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阅读过程中习得阅读策略——统编六上《宇宙生命之谜》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同学们,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地球的安危,科学家们也将视角伸向了宇宙,探索宇宙生命问题。那么,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宇宙生命之谜》。”
我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因为没有预习,同学们对文本充满期待,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琅琅的书声。我将文中一些难读的重点字词出示,请同学们读一读,积累下来。宇宙是无限的,为了使大家直观地了解银河系和太阳系的关系,我出示了银河系星云图和太阳系中的行星图,同学们十分感兴趣。在集体讨论中,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

“同学们,关于有目的的阅读,在回忆性散文《竹节人》一课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快来分享一下吧!”“我每次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是不同的。”“我首先明确阅读任务,带着任务去阅读,通读全文,筛选相关段落,再细读提取关键信息,完成阅读任务,最后进行调整。”“与阅读任务关联不大的内容,我选择浏览或者是跳读,提高阅读速度。”“这节课,我们要带着这些阅读方法来科普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里串个门。”

我出示学习提示,明确本次阅读目的:解决疑问“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是否也有生命存在?”我请同学们带着阅读目的,快速浏览全文,筛选相关内容,仔细研读,提取信息,梳理答案,并提示他们尤其要注意结论性语句。不一会儿,王韬宇举手了,我请他谈谈。“我认为宇宙中除了地球,其他星球一定也存在生命。因为第二自然段说‘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宇宙是无限的’。‘绝不是’就表示‘一定是’。”我肯定他言之有理,并采访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结论的。他说利用找关键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一下子就发现了。我又请其他同学交流。张可然说:“我发现宇宙中除了地球,其他星球可能也存在生命。因为第九自然段说‘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我表扬她“可能”一词用词准确严谨。我请她分享找到结论的小妙招。她告诉大家自己利用了跳读,因为看到前面几段并没有关于宇宙上还存在着其他生命的那些关键句,所以选择了快速浏览,直到第九自然段找到了这个关键句。我请大家把掌声送给她。

“是的,像这一类相对简单的阅读任务,我们就可以像刚才两位同学这样,通过浏览、跳读等方法来锁定相关段落,然后从中找到关键句,快速地完成阅读任务。”

“同学们,《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文,相较于科学家的猜测和最终得出的结论,研究和寻找证据的过程更为重要。要想对我们的阅读目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还要聚焦进行研究和寻找证据的部分。接下来,你又想怎样去阅读呢?可以先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我认为如果要了解研究过程、寻找证据的话,我们应该仔细阅读文章的相关段落。”李家瑞若有所思地答道。
根据他的提示,大家运用浏览的方式,很快锁定课文第三至八自然段。我请大家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寻找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同学们默读批注。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生命存在的条件,在第三自然段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四个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一个是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第二个是必须要有水分,第三个是适当成分的大气,第四个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许亦涵采用勾画关键词的方法给大家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条件。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知道哪些星球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在第四自然段中,科学家们分析得出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王涵采用找关键字词、提取重要的信息的方式排除了太阳系六大行星都没有生命。
“太阳系中的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关于火星的内容是重中之重,我对五至八自然段进行了细读,来回读了好几遍,最后找到中心句: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陈诺郑重宣布。
我请她谈谈用了哪些方法来细读五至八自然段的。“在精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的时候,我先采用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比对地球和火星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然后关注结论性的文字‘所有这些因素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在精读第八自然段的时候,我第一次使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找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为了保证结论的准确性,我又使用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找到证据‘一是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火星表面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可见,我们在细读相关段落的时候,可以灵活选择多种阅读方法组合使用。
“同学们,刚刚我们带着目的细读了第三至八自然段,运用勾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寻找中心句等方式了解了和阅读目的相关的内容。现在你对学习提示中的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的阅读目的又有怎样的理解了呢?”
“宇宙虽然很大,但在太阳系中地球之外存有生命的概率是极小的。”“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但也是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是的,所以课文在结尾再次强调“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我请大家再次齐读了这句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有目的的阅读又有了哪些新收获呢?”

“浏览课文时要时刻带着自己的目的,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细读,关系不大的,要略读并快速跳过。”姜涛第一个分享,我对他竖起大拇指。

“细读与目的相关段落时,要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有时候也可以多种方法组合使用。”蒋静补充道。

“有时我们还需要把相关的内容联系着看,可能就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例如把第七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联系着看,就能发现火星环境恶劣,生命难以存在。联系上下文判断也是一种阅读方法。”我对李敏的看法十分赞同。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篇课文,有没有发现形式上的特别之处?”“课文旁有批注。”孩子们抢答到。“对,这篇课文其实是一个跟我们一样的同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找到的,他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把自己阅读的方法写在了旁边,这就是课文中的批注和最后的泡泡语。我们一起聚焦这位同学的阅读思考的过程,看一看文中的批注和最后的两个泡泡语,有没有什么方法他用了但是你刚才没用到,你觉得挺好的,画个圈儿。有没有什么方法你跟他都用到了,打个勾。如果还有你用到而他没用到的方法,并且对达成阅读目的有帮助,就写在那个段落的旁边。”我巡视了一圈,发现很多同学都圈出了“查资料”这一方法。分享交流后,我提议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继续查找最新的资料,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亲爱的读者,近期,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多点文末在看,或者星标“彭文峰会”,否则很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更新了哦~


统编五上、六上教学叙事:      五六年级语文第1-2单元教学叙事汇总|彭文峰会      抓住文章重点,提取主要信息——统编五上《9猎人海力布》教学叙事      学会精炼地概括文章——统编五上《10牛郎织女》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写指南,说玩法:体会做斗之乐——六上《竹节人》第一课时教学叙事读故事,讲故事:体会观斗之乐——《竹节人》第二课时教学叙事统编一至六年级上册课文配乐朗读录音:统编1-6年级上册1-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彭文峰会原创

统编1-4年级上册部分教学叙事:

小步前进——三上《习作1 猜猜我是谁》教学叙事|彭峰

段落结构——三上《6秋天的雨》教学叙事|彭峰

到学生的问题中去——四上《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叙事|彭峰

 推荐“理由”要具体——统编四上《习作1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叙事|彭峰
推荐:
2022年秋小学语文教材变动情况汇总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梳理表
统编1-6年级上册1-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彭文峰会原创
立体课堂介绍:       立体课堂:1-6年级课文怎么教,为你一篇一篇细说

如何用好统编1-6年级课文,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课件信息: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9月24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