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状元都来自怎样的家庭?

2017-06-26 芳草天 陕光灯

最近高考成绩公布,文理科状元又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社会偶像,有人赞叹有人不屑,不过有一点是众人共同关心的,那就是状元都来自哪些学校?


△ 2017陕西高考文理科状元出自同一学校

 

不过,我觉得正常的逻辑应该是,这些状元来自哪些家庭,又是哪些家庭在上这些学校。


1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其中有个细节讲到,当今中国社会真正的顶尖精英家庭,只占到总人口的5%,但北大40%的生源,都来自这占比极小的家庭。

 

也就是,精英家庭不仅拥有学区,也更容易垄断学霸。


△ 校友会201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这与我们所惯知的励志故事相违背,似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要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接近宿命。

 

这两天,我听到中国某市的一位高考状元说:


“如今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像我这种,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生活在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更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或者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更多的捷径,现在状元都是这种,家里条件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的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这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就自然水到渠成。”

 

这是我听过所有成功的原因中,最坦诚的。


2

 

你或许不信,可惜我从另一位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的研究者那得到一个结论,他们曾抽样调研了全国不同省份的共67位高考状元,高达90%都来自精英家庭。

 

在西安,我听到一个真实的鸡汤,来自一个朋友的亲戚。在他们的大家庭中,唯有这个亲戚一家,里里外外,三户兄弟包括现在的孩子,都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据说,他们家之所以有这样的传统,都来自文革。那时人心纷乱,都忙着各种批斗。他们家也是被重点批斗的对象,加上生活贫瘠,食不果腹,连起码的生存都成问题。

 

可是即便如此艰苦的困境,当时他们的父母,每天晚上仍会带着他们三兄弟坐在炕上读书。父母原本就是知识分子,一直就有看书的习惯,即便在文革年代,他们也希望孩子能拥有阅读的爱好。

 

这段经历后来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因为文革结束后不久,高考也得到了恢复,这三兄弟都一次性考上了大学。


 

这让我想起高晓松,他们全家几乎都是清华毕业。

 

如果让我解释这个现象,我唯一能找到的词就是“家学”。


3

 

虽然我们确信,如今的任何一个新贵或中产家庭,往上翻三代都是农民,但若再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个结论又不堪一击。因为即便他们都是农民,却都是有一定文化积累或者知识觉醒的农民。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一个总规律,那就是即便改朝换代、社会动乱会造成一批白手起家的新贵,但那些之前被打倒的精英,也能很快好转起来。


因为财富可以被掠夺和击垮,但知识和文化是谁都夺不走的,依然能零成本地传承给孩子,让他们拥有比其他人更高的起步基础。这一点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是典型的例子。


△ 梁启超共九个子女,其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个院士

 

再比如,在韩城一直有个说法,那就是仅明清两代,韩城科举中试者高达1396人,属陕西之最。


后来有人分析原因,这都得益于韩城当时有许多传承下来的名门望族,他们极其重视教育,不仅烘托了全城的学习氛围,更是出资兴建了很多书院,让平常人家也能享受到优越的教育资源。

 

而再仔细观察这个时间,也正是陕商的历史高峰期,而韩城,正是陕商的最大分支。


△  韩城文庙是全国第三大孔庙

 

这解答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究竟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

 

显然,前者更重要。


4


我见过很多家长,给孩子会隔三差五买一大堆书,但自己平常就没有阅读的习惯,甚至心里本身就抱着“读书无用”的观点,在平常交际中,也会鄙夷那些爱看书的人,觉得对方“又文艺又装逼”。在他们的调侃之下,文艺青年都快成了一个贬义词。

 

所以这样的家长,如果到最后将教育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学校与社会,那我只能为他的孩子感到惋惜:没有投对胎,找了一个怂爹。

 

很多家长对学校与自己的职责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学校的职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什么狗屁素质教育那是家长的事儿。不要什么锅都甩给学校。


 

素质教育说白了就是一种家学。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的孩子有教养、有气质?这都是学校教不来的好吗?完全都是孩子照样学样来的。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年,有次他来西安参加活动,有位来自高新某名校的学生代表上台与他对话,才十二三岁,但整个过程淡定自若、十分老道。

 

后来我问他怎么做到的侃侃而谈,他直言不讳地讲,这是因为他父亲是做企业的,常常会带他去一些正式场合培养他的待人接物,所以在这种严肃的对话中,他很能适应地收放自如,具备了先天的心理素质。


 

我这是为了鼓吹成功吗?

 

不是,而是希望个别家长,不要自私地将所有的压力、所有的要求、所有的目标只施加给孩子,而自己只做“发号施令”的角色。

 

我们常常听到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说这么一句话:“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是给你自己学习。”错了,学习是整个家庭的事儿,只是家长把这个巨大的责任只让孩子来背而已。


5


一个孩子学习程度的高低,往往就来自家庭,具体点就来自父母学习积极性的高低。

 

在高知家庭,家长的年龄越大,学习的欲望越强烈。而在低知家庭,家长的年龄越长,越放松对自己的管理。

 

所以,可怕的不是西安五大名校周围住的都是有钱人,而是住的又有知识又有钱的人

 

所以为什么普通家长在与五大名校的博弈中往往落败,因为你的对手不仅比你有钱还比你有文化,你想怎么胜出?自己水平不行,不学习不上进不努力,光想着通过孩子来重新洗牌也没用。


 

这句话很难听,会击碎无数的玻璃心,但很不幸,这才是基于真实而来的现实,而非基于想象得来的现实。

 

我们每年都会关心陕西的高考状元会来自西安五大名校的哪一所,却不知道之所以五大名校设置的门槛之高,就是为了进行筛选与分层,将这座城市的精英家庭纳入怀中。从事教育的他们,最明白真正的优秀学生会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和家学。他们只是将这样的家庭和家学导入了学校而已。

 

上海最好的教育来自四所民办学校,他们幼升小的考核标准更为苛刻,不仅包括家庭成员的教育、职业、收入背景,也包括家长的健康、体重要求,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不懂得自我管理的家长,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这就是要强调,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儿,更是家长的言传身教。

 

有人抨击学校就像个练习场或工厂,对啊,学校的使命就是这样啊。家庭的职责是塑造孩子的学习能力,学校就是要充当练习场,将这样的能力发挥出来,具体到一件件事项上体现出来啊。

 

如果家长本身就没有什么学习能力和动力,还把一切的过失与错误甩给学校,那就是耍无赖式的偷懒行为。


△ 父母麻将桌边的孩子(图/赵五明)

 

所以我一直有个“耸人听闻”的观点,相信这句话说出来,我会为自己招来一片骂声,但我还是想讲给个别家长以及孩子,请别对号入座


孩子啊,如果你真心热爱一件正面的事,而你的父母不同意,你可以不用听他们的建议。因为你不是富二代的原因,就是你爸妈总是站在时代潮流的对立面,所以他们选择相信的东西,很大几率都是错的。

 

是的,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作者:芳草天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往期热文

从西安禁电摩尴尬,看大西安新政浪潮的暗礁

我不是针对谁,西安人骑的电动车可能都会禁

西成高铁百日倒计时,留给汉中的时间不多了

讲述 | 作为区教育局长,我的孩子也遇上学难

建议7月8日问政西安教育,兼公开考察新局长

讲个故事 | 就差一点,我就成了西安的大人物

时评 | 关于西安音乐街,我为王永康书记心酸

咱们大西安离“界面友好城市”,还差着一个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