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关系到国家底层发展的重要文件刚刚印发,8月16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这是少有的由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专门领域“十四五规划”。
在这份规划中,将文化定位为“国家和民族之魂”“国家治理之魂”,更强调“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足见对文化的重视。深刻理解把握这一政策,不论直接影响个人的就业、生活和娱乐,更对创业和企业经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017年10月,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也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梦想。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人经历了很多苦难,近代中国,首都三次被外敌攻陷,最后一次仅仅在85年前,在中国历史上被攻破首都3次仍然保持统一的只有唐朝,纵观全球各主要国家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当代人已经没有了亡国灭种的生死危机,外敌直接入侵已几无可能,一支航母舰队就可以在中国沿海耀武扬威的历史也一去不复返,但我们仍然面临更加隐蔽、更具有挑战性的威胁。
在新的战争形态下,一些曾经以为仅仅是民间、文化层面的事情已经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话语权和叙事体系的斗争已经成为中美之间的主战场之一,也进而影响到内部的思想文化、社会氛围,更进而影响到国家竞争力核心的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正如此前反复论述的,中国被“卡脖子”的具体技术领域并非无解。光伏曾经被卡脖子,斗争了20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绝对第一,正在沿着“一带一路”向全球拓展,推广中国的技术标准;汽车也曾经被卡脖子,中国“换道超车”直接从燃油跳到新能源领域,燃油领域的BBA正在被中国自主品牌超越,比亚迪7月销量突破16万辆,今年累计销量已超过80万辆,更首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参考《都1949年了,还想“划江而治”?》《十年内,准备好平推全世界》)
同样的,芯片确实被卡脖子,但是中国的进步非常明显,全国产化产业链制程早已突破100nm,在大多数应用场景已经可以实现自主,28nm国产化产业链也正在不断完善,一旦完成将有可能成为全球芯片第一制造国、第一消费国。(参考《美国强迫“二选一”,中国芯片如何破局?》)
小镇的思考是,在新文化运动100年后,新千年的开端,中国需要从文化底层入手,以文化的力量重塑整个社会,进而传导到更多更关键的领域,包括而不仅限于经济界、科研界、思想界、外交界等等,这既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也是中国走上世界舞台中央的必然要求。(参考《百家争鸣之后,中国需要一次彻底的“文艺复兴”》)
2021年5月,政治局组织了第三十次集体学习,这次学习的主题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这次学习中,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当年3月全国两会上,国家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文化发展列为重中之重,单独列为一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这一篇中,将文化领域的发展规划为三部分,分别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有几个非常亮眼的专项工程,比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三个是为了在西方体系之外建立属于中国的思想阵地,抵御西方的侵袭,避免我们的发展被“鸠占鹊巢”。
又比如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推出了7个方向的文化繁荣发展工程,就是要打造一个强大、有生命力的文化产业,让中国人不再只能依赖美国、韩国、日本等等国家的文化作品。
在国家决策下,去年在文化领域也展开了一场雷霆行动,核心是打破从2018年以来资本通过流量包装对文化产业的竭泽而渔,创造一个能够产生好的作品的良好环境。
就拿主管部门之一的广电总局来说,就定了两条红线,一是限制片酬,二是艺人要签艺人艺德书、接受监管。同时加强对资本和平台的管控,凡是违背红线的,不仅官方不用,大一点的比如爱优滕也不用,当然在刚开始有的人是不信的,觉得资本是万能的,杀了几个自以为是的“流量明星”之后,所有人都信了。
要想纠正不正之风,就得有不讲情面的雷霆之举。这几年有很多片子,投入不菲,但只要有劣迹艺人参演就不能上映,比如投资高达6亿多的《青簪行》、公安部金盾重心出品的《深渊行者》等等,无论投资多少、由谁出品,主要演员有问题就不能上映,要么重拍要么搁置,绝无例外。
过去很多人觉得流量明星似乎会永远火下去,中国文娱再无未来,资本流水线将彻底毁掉中国的创造力。但仅仅几个月,一切都变了,不得不说无论是资本还是从业者都非常清醒,更非常适应环境的变化,过去资本炒作的不少明星拿天价片酬的烂片急速减少,明星们也学会了低调,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向网红学习开始“讨好”观众,不再像过去那样高高在上。
制作更加精良、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好作品不断出现,也带来了更加丰厚的利益,国家有为引导和经济效益叠加,更加速了整个文娱界的转型。
比如今天刚刚在深交所上市的博纳影业,截至收盘涨43.94%,市值达到99.52亿元。博纳暴涨背后关键是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作品,目前中国电影票房榜前十,博纳主投电影占3部,分别是榜首的《长津湖》、第八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第九的《红海行动》,票房超过10亿的影片多达16部。
有人反驳说博纳不过是取巧,靠主旋律获得国家扶持,不算本事。
这话就有失偏颇了,主旋律就是一个国家所要弘扬的主流价值观,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长期坚持做的,主旋律电影也是美国电影的主流之一,比如典型的《生活多美好》《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等等,已经成为美国对外舆论战和意识形态之争的重要武器,以至于美国立法禁止对外宣传的在美国国内上映,如1969年的《捷克斯洛伐克1968》。
从建国以来,中国对于主旋律电影一直极为扶持、投入巨大,比如1989年出品的《开国大典》、1991年和1992年的《大决战》三部曲,就是典型的主旋律电影,但主旋律电影在商业上一直没有成功,长期依靠国家和国企投入,对于资本和市场的吸引力极为有限。
主旋律影片商业价值不足,关键是受中国发展的限制。有很多人非常崇尚建国前几十年,认为那时候人民意志坚定、非常有信仰,但事实是,当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大门打开,很多人一出国就受到了极大冲击,理想信念转瞬就被颠覆,走上了极度看衰中国的道路。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以改革开放、全球化、“先富论”等提高社会资源总量、迅速消灭贫困、降低贫困发生率,从1980年到2021年仅仅41年,就将中国从极低收入水平一举突破到中高收入水平,如果按照人均每日3.2国际元作为贫困线,中国贫困发生率已经基本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正是在中国国力迅速崛起的支撑下,中国在军事、外交、经济等领域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从2008年美国抛出“G2”构想,中国坚决不受,到现在全世界已经很坦然的认为“G2时代”已经来临,中国也不再拒绝,2021年中国更是首次把中美两国比作“海洋上并肩航行的两艘巨轮”。
硬实力到了,软实力的培养自然事半功倍。1980年以后出生的7亿多人,在总人口中占比已达一半,更极为有利于中国文化自信的养成。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思想变革之下,主旋律电影才有了商业价值,而博纳影业成功之处就在于抓住了时代大势变化,吃到了时代转型的第一桶金。
小镇在旧文《旧时代的瓦解:横扫魑魅魍魉》就对“毒教材”等文化乱象为何长期得不到整顿进行了解读,中国文化领域存在的种种乱象很大程度上出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群,人的思想一旦固定就很难动摇,但总不能因为思想文化的不同就搞人身消灭,那岂不成了“文字狱”?
思想文化的高地,是一定要占据的,但历史实践证明,光靠政府有形之手效果非常不理想,还是要潜移默化,更多通过市场力量渗透,让每一个人都自发地觉醒,这样才不会成为“说教”,才能入脑入心。
但这需要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通过更符合中国文化内涵、时代精神、制作精良的作品,把陈旧的思想文化挤压出去,让这些破旧的声音“死去”,培养更富有朝气自信的新一代,而不是妄图改造持有旧思想的人。
同样在这篇,小镇也提到,在国家有意识地引导下,让强大的文化产业朝着国家希望地方向发展,发挥数字时代地独特优势,告别过去中心化地文化权威,以亿万人共创打造文化“红海”,前所未有地激烈竞争必将诞生比春秋百家争鸣更加璀璨地新文化。
把对文化地认知提升到这个高度,才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地文化变革。
8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这是少有的由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专门领域“十四五”规划,也是印发比较晚的“十四五”规划,足见重要程度。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由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于2021年10月发布;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印发,于2022年5月发布;
《“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由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印发,于2022年7月发布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于2022年6月发布;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由国办印发,于2022年5月发布;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由国务院印发,于2022年1月印发。
党政联合发文是中国政治生态下常用的制定和颁发政策文件的形式,影响更加深远,而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是级别最高的形式。在十八大以后,党政联合行文更成为常态化的治国理政的有效工具,这背后是党的意志更加深入国家变革,从根源上调整国家的发展方向。
无论是否从事文化领域工作,对于这种级别的文件都需要有所了解。这份“文化发展规划”确定了未来22项专项工作,涉及到我们现在关心、困惑、担忧的方方面面。
在发展方向上,特别强调要加强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利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
这一点特别针对数字时代的发展变化,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旧时代,要将新技术带来的新的文化创作方式、传播方式利用起来,不仅满足人民文化需要,更要以更符合时代的文化铸就民族魂魄,提高全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唯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挑战。
在工作原则上,除了一向强调的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新发展理念等原则,也有了新的创新。
关键不同在对经济效益的态度。这次规划在强调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也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承认并且鼓励文化产业发展,这也就是小镇在《旧时代的瓦解:横扫魑魅魍魉》曾提到的,塑造新文化必须发挥市场和资本的积极性,让市场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
这种定性看起来不起眼,但意味着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调整方向,包括文化、娱乐、游戏、影视、艺术等等领域,都将得到更大发展空间。
在目标任务上,不仅仅停留在文化领域,更以文化作为切入口深入到一系列改革的深水区,比如思想自觉和理论自信、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也包括一直困扰很多人的文化制度的改革完善,提高文化治理的效能。
在具体工作上,也有很多非常关键,足以影响未来十几年的重大工程。
比如列在首位的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就针对很多人提到的大学党课教育流于形式、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成体系、社会思想动摇等动刀。明确提出三个专项工作: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就是要初步形成对美国意识形态和舆论战的作战能力,不仅要防御好还要打出去。
针对中国舆论传播薄弱,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足的问题,也专门规划了“巩固扩大主流舆论”的工作方向,明确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媒体体系,还要在媒体融合技术领域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统一的视听节目传播信息大数据体系、传播效果客观评价体系等等。
在更关系到全民文化生活的基础领域,国家一方面要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完成国家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一体化发展,还要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向也已经确立,核心是数字化和创新驱动,以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重点在于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配合国家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同步建设高标准的文化市场体系,破除文化领域的准入隐形壁垒。
近些年来随着新技术发展出现的新文化形态也得到了国家肯定,比如网络文学、游戏产品、短视频、网络剧、网络纪录片、网络音乐等等。
这份文件内容非常丰富,配套的保障政策也很到位,也与目前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形成了组合拳。比如事业单位改革,规划中就明确要落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又比如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上面,特别点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四大文化中心城市,还要支持建设更多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城市。
这份规划内容很大,提到的很多点直指本质,也是要扭转过去在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走捷径”“抄近道”等只看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毕竟铸魂可不能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