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此肆无忌惮,令人愤怒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4-24
昨天看了《我本是高山》,而且还花了双份钱,因为第一场没赶上,所以又买了一张,双份影票,应该有资格评价了。

先说结论:如果对张桂梅没有任何了解,也不想通过一部电影去了解,忽略掉网络上关于张桂梅和这部电影的讨论,更不要去看影片最后张桂梅真实影像的彩蛋,那还是一部可以一看的电影。
虽然有些逻辑上的问题,但当看到一群大山里的孩子,面对她们清澈的眼神,看着她们为改变命运而奋斗,当然会产生共鸣,期待她们能够取得好成绩。

在影院,有人哭出声来,这确实是一部在某些片段能够打动人心的电影,但打动人的并不是电影,而是对大山女孩努力的共情。

但,假如是奔着“根据张桂梅事迹改编”去的,想通过电影了解为什么张桂梅能够坚持办学,凭什么她能获得“七一勋章”,那就不要去看这部电影了。
这是一部极端不尊重事实的改编电影,对张桂梅、与张桂梅一起奋斗的老师们、当地政府、大山女孩进行了彻头彻尾的魔改,可以说是污蔑、抹黑。

这是一件令人极为愤怒的事情,张桂梅还在世,电影中故事情节的故事原型也在世,就如此扭曲,十几年过去后,大多数人不会去看纪录片和专门的书籍,而是会选择通过电影进行了解,他们会怎么看待张桂梅?

一个脆弱、粗暴,内心缺乏支撑,做事鲁莽、能力不足,一直生活在亡夫影子里,需要靠亡夫的鼓励才能坚持走下去,更甚至坚持办学本身就是为了摆脱亡夫的阴影,是逃避现实的懦夫。


这算什么?这是在赤裸裸地矮化一座高山。

如果这部电影是纯虚构的,没有号称根据真实事迹改编,又或者不要打着“张桂梅”的旗号,还是部能看的电影。但既然有原型,改编就不能胡来,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而不是低于生活,要起到升华的效果。

观众花钱走进影院,想看到的是张桂梅为什么就能成为高山,她做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还要由此思考,我们这些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效仿。

但这部电影统统没有,而且几乎全盘否定了真实的张桂梅,以“女权”“女孩帮助女孩”的名义,极大羞辱了女性,认为女性哪怕强如张桂梅,也不能靠自己克服困难,甚至还需要亡夫的帮助。

可凭什么能顶半边天的堂堂女性,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站直?
这不是戴帽子,是这部电影最基本的逻辑就存在致命伤,举两个最关键的问题点:

第一个:酗酒父亲变成了酗酒母亲。

电影中描述有两名女生吵架,其中一位父亲对她很好,另外一位父亲抛弃妻女,于是被抛弃的母亲酗酒殴打自己的孩子,影片中的“张老师”介入做工作,最终实现了和解,母亲也不再酗酒家暴。

但这是有原型的,原型是父亲酗酒,母亲和孩子遭遇家暴,现实中张桂梅确实介入解决了。

难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如此魔幻的改编,让一名现实中的受害者在电影中变成了加害者,而且还是女性酗酒,这种现实的大山农村中几乎很少会出现的情节。现实中,一般是男性酗酒,而女性在压迫下喝农药的要比酗酒多得多。

想表达什么?想表达“girls help girls”?

受害者扭曲成加害者,这是绝不能容忍的。
这是什么混账改编,现实中受害的母女看到后会怎么想?会不会有人真的相信了电影,对这位母亲进行网暴?受害者变成加害者,还是女性,这是什么脑洞才能改出来的,到底图什么啊,无法理解。

哪怕真的要改,就改成被抛弃后,母亲受到打击意志消沉,连带着女儿也遭遇困境,张老师去鼓励、化解,讲一个女性靠自己也可以过得更好的故事,不也能体现“girls help girls”,更尊重女性?

这个改编看起来是小问题,但暴露了导演、编剧等等对于什么是女性主义,重男轻女是怎么回事等等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尊重,又怎么可能拍得出站得住的电影。


类似的改编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影片中说女孩们厌学,作为贫困大山家庭的孩子,竟然逃学去打游戏、吃烤串,这又是一个“上海外卖员一天送30单,住近万月租市中心房”的魔幻故事。
现实中,女孩们极为渴望上学,先不说改变命运,上学要比嫁人承担承重的劳动,轻松太多了。现实张桂梅付出最多的,并不是到处抓逃学的孩子,而是跟不让女孩上学的家长,跟重男轻女的陋习作坚决的斗争,让更多的女孩能够去上学,让原本成绩很差听不懂课的孩子,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的慢慢学起来。

才有了第一批学生全部上线的奇迹。

电影拍成了什么?一群渴望上学改变命运的孩子,变成了厌学、课堂睡觉的叛逆,导演和编剧没上过学吗?真的见过高中近乎全班都趴睡觉不听课?

但相比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倒也无所谓了。

第二个问题:否定了张桂梅的信仰。

张桂梅为什么要办女高,现实中讲得很清楚了,是看到山区女孩无法上学,早早地被家里人逼着结婚,结婚后承担沉重的劳动,丧失改变自己命运的权利,重男轻女的陋习传了一代又一代。

张桂梅想改变这一切,希望通过改变女孩的命运改变三代人。

而张桂梅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自己向往的榜样是江姐。在接受采访时,张桂梅说刚开始面临困难很多,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只剩下8个,整个高中的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在这种情况下,张桂梅发现包括自己在内,8个人中有6个人是党员,一下子底气就来了,她找来了5名党员教师,说如果在抗日战争年代,一个阵地只剩一个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现在我们剩6个党员,怎么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

她带着5名党员教师,没钱买党旗,就自己画了一个党旗,6个人对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还没宣誓完,就全哭了。

就这样,以6名党员为基础,硬生生扛了下来,可以说是用生命换来的学生改变命运,是真的“拼了”,这就是为什么张桂梅能够获得“七一勋章”这个党员最高荣耀。

电影中变成了什么?

电影中的张桂梅,竟然是为了亡夫,一遇到困难就幻想亡夫陪在身边,而且影片中亡夫穿着得体,还打了柔光,显得电影中的张桂梅格外脆弱,这是小镇绝对无法接受的改编。

把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扭曲成了小情小爱。

这就像诸葛亮坚持北伐,不是为了光复汉室,不是为了报答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而是因为黄月英曾经说想去长安看看。

这就像钱学森毅然回国,不是家国情怀,而是为了曾经的“白月光”,那是不是科研中遇到难题,想的不是国家和信仰,而是想到“白月光”的面容就有了动力。

谁能接受?真是一群又鸟、马户,夏虫不可语冰。

这让小镇想到一部被禁止上映的电视剧,由张若昀主演的《霍去病传奇》,被禁止上映,反而保护了张若昀以及整个剧组。这部电视剧离谱到什么程度呢?

这部电视剧安排霍去病跟匈奴女谈恋爱,霍去病攻打匈奴竟然是为了追女朋友,霍去病也不再是封狼居胥的天纵奇才,而是从一个小兵开始慢慢成长起来的“普通人”,甚至还曾经被俘虏了。

而之所以这么安排,剧组说是因为要体现霍去病的成长性,不能一开始直接变成大将军,而要从小兵开始打怪升级。

人人敬仰的少年将军,摇身一变成了恋爱脑,“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爱国情怀、封狼居胥的英雄故事,被矮化成了恋爱脑级别的谈情说爱。

这种问题在文艺界由来已久,甚至毛主席都专门批判过,文章题目是《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也就是“评武训传”,这是建国初期对文艺界批判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这部电影拍的武训,本是不识字的贫农,因为不识字吃了大亏,所以发家之后,开办私塾普及教育,电影三个多小时,前两个小时讲武训前三十年受的苦难,对于武训如何发家的二十年用放贷买田一笔带过,后面的一小时讲办义学的事。

乍一看没啥,但问题是武训是有历史原型的,尤其是一笔带过的“放贷买田”更是严重误导。“放贷买田”就是赤裸裸的高利贷,让很多人家破人亡,田地被武训夺走,而武训之所以能干“放贷买田”的事,是因为他是一个流氓团伙的头子,办的义学招收的也基本是富家子弟。

电影中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隐喻,那就是以起义者的失败反衬武训不参与起义、坚持办学的正确,赤裸裸的宣扬投降主义。而电影《武训传》刚出来的时候,文艺界极为吹捧,带歪了社会风气,这应该是毛主席严厉批评的原因,毛主席并不在乎对武训的美化,但对于电影中体现的不敢革命、害怕革命的思想,极为警惕。

毛主席是这样说的:“在许多作者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是以种种努力去保持旧事物使它得免于死亡;不是以阶级斗争去推翻应当推翻的反动的封建统治者,而是像武训那样否定被压迫人民的阶级斗争,向反动的封建统治者投降。

而在更早的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旗帜鲜明的批评“我以为有这样的一些问题,即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

回到《我本是高山》,之所以网络评论两级分化,关键区别就在于如何看待张桂梅,看待信仰,是否了解张桂梅以及脱贫攻坚的事迹。

越尊重张桂梅,越了解脱贫攻坚,就越反感这部电影,把坚定的信仰和情怀,矮化成了小布尔乔亚式的无病呻吟;把一名伟大的充满党性的共产主义战士,转变成了一尊无害的、脆弱的泥塑偶像。

如何能接受?

说得严重点,这是在解构我们的信仰,破坏国家的基石。

要不是要全部看完才有“资格”评判,小镇早就离场了,也幸好没走,没有错过片尾的彩蛋,但一看到彩蛋就更来气了。

现实中的张桂梅意志坚定,说话条理清晰,是能够带动整个团队冲锋陷阵的统帅,作为统帅,不需要外人提供信念,她坚定的信仰、发自内心的热情,可以打破一切困难。

这才能解释为什么张桂梅能够打造如此奇迹。

为什么,电影一定要拍成人遇到困难就会迷茫、手足无措,一定要拍成没有儿女情长就没有努力的动力。但现实中有很多人,遇到困难反而会激发斗争的热情,反而迎难而上,而且也不需要通过外部获得动力,自己就是动力的来源。

就说普通人,一生遇到困难,不都得靠自己咬牙挺住?
有人说,避开党和信仰,是为了避开重大题材审核。
但可这是张桂梅最核心的支柱,把这个去掉了还有什么脸说“改编自张桂梅真实事迹”,这不就是既想蹭光环,又不想接受严格的审核,于是投机取巧,抽调了最核心的信仰,又得想办法解释为什么张桂梅要坚持办女高,就编造出来了亡夫和小情小爱。

这难道就是“遗憾的艺术”?没有感觉到“遗憾”,只感觉到被“冒犯”,还是称之为“冒犯的艺术”吧,关于“冒犯的艺术”,小镇也有一篇文章《底线就是底线,没有试探的空间》。

张桂梅并不是一个人,仅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就牺牲了1800余人,而脱贫攻坚又只是中国崛起的一个局部。

如果已经看了这部电影,觉得看到了高山,一定要明白,电影中的高山,已经被矮化了,而现实中真正的高山,也只是脱贫攻坚这片十万大山的一个代表,而脱贫攻坚也仅仅是庞大山脉的一个支脉。

唯一非常推荐的就是电影的主题曲,连续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非常振奋,尤其配合彩蛋中真实的张桂梅形象,为了这一段花几十元也值了,现场所有人都没有离开,静静地看完了全部彩蛋,就算屏幕已经黑了还在等待。

对于还没去看的朋友,也可以去看,去掉魔幻的改编,不考虑张桂梅的因素,还是一部可以一看的电影;如果是为了了解张桂梅,那建议不如看看纪录片《你好,张桂梅》。


其他文章推荐
■  安家立业、避坑发展:普通人的购房指南
■  理解中国的底层逻辑: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  分层的真实社会,如何向上破圈?
■  被打的草根夫妻返回老家,伤感又可叹
■  老人与年轻人的“战争”,正在改变世界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