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颠覆性进展!Nature | 张锋团队开发全新蛋白质递送系统

药物递送系统方面,最近又出现一项重磅研究。
3月30日,基因编辑领域先驱张锋教授团队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最新研究 Programmable protein delivery with a bacterial contractile injection system。
该研究报告了一种全新的蛋白递送系统,它具有将任何蛋白精准递送到任何指定人类细胞的潜力,未来有望作为人类基因疗法和癌症疗法的安全有效的递送工具。
而这项突破性递送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中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菌。
在自然界,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在细菌中繁殖的病毒,它能够识别特定种类的细菌,然后通过与细菌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将自身的基因组像打针一样注射到细菌体内。
而有些细菌在被噬菌体感染了之后,演化出这种递送系统,利用这套系统将自身生产的毒素注射到宿主细胞中,以帮助调整周围环境的生物学并提高其存活率。
比如昆虫致病菌发光杆菌(Photorhabdus),就会利用这套注射系统,将毒素注入昆虫细胞并将细胞杀死。
这些细菌所具有的这套注射结构被称为胞外可收缩注射系统(eCIS)。这是一种类似于注射器的大分子复合物,通过驱动一个“针头”结构穿透细胞膜,然后将携带的蛋白质注射到细胞里。
目前,经证实的eCIS系统包括了沙雷氏菌(Serratia)中的AFP系统、发光杆菌(Photorhabdus)中的PVC系统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中的MAC系统三种,并且都来自于来自革兰氏阴性菌。
这套细菌自带的系统让科学家们长期困扰的一个问题有了新的解决灵感:如何以精准、高效的方法将治疗性的分子递送到特定类型的人类细胞中去。
如果能够将特定的蛋白质输送到特定的细胞类型中,将为生命科学研究以及疾病治疗提供巨大的潜力。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的目标是将细菌中存在的注射系统改造成精准递送工具,识别不同种类的人类细胞,并且将治疗蛋白注射到细胞内。
如果想要将eCIS开发为靶向递送系统,就要先阐明eCIS识别靶细胞的机制。
研究团队首先选定了eCIS的一个亚型——Photorhabdus virulence cassette(PVC)。利用人工智能平台AlphaFold,研究人员解析了eCIS的蛋白复合体的结构。
这个复合体与我们常用的注射器有些相似,像针筒一样的管状结构,携带着需要注射到细胞内的蛋白质“货物”,收缩该管,通过细胞膜驱动管末端的尖峰,这使得管内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细胞。在 eCIS 的一端外侧是尾纤维,它们能识别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并锚定在细胞表面。
根据发光杆菌eCIS的结构组成,其一端外侧的尾部纤维能识别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并锚定在宿主细胞上,因此研究人员猜测,修改这些尾部纤维的结构,可以使其学会识别不同的细胞。
先前的研究表明,eCIS可以自然地靶向昆虫和小鼠细胞,该研究团队认为有可能通过重新设计尾部纤维以结合不同的受体来修饰它们以将蛋白质递送到人体细胞。
于是,研究团队重新设计了发光杆菌(Photorhabdus)的注射器。通过对尾部纤维的修改,以让它们能够精准地靶向人类细胞表面表达的不同蛋白。
研究人员设计的一种eCIS,可以将能杀死细胞的毒素精准递送到高度表达EGFR受体的癌细胞。
接下来,研究人员设计了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以测试改造后的 eCIS 是否可以靶向人类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 eCIS杀死了几乎100%的EGFR阳性细胞,却没有影响到不表达EGFR的细胞。
这些结果表明,这一系统具有强大的靶标特异性,通过修饰,从而实现靶向特定的细胞系。
同时,研究人员通过重新设计发光杆菌eCIS的另一部分,研究显示,eCIS还能根据需要让它们装载不同的蛋白质,包括基因编辑系统的核酸酶Cas9、锌指脱氨酶(ZFD)以及细胞毒素等不同的效应元件,前两者分别实现对靶细胞DNA的基因编辑和不依赖RNA的基因编辑,后者则可以靶向清除癌细胞、衰老细胞等有害细胞。
在小鼠的体内实验中,这种经过改造的递送系统也可以将蛋白递送到小鼠大脑的神经元中,并且发现没有诱发任何显著的免疫细胞激活、炎症细胞因子产生、体重损失或细胞毒性。
这表明PVC治疗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产生免疫原性或毒性,这也意味着这套递送系统有望在将来安全地用于向人类递送基因疗法。
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eCIS系统经过改造后可以在细胞和体内靶向递送蛋白质,并在基因编辑、癌症治疗和临床靶向递送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可能成为许多生物疗法的关键递送工具。
佐治亚理工学院专注于开发LNP递送系统的James Dahlman教授在接受行业媒体STAT采访时表示,未来它可以开发成为一套高度可编程的递送系统,将不同的载荷精准递送到指定的人类细胞中。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Joseph Kreitz博士认为,eCIS系统还有很多待挖掘的潜力,例如未来可以通过重新设计其他组件,以调整其他属性,或递送其他类型的分子,如DNA或RNA。
《自然》同期刊发的专家评述指出,这套递送系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生物技术工具箱,其可定制性为多种生物医学应用打开了大门”。
转载自:中洪博元生物

E.N.D

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地相互学习交流,微信公众号“细胞基因疗法”团队建立了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行业微信交流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小编微信进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交流群。


往期文章推荐:

40亿美金|Evotec与BMS继续执手扩大iPSC合作 开拓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

【探秘GCT智造】不仅一次性袋子!全流程一次性工艺原核细胞培养工艺解析

药明康德回应细胞基因治疗子公司工厂关闭:仅涉及临港部分员工,不影响整体运营

基因治疗龙头企业PTC首席执行官辞职

全球首款TIL疗法完成上市申请提交,距离上市再近一步

博腾股份2022年业绩发布,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增长443%

拜登政府为美国生物经济设定目标,将把细胞疗法制造成本降低10倍

完全缓解率82.5%!传奇生物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最新数据出炉!

首位接受CRISPR基因编辑的患者,三年后怎么样了?

诺华发布新数据:AAV基因疗法Zolgensma有效性可长达7.5年

细胞基因治疗CDMO行业研究,创新技术细胞基因治疗CDMO未来可期

强生/传奇生物暂停在英国推出CAR-T细胞疗法

基因编辑肠道细菌将成基因技术热点

质粒和病毒载体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两家公司竞争首个糖尿病基因疗法

《体外基因修饰系统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解读

全球已有10款间充质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前景可期!

汇总 | 我国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专家共识

两家细胞治疗公司合并,股价上涨超40%

2023年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5大发展趋势

裁员40%,推进实体瘤CAR-T疗法进入临床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攻克SMA

10家跨国药企,砍掉40多个管线

商务部拟限制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出口

GEN:2023年值得关注的七大生物制药趋势

碱基编辑器及其临床相关研究进展

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tRNA疗法,正在成为基因治疗新风口

2023年有望在国内获批的十大新药,涉及CAR-T、RNA药物、ADC等多种类型药物

iPSC的世纪命运多舛

盘点2022年国内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投融资情况

NK细胞在新冠病毒防治中的具有重要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