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是基层抗疫一线的志愿者

赵 菁 田呈彬 皇史宬 2020-08-23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2月28日,湖北省的疫情防控正值紧要关头,一史馆两名滞留湖北家乡的年青人,主动前往所在的基层社区和村委会向组织报到,加入基层抗疫一线的志愿者队伍。



小山村里的志愿者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漫水乡桶子村,地处鄂西南,距离风景如画的湖南张家界只有100余公里,是一个群山环绕、满目苍翠的小村庄,清澈的酉水河每日都静静的从村外流过。

早晨7点多钟,冬日的太阳刚刚升起,昨夜的微寒依然残留在空气中,志愿者田呈彬已经吃过了早饭,骑上家里的摩托车,前往村外的小桥。

小桥刚刚竣工不久,是小山村与乡镇间唯一的交通线,村里的防疫卡点就设在桥上。卡点的劝导组由民警、村委干部、防控“尖刀班”成员、志愿者组成,每日24小时值守。

“我现在虽然还不是党员,但我正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也希望像村里的党员那样,始终站在防疫第一线,守护好自己美丽的家乡”。出于这样的想法,田呈彬成为了村里唯一一名志愿者。

卡点环境简陋,地处野外,只有1间救灾帐篷、2个值守人。饿了,吃的是村干部家做的饭菜,用一次性饭盒盛着带来,吃的稍慢点饭就凉透了;累了,值夜班的人只能蜷缩在狭窄的帐篷内或车内稍事休息,常常被南方冬季特有的湿冷冻醒。但他们在这里坚持了十多天,直到撤岗。在他们身后,1000多名父老乡亲得以安心的居家生活。

这个卡点,每天平均约有四五十人、二十多辆车通过,劝导组的工作并不复杂,但需要耐心、细心和坚守的决心。田呈彬要负责对持有通行证明的过往卡点人员出行信息做详细登记,包括姓名、车牌号、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具体事由、目的地等。对春耕村民,根据目的地是否经过居民区和是否聚众来决定是否放行,并告知相应事项;对未持有效证明且无春耕等正当理由的人员,要耐心劝返;还要如实测量和记录每一位通行者的体温、返回出发地确切时间,统计汇总当天通行车辆数和行人数并上报村主任。

在志愿参与基层防疫一线工作期间,田呈彬感受到,在不同的防控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也有不同的困难和挑战。

最初,因为恩施的感染人数较少,村民们大都漫不经心,对路途上额外增加的卡点检查也有些怨言。随着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大家开始心有所忌,逐渐滋生恐慌情绪。后期,恩施州疫情防控成效逐步显现,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州内各市县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区,困难群众多,疫情发生后,因严格的交通管控,很多群众没有收入来源,部分群众生活物资难以保障,群众情绪由对疫情的恐慌变为对复工遥遥无期的担忧。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田呈彬和他的同事们总是耐心的解释劝导,宣传教育群众配合防疫工作。“特殊时候嘛,阔(可)以理解”,质朴的乡音背后,是无数朴实的老百姓全力配合国家防疫大局的默默奉献。直到卡口撤除,上至古稀下至幼童,都能遵守防疫规定,从未发生过强行闯卡、无理取闹的严重事件,这也让村里的防疫工作阻力小了很多。

作为志愿者,田呈彬也见证了其他基层干部的抗疫事迹:一名基层派出所辅警,白天在卡点值班,晚上下班后还经常接警外出,处理群众纠纷、聚众赌博、精神病人离家出走等突发警情;村委干部克服交通不便的阻碍,为困难群众买来了急需物资,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日常防控任务紧,连轴转成为常态,村委干部白天积极防控,晚上还要值夜班,看到朋友圈里蓬头垢面、憔悴不堪的他们,真令人心疼。

但即便如此繁忙,大家也绝不松懈,从没有人擅离职守,真正做到了卡在人在。正是因为防控得力,最终小山村确诊人数为0!疑似病例为0!密切接触者为0!较早解除了交通管制。

小山村安全了,年青的志愿者田呈彬,光荣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相比0疑似、0确诊的桶子村,赵菁所在的十堰市茅箭区五堰街办北街社区,防控形势极其严峻。该社区共有4996户12150名居民,因为社区内出现了多例确诊患者,成为全市疫情高风险区域。

包括志愿者在内的社区工作者,是这场社区一线抗疫战役的主力军。

志愿者赵菁需要一人身兼数岗,时常在多个不同的身份间切换,但始终没有切换的,是一名年青的共产党员做好群众贴心人的初心。

“报送员”赵菁每天一早就要第一时间汇总每家每户的最新反馈情况,按小区门栋、单元、门牌号在电子表格中录入疫情监测信息,将每日新增情况与前一日比对,标注出特殊注意事项,并在完成最终核对后,按程序报送信息。

“接线员”赵菁接听群众电话时,会耐心记录下群众的需求事项,提供相关联系方式,给予贴切回应,并将待解决问题请示汇报。

“辅导员”赵菁在接待情绪激动的群众时,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安抚他们的情绪,认真做好情绪疏导,保证严防严控大目标的实现。

“配送员”赵菁每天和其他“同事”一起,点数领取物资,尽快赶往指定住户家,将物资配送到居民手上,这样可以避免聚集增添传染风险。

“调查员”赵菁每日要敲门入户,为社区居民检测、录入体温。还要精准掌握户情,调查了解小区内的高龄独居老人、哺乳孕期妇女和特困人员的情况,与特殊关怀对象保持日常联系,经常打电话询问他们近期的身体健康情况和生活物资储备。

 “宣传员”赵菁定期发放防疫资料,在小区微信群转发科学防疫小提示,引导社区居民不传谣、不信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以积极的心态迎战疫情、战胜病毒。

疫情面前,社区采取的严格措施隔离了病毒,但绝不隔离爱心。每当接到群众的来电,哪怕是正在吃饭,赵菁都会立刻放下手里的饭盒,马上上门响应,从未耽误过任何一次求助。短短几十天里,一个远在北京工作的小丫头,变成了家乡社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有一次,一位居民突然急匆匆的打电话来,说他的老母亲八十多岁了,独自住在几十公里之外,十堰市内只有他一个子女,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外地,自隔离以来,社区封闭、交通断绝,他就没去看望过母亲,希望社区能够帮忙协调,帮他前往母亲家暂住。情况特殊又紧急,经请示领导批准后,赵菁用最快的速度为他办理证明,联系对方社区做好点对点对接,又安排应急车辆将他送到了几十公里外的母亲家,终于实现了这位社区居民探望照顾老母亲的迫切愿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志愿者在防疫期间的表现。

同为湖北老乡,同为90后,同一年入馆,同样主动加入到基层防疫一线的志愿者队伍里,赵菁和田呈彬这两位年青的一史馆人,有着太多的共同点。但他俩最大的共同点是,当国家面临大难、当群众面临危险,我们新时代的年青人有勇气、有担当,能“瞬间”变身为抗疫一线的小战士、社会需要的劳动者、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现着点亮青春、奉献社会的精神追求,践行着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志愿者、对年青人的褒奖和期冀。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御苑春信话牡丹
☆ 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文书保密制度(上)
☆ 和平交流使者——郑和

☆ “同道堂”与“御赏”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用行动点亮青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