽到了作为一名社会人员应有责任" 。
然后才是如何履行自己作为记者的职责,需要考虑事实与公共利益的密切程度或者发表时对矛盾做出必要的解释,不然就会出现记者德维特遇到的难堪。
PART.2
情感互动中传达的精神力量
奥运会比赛时期,许多运动健儿因出色的体育技能、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英姿飒爽的赛场表现收获了网友的关注与追捧,连日称霸微博热搜榜前排。
网友们不仅自发关注运动员的社交账号、对于有争议的事件在评论区为其给予支持,例如在#王楚钦爆冷出局##王楚钦副拍##视频回放王楚钦球拍被踩断始末#以生产者的身份,在相关话题下制作表情包、说段子、剪辑视频等创造性阐释来完成情感参与。
媒介化社会下媒介使用者的主体身份及获取信息的方式与康德哲学所定义的主体经验方式已有极大的差别,特别是在以抖音、微信、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媒介场之中,受众的经验从被动演变为主动,用威廉·詹 姆斯(William James) 的话表述即“我的经验就是我所同意留意的东西”。
网民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奥运赛事进行信息获取之前,前置步骤是对标自我经验,或是心理情绪匹配、身体实践匹配,抑或是符号印象匹配,3 种匹配由神经刺激到身体触觉再到感情意识,从情感状态而言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
正如知觉的悬置提出者乔纳森·克拉里14 所说,人的情感及注意力的变化“与不断渗透着感官投入的社会、城市、心理与工业领域的出现直接相关”。受众情感的表层包含了虚拟情感注意力的集中与身体参与激发感官投入与冲动,深层则往往表现为一边倒的情感集体认同。
以情感区分的针孔媒介场在网络上时有出现,但在一些诸如国家荣誉等需要集体认同的核心问题上, 受众在奥运会期间的情感意识是保持高度一致的。
在奥运会期间,国旗的升起、胜利的呐喊、激动的眼泪、额头的汗珠都是激发受众情感的象征性符号。用洛斯克(Loseke)的“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Formula Stories”的方法分析受众选择性选取象征性符号和情感化符号的动因即可以发现,受众集体认同意识的启动是由信息生产与需求的不对等造成的,即需要寻找象征性符号填补大量缺失以满足受众的集体心理需要。
在日常奥运直播中,镜头集中关注比赛的宏观状况,无法将绝大多数画面聚焦微观领域,如球的旋转方向、落地时的边线状态、教练员的嘶吼叫喊、上场前镁粉的散落等,这些体育竞技符号都能够直接调动比赛某一方支持者的情绪状态。
不论是赛间激发受众情绪的象征性符号,还是赛后唤起受众民族自豪感的象征性符号,它们都成为新媒体受众心目中奥运文化意义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洛斯克在谈到影像叙事的象征性符号功能时提到,象征性符号与情感化符号在叙事文本中经常处在 一种交织的状态。
在网络上,它们所呈现的象征性符号皆具备极强的符号指向性,国旗的升起能唤起受众的爱国热情、胜利的呐喊能激起受众的兴奋程度、运动员赛场上由于某些事故的失败能引导受众想到运动员平日训练的不易。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这不仅体现在每一场比赛的竞争淘汰,也暗含在每一位运动员个体的运动周期中。
回顾以往的运动员形象,无论是视觉影像叙事,还是媒体报道框架,艰苦训练的运动员往往被寄予斩获金牌、为国争光的期望,背负着“国家荣誉”砥砺前行,为了站上领奖台一往无前。
但是,随着“唯金牌论”观念的逐渐瓦解,奥运故事中的运动员不再只是代表国家与民族荣誉的扁平符号,他们的社会功能也不再凌驾于个体价值之上。人们对运动员的关注逐渐回归到个人,在赛场之外看到运动员作为人的独特魅力与精神价值。
这不是对竞技体育“勇争第一、永不言败”精神的消解,也不是在宣扬无趣的“金牌无用论”,而是在严肃盛大的体育赛事背后,更多得去看到那些不再被“神化”的个体,走近那些也在闪闪发光的生命。
没有惊心动魄的巅峰对决,也没有运动场上的“高光”时刻,简单日常化就能以凸显个体化的独特魅力,人们此刻需要的不是他们踏入赛场后的无上荣耀,而是情感互动中徐徐传达的精神力量。
北京时间7月31日,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中爆出大冷门,头号种子中国选手王楚钦2比4不敌瑞典选手莫雷加德,无缘16强。
比赛开始前,“摄影师把板踩断了,虽然是奥运摄影师,但可能也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举止。”对此,王楚钦显得很无奈:“我觉得这种情况让自己有点失控,不理解为什么会这么做,但是发生了也没办法,这就是天意,用副板也可以打比赛。”
虽然我们为球拍被踩坏而感到愤慨,这是我们众集体认同情感的启动,但比赛输赢无定论,失败多元。
王楚钦也在赛后表示,换球拍并不是主要失败原因,又或许如同他说他要拿生命换回金牌,但这句话太重了,所以他的球拍选择替他挡住了,而一切都是天意。
PART.3
赛博空间里的良性互动
奥林匹克主义的有效传播不仅直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改革的核心,也为如何“通过体育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绝佳答案。
炙热的赛场后,每一位奥运会选手都有一段具象化的故事,无论夺冠与否,他们的坚韧、拼搏并且最终收获回报的故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慰藉。
当我们在现实里经历无力时,我们仍然能够他人朴素的竞技“成功”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仍然有最纯粹的理想和追逐理想的人,他们的“赢”,指引并且鼓舞我们的一生。
一代代中国选手接力向前,以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写下激动人心的奥运故事,这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也是奥林匹克精神历久弥新的缘由。
作为新闻记者从业者,如何更好报道,作为主办方,如何为运动员提供更全面的保护,是维持奥林匹克精神的桥梁。
凡事有两面性,在赛事中新闻记者摄影导致球拍被损延续比赛结束后的大众关注度,对于比赛项目监管、如何发扬体育精神具有着意义,离开炽热的死赛场,大家对于事件的关注度也不会销声匿迹,以更加“出圈”的方式,在赛博“云端”汇聚。
全媒体时代,面对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新闻摄影记者要保持清醒,全媒体时代下更凸显出新闻摄影的社会影响力和公共价值。
因此,新闻摄影记者的责任和使命感更加重要,必须注重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培养。
但同时,持这份持久关注的同时,也要警惕非理性围观带来的“绑架”。
参考资料:
[ 1 ]李静亚,谢群喜,王润斌. 社交媒介与奥运传播研究:背景、热点与前瞻[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11):27-33
[ 2 ]翟铮璇.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与变化——专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副总编辑兼摄影部主任王瑶[J].中国记者,2012(03):32.
[ 3 ]知著网:运动员隔离日记:未散场的围观下,不曾断联的情感互动
[ 4 ]新世相:今年夏天唯一的顶流,来了
[ 5 ]曹志伟,朱 云知觉的悬置:奥运网络受众的情感生成、参与逻辑与传播机制起[J]. 南京财经大学报,2023,47(3):12-25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知知
小S
早早
卷卷
胖胖
小E
往期推荐:
花10min节省10h,营销传播的专题我整出来了!| 专题保分变简单05
新传排名大变天!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某传播排第一!睡前看看“大佬”,真!的!有!用!真正减负的2024最新新传考研热门专题.PDF
别慌!现阶段备考6个月也能上岸的新传院校它来了!
2024上半年学界热点,集中在这6大专题(附精选论文包)
新传考研的半边天,这50位大佬不仅要脸熟还要牢记!
超全实务模板奉上!这么写实务题小白也能轻松拿高分~不是蹭,是新传知识真能答高考作文题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
2025新传全国考研:416887440
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
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
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