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有涯愿无尽》|如何用郑重的态度面对人生?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知行合一。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我生有涯愿无尽》是一部历时27年编纂,经过5次增删的传记,它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熠熠生辉的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一生,被称为梁漱溟最完整的自传。
关于作者:
梁漱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学什么:
1、了解梁漱溟传奇的一生
2、梁漱溟的社会观和人生观是怎样的?
一、少年有志于学:父亲和家世对梁漱溟的影响
1893年,梁漱溟在北京出生。那是清朝光绪十九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梁漱溟的祖上是广西桂林人,后来因为祖父考上了举人,就搬到了北京,从那以后,梁漱溟的父亲和他这一代人,就都生长在了北京。其实梁家的祖上可以追溯到元代的皇族宗室,梁家从云南搬入北京,让他们一家人身上兼具了南北两种气息,有了一种“不南不北”的中间性。
另外,梁漱溟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都是举人或者进士,祖母、母亲也都能诗能文,可以算得上是“官宦之家”或“书香门第”。但不幸的是,祖父英年早逝,导致家里一贫如洗。梁家曾经富庶过,也曾经贫穷过,这种起起落落的经历也让梁漱溟从小就比同龄人更早熟,思考问题也更加深刻。
虽然梁漱溟小时候生活条件一般,但父母对他的教育一点没落下,尤其是梁漱溟的父亲,对梁漱溟的影响很深。
梁漱溟的父亲踏实稳重,没有耀眼的才华,平时做事情下的也都是笨功夫。但他心思周密仔细,还有一腔热血和一身侠骨。他是一个真正的“事功主义者”,认为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这种“重实干、轻学问”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梁漱溟,所以梁漱溟年轻的时候一度很讨厌读书人。
梁漱溟小时候几乎没有挨过父亲打,他与父亲更像是交心的朋友,父子俩还常常因为对时局的不同看法而争吵,好像完全忘记了彼此的身份。
梁漱溟小时候有次不小心丢了一串钱,心里很着急,四处找都找不到。结果这串钱被父亲捡到了,但他没有像普通家长那样责怪梁漱溟,而是在纸条上写了一段话,放在桌上。纸条上是这么写的:“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孩子,把一串钱落在树上了,还到处问人钱在哪里。结果第二天,他老爹打扫庭院的时候,抬头就看见钱好端端地挂在树上呢,于是给儿子指了指,儿子这才知道自己糊涂了。”梁漱溟看见这张纸条,马上反应过来,跑去树下一探究竟,发现钱果然挂在树上,心里不禁感到一阵惭愧。
父亲对梁漱溟的教育可见一斑。
二、梁漱溟谈“自学”
梁漱溟一生取得的学术成就,离不开“自学”两个字。
梁漱溟晚年在一篇文章中,谈起了自己头上的很多称谓: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等等。他谦虚地说,这些说法并不合适,一方面是糟蹋了那些真正学者的名声,另一方面也埋没了他自己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梁漱溟认为自己称不上是一名“好学生”,而且从始至终没有想当学者的念头。虽然过去几十年里,梁漱溟当过大学教授,也出过好几本书,但那都是误打误撞出来的。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中,曾提到过这件事情,他说,在别人看来,我梁漱溟是喜欢谈学问的人,也以为我是在这里著书立说。其实我对这些东西没兴趣,我只是很单纯地说我想说的话而已。
在梁漱溟看来,学问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探求和钻研学习,才会真正的切实有用。相反,如果学问可以轻松地从别人身上学到,那么也派不上什么用场。梁漱溟为人做事,靠的就是这种认真、实际的态度。他从懂事开始,就热衷刨根问底,这种认“死理”的态度并不是说他固执己见,而是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不会人云亦云。所以说,梁漱溟虽然不讲学问,但是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被他收进脑海,经过一番思索,加工成自己的思想。他越认真,从外面学习到的东西就越多,那么思想也就一步步地改进,慢慢地就变成今天这样子。梁漱溟经常谦虚地说自己其实不懂什么叫哲学,是后来别人告诉他说“你讲的这叫哲学”,然后他才晓得自己这么多年思考的问题,原来叫哲学。
“从自己的思考出发,而不是一味听从他人的经验”,这句话可以说是梁漱溟“自学”的起点。除此之外,梁漱溟还常常说自己从小到大不断地学习,但重心从来不在书上,而是放在自己所处时代环境的一切所见所闻。真正的学者从来不是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而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而去浩瀚的书海中求索答案。
所以梁漱溟说:“我实在没有旁的,我只是好发生问题。”有了问题,就会用心思索;用心思索后,也就有了自己的主见;当人有了自己的主见,那么为人处事也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说,旁人眼中的做学问,对梁漱溟来说,只不过是花心思解决自己的问题罢了。
三、梁漱溟思想层面的三个阶段
我们看到的梁漱溟晚年的照片大多神情严肃、不苟言笑,一副典型大学者的气魄。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却一度对生命感到绝望,几次想要剃度出家。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梳理梁漱溟思想层面的三个阶段,来感受他当时的顿悟与挣扎。
1、近代西方功利主义思想
二十岁之前,梁漱溟深受父亲的影响,觉得世间的是非善恶都可以用利害得失这四个字来概括。这种把万事万物都用利益得失来衡量概括的思想,接近于西方的功利主义哲学。
年轻时候的梁漱溟觉得,人活一生,就应该尽力避免痛苦,寻找快乐,趋利避害。至于一件事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并不应该从道德评判的角度出发,而应该看这件事对人有没有好处以及这种好处的大小。假如这件事对大家都没有好处,那就不应该坚持;如果这个事情对自己、对大家都有好处,那么它就是天底下第一重要的事情。
在当时的梁漱溟看来,群体利益才应该是人们行动处事的唯一标准,他的这种思想是由当时特殊的时代造成的。梁漱溟的前半生横跨了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当时国家国难当头,社会上还有一群文人在那高谈阔论、空谈误国,反观西方列强,却十分务实。连日本这种小国,在学习西方后都可以战胜清朝,由此可见“兴实学”“办实事”的巨大效果。梁漱溟有感于中外的巨大落差,不由得心生愤懑,再加上父亲对实践的推崇,慢慢地就形成了类似功利主义的思想。
2、古印度佛学思想
功利主义研究到头无非是“利”“弊”“得”“失”四个字,但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长,梁漱溟看这四个字感觉越来越不对劲:利弊和得失,它们看上去好像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其实本质是相同的,无外乎在讨论苦与乐。苦、乐是人生中最真切的感受,人的趋利避害,换句话也可以说是去苦就乐。无论是个人的利益得失,还是国家的利益得失,到头来还是要落实到具体个人的苦乐上来。
梁漱溟发现,欲望出自于我们的主观,而所谓欲望是否被满足,是跟现实相关的。有的人心想事成,有的人运气不好,所以说人生是苦是乐,也不能片面地从个人的主观出发,或者片面地从实际生活出发,这两种途径都是不对的。想到这里,梁漱溟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他认为人生基本是苦的。因为人从生下来,就需要面对各种短缺:缺衣、缺食、缺爱……或者说,人生要面临一大串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就是欲望的本质,同时痛苦也是蕴含在其中的。
3、中国儒家思想
梁漱溟30多岁的时候,又决定从消极出世转为积极入世,开始认真研究传统儒学。
这一重大的思想转变来源于一次特殊的读书经历。小时候梁漱溟对《论语》不太上心,长大后,他又重读《论语》,他惊讶地发现,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门人谈到“苦”字的次数屈指可数,而谈到“乐”字却比比皆是。他发现,在《论语》中,“乐”的反义词不是“苦”,而是“忧愁”的“忧”,比如“仁者不忧”和“乐以忘忧”。如果按照佛家话来说,“乐以忘忧”就应该改成“乐以忘苦”。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引发了梁漱溟深层的思考。
梁漱溟之前认为,人生的本质是苦乐,是欲望,但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人也就永远无法真正地快乐。但看完《论语》后,梁漱溟发现欲望其实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如果我可以做自己精神的主宰,不让自己困在欲望的牢笼里,那么我就可以获得真正的快乐。
梁漱溟认为,生命流畅自如则乐,反之,顿滞一处则苦。如果人们因为欲望被满足感到快乐,其实只是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成为了欲望的奴隶。而真正的智者,不做欲望的奴隶,他们想做欲望的主人。是苦是乐,完全出自自己的内心,跟欲望无关。
四、梁漱溟的人生观:逐求、厌离、郑重
中国传统对于人生态度的分类采取“出世”和“入世”的二分法,但梁漱溟先生说,用三分法划分人生态度会更准确一些,他把人生态度概括成了逐求、厌离和郑重。
1、逐求
第一种人生态度叫逐求,是人对于物的态度,比如追求功名、金钱、美女等,是人对外物的征服。这种人生态度的典型代表是二十世纪初的西方殖民者。梁漱溟对于这种人生态度多少有些讽刺,但也肯定高级的逐求是可以让人类的科技得到进步。比如蒸汽机的发明、工业革命,也都是很多人“逐求”出来的。他们的努力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也让整个社会财富得到巨大提升。但一旦逐求过度,人类就会沉迷其中,整天声色犬马,变得跟动物没什么两样。总的来说,逐求是一种被外在力量推动的追求,它既可以让人类沉迷欲望,也可以让人征服自然。
2、厌离
第二种人生态度叫厌离,是指我们可以转过头回看自己,观察自己的人生,发现很多痛苦,从而产生厌离人生的态度。有些人突然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就是一种厌离的现象。
不过,人世间的苦难确实数不胜数,生活中又充斥着生离死别,有时候实在让人觉得人生没有意思,久而久之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厌离的情绪。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厌离的态度,只是深浅的问题。深的厌离会让人产生厌世的情绪,极端情况下还会让人选择轻生;而浅的厌离也会让人烦躁抑郁,觉得生活苦闷无趣。总的来说,厌离是一种对苦难领悟后产生的厌恶情绪,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也直接造成了宗教的诞生。
3、郑重
第三种人生态度叫郑重,郑重简单说就是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梁漱溟经常拿儿童举例子来解释郑重。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幼儿园的时候,玩起来是最快乐的,比长大后的“玩”快乐多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会专注于玩本身,不去想以前发生过什么或以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任何贪求之念,只专注于当下。郑重的人生态度,是最对当下负责的。郑重是从当下产生力量,是典型中国儒家“正心诚意”的思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专注自己的初心,认真活在当下的人,可能才会真正的快乐。
结语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在追悼会上,挂着一副挽联:百年沧桑,救国救民;千秋功罪,后人评说。横批:中国的脊梁。梁漱溟的一生贯穿了晚清、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见证了无数的沧桑和衰亡,也对这片土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脊梁”这五个大字可以说得上是实至名归。
【编辑:Stan】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李嘉诚传:峥嵘》|李嘉诚是如何滚雪球一般积累自己的财富的?
《柳井正:怀抱希望》|柳井正是如何让每个人的衣柜都有一件优衣库的?
上次推送内容:
《天才的编辑》|通过一个伟大编辑的人生了解文学编辑对作者和作品的重要性。
【大咖讲书】何伊凡《原则》读书会(十九)|任何一级的权利阶层都需要有能问责的人。
本次推送:
《我生有涯愿无尽》|如何用郑重的态度面对人生?
【严选好书】所谓爱情,不过是“你和我”的艺术。
《说服:全球顶尖企业的商务沟通之道》|如何掌握说服的艺术?关键是要避开这5宗罪。
【大咖讲书】何伊凡《原则》读书会(二十)|团队成员首先要确立价值观的一致。
下次推送:
《无乐之词》|透过格拉斯的创作和生活,理解他的音乐风格和人生态度。
【严选好书】人性最大的恶就是不懂“感恩”。
《指数型组织》|创业者怎样打造一个独角兽?
【大咖讲书】何伊凡《原则》读书会(二十一)|创业的早期要警惕自大的理想主义者。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