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卖了433万美元的人,及其背后的杜塞尔多夫学派
👆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Bernd and Hilla Becher
Fosse L'Archevque, Aniche, France Nord
Fosse Liévin no. 3, 1967~1975
〇
一张图片就是一张图片,无论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或是在什么上面制作的。决定这一作品是不是一件"艺术品"的,是观看者,尽可能多的观看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
——希拉·贝歇
Hilla Becher, 1934~2015
一张照片,最高能卖到多少钱?
迄今为止,比较权威的答案是443万,美元。
Andreas Gursky, The Rhine II, 1999
2011年于佳士得纽约拍得433万美元
2011年,安德里亚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1999年所拍摄的作品《莱茵河2号》,在佳士得纽约以433万美元成交。
在维基百科所收录的拍卖价格最高的30件摄影作品中,古斯基上榜的多达11件。
99 Cent II Diptychon, 2001
2007年于苏富比伦敦拍得334万美元
Chicago Board of Trade III, 1999
2013年于苏富比伦敦拍得329万美元
Paris, Montparnasse, 1993
2013年于苏富比伦敦拍得241万美元
我们此前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人会愿意花几百万美金去买一张照片?介绍过当代摄影的价格及其背后原因。但也许是因为私洽,所以该文中所列举的“最贵的”摄影作品——澳大利亚摄影师Peter Lik的Phantom及其交易价格650万美元记录并未被收入维基百科的Top30列表中。
古斯基是谁?
虽然我们可以对其拍摄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诸多描述,但笼统地来说,我们或许只需要给他贴一个标签:杜塞尔多夫学派。
杜塞尔多夫学派可能是继包豪斯运动以来,唯一一个享誉全球的艺术现象。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影响至今。
古斯基的老师是伯恩特与希拉·贝歇夫妇(Bernd and Hilla Becher),摄影“类型学”的开创者;
他的同门则包括托马斯·斯特鲁斯(Thomas Struth,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拍肖像的人)、阿克塞尔·胡特(Axel Hütte,以冷静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拍下罕有人至的自然风景)、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从1212张天文照片中选取细节并复制放大成《群星》系列)、坎迪达·赫弗(Candida Höfer,以大画幅相机为宫殿、教堂、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公共空间留下肖像)……据说后二者跟他的工作室就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同一栋楼里。
Axel Hütte, Rio Negro-2, Brasil, 1998
Candida Höfer, Abbey Library of St. Gallen, 2001
虽然贝歇夫妇及其门徒们的创作各有风格,但他们的确分享了某些共同的特性,比如宏大、客观、中性、去情绪化,极简、大尺幅、以冷静的姿态记录历史或反映现实,等等。大多数情况下,你最好在线下观看原作,才能体会到他们作品在摄影性上的魅力。
在这里,我们只能很徒劳地放一些图片,以便让你一多点蜻蜓点水般的理解:
Bernd & Hilla Becher
👇
Bernd and Hilla Becher
Blaenserchan Colliery, Pontypool, South Wales, 1966
Bernd and Hilla Becher | Industrial Buildings, 1968
Bernd and Hilla Becher | Silo for coking coal, ca. 1970
Bernd & Hilla Becher | Water Towers, New York City, 1978
Bernd & Hilla Becher | Water Tower Diepholz, Westfalen, 1979
Bernd & Hilla Becher | The Factory Hall
Bernd & Hilla Becher | Water Towers
Bernd & Hilla Becher
Watertowers, 1965-1982
Bernd & Hilla Becher | Water Towers. 1988
Bernd & Hilla Becher | Cooling Towers, 1969
Bernd & Hilla Becher | Winding Towers. 1966-97
Bernd & Hilla Becher
Framework Houses in Siegens Industrial Region
〇
Andreas Gursky
(2020年的近作)
👇
Apple, 2020
Bauhaus, 2020
Politics II, 2020
〇
Candida Höfer
👇
BNF Paris XIII, 1998
British Library London, 1994
Hermitage St. Petersburg VIII, 2014
Benediktinerstift Admont I, 2014
Palais Garnier, Paris XXXI, 2005
Teatro Cervantes Buenos Aires, 2006
Teatro Comunale di Carpi, 2011
Teatro Scientifico Bibiena Mantova, 2010
Teatro Degollado Guadalajara I, 2015
Deutsche Oper am Rhein, 2012
Teatro Olimpico Vicenza III, 2010
Trinity College Library Dublin, 2004
〇
Axel Hütte
👇
Furka
San Fernando de Atabapo, Venezuela, 2007
Jacobigarten, 2008
Klosterweiher-1, Germany, 2007
Portrait #19, 2006
Portrait #26, 2005
Passo di Giau, Italy, 2012
Passo Sella, Italy, 2012
Totenkopf, Austria, 2011
Sonogno, Switzerland, 2013
〇
无需列举杜塞尔多夫学派的所有杰出代表的作品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贝歇夫妇,连同他们那十来位功成名就的学生们,几乎每一个都值得专门写一篇文章来介绍;而关于杜塞尔多夫学派,显然也需要花费大量笔墨来介绍其来龙去脉,才能说清楚为什么它不仅是当代艺术不可忽视的一个流派,也是当代摄影无法绕过的一个高峰。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向读者们诚恳地推荐这本书:
《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
【德】斯特凡·格罗内尔/著;洛塔尔·席尔默/编
王适然&李鑫/译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2021年10月
320页;定价398元
限时折扣 298.5 元
本书封底及内页版式
这是首本以百科全书式的角度介绍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专著,270幅经典佳作,呈现了杜塞尔多夫学派三代摄影艺术家的成就和艺术轨迹。
作者斯特凡·格罗内尔是波恩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并在波恩大学教授艺术史课程,是现当代摄影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他写过许多关于古典、现代和当代艺术的书籍,并定期讲授20世纪和21世纪的摄影艺术。
作者从三个重要的角度审视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其一,贝歇夫妇的作品与教学为该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二,逐一解读贝歇夫妇培养的两代摄影师群体,包括托马斯·斯特鲁特、托马斯·鲁夫、安德烈亚斯·古斯基、坎迪达·霍弗等人;其三是传奇的格里格尔冲印公司,艺术家在此进一步拓展了大画幅摄影的潜能,该公司现今为全球150多位艺术家输出大尺幅照片。另外,原著的出版商也大名鼎鼎,是成立于1974年的德国知名摄影出版商席尔默/莫泽尔出版社,它在创办之初就大力支持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
无论创作者还是爱好者,要想全面了解当代摄影,杜塞尔多夫都是必经之地。就像一位艺术评论家理查德·伍德沃德所说,“任何一位希望理解当代艺术摄影之人,都需要深入思考安德烈亚斯·古斯基、托马斯·鲁夫、坎迪达·霍弗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贝歇夫妇门下求学的德国摄影师创作的大尺幅作品”。
因此,不管你会否购买,都希望你会喜欢,至少对我而言,这些影像所传达了摄影作为艺术的雄辩力量。
实拍图👆
详情页👇
《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
【德】斯特凡·格罗内尔/著;洛塔尔·席尔默/编
王适然&李鑫/译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2021年10月
320页;定价398元
限时折扣 298.5 元
欢迎扫码下单
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