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书】《那年夏天》|了解美国梦背后的滑稽和疯狂。
1927年处于快速崛起时期的美国乱象。
核心书摘:
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认为中国就像美国上世纪20 年代后期或是30年代前期的情况。” 萨默斯所说的上个世纪20年代,正是美国快速崛起的时代。当时的美国迎来了自南北战争之后最大的经济繁荣,开始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开启长达数十年的“美国世纪”。
2013年,美国著名作家比尔·布莱森出版《那年夏天》一书,写的正是1927年处于快速崛起时期的美国。这本书一经推出就成为当月最佳图书,还被评为苹果系统应用软件“iBooks”2013年“最佳非虚构类图书”,《星期日泰晤士报》 “年度最佳图书”,《芝加哥论坛报》“最值得关注的图书”。作者将1927年夏天的各种人和事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生动地讲述了“大萧条”之前美国社会的百态。
关于作者:
比尔·布莱森,世界知名的非虚构类作家,曾任职于伦敦《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同时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报刊撰文。他的作品主要有旅游类随笔,以及《万物简史》、《母语》等历史科普作品,横跨多领域,皆为非学院派的幽默之作。2004年,他的作品《万物简史》荣获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安万特奖”。2005年,英国杜伦大学为了褒奖他“对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遴选他为“校监”,并将主图书馆命名为“布莱森图书馆”。2013年他被英国皇家学会选为荣誉院士,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外国人。
学什么:
1、1927年处于快速崛起时期的美国乱象
2、了解美国梦背后的滑稽和疯狂
一、耶稣复活以来最伟大的事件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耶稣复活以来最伟大的事件。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古老的欧洲遍体鳞伤,但远在大洋另一端的美国不但毫发无损,还发了一大笔军火财,并迎来了十多年的富足和繁荣。1923年,柯立芝政府上台了。柯立芝是典型的无为而治派,据说他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到了下午打2-4小时的小盹,晚上再睡上11个小时,但即便如此,美国还是在繁荣的大道上一路绝尘,股票指数也节节攀升。
1927年是美国大城市快速发展的年代。工业化快速推进,吸引了一大批农民进城,城市规模快速膨胀扩张,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工地,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城内城外的汽车越来越多,仿佛一夜之间美国就变成了“车轮上的国家”。年轻人聚在一起通过收音机了解最新最流行的新闻,影院则上映最新潮最劲爆的好莱坞大片,整个国家充满了活力和新鲜劲儿。而在这场狂欢盛宴中,传奇飞行员林德伯格无疑是风头最劲的主角儿。
1927年5月20日早晨7点30分,年轻的林德伯格驾驶着 “圣路易斯精神”号飞机,从长岛的罗斯福机场起飞,历经33.5小时近6000km的不间断飞行,5月21日晚10点24分在巴黎布尔歇机场着陆。这一壮举震惊了全世界,让林德伯格成功当选美国《时代》杂志“1927年度风云人物”,27年后他出版的自传《圣路易斯精神号》获得了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足见人们对他的认可程度,并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衰减。
此次飞行的起因要追溯到1919年,当时一位法裔美国人雷蒙德·奥泰格设立了一项飞行挑战大奖,悬赏首位在纽约和巴黎间直飞(任何方向)成功的飞行员,奖金为25000美元,有效期到1929年。在此之前,人类已经通过飞艇,或飞机中途经停的方式飞越了大西洋,但想要直飞,仍是困难重重,几乎不可能。在林德伯格之前,已经有三个团队进行了尝试,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有几位挑战者要么当场坠机死亡,要么消失在了茫茫海洋上,再无踪迹。
当时林德伯格25岁,但看起来只有18岁。他身高1.88米,体重58公斤,不抽烟、不喝酒,连咖啡、可乐也不喝,也没有和人约会过,生活方式健康得令人难以置信。他大学读了一半就宣布辍学,要去当一个飞行员。在那个时代,当飞行员收入微薄,又不安全,还没有前途,怎么看都不靠谱。他的父亲是一位国会议员,对儿子的选择很不满意,最后实在没办法,才勉强同意让他试一试。
林德伯格先是当了一段时间特技飞行员,也就是开着飞机给人们做表演,比如让飞机在蓝天上做出俯冲、翻滚等各项动作,有时会表演低空跳伞,有时会带上观众上天兜一圈。等到1924年,他又在美国陆军的航空服务部门工作了一段时间,一年后他当上了航空邮件飞行员,在圣路易斯和芝加哥两城之间送信。就在这时他了解到了奥泰格奖,这点燃了他的探险梦想。
林德伯格先找人造了一架飞机,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圣路易斯精神号”。因为预算有限,这架飞机存在着很多短板。比如它采用固定起落架,两个轮子没法收起来,只能悬空在风中拖曳,就好像是开着一辆汽车在高速上飞驰,驾驶员却把胳膊伸出了窗外。还有,这架飞机没有装导航设备,没装无线电,使用单引擎,连燃油表都没有,需要驾驶员边飞行边手动计算油耗。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飞行里程,这架飞机还摒弃了所有不必要的重量,就连一份完整的地图林德伯格都嫌重,硬是把四周的白边给剪掉了。出发前林德伯格只带了五块三明治,用他的话说:“要是我能到巴黎,这些就足够了,要是我到不了巴黎,即使带更多也没有必要。”他的竞争对手都是2-3人的团队,只有他是独自上路,飞行三十多个小时。
当时纽约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风暴,上空的乌云还没完全散开。其它几个团队认为风险太大,但林德伯格还是决定起飞。他跟记者解释他的计划,他要独自驾驶一架极不稳定的飞机穿越风暴、云层和黑暗飞上天空,要平衡好由14个阀门控制的5缸燃料的用量,并在没有无线电导航的形势下靠直觉和地图前进。到了晚上,他得用牙齿叼着手电筒,把所有的东西摊在膝盖上,核对自己的位置或做计算。与此同时,他还得用膝盖夹着飞机操纵杆,让飞机尽量保持平稳飞行。记者们听到他的计划都惊呆了,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际上,他从一开始起飞就很不顺利。连续几周的降雨让跑道泥泞且布满水坑,林德伯格的飞机缓缓提速,但似乎“被黏在了地上”。飞机短暂腾空了两次,但因为装载的燃料太重,又落了下来。距离跑道终点只剩150米了,飞机的轮子还紧贴在地面上。跑道的尽头还停着一辆拖拉机,半空中悬着机场的电话线。林德伯格没有放弃,他做出了第三次尝试,就像是他把自己的意志力注入了飞机一样,飞机硬生生地被扯离了地面。
尽管飞机腾空了,但爬升得非常缓慢,似乎不大可能躲过眼前的电话线。围观的人群发出一声惊呼。幸运的是,飞机慢慢地躲过电线,之后掉头向北,掠过长岛海峡灰蒙蒙的水面。下午6点过后,林德伯格越过北美洲大陆的尽头,一头扎进了开阔的海洋上空。又过了16个小时后,这架飞机安全抵达了法国。此时林德伯格又面临着一个难题,他的地图上没有标注勒布尔歇机场的位置,他只知道机场在巴黎市区东北大约11公里的地方。他在埃菲尔铁塔上空盘旋了一阵,然后朝着那个方向飞去。他发现那里有个地方闪烁着明亮的灯光,灯光向四面八方延伸出长长的触角,依稀看出机场的模样。他缓缓地落了下去,把飞机停在了勒布尔歇机场的草坪上
林德伯格没有意识到,那些灯光都是汽车前灯发出来的。通过无线电收音机,法国人民知道了他驾驶飞机横跨大西洋的壮举,于是纷纷开车来机场欢迎。当天晚上巴黎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交通堵塞,上万辆汽车亮着前灯堵在路上,形成了一道道以机场为圆心的明亮的放射带。数万巴黎人冲过机场奔向飞机,他们把林德伯格从驾驶舱里拉了出来,像捧起战利品那样把他举了起来,整个勒布尔歇陷入了一片狂喜。次日早晨,清洁工们在机场收集了一吨多的垃圾,其中还包括6副假牙。与此同时,喜悦的消息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了全球。
之后几天,法国总统加斯东·杜梅格授予林德伯格军团勋章,这是法国总统第一次亲手将国家最高荣誉奖项授予美国人。巴黎市政厅则赠给他城市钥匙,法国航空俱乐部还专门为他组织了一场游行,有上百万观众参加。法国外交部所在地奥赛码头升起了美国国旗,这是星条旗首次飘扬在这座建筑上。人们将林德伯格紧紧拥在怀里,热情地称他为“孩子”。
值得玩味的是,法国人的热爱和激情针对的是“飞行员”林德伯格,而不是美国人林德伯格。事实上,当时的法国人对暴发户“山姆大叔”非常不友好,因为战后法郎大幅贬值,美国的游客趁机跑到法国买买买,让当地人看了很不爽。巴黎人经常对着美国旅游团的大巴扔石头,咖啡馆的服务生也不愿意接待美国的旅游团。人们一度以为,林德伯格能让法国人改变看法,但事实是林德伯格走后第二天,法国人又开始向美国的旅行客车扔石头,咖啡馆的服务生还是一副爱答不理的嫌弃眼神。
从欧洲离开后,林德伯格回到美国,狂热紧跟着他的踪迹也席卷而来。《纽约夜生活》称其为“一个孤独的人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壮举”,还有人说这是“自耶稣复活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柯立芝总统宣布,6月11日是美国的“林德伯格日”,邮局则匆匆推出特种航空邮票——林德伯格成了第一个在世时就获此殊荣的人。
林德伯格曾定了一项报纸剪报服务,好让母亲能看到跟自己飞行相关的新闻报道。几天后他的母亲惊讶地发现,一支卡车车队就停靠在家门口,上面放着上吨重的报纸。这是近一周的报纸剪报,要知道当时全美的报纸共发布了25万篇报道,总计3600万字,的确值得好几辆卡车运送。林德伯格成了那一年当之无愧的“新闻人物”,再没有一个人能望其项背。
二、政府毒死了自己的公民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政府毒死了自己的公民。
1927年6月23日晚,林德伯格引发的狂热尚未散去,在纽约市就发生了一出悲剧。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一名富商,43岁的威尔逊·希科克斯回到了罗斯福酒店,喝完一杯小酒后准备入睡。但突然之间他感觉浑身都不舒服,喉咙和胸口开始发紧,苦涩的疼痛在整个身体中蔓延。他痛苦地站起来,跌跌撞撞地向门口走去,想叫人帮忙。但他没能走过去,而是慢慢地、悲惨地倒在了房间的地上,浑身僵硬,连一丝肌肉都无法动弹,这是典型的马钱子碱中毒的征兆。是谁毒杀了希科克斯呢?答案是政府,政府的“禁酒令”毒杀了他。
1919年,美国发布了史上最严的《禁酒令》,也就是《沃尔斯特法令》。当时美国人对酒精的消费热情高涨。从1900年到1913年十三年时间,美国啤酒的产量就从12亿加仑涨到29亿加仑,烈酒产量也从9700万加仑狂涨到1.47亿加仑,人均酒精消费量增长了三分之一。很多开明人士认为这太过分了,建议禁酒,但《沃尔斯特法令》出台后,就连这些人都吓了一跳,因为法令的规定实在是太苛刻了。比如说对“致醉类饮料”的定义,法令规定是“酒精含量超过0.5%的饮品”。这就意味着,哪怕是最低度的啤酒、葡萄酒,都被纳入了法律禁止的范围内,这是要让美国真正做到“滴酒不沾”啊,但这怎么可能呢?
从1920年起,禁酒相关法令生效,人们再也没办法通过合法渠道买酒了。表面看酿酒行业消失了,其实是转到了地下,由私酒贩子和黑帮组织控制了起来。
有社会学研究人员对此展开调查,他们收集禁酒令期间人们的肝硬化死亡率、酒精中毒死亡率以及警察逮捕记录中与酗酒有关的数据,拟测出当时美国公民的酒精消费量。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禁酒令生效的第一年,美国人的酒精消费量立马断崖式下跌,跌到了禁酒前的30%。但之后数年,这个数字开始逐渐爬升,一直恢复到了禁酒前最高峰的60%-70%。
让《禁酒令》难以推行的还有一个原因,酒精本身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了GDP政府不能粗暴地禁掉所有的酒精行业。很多私酒贩子就趁机钻漏洞,偷盗工业酒精兑上水制成假酒。据统计,到1920年代中期,有大约六千万加仑的工业酒精被盗。为了制止这些偷工业酒精的贼,联邦政府想出了一个奇葩办法,在工业酒精里掺入杂质甚至是有毒物质,让人们无法饮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得到可以制作假酒的工业酒精,私酒贩子被迫研究起了高等化学。他们高薪雇佣化学家,对被污染的工业酒精进行“净化”。为了杜绝“净化”行为,政府的“加料”行为也就越来越猛,越来越毒,越来越复杂,简直就是把化学元素周期表丢到饮酒者胃里。就这样,一场史无前例、别开生面的“化学战”就在政府和私酒贩之间展开了。而希科克斯先生的不幸就在于,他买的是没净化好的毒酒,最终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纵观古今中外的饮酒史,大规模的禁酒行动可不仅仅只有美国有,当年三国征战时期,曹操、刘备、诸葛亮都采取过禁酒令,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手段。其中曹操颁布的《禁酒令》是最严格的,刘备的禁酒期是最短的,诸葛丞相的禁酒效果是最好的。
先说曹操的《禁酒令》。当时是建安十二年,曹操已经平定了北方的战乱,准备南征刘表和孙权。但是,中原地带连年战乱,人口大量逃亡,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尽管曹操下令屯田来增加生产,但粮草还是没办法支持南征。曹操就把矛头对准了酒业,因为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粮食。于是曹操就颁布禁酒令,说美酒会乱德乱性,所以要禁。当时的文坛领袖孔融向来和曹操不对付,他当面指出禁酒不是因为“乱德乱性”,而是曹操要“惜谷”,就是说曹操军粮短缺,舍不得人们用粮食酿酒。因为直言无忌,孔融得罪了曹操,导致一年后全家被杀。孔融曾说自己“座中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可以说他间接地死在了这“杯中物”上。
相比之下,刘备的禁酒令就宽松得多。当时蜀国天旱,粮食歉收,刘备就下令采取临时性举措——禁酒。一开始官府管得很严,衙役们会到人们家里检查,一旦发现有酿酒的器具就把人抓起来。一天刘备和臣子简雍走在路上,看到一男一女迎面走来。简雍就对刘备说:“这俩人想做那种不可描述的坏事,把他们抓起来吧。”刘备就问:“你怎么知道?”简雍说:“因为他们带着做不可描述坏事的工具啊,其罪就等同于家里藏着酿酒器具啊!”刘备听了大笑,也明白了简雍的意思。刚好那时旱情有所缓解,刘备就让人把抓了的人放了,禁酒令也就不了了之了。
诸葛亮主政蜀国时,也曾采取过禁酒措施。诸葛亮执政期间,虽多次北伐,蜀中人们仍很富裕。民富则多欲,就喜欢饮酒。诸葛亮并不一味地反对饮酒,他认为酒是“合礼致情,适体归性”之物,小饮怡情、大饮才伤身。他只是要求蜀中上下饮酒要悠着点,不可过度。所以在他治理期间,蜀国人会喝酒,但在大街小巷里不会看到很多喝醉了的人。这或许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吧。
三、三K党与优生学运动
最后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三K党与优生学运动。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被称为爵士时代、咆哮时代、鼓吹时代、浮华时代,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标签,叫嫌恶时代。在美国历史上,再没有一个时代像那个时期一样,全方位地、无理性地憎恶他人。这种嫌恶,最终导致了三K党的再次崛起,以及和纳粹遥相呼应的优生学运动。
当时美国白人的嫌恶对象主要是黑人。例如,《纽约客》的老板哈罗德·罗斯曾以品位为由,禁止杂志使用“厕纸”一词,但却不禁止“黑鬼”“黑崽”这些词。《纽约客》曾刊登了一幅漫画,配了一句遗臭万年的对白:“这些黑鬼,在我看来都长得一模一样。”黑人喜剧演员伯特·威廉姆斯被誉为“这个时代最有趣的人”,他在曼哈顿租下了一间豪华酒店公寓,却只能从货用电梯进出。
除了黑人,犹太人也受到了种种歧视。犹太剧作家乔治·考夫曼年轻时在华盛顿一家报社当记者,有天晚上老板看到了他,就对他的主管咆哮道:“那个犹太佬在我的报社里干吗?”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詹姆斯·麦克雷诺兹轻视犹太人同僚路易斯·布兰代斯,每当布兰代斯在法庭中致辞,他就看报纸、研究文件,绝不看人家一眼,从而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这样的嫌恶氛围中,三K党再次死灰复燃了。在中西部地区,专门针对犹太人,在更远的西部地区则针对东方人,在东边针对犹太人和南欧人,在所有地区都歧视黑人。尽管三K党有着臭名昭著的虐杀黑人历史,但在1927年,它还不是最危险的,真正危险的是优生学联盟。这个联盟由当时最杰出、最博学的科学家和学者构成,他们集体陷入了执念,认为危险的劣等民族正在入侵美国,政府必须要采取紧急措施。
纽约顶尖的医生威廉·罗宾逊博士就是优生学联盟的一员,他宣称天性低劣的人“就不该有出生的权利,但既然他们生了下来,就不应再有权利繁育后代”。另一位医生W.邓肯·麦金则主张:“那些毫无价值、不该享有人类权利的人不应该繁衍后代,最简单、最善意、最人道的方法就是将之温和、无痛地处死。”
作家麦迪逊·格兰特则把“优生”的枪口瞄准犹太人,说他们“身材矮小,思维怪异,无情无义,只看重个人利益”。他认为劣等基因无法被稀释,用他的话说,“即使跟欧洲三大优等种族的任何一支通婚,犹太人也始终是犹太人。”而当时最杰出的科学家查尔斯·达文波特则认为波兰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塞尔维亚人、希腊人和“希伯来人”都不聪明、不可靠,更容易堕落,更容易发生暴力犯罪,甚至说,美国接纳他们等同于“种族自杀”。
在这些人的推动下,美国成立了优生学档案室,以大规模绝育的方式“不惜一切代价净化种族”。在档案室看来,除了上述人群外,他们还要对疯子、智力缺陷者、孤儿、流浪汉、乞丐、重听者和盲人绝育,这些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10,是美国人口中最无价值的1/10。
同样是在1927年,弗吉尼亚州爆发了一起诉讼案:有个名叫卡丽·巴克的17岁低能女孩,因为生了一个私生子而被关进低能患者收容所。她的母亲也被关在那里。收容所的负责人要对她进行绝育手术,理由是她家连续三代人都存在智力缺陷,这样的家庭显然生不出智力正常的后代,为了她们着想,同时也是为了社会,应当实施绝育。
这样说其实并不公平。巴克的私生子是个女孩,叫薇薇安,一个社工只是看了她一眼,就对外宣称她“看起来有点不正常”。其他人没有核实,也纷纷说薇薇安的智力不正常。诉讼案发生时,薇薇安才6个月大,当时没有任何测试能判断这么大孩子的心智水平。事实上,薇薇安后来表现出了高于一般人的智力水平,有一次甚至还登上了班级的光荣榜。
但这些证据都被法庭选择性地忽视了,法庭采用斯坦福的比奈-西蒙智商测试表对巴克和她的母亲进行测试。现在这套量表主要用于遴选高智商人群,但最初发明的目的却是为了筛选低能儿。测试结果表明,卡丽·巴克的心智年龄仅为9岁,而她母亲的甚至还不到8岁。从测试角度看,她们属于“低能者”,但没人质疑这套测试是否准确,即使人们曾见过,卡丽·巴克每天都会读报纸,还喜欢填字游戏,这些怎么也不像是低能儿做的事情。
1927年春季,法院以8票对1票裁定巴克应当进行绝育。判词写道:“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与其等日后再处决那些犯了罪的堕落后代,或者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因为愚蠢而饿死,还不如采取预防措施,切断那些明显不合格女性的输卵管。三代弱智足矣,别再继续生了!”当年10月,卡丽·巴克被执行了绝育手术。就在那个时代,美国有六万人被执行了绝育手术,有些人根本就不知情,医院甚至会谎称是给她们治疗阑尾炎。又过了几年后,正在崛起的纳粹势力专程来到优生学档案馆,学习这套崭新的科学理论。自此,流毒漂洋过海,在欧洲蔓延开来,最终酿成了犹太人集中营的大屠杀。这近代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一幕的出现,那些优生学精英们难逃其咎!
结语
以上就是《那年夏天》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讲到了1927年驾驶飞机飞跃大西洋的林德伯格,讲到了美国政府与私酒贩子之间就“禁酒令”开展的“化学战争”,讲到了打着“优生学”的幌子,对黑人、犹太人以及所谓“弱智人群”的种种歧视与迫害。作者比尔·布莱森以“万历十五年”式的写史手法,将各种人和事巧妙地拼接为一面“叙事之镜”,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同时代的著名编剧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新生代已经成熟,他们将发现,诸神已死,一切对人的信念都动摇了。他们所知道的是,美国正在走向历史上最盛大、最花哨的狂欢。”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国家,既有昂扬向上、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烦恼彷徨、令人不安的一面,甚至因为社会机制的失调,凸显了各种“人性之恶”。希望我们能借鉴百年前的那段历史,让我们的“光荣与梦想”走得更长更远、更有韧劲和活力!
【编辑:北桔】
相关内容:
【经典文学】《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什么你无需理会真假,只求沾染光彩?
《拼实业》|一支没有穿军装的产业部队,是如何帮助美国赢得二战的?
《他们创造了美国》(IBM沃森版)|和IBM帝国缔造者学习“逆周期”智慧。
《他们创造了美国》(柯达版)|“在这世上导致麻烦的不是熟视无睹,而是人们的习以为常”
《1929年大崩盘》|自由经济没有良药,经济危机就是一场高烧,总会爆发。
上次推送内容:
《史记·韩长孺列传》下(加字萌版)|创业这条路上如何得道多助?
【大咖分享】(视频)电影新物种读书会(六)平静中更见成长与蜕变
本次推送:
【每日新书】《那年夏天》|了解美国梦背后的滑稽和疯狂。
【吃瓜群众不乱扯】默大妈为啥有那么多的猪队友?
《匠人精神》(加字萌版)|如何将匠人精神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
【听读史记学管理】季布栾布列传|“一诺千金”的主角因何能善终?
【大咖分享】(视频)电影新物种读书会(七)让用户与产品连接起来才能做好营销
下次推送:
【每日新书】(小说)《东京塔》|在日常琐碎的故事中,感受母爱的真谛。
【吃瓜群众不乱扯】被恶俗裹挟多久了?认真算过吗?
《新战略营销》|做营销就是炒作?根本不是 !
【听读史记学管理】孔子世家|中国影响世界的第一人。
【大咖分享】(视频)电影新物种读书会(八)情怀与利益要如何权衡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