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毛衣》|为什么说要做好慈善,光有同情心是远远不够的?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蓝毛衣》是慈善工作者杰奎琳·诺佛葛拉兹的回忆录,记录了她开展慈善活动的经历。杰奎琳因为儿时的梦想和一件无意中捐出的蓝毛衣,离开了在大通银行的高福利工作,选择了一条为贫困人群解决生存问题的艰难道路,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成功脱贫。她用自己的行动和见闻告诉我们,贫困人口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条件上的改善,也需要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以及自力更生的机会。
适合谁读
· 进取者
· 企业家
· 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
关于作者
杰奎琳·诺佛葛拉兹,斯坦福大学MBA,非营利投资机构“聪明人基金”的创办人兼CEO,该基金旨在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目前已在纽约、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地设立办事处,为非洲和南亚地区的贫困民众提供饮水、住房、医疗等基本民生服务。她被称为“华尔街的良心”,是“社会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之一。
学什么?怎样才能做好慈善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参加慈善活动的经历,比如捐赠金钱或者衣物给困难群众或灾区。但你知道这些钱款和衣物最终都去了哪里吗?那些受助者的生活有没有改善呢?相信很少有人真的会去考虑这些后续问题。然而《蓝毛衣》的作者杰奎琳·诺佛葛拉兹,却深入到贫困人群中去了解并努力改善着他们的生活。支撑她做到这些的除了想要改变世界的梦想外,还有一件蓝毛衣。
《蓝毛衣》既是一本个人传记,也是一本慈善变革史。它记录了杰奎琳二十年间深入非洲等贫困地区开展慈善活动的经历。这本书不仅给读者带来感动,同时还分享了作者在世界各地从事慈善工作时获得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它提醒我们,想要做好慈善,光有同情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比如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的韧劲。只有这样,才能让善款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你还会发现
· 杰奎琳为什么辞去高薪工作;
· 蓝毛衣与杰奎琳有什么渊源;
· “蓝色烘培坊”被毁掉的原因。
一、消除贫困是一个全球议题
1、辞去华尔街高薪工作,满怀热情和信心奔赴非洲
杰奎琳·诺佛葛拉兹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从小心地善良,热情活泼,一直是一位乖巧的邻家女孩儿。在杰奎琳很小的时候,她在新闻里看到,在遥远的非洲,有的孩子跟她年龄差不多大,却没有学上,没有衣服穿,甚至连保障生存的食物都没有,他们一个个佝偻着身子,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个小老头,枯瘦的身子,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们刮走。
杰奎琳看了心痛极了,她告诉母亲,她要改变这个糟糕的世界。母亲告诉她,世界上有很多问题是我们解决不了的,你需要冷静地看待。如果你真的想改变世界,你还需要有一些改变世界所需要的技能。
从那以后,杰奎琳开始为这个梦想努力,她拼命学习,顺利考入了斯坦福大学,并拿到了MBA学位。大学毕业后,杰奎琳又顺利地进入大通银行工作,这个工作让她可以乘坐头等舱到世界各地出差。福利待遇好不说,未来的前景也是一片光明,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实现儿时的梦想了。
转折就发生在杰奎琳去巴西出差时,这次旅途让她了解到巴西的贫富差距是多么巨大,于是杰奎琳建议大通银行的老板把钱贷给穷人和工人阶级试一试,但这个想法被老板否定了,因为老板觉得穷人没有抵押品,同时也还不起贷款。
这次谈话让杰奎琳意识到大通银行不能帮助她实现梦想,所以她下定决心离开大通银行,去做一些有冒险性质的公益事业。因为这才是她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她想要对金融业做一些改变,让穷人也能有机会成为银行的贷款客户。
杰奎琳的想法并非一时的头脑发热。她了解到,孟加拉国的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在1979年就创办了格莱珉乡村银行。这是一个专门给贫困妇女提供微型贷款的金融机构,它帮助许多赤贫的妇女改变了命运,摆脱了贫困,而且乡村银行的还款率接近100%。
所以,这些穷人并不像大通银行的老板所说的那样,没有偿还贷款能力,而且他们的信誉甚至比有些富人还好。尤努斯的乡村银行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从社会底层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到这些之后,杰奎琳对自己想要通过金融工具来帮助穷人的想法更加坚定了。
接下来杰奎琳找到位于纽约的一家专为女性提供微型贷款的非营利组织,她接到的任务是去非洲当妇女大使,协助非洲开发银行建立一套女性贷款机制。正在这时,大通银行的老板决定让杰奎琳担任他的特别助理,这虽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升职好机会,但杰奎琳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她拒绝了老板的邀请,选择去非营利组织。
2、初出茅庐,投身慈善却遭遇打击和否定
在前往非洲之前,杰奎琳查阅了大量关于非洲以及微型金融组织的资料。尽管她做了充足的准备,可是当她真正深入非洲,才意识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首先一个问题是,语言不通。其次,当地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法律禁止她们在银行开户,除非这些女性获得丈夫的同意书。另一个原因是,非洲开发银行办公室的女同事非常排斥杰奎琳,她们并没有认为杰奎琳放弃了华尔街的高薪职位,来到非洲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做公益有多伟大,相反,她们觉得杰奎琳这样一个美国的白人小女孩儿根本不了解非洲,来只是做样子,根本不可能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现状。
杰奎琳当然觉得委屈,自己才25岁,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非洲想要帮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举动。可是当地人却并不认可,甚至对他下了巫毒,巫毒是非洲当地一种诅咒他人的恶毒方法,这导致杰奎琳上吐下泻,持续发高烧。好在,杰奎琳挺过来了,不过这也让她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感。
杰奎琳的行动跟昨天讲过的约翰·伍德的经历十分相似。约翰·伍德为了慈善事业,放弃了在微软的高薪职位,甚至放弃了交往多年的女友,为了筹措资金,约翰·伍德也是屡屡碰壁。一个是25岁,一个是35岁,一个是天之娇女,一个是青年才俊,就为了能让世界变得美好一点,毅然放下一切,奋不顾身地投入慈善事业,实在令人感动。只能说,有些人注定是为梦想而生的。
3、蓝毛衣的出现坚定了杰奎琳改变世界的决心
正当杰奎琳为现状苦恼不已,甚至开始对自己的选择产生动摇的时候,一件偶然的小事,重新坚定了她的信念。
有一天早晨,杰奎琳正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丘陵路上晨跑,路边一个黑人小男孩让她停下了脚步。那是一个瘦骨嶙峋,明显营养不良,看上去有10岁左右的孩子,他的身上穿着一件蓝毛衣,毛衣上还有一座小火山的图案,那件蓝毛衣让杰奎琳感到非常眼熟,于是她走到男孩面前,翻看了一下毛衣的领子,果然,在毛衣的标签上还绣着杰奎琳的名字。
杰奎琳清楚地记得,这件蓝毛衣是艾德叔叔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那一年,自己也就像眼前的黑人孩子一样大,收到礼物的自己精心地在衣服的领子上绣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件蓝毛衣陪着自己一直从初中穿到高一,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件毛衣,后来衣服实在太小穿不上了,于是她和妈妈一起把蓝毛衣捐给了旧衣回收中心,当时,她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希望这件衣服能穿在一个更需要的人身上。
如今,11年过去,杰奎琳差不多已经淡忘了这件蓝毛衣,然而神奇的命运让它又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而且是穿在一个她从来也没有想到过的非洲男孩的身上。这让杰奎琳意识到,这个世界原来是如此紧密地连接着的,每个人的行为甚至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影响和改变他人。这次与蓝毛衣不可思议的重逢也重新燃起了杰奎琳内心的热情,她要改变世界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二、用经营企业的方式来开展慈善项目
1、战胜挫折,参与“独特应变”微型贷款机构管理
非洲开发银行办公室的经历让杰奎琳了解到想要做好慈善,光有同情心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以及解决困难的智慧。
杰奎琳回家短暂休整之后,重新接到的任务是帮一家女性微型贷款机构改善经营效果。经过了几天的连续奋战,杰奎琳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为这家机构设计了健全的管理制度。
然而,当她把这份诚意满满的报告交给贷款机构的执行长时,执行长只是说自己会好好研究一下这份报告,就没下文了。过了一个星期,杰奎琳主动找这位执行长,却被告知这份报告被不小心弄丢了。要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和复印机可是稀罕玩意,远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那份报告可是杰奎琳字斟句酌写出来的,仅此一份啊。
经过这件事情,杰奎琳终于明白,任何一个组织想要正常运转,都必须有明确的制度,非营利组织更需要建立制度来明确目标和责任。她也渐渐明白了领导力的重要性,她明白,要想有所作为,她必须获得明确的任命和授权,同时她还必须要组建一个自己的团队。
正如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的,“有权力却没有爱,只会带来权力的滥用与轻率;有爱心却没有权力,只会带来滥情与无助。”爱心和权力结合才能够产生有效的行动。
后来她离开了这家贷款机构,被派往卢旺达开展另一项女性贷款计划,当地仅有的三位女性国会议员在这个项目中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这是一家名叫“独特应变”的微型贷款机构,杰奎琳设计了一个周期为十个月的迷你MBA课程,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当地女性用较短的时间学会经营和管理公司。
这个项目推出后,获得了巨大成功,许多当地妇女接受微型贷款的资助,参加十个月的MBA学习,当她们重回社会时,无论是能力还是见识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一些人还进入了当地政府机构、银行以及公司的管理层,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微型贷款使非洲女性提高了家庭收入,提升了社会地位,实现了人生价值,杰奎琳也从中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获得了成就感。
2、蓝色烘焙坊帮助非洲女性增加收入,找到人生价值
在帮卢旺达的女性解决贷款问题之后,杰奎琳和她的团队开始给当地女性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卢旺达当地有一个由单亲妈妈组成的团体,她们在两家慈善机构的资助下,创办了一间烘焙坊,每天早晨,几位妇女到烘焙坊做好点心,然后其他人把点心拿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办公室去售卖。
杰奎琳参观了她们的烘焙坊,发现她们每月亏损金额达到650美元,在这里工作的20位妇女每人每天只能赚到5毛钱,她觉得,烘焙坊再按这个样子开下去,倒闭是迟早的事。
杰奎琳觉得必须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解决烘焙坊的问题,方案就是增加销售量和降低成本。她要把烘焙坊打造成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为此,她向这些妇女传授销售的技巧,比如怎么寻找潜在客户,怎样促销,怎样与客户建立关系,如何树立品牌信誉等等。
后来,杰奎琳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烘焙坊没有正式的进销存管理系统,每人每天拿出去多少面包,卖了几个,通通没有登记管理,结果就有人钻空子,吃回扣,中饱私囊。
杰奎琳知道,企业必须依靠制度来管理,仅仅依靠信任是无法长久的,慈善机构同样如此。于是,她和烘焙房的负责人连夜设计出了一套绩效管理制度,他们在第二天向这些妇女们宣布了“底薪加提成”的新制度,同时她还强调,烘焙坊是大家共同的财产,是改变命运的希望,每个人都需要有主人翁责任感。
杰奎琳还建议把烘焙坊改造成一家门店,这样妇女们就不用每天外出卖面包了。他们把整个店面刷成蓝色,所以这个项目被杰奎琳称为“蓝色烘焙坊”。这种现做现卖的门店销售方式在我们现在看来是非常普遍的,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经济落后的卢旺达是很超前的,所以门店的生意很火爆,每个妇女平均每天能挣到3美元,这差不多相当于当地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水平了。
帮助一个妇女就是帮助一个家庭,“蓝色烘焙坊”让卢旺达地区受到资助的妇女收获了尊严和社会地位,连带地,她们的家庭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
三、建立聪明人基金,投资社会企业家
1、创立“聪明人基金”
在两年的非洲经历中,杰奎琳发现,把管理技能运用在慈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她决定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继续深造,杰奎琳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遇到了对她有着重要影响的教授约翰·贾德纳。
杰奎琳在毕业之际,获得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奖学金,支持她继续深入自己的研究。但她有点犹豫,因为她本来是想要回到一线继续慈善工作的。
贾德纳教授建议杰奎琳接受这个奖学金,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让杰奎琳深入研究美国低收入地区的企业发展策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杰奎琳还可以观察美国以及国际慈善机构是怎样运转的。在这之前,杰奎琳掌握的都是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慈善活动的经验,现在她可以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多花一点时间学习和研究,未来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杰奎琳听从了贾德纳教授的建议。她花了一年时间去考察美国各地的中小企业,这也让她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企业经营模式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她认识到,即使是非营利组织也要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因为制度可以保证纪律和活力并存。
完成了奖学金项目后,杰奎琳意识到之前的微型贷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与此同时,她曾经倾注过大量心血的“蓝色烘焙坊”也被毁掉了,因为卢旺达发生了内乱,爆发了种族灭绝大屠杀。
建立美好不容易,摧毁它们却是一瞬间的事情。这让杰奎琳看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同时也提醒她制度的重要性。因为制度能够激励人们去做对的事情。卢旺达就是因为过度依赖外国的援助,再加上政府集权,缺乏制度管理,才发生了这次大屠杀。
于是她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会长彼得·哥德马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杰奎琳认为,传统的慈善缺乏效益评估和责任归属,所以往往无法长久维持下去。要想让慈善事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就需要将经营理念灌输到慈善事业中,把贫民当做顾客来对待,而赞助者要转变身份成为投资者。
哥德马克会长认可了杰奎琳的理论,他决定出资帮助杰奎琳成立基金会,就这样,杰奎琳的“聪明人基金”(Acumen Fund)在2001年成立了,它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是一个融合了市场经济和传统慈善的全新的模式。
“聪明人基金”是专门为穷人设立的创投基金。这个基金会募集来的善款都会投资给那些有创新精神、希望改变贫困人口现状的社会企业家。然后再由这些社会企业家去帮助一些组织给贫困人口提供服务,以及帮助他们自力更生。所以“聪明人基金”的核心工作是寻找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企业家,目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能够独立运作、自给自足的优秀企业。
2、投资社会企业家
准确地说,“聪明人基金”投资的是“改变”,它打破了捐赠者与受助者之间原先不平等的施与受的关系,捐赠者得到的不是金钱的回报,而是世界的改变。
杰奎琳在“聪明人基金”成立之初,找到了20位充满智慧与创新精神,并且有丰富人脉的创业伙伴。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家拥有对贫困人口的怜悯之心,每一位创业伙伴都为基金会捐助了10万美元。
在基金会后来的运行过程中,杰奎琳遇到了很多困难,她也有很迷茫的时候,但她和她的团队“摸着石头过河”,一路摸索,从错误中学习,不断改进和优化方法,她常说:“如果你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注意力不要集中在困难上,不要请求别人支持你的观点。停止说话,开始行动。”
如今,杰奎琳创办的“聪明人基金”成功投资了很多项目,我们以文卡塔斯·瓦米医生创立的“亚拉文眼科关爱中心”为例讲一讲这个模式的特点。
文卡塔斯·瓦米医生是一名医术高超的印度眼科专家,他在退休后,立志要开办一家眼科医院,为印度大量无力负担昂贵医疗费用的穷人服务,于是他创立了“亚拉文眼科关爱中心”,他的经营模式是向富人提供有偿医疗服务,用赚来的钱为穷人治病。
“亚拉文”有三种经营模式:“付费医院”、“免费医院”和“医疗营”。因为瓦米医生医术精湛,所以很多印度的有钱人都会慕名找他看病,这部分人就去“付费医院”治疗。“免费医院”平均每天接待500名穷困的病人,会诊和手术全部免费。
而“医疗营”则是在“聪明人基金”的投资下建立的远程医疗小组,这也是“亚拉文”最大的特色,这些医疗小组直接进驻到贫困地区和眼科医院无法覆盖到的地区,与当地的社区领导者和服务组织合作,提供眼科诊疗服务,“医疗营”的所有诊治都是免费的,包括将病人从“医疗营”转移到医院的费用。这样一来,“亚拉文”的服务触角就深入到了几乎印度的所有地区。
如今,“亚拉文”每年接诊上百万名病人,在他们做的将近30万台手术中,2/3的门诊和3/4的手术,是免费提供给穷人的,他们以全印度不到1%的眼科医疗资源,完成了全国5%的眼科手术,让无数病人得以重见光明。在这个过程中,“聪明人基金”功不可没。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优秀的社会企业家在开展慈善工作了,比如陶朱公范蠡,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我们对他的了解可能多数与越王勾践和西施有关,其实范蠡还是中国最早的慈善家和社会企业家之一。
范蠡辅佐勾践灭掉吴国之后,选择了功成身退,他隐居经商,同时开始了慈善事业。他先是来到齐国,改名换姓做起了买卖,很快就成为了齐国的首富,被齐王发觉后,范蠡将所有的财富捐给了齐国的贫民,来到陶地,化名陶朱公,继续经商。
范蠡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所以他经常向穷人传授经商获利的方法,好让他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譬如,他“劝农桑,务积谷”,是教给百姓要重视农业,学会养蚕,还要懂得储藏;“农末兼营”,是教给百姓除了重视农业外,还要学会做手工业等来增加收入;“夏则资皮、冬则资絺[chī,细葛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夏天收集冬天的衣服,冬天收集夏天的衣服,是教给百姓未雨绸缪,利用换季来节约购买成本。
这些窍门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微不足道,但在古代却是十分优秀的金融策略,很多人因此摆脱了贫困。
总结
杰奎琳通过《蓝毛衣》告诉我们,要想做好慈善,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因为“用爱是发不了电的”。想要实现梦想,你不仅需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你还需要有解决困难的思路和方法。
杰奎琳放弃了华尔街的高薪工作,加入非营利组织。她创立了“聪明人基金”,帮助了众多贫困人口改变命运、改善生活。更令人钦佩的是,在帮助穷人改变的过程中,杰奎琳也在一路成长,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独自摸索并创立了全新的慈善投资模式,让慈善成为一项可以永续经营的、能够自我造血的特殊事业。
杰奎琳的慈善之路并不平坦,期间有挫折、有白眼、有反复,但每当她的内心产生怀疑和动摇时,那个十岁男孩儿身上的蓝毛衣都会给她力量,那件蓝毛衣就是一面旗帜,提醒她勿忘初心,勇敢前行。
希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一件这样的蓝毛衣。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424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月亮猫)
《蓝毛衣》金句: 我们不能以一个拥有伟大胸怀的行善者自居,而是要以一个能够有所贡献、而且能够因此有所成长的人自处。
想要做好慈善,光有同情心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内容:
《离开微软,改变世界》|如何改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缺失的问题?
《贫穷的本质》|贫穷之所以难以改变,是因为他们缺少信息来源,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世界名企名人】《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美国报业第一夫人是怎么将美国总统拉下台的?
上次推送内容
【晚清宫廷回忆录】婉容/文绣传:中国末代皇后和皇妃(上)|从明星皇后到冷宫弃妇 。
史记·燕召公世家|三十五位君王里,能称得上圣主明君的恐怕只有燕召公了。
【诺奖文学】《女士及众生相》下|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销售巨人 SPIN教你如何销售大订单》|想要成功销售大订单,应该做些什么?
本次推送:
《经营最重要的事》|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经营难题?
【晚清宫廷回忆录】婉容/文绣传:中国末代皇后和皇妃(下)|挣脱囚笼的末代皇妃。
《众媒时代》|如何成为阅读量“10万+”内容的产出者?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37岁找准方向不算晚
《认知天性》|哪些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
《蓝毛衣》|为什么说要做好慈善,光有同情心是远远不够的?
《愿景》|如何运用愿景驱动企业发展?
史记·宋微子世家|为了企业的未来发展,不能死守规则和经验。
下次推送:
《大转型》|全球大萧条反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不是力量》|什么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Facebook效应》|Facebook是如何网聚人的力量的?
《隐性逻辑》|觉的思维陷阱和应对方法。
《底特律往事》|“汽车之城”底特律破产的来龙去脉。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你以为的笔记和专家和笔记,到底有什么区别?
《知识管理》|如何把知识管理与业务结合起来?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黄河青山》|《万历十五年》作者的大历史观是怎么形成的?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