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新书】《与神作战》

蒂姆·惠特马什 品卷一族
2024-12-10

无神论是近代的发明,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物吗?其实,早在启蒙之光把疑神的种子播洒到欧洲这片基督教传统深厚的土地之前,无神论在希腊世界就是公众辩论的严肃话题

核心书摘:

从古希腊文明时起,人类就一直在无神论、有神论,一神论和多神论之间摇摆不定,直到3世纪后基督教一统江湖,建立起了严格的“一神论”宗教体系。在这个领域,英国作家蒂姆·惠特马什专门写成《与神作战》一书,他把笔触深入古代地中海地区,勾勒出历经千年历史巨变的希腊无神论,再现众多无神论哲人的思想风采。书中用确凿的证据回答了一个问题:无神论到底是属于近代欧洲启蒙运动的发明产物,还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再度复兴?

《与神作战》这本书是作者多年深入研究希腊罗马文化的思想结晶,英国著名古典学家、剑桥大学教授玛丽·比尔德高度评价说:“现代人对于无神论问题的讨论大多泛泛而谈,蒂姆•惠特马什对于古代世界无神论却做出一番洞幽察微的探索。”

关于作者:

蒂姆·惠特马什,剑桥大学教授,曾作为古希腊罗马文化研究专家,受邀参加BBC电台和电视节目录制,并为《卫报》《泰晤士报》《伦敦书评》及《文学评论》等报刊撰稿。

学什么:

1、古风时代的多神论

2、无神论者的毒酒

3、罢黜众神,独尊上帝

一、古风时代的多神论

首先,我们来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古风时代的多神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希腊,是一个伸入地中海中部的半岛。它地处非洲板块与爱琴海的衔接点,地震和火山活动频发,海岸线蜿蜓割裂,进而形成数千座岛屿,其中最大的岛屿是坐落在爱琴海南端的克里特岛。 

希腊半岛以石灰岩地貌为主,全境约有三分之二为陡峭的山地 ,此外还有众多河流,把平原切割得七零八落。半岛周边是连绵的山脉、峡谷、海湾、河流以及海洋,它们共同构成半岛的天然边界。在半岛内部,因为河流、山地的原因,关隘重重,往来也十分困难。比如连接奥塔山和海岸的就是一座狭窄的通道,威名赫赫的温泉关就建在这里。当年波斯军队入侵希腊,斯巴达勇士就是在这里重创侵略者的。因为这些关隘的间隔,希腊人被迫转向浩渺的海洋,发展出一套具有希腊特色的蓝色文明。

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前,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人就开辟了跨海贸易网。他们驾驶着巨大的木帆船航行在辽阔的海面上,用自己的橄榄油、葡萄、羊毛、木材,向近东地区换取手工制品。在同埃及人的交往中,他们学会了书写文字。等到米诺斯文明衰落后,来自大陆的新兴力量迈锡尼人又占领了这片区域,同样向海洋讨生活,把生意做到了遥远的他乡。等到迈锡尼文明衰落后,古希腊进入了一段漫长的黑暗期,直到公元前8世纪。这次催化文明复兴的依然是海上贸易,广泛的跨海贸易、海外殖民以及和异族之间的通婚,让希腊人手中的财富得到了空前增长。西方历史书把这段繁荣期称为“古希腊的古风时代”。

正是在这个时期,古希腊发展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态:城邦国家。典型的城邦四周环绕着用来分割都市与乡野的城墙,有卫城或城堡,有供奉主神的庙宇,有供水系统,还有供社区开展商贸、宗教、政治、司法、娱乐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希腊文化传播到哪里,这种城邦就会出现在哪里。在公元前650年到公元前323年这段时间,古希腊的城邦数量至少有1200个,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习俗、传统和治理方式,每个城邦也都有带有自己特色的神灵体系。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希腊并不是一个政治上的统一体,而是一个具有共同血缘、宗教、文化的松散联盟,如此丰富多样的城邦也决定了希腊人信奉的必然是多神教。

希腊人所信奉的多神教,从本质上看是自然宗教,它的产生源于早期人类的想象。因为科学技术不发达,而且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之心。对于电闪雷鸣、地震海啸等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他们只能归因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神,对应不同的自然现象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神。暴晒的太阳是阿波罗神,奔腾的大海是易怒的海神波塞冬,静谧的森林是脾气古怪的狩猎之神阿耳特弥斯……一个神分管一块领域,所以希腊神祗众多,有天神、地神、雷神、海神、太阳神,有孕育之神、智慧之神、胜利之神,等等。不同地域、不同城邦的神祗信仰交汇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宙斯为首的、遵循民主原则而宽容并存的奥林匹斯诸神神系。

奥林匹斯共有十二尊大神。除了主管天庭的宙斯、主管海洋的波塞冬和主管冥界的哈得斯三位主神之外,还有天后赫拉、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芙洛狄忒等。诸神构成了一个完备的谱系,每一位都有自己的权能范围,掌握某种能力或管辖某个领域。除了十二大神,古希腊人还信奉名目繁多的乡村诸神,如居住在山林水泽旁的仙女宁芙,还有半人半羊的牧神潘; 有本地神灵缪斯女神,还有体现原始力量的地神和女灶神赫斯提亚;除了本土神,也有来自外邦的神灵,如色雷斯女神本狄斯和埃及女神伊西斯; 除了具体神,还有体现抽象概念的神灵,如劝导女神佩托和胜利女神尼姬。当然了,凡间的英雄也可以因为功绩被封神,如《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还有亚历山大大帝等等,这让整个神灵谱系成为一个开放、宽容、自由的系统,每个新的神灵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希腊人看来,诸神虽然位居人类之上,但和人类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他们能长生不死,而且更美更强壮。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诸神相貌俊美、体魄健壮,具有一种极具感性色彩的美。除此之外,诸神和人没什么区别,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在精神和道德方面也有各自的弱点和不足,而且同样逃不出命运的掌控。

比如说,命运之神告诉宙斯,会有一个比他自己还强大的孩子出生,推翻他的统治。出于恐惧,宙斯吞下了自己的妻子美蒂斯,但智慧女神雅典娜依然从他的头颅中诞生。所以说,神也被命运控制得死死地。因而,所谓诸神崇拜,其实质是古希腊人对命运的膜拜。他们真正信守的,是在诸神之上的命运。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如此有名,因为这座神庙供奉的并不是主神宙斯,而是太阳神阿波罗。在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预言之神,他可以预言人和神的命运。

因为神也不是全能全知的存在,所以希腊人不会像后世人信奉上帝那样,充满敬畏地匍匐在神灵脚下。那时的人和神之间更像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契约关系。人类向神祈祷和献祭,让神靠人类的香火填饱肚皮,过得更舒服;而神也要对人类的好意进行回馈,要用自己的神通保证人间风调雨顺。一旦哪一方违约,另一方就有权进行惩戒,比如说,人类可以让宙斯饿肚子。

因为这种宗教观,希腊人也不会把神在人间的代理,也就是祭司看得很重,至少不会让祭司阶层凌驾于城邦之上,更不会像后世那样,成为左右政权的一股政治力量。在当时,不同城邦的祭司体系都是独立的,祭司只能在自己的神庙里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隶属于某个城邦阿波罗神庙的祭司,既不能去该城邦的海神神庙去祭祀,也不能到其它城邦的阿波罗神庙去祭祀,哪怕他们祭祀的都是同一主神。对于古希腊人来说,信仰永远在城邦之下。

宗教与文化息息相关,多神信仰塑造了古希腊空前灿烂的文化。这个民族一方面崇拜理性,不局限于既有知识的束缚,愿意深入探究、理性思考;另一方面他们也欣赏感性之美,用竞技、造型艺术、戏剧等将唯美意识发展到了极致。就像《荷马史诗》中的金苹果之争,希腊王子帕里斯在财富、智慧和美这三者中选择了美,这就是典型的希腊式的选择,让美凌驾于财富和智慧之上。

这种自由、宽容、思辨、爱美的民族特质,让古希腊发展出各种科学、艺术和文化。比如,在崇拜医神埃斯科拉庇俄斯的活动中,古希腊人发展出了医学;当时的人们每年都会举办酒神节,喝得酩酊大醉后披上山羊皮、戴上各色各样的面具,载歌载舞,歌颂神话英雄,歌颂酒神狄俄尼索斯,在这种浓郁的宗教氛围中,悲剧得以诞生;再比如,为了取悦宙斯,希腊人每四年举办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展示人体的自然强健之美,从此体育和宗教相结合,诞生了美妙的雕塑艺术。

二、无神论者的毒酒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无神论者的毒酒。

在古希腊语中,无神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意思是“没有神”。这个词更古老的语义是指那些失去神明庇护的人,即“被神遗弃者”,具有很强的负面意味。比“无神论”更具贬义色彩的词是“大不敬”,古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以传统方式崇敬神,不向神明供奉祭品”的意思。比如某人砍伐圣树,某人身为祭司却没有履行礼仪等等,神庙就判定当事人“大不敬”,并课以罚金。但到了公元前430年左右,希腊城邦雅典出台了一个“迪奥佩斯特法案”,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不敬”变成了十分严重的罪名,在法律上可以入罪,当事人或被驱逐或被监禁,甚至被处死。

当时雅典是希腊最大的城邦,执政官伯利克里已经连续15年担任最高领袖,带领古希腊进入了文治武功全面开花的黄金时代。但在这片半岛上还有一个叫斯巴达的城邦,他们全民皆兵、陆上无敌,而且一直不认可雅典“老大”的地位,双方的摩擦不断,随着矛盾的升级。公元前431年,两个城邦终于打了起来,这就是著名的“伯罗奔尼撒之战”。就在双方战事正酣之际,从非洲传来的瘟疫蔓延到了雅典卫城,让城里四分之一的人丧生,伯利克里也不幸逝世。这位最高统帅的死也直接影响到伯罗奔尼撒之战的结果,到了公元前404年,雅典宣布向斯巴达投降,古希腊文明从此迅速陨落。

在对瘟疫、战败的恐慌和过往辉煌的缅怀中,希腊人开始放弃城邦政治,倒向宗教。他们认为,所有灾难都是神灵降下来的,因为人类的种种不良作为触怒了他们。要想避开这些灾难,就得安抚神灵们的怒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惩罚那些亵渎、轻慢神灵的行为。所以雅典出台了《迪奥佩斯特法案》,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和一切对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在雅典人看来,传授天文学知识以及拒绝承认城邦守护神、创造新神的行为都应治罪,将面临“亵渎神灵、轻慢神灵”的控诉。我们熟悉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因为这一罪名被害的。

在那个时代,遭到“大不敬罪”指控的不止苏格拉底。另一位哲学家,唯物论先驱阿那克萨戈拉被控“不敬神”,因为他说太阳是一块红热的岩石,月亮是一块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的人,他还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正确解释了月食发生的原理。以当时的科学条件,这些发现基本类似于后来的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但这位哲学家没有得到爱因斯坦一样的荣耀,反倒因为他伟大超前的智慧而被迫逃离雅典。还有一位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以“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但就是因为在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因为认识神的障碍众多,第一对象不明,第二人生短暂。”结果被控“不敬神”,最后也只能逃离雅典。苏格拉底没有逃,所以遭到了杀害。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个石匠,他少年时期也曾想过要继承父业,学习雕刻,最后因为实在没有兴趣而中止,他更喜欢的是观察自然及思考。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个接生婆,母亲对苏格拉底的影响很大,他后来在论教育和知识的传授时,就曾有“教师乃是接生婆”的说法。苏格拉底认为,要拥有智慧必须通过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质疑,即质疑我们的所学所知;第二个步骤是通过自己的内心,寻求真正的答案。他喜欢站在雅典的集市上,和那些自认为有智慧的人讨论哲学问题,用各种问题诘问他们,质疑他们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他让对方了解到,自己并不像自以为的那么有智慧。苏格拉底以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赢得了一批像柏拉图那样的青年学子的敬重和追随。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城邦保守人士指控“不信神与腐化学子的心灵”,送上了审判席。控方认为,苏格拉底每天在集市上蛊惑人心,让青年们质疑现有的知识与传统道德,甚至当众声称自己是神的使者,被派到雅典传授知识。在他们看来,这是对现有城邦守护神的亵渎和轻慢,最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其实,在行刑之前,他完全有机会逃离雅典,他的弟子们已经为他打点好了一切。但苏格拉底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做了该做的事情,而且他并不惧怕死亡,而是对死后的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他平静地饮下毒酒,步履艰难地走了几步,最后摔倒在墙角处,留下最后一句遗言:“我们尚欠埃斯科拉庇俄斯一只公鸡,别忘了献祭!”他说的埃斯科拉庇俄斯,是主管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医神,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智慧之神。你看,苏格拉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想着献祭,他怎么会“大不敬”呢?

但这些保守人士的指控也并非全无根据,因为苏格拉底既向旧神献祭,同时也声称自己信奉新神。他曾公开描述过这位新神:它全视全听、全知全能、全善全德、无时不存、无所不在。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的创造者,设计并安排了世间万事万物的秩序,尤其对人类关怀有加,只给这个唯一物种以理智,使人可以像它一样思考。此外,神还给人以预兆和庇佑,“把一切有关于人的事向人指明”。显然,这位神比那些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更高级,它保有了众神的超级力量和一切善的因素,而抛弃了众神的缺陷和邪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善全能、至高无上的主宰。和脾气暴躁的宙斯、喜欢吃错的赫拉、争强好胜的阿波罗等神祗相比,这个神显然更值得信奉。

更可贵的是,在苏格拉底看来,这位神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就住在我们的身体里。我们可以通过理智的思考去无限靠近这位神祗,具体的办法就刻在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门楣上:“人啊,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认为,唯有认清自己的无知和不足,才能理解神的智慧和全能;唯有认清自己的恶和缺点,才能理解神的全善全德;唯有认清自己渺小如芥子,才能看到神的宽广如大海……所以,苏格拉底要我们时刻审查自己,他说“未经审查的人生不值得过”,目的就是“认识你自己”,进而认识神。

苏格拉底称自己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是一只牛虻。雅典就像一匹骏马,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它需要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让它疼痛、刺痒,使它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做到了,他用尖锐的提问刺激雅典的青年人,也不断刺激着后来人,让我们的自我意识觉醒,让我们意识到:世界上本没有神,真正的神是我们自己,所以要认识你自己。这是触及全知全能、全善全德的神的唯一通道。

三、罢黜众神,独尊上帝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本书的最后一个内容:罢黜众神,独尊上帝。

又是两百多年过去了,罗马取代了希腊,成为雄踞地中海中心的新霸主,并逐渐占领了整个希腊半岛。和松散的城邦体制不同,罗马是一个统一的、秩序井然的帝国。宗教向来是为政治服务的,于是哲学家们开始从“天意”的角度阐释罗马帝国的崛起,他们说“命运女神将世界上的一切赋予了罗马,并命所有人服从于它,是命运之神许给罗马帝国无限的统治权”,作为神的代言人,历代罗马皇帝也自称“神和主”,和古希腊的旧神一起被供奉在辉煌的神庙里。

时光荏苒,等到了3世纪的时候,形势又发生了变化。曾经雄视世界的罗马帝国进入了混乱期,统治集团内部战乱不断,外边的奴隶起义则此起彼伏。到了四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自立为奥古斯都,和其它君主进行争霸,最终赢得了胜利。此时他面临着一个大难题:“秦失其鹿、天下追之”。自己用暴力手段击败了列强,登上王位,那又该怎样去预防别人也走这上条路,把王位夺去呢?除了进一步加强武力外,君士坦丁决定“攻心”,他希望用基督教来统一思想,稳定政局。

那时的基督教还是一个新兴的宗教,从诞生之初它就与其它宗教格格不入,因为这一宗教不是多神教,不像罗马旧神宗教那样宽容。基督徒们只信上帝,坚信上帝是唯一的神,罗马旧神都是伪神。他们坚定地拒绝信奉其它神,就连罗马皇帝他们也拒绝献祭,为此他们被认定为“无神论者”,遭受了一次次迫害。但是,殉难者的血迹却让活着的教徒更为坚定,那时的教徒坚信:“他们越是杀戮,我们就越是人多势众。殉难者的鲜血正是我们教会的种子。”

君士坦丁看到了这个新兴宗教强大的发展潜力,还有一神论对于一个统一国家的好处,于是从官方层面正式承认了这一宗教,并把他定为罗马的国教予以保护。他放弃了自称“神和主”的权力,但赢得了整个教会的支持,被赞颂为“第十三位门徒”、所有宗教之长、神明钦定的罗马统治者。

基督徒们终于不再被认为是异教徒,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传教了。但是,掌权后的基督教会似乎忘记了当初那段被侮辱、被迫害的经历,他们把更为暴虐的惩罚施加在那些敢于怀疑上帝的“无神论者”身上,我们熟知的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都因为怀疑上帝而遭到破害,从这时开始,在整个西方,众神退位,人类败北,基督教的耶和华作为唯一的神,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越是统一的帝国,越是需要统一的思想体系,这似乎是一个定律。差不多在君士坦丁之前四百年时,我国的西汉帝国也经历了这样一段统一思想的历程,这就是汉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发起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运动。

汉武帝刘彻的父亲是汉景帝刘启。刘启有14个儿子,刘彻排行第十。如果按照中国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制度,皇位怎么轮都轮不到刘彻身上。所以刘彻登基后,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历史难题,也就是“即位合法性”难题。

其实,不仅是汉武帝刘彻,整个大汉帝国都存在这个难题。在汉代之前,所有的君主,包含诸侯国在内的各路君侯,都是贵族,统一六国的秦国,以及与刘邦争天下的项羽,都有世袭的贵族身份。他们成为天下共主,从法统上讲都是合理的。但是,天下偏偏落到了出身“平民”的刘邦手中,还落到了非嫡非长的刘彻手上。人们的固有认知被推翻了,这时的刘汉皇帝就必须找到一个新理由,说明自己得到天下是合理的。否则每个人都会觉得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有条件就想争一下,这样一来,天下必然不得安稳。

在汉帝国统一思想的过程中,儒家并不是第一个登场的。刘邦建立汉朝之初,施行的是道家无为的思想,但一味的宽仁使得地方势力迅速坐大,异姓王与同姓王都认为自己有权争夺天下,纷纷起兵叛乱。接着是法家登场,一群酷吏采用严刑峻法把朝堂内外搅得腥风血雨,但叛乱还是没有解决。接着是阴阳五行家,他们试图用“五德兴替”来解释汉朝立国的合理性,但他们就连汉朝究竟是“水德”还是“土德”,亦或“火德”这个问题都拿不出统一意见。这时候,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登场了。

董仲舒将汉朝崛起、汉武帝登基的原因归结为“天命”,是老天让刘氏家族一统天下的,也是老天让刘彻顺利接班的,敢于质疑这一点的人就是“逆天命”,得不到老天爷的照顾。应该说,这个方案并不算完美,但因为它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和其它几家比起来显然就要更胜一筹。于是汉武帝接纳了这一方案,后世的君主们也延续了下来,这就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我们读中国的历史就会看到,历朝历代经常记载一些天人感应的异象,有些代表着祥瑞,有些代表着灾难,这就是天命,是老天爷用天人感应的方式,对当权者做出的绩效考核。当然了,在这个解决方案中董仲舒还夹带了私货,因为他本身是儒家,所以他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放了进来。自此之后,所有王朝都要以儒家为正统思想,否则就是质疑自己的“天命”,质疑自己的“帝王合法性”。

人们经常说,因为汉武帝选择了独尊儒术,所以儒家才得到了正统地位。这种说法只是看到了表象,没有深究本质。实际情况是,因为儒家帮着汉武帝解决了“帝位传承合法性”的问题,为汉朝树立了正统,所以才得到了汉武帝的尊崇。宗教和政治,历来是各取所需、互利互惠,君士坦丁和基督教如此,汉武帝和儒家也一样。

结语

讲到这里,《与神作战》一书我们就讲完了。

通过共读这本书,我们了解到了古希腊文明早期多神论的起源,后期雅典城邦对无神论者的迫害,以及古罗马时期基督教是如何得到官方认可,最终实现神权与政权完美结合的过程。通过这段历史,我们会看到,人类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多元的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立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争论是为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融合则是进步的关键。

著名学者亨德里克·房龙说:“宽容,就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异于自己或传统的观点有耐心和公正的容忍。”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日益复杂,思想也越来越多元。迥然不同的想法会不时碰撞在一起,甚至撞出一道道火星。我们可以选择激烈地对抗,也可以选择理解和宽容。后者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毕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啊!

【编辑:北桔】


相关内容: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萌版)|如何用产品逆袭?看看这段宗教发展史。

《罗马人的故事》14/15:基督的胜利|物质需求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基督教成为了罗马人最后的心灵慰藉。

《圣经与利剑》|“圣经”和“利剑”分别代指英国人与犹太人的文化共鸣和渊源,以及英国帮助犹太人建国的政治动机。

《世界观》|哲学和宗教是怎么推动科学发展的?

【行走日本系列】《日本建筑解剖书》|探秘日本宗教性建筑。

《上帝与新物理学》|如何理解新物理学对上帝的颠覆?

《文艺复兴的故事01》|了解文艺复兴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印度:受伤的文明》| 种姓制度是印度那些奇葩行为的替罪羊吗?

上次推送内容:

【每日新书】《我的帝王生涯》

【企业那些事】企业发展与文化诉求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中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炳泽诗话】溜达

【党建读书会】129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党建读书会】130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本次推送:

【每日新书】《与神作战》

【企业那些事】腾讯阿里相爱相杀简史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下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国大历史》

【炳泽诗话】我赌七点前不下雨

【党建读书会】131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党建读书会】132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

下次拟推送:

【每日新书】《朗读者》

【企业那些事】咖啡新贵Manner能否走出瑞幸的影子

《清教徒的礼物》(萌版)

【炳泽诗话】他乡

【党建读书会】133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

【党建读书会】1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