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成因到底是什么?
核心书摘
《专家之死》用大篇幅内容分析了如今大众对专家不信任的原因,包括网络的勃兴、高等教育的商业化、沟通不畅、专家本身的原因以及大众认知上的误读等。虽然这些原因里,有些是作者尼科尔斯根据美国的现状作出的情境分析,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但很多还是符合我们的现状的。
作者认为,当今抵制专业知识和学习的现象,使普通民众相信没有人比别人懂得更多,这使民主机构面临堕落为民粹主义或技术专家治国的危险,而最糟糕的是二者的结合。除此之外,作者凭借自己丰富的理论研究和政治实践对专家的长处和弊端,以及反对专家的呼声都了若指掌,并在书中结合实际案例做出了生动、风趣的描述,对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剖判:专家固然有所不知,但普通人绝非无所不知。
关于作者
托马斯•尼科尔斯,美国海战学院的国家安全事务教授,哈佛继续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美国参议院的前助理,纽约卡耐基委员会高级伦理和国际事务顾问,波士顿大学国际史学委员会委员,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交政策和国际安全事务,著作有《崇高的事业》、《毁灭的前夜:防御战时代的来临》等。
本书鲜知
学什么?理解反智主义的成因,提升理性判断能力
这是个危险的时代。人们有最便捷的渠道获取大量知识,却有那么多人抗拒学习任何知识,这是前所未有的。在一种盲目冲动的情绪中,人们拒绝知识的获取、理性的判断和行动技能的提升,在自以为是的封闭空间里,在一种反智主义和平民主义相结合的非理性文化心态中,社会面临着涣散和分崩离析的严重危机。
《专家之死》的忠告是,专家依然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理性思考的能力,这是健康社会运作和未来发展的前提。在书中,尼科尔斯首先承认,某种程度上,这个时代弥漫在社会上的对专家的普遍不信任,可能正是一种时代进步的信号。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效果却偏偏事与愿违。近些年社会的变革、大众识字率的上升、大学教育的普及、中产阶级的壮大,打破了阶级之间的藩篱,反智主义开始盛行。而想要抵制反智主义,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你还会发现
· “反智主义”的概念是什么;
· 反智主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 抵御反智主义的方法有哪些。
一、什么是反智主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什么是“反智主义”。
反智主义是1962年一位叫理查德的美国历史学家提出来的,他把反智主义定义成是教育、政治和商业等不同领域中知识分子和大众的矛盾的产物。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反智主义的概念,作者尼科尔斯在书中进一步解读了知识分子和大众的矛盾。
他认为,知识分子和大众的最主要矛盾就是专家之死。
2019年8月7日,我国台湾省的所谓“财经专家”黄世聪在访谈节目《关键时刻》中发表了一翻“高论”,他说,涪[fú]陵榨菜股价大跌,是因为大陆人已经吃不起榨菜了。于是,这个可笑的“涪陵榨菜”故事就迅速席卷网络,在大众舆论中繁殖、变异、戏仿和改编,黄世聪的“专家”身份也成了被调侃的对象。“专家”从专业知识的“专”变成了砖头的“砖”。
这虽然是对专家的一种挑战,但并不是作者尼科尔斯说的“专家之死”,尼科尔斯认为,“专家之死”不是指实实在在的专业能力的消亡,各行各业里能把业内人士和外行区分开的专业知识是死不了的。世界永远需要医生、律师、工程师和其他行业的专才。我们骨折了要找医生,有纠纷要找律师,修桥铺路要请专业的建筑工程师等等。
但是,这种对专家的依赖,不是专家和群众的对话,而是群众把专家当技术人员,把专业知识当成一种现成的便利工具,需要的时候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受伤的时候,需要医生缝合伤口,但不需要医生对我们的饮食说教。所以作者尼科尔斯说,社会的运转是需要民众和专家一起参与互动的。但民众好像越来越不想进行这样的互动,对民众来说,他们宁愿相信自己掌握的信息已经足够支持自己做出决定,而对很多专家来说,他们已经放弃和公众互动的职责了,宁愿退守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业内人士打交道。这种民众不愿意听、专家不愿意说的无沟通状态就是“专家之死”。
那么,为什么专家和民众的沟通变得这么困难呢?
我们之前在《看不见的大猩猩》还有《用事实说话》等很多书中都讲过“邓宁-克鲁格效应”,也就是“达克效应”,说的是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无知自信”的人,简单说就是越是愚蠢的人,越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越会对自己认识不足。作者尼科尔斯认为,这是因为这些人缺乏一种关键的“元认知”能力。
什么是“元认知”能力呢?就是一种在自己表现不佳的时候能退一步思考、看清自己的表现、认识到自己不足的能力。比如,一名好歌手在唱完一首歌的时候,他能准确地知道自己哪唱得不好,这就是具备“元认知”能力,而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就是缺乏“元认知”,而缺乏“元认知”,喜欢主观臆断恰恰是让沟通变得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想想看,谁愿意和一个明明很无知还意识不到自己无知的人沟通呢?专家就更是如此了。
二、什么原因造成了反智主义盛行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反智主义盛行。书中总结出了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证实性偏见、互联网的影响和新媒体的兴起。下面我们分别讲一讲。
1、证实性偏见
作者尼科尔斯认为,“证实性偏见”是造成反智主义的重要原因。那什么是证实性偏见呢?通俗地说,就是当我们在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去寻找那些能支撑这个观点的信息,只接受那些能加强论证这个观点的事实,而忽略那些能够推翻这个观点的信息。这就导致人们很难看清真正的事实,看不清事实的人当然很难沟通,反智主义就出现了。
我们古代的王侯将相,甚至是普通老百姓迷信风水,其实就是一种证实性偏见的表现。
要说古代最迷信的皇帝,就不得不提明朝的嘉靖帝朱厚熜[cōng]了。
明武宗死后,不到15岁的朱厚熜继位了,史称嘉靖皇帝。嘉靖帝年少有为,他用很短的时间就“整理”了内阁,清洗了朝堂的反对势力,可谓是明朝的“第一权谋皇帝”。后来,为了能让这种至尊的日子绵延下去,嘉靖帝的心思就跑偏了,追求起了长生不老术。
嘉靖帝把寝宫装修得跟道观一样,整天披头散发,穿着一身道袍跳大神。这还不算什么,后来嘉靖帝干脆连早朝也不上了,日夜修道,还要求每个大臣都要写青词。所谓青词,就是道教祭祀的时候献给上天的献词,写得不好的,就会被嘉靖帝推出去一把火烧了,献给老天爷。
这么一来二去,谁青词写得好,就会受到特别的重视,于是明朝就开始接二连三地盛产“青词宰相”,嘉靖时期的大奸臣严嵩和严世藩父子就都是写青词的高手。嘉靖帝高兴的时候,还会亲手做几顶道士的香叶帽子,赏赐给喜欢的大臣,大概意思是说,等我升仙的时候,众爱卿也能沾沾福气。
嘉靖十五年(1536年),30岁的嘉靖皇帝终于喜得贵子,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儿子也跟着出生了,这让迷信的嘉靖皇帝认定这是自己日夜修道的成果,于是就更卖力地修道。但是嘉靖帝的第一个儿子只活了两个月就夭折了,这让他悲痛不已。后来,第二个儿子朱载壑活到了二十岁,刚被立为太子,可没过多久也死了。道士们跟嘉靖帝说,这可能是因为“二龙不相见”造成的,意思是两条龙不能碰面,不然就会有不吉利的事发生。嘉靖皇帝信以为真,马上拍板做了两个决定:第一,不能再立太子,因为立了太子就等于立了一条龙;第二,不能和儿子们见面。
这还不算荒唐的,更荒唐的是,嘉靖帝迷上了炼丹,他派人四处采集灵芝、首乌等名贵药材,寻找所谓的仙丹密方,请道士为他炼丹。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帝为了延年益寿,命令宫女们清晨采集甘露兑着参汁让他服用,结果好几百个宫女都病倒了。终于有个叫杨金英的宫女忍无可忍,召集了十多个宫女想联手把嘉靖帝勒死,结果被人告密,没有成功,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的“壬寅[rén yín] 宫变”。
宫变后,嘉靖帝不但不反省自己的荒唐行为,反而认为自己大难不死肯定是神灵庇佑,就更疯狂地沉迷在修道和炼丹上。因为每天吃的那些所谓“仙丹”中,大多含有铅、汞等重金属,毒性很大,嘉靖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中毒而死。
嘉靖帝可以说是“证实性偏见”的典型,认不清现实、沉迷于迷信中,还不停地用一些所谓“事实”佐证自己无知的观点,这样油盐不进的人怎么可能跟人沟通?反智主义也就这么来了。
2、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阅读和思考方式
除了“证实性偏见”之外,导致反智主义盛行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互联网的影响。如果你问一个专家,是什么了导致专家之死,他多半会告诉你罪魁祸首是互联网。互联网的诞生确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确实有不利的一面,它对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对待专业知识的态度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布任何东西,这就不可避免地会让公共空间充满不良信息和半桶水的见解。在生活中,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一件不懂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去百度一下,但百度百科的内容很多都是普通人编辑的,有些内容甚至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有意误导人心而精心炮制的,没有足够的专业素养是很容易被迷惑的。
我们都有感觉,网络时代的博学之道就是一直上网浏览,直到得出你想要的结论。
在互联网世界走马观花被普通人误解成“调研”,这又导致了民众和专家之间的互动变得很艰难,民众会想,我自己都能在网上调研,干嘛听你叨叨。这还不算完,往往这时候,前面提到的“证实性偏见”又会在互联网上发挥作用,虽然网络上的很多事都是假的或是不准确的,但无数个故事里,百度总会对上那么几次吧?专家也总有出错的时候吧?一旦出现这样的故事,这故事就会像病毒一样疯狂传播,最后民众就不相信专家了。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19世纪的时候,爱尔兰爆发了一场大饥荒,有将近250万爱尔兰人移民美国,这时,美国就流传出“不接受爱尔兰人”的标语。有一位叫詹森的杰出历史学家认为这是谬误,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这回事。但在2015年,一个八年级的英国学生丽贝卡站出来说詹森是错的,她认为,在19世纪的时候,美国真的流传出了“不接受爱尔兰人”的标语,因为她一直在用谷歌做“研究”,谷歌说这事儿是存在的。
为了证明自己,丽贝卡开始想方设法地搜寻旧报纸,结果真的是丽贝卡是对的,詹森是错的。这个英国少女的故事轰动一时,这件事也开始让很多人相信,自己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去获得比专家更多更专业的知识的。
互联网给我们制造了一种“知识的错觉”,它会让我们觉得“看过了就学会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你不停点击鼠标走马观花地浏览网页的时候,绝大多数内容是记不住的,因为我们在网上看东西的时候,用的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先快速浏览标题、目录和摘要,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就立马跳出去看别的信息。
这种方式和传统阅读是对立的,作者认为,网上浏览学习的本质不是学习,而是为了赢得辩论,或者证实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当一个人不再去主动思考,而是被动地接受事实的时候,反智主义当然就会出现了。
3、新兴媒体不再客观真实
造成反智主义盛行的第三个原因是新兴媒体不再客观真实。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巧克力减肥法”,你以往看到的所有消息可能都是说巧克力的热量很高、很容易发胖。但后来,一个叫博汉农的德国科学家,号称是饮食健康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写了一篇“巧克力减肥法”的论文刊登在了杂志上,很快这篇文章就被全世界媒体满心欢喜地报道转载了,因为这个方法非常符合大众的“期待”啊。
但事实上,那个博汉农并不是科学家,也不是饮食研究员,他不过是个普通的记者而已,但人们就这么轻易地相信了。
互联网时代,这样荒谬的例子无处不在。我们总是习惯依靠媒体获取信息,每天在各种APP上看新闻,还通常会被排在搜索第一位的内容吸引,然后盲目地相信,毕竟这是头条啊。一旦你有了这种想法,就正好中了媒体的圈套,那些在互联网上推广的人,就是在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产品出现在搜索页面最好的位置上,谁会管内容真不真实呢?能博人眼球就行。
公众的喜好已经在主导新闻的选题和报道了,媒体更是迎合读者的口味,喊出了“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样的口号,把新闻变成通俗易懂的资讯大餐摆在公众面前,新闻失去了客观中立的立场,成了迎合受众口味的戏说,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信息匮乏,而且还会受到信息的误导,沉浸在自己想看到的资讯中。这样和现实脱离的信息接收得多了,必然会让人无知,导致反智主义盛行。
三、如何抵御反智主义,提升理性判断力
在了解了反智主义盛行的成因之后,我们来看看应该如何抵御反智主义,提升理性判断力。
1、普通民众要避免成为“无知”的人
首先是普通民众要避免成为“无知”的人。我们必须要承认,每个人都不是完全理性的个体,难免会存在证实性偏见。“证实”只是看事物的一部分,如果只有“证实”,就很难有全面的思考,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但如果从“证伪”的角度看现象,也就是说,从反面去思考、去质疑,结论就会更加靠谱,更接近真实。
作者尼科尔斯建议我们,在浏览互联网信息的时候,要“谦恭虚己、混合吸收、少点偏激、多加辨别”。具体怎么做呢?首先就是要承认撰写文章的人对这个主题花的时间比你多,也比你懂得更多;接下来就要看不同派别的媒体,甚至是其他国家的媒体观点。
阅读资讯的同时,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作者是谁?他们有没有偏见?这是一个坚持独立报道的媒体,还是一个受商家利益或政治目标驱动的商人?他们的说法是可以核查的吗?有没有其他媒体去证实或者推翻他们的报道?
我们前面提到的另外一种情况,当出现专家失灵的时候,普通民众应该怎么做呢?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确立民众和专家之间的信任机制。虽然有时候,专家的失误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专家犯错毕竟是少数,即便是犯了错,他们也很擅长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况且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充满社会性机构和政府性机构的世界里,这些机构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专业人士能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提出专业的判断和见解。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专家还是比网络靠谱的,民众千万不能失去对专家的信赖。
除了要信赖专家之外,民众还要学会承认自己和专家的学识水平存在不平等,需要练习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罗列出信息、给信息质量评分、查看专家背后的文献理论支撑,参考同一个领域不同专家的多元观点。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坚守“利益相关不可信”原则,看清楚专家背后的利益关系,搞明白专家的言论是为了钱还是真的为了民众,甄别出哪些是真正有益的知识信息。
总结
这是个危险的时代。人们有最便捷的渠道获取大量知识,却有那么多人抗拒学习任何知识,拒绝专家的建议。基础知识匮乏的普通民众越来越多,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接受基本的证据规则,拒绝学习如何进行逻辑论证。这股反智主义的风潮使社会变得岌岌可危。
《专家之死》这本书告诉我们,反智主义盛行的原因,第一是源自于人性根深蒂固的弱点,就是证实性偏见;第二是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我们阅读和思考的方式,营造出“我们都懂”的知识幻觉;第三是新兴媒体不再保持客观中立,公众的喜好主导着媒体的立场。
正如作者尼科尔斯所说,专家固然有所不知,但普通人绝非无所不知。在抵御反智主义的征途中,专家有教育的责任,民众有学习的义务。专家依然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理性思考能力,这才是健康社会运作和未来发展的前提。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2188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编辑:曾子墨)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黑帮的逻辑》|在美国,帮派依靠精密组织、成文规章来规范监狱黑市、衡囚徒与狱警之间的矛盾。
《蜜蜂的寓言》|如何发挥人性恶德的优势,结出公共利益的善果。
【小说】《金色梦乡》|以纯真、依赖、生存为核心,让人怀抱温暖。
《史记·张仪列传》上|创业者要有真正培养自己大格局,大智慧的这种能力。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如何破解无知,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上次推送内容
史记·佞幸列传|从职场交际和立足策略两个角度,来为你解读这篇《佞幸列传》。
本次推送:
《脑与阅读》|阅读的时候,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精简》|如何打造深入人心的品牌理念?
《联结》|错综复杂的意外联结是如何塑造未来的?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奥威尔是如何保用内疚感来支撑内心世界的?
《神似祖先》|为什么“神似祖先”是改善生活品质最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成因到底是什么?
《能力陷阱》|为什么我们的想象会限制我们的行为?
史记·田单列传|揭秘“神秘将军”田单的治军奇招与巧思。
下次推送:
《焦虑的意义》|不确定的时代,你是否在为新一年的工作而焦虑?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一支运转失灵的团队的希望之火。
《智能商业》|如何在互联网的大潮中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销售无处不在》|要脱颖而出,就要学会“包装”自己。
史记·管蔡世家|蔡国国君是如何一次次作死,才在强大诸侯国的碾压下,惨淡收场的。
《富甲美国》|山姆·沃尔顿自传。
【形象管理】如何管理面对投资人时的形象。
《故事思维》|什么样的故事更容易打动听者的心?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