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助】新转,你对地方单位了解吗?

2018-03-15 点击关注☞ 风戈

某次符合任职条件的团职干部选岗时,一位女同志面对十几个机关岗位却选择了放弃。问及原因,她的回答很让人哭笑不得:我就是想到市政府工作,可这些岗位都是些局呀、办的,也没市政府啊。原来,她生长在军营、工作在军营,根本不清楚市政府正是由这些部门组成的。

 

地方单位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如果光听名字,莫说是军转干部,就是地方的同志也不知是做什么的。比如说“工经联”,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单位,有什么职能,恐怕没几个人能说出来。因此,了解一些地方单位的情况,对工作安置很有帮助。

 

哪些岗位是公务员

 

平时和军转干部谈及对工作安排的想法,许多同志都把目标锁定在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但对什么是党政机关、哪些岗位是公务员并不十分清楚。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实际上,党政机关从广义上讲,指的就是纳入公务员管理的部门,这些部门中占用行政编制的人员就是国家公务员。依据行政层次的不同,党政机关划分为国家、省、地(市)、县(区)和乡(镇)五级。目前纳入公务员制度的有以下几类部门:

 

一是党委系统。由于各级党委层次不同,设置的机构也不尽一致,一般包括党委办公厅(室)、纪检委、政法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二是政府系统。由于职能复杂,政府的机构设置最多,包括人社、财政、交通、公安、建设、科教文卫、审计监察等等,目前国务院除办公厅外,有25个组成部门,各省、市与之大体相对应。三是人大、政协和法检两院。四是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台联、青联、工商联8个单位;群众团体主要有残联、红十字会、计生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法学会、贸促会等,这类团体国家和地方差异较大。五是民主党派。包括民革、民盟、民进、民建、九三学社等8个党派。

 

以上这些部门虽然都被纳入了公务员管理的范畴,但并不是说进了这些部门就一定是公务员。许多单位都有下属单位,只有在这些部门机关工作、占行政编制的才是公务员。比如某市人社局,除局机关外,其下属的社保局、就业局、医保中心、人才交流中心、考试中心等等,都属于事业单位,有些单位虽然参照公务员管理,但其人员的身份仍为事业编制。

 

事业单位分类与比较

 

事业单位是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是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党委、政府的组成部门乃至人大、政协以及工会、共青团等社会团体,都有所属的事业单位。军转干部安置到事业单位,说的也就是这些单位。事业单位可划分为四类:

 

一是参公单位。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其工资福利待遇、管理制度执行《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二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所需的事业经费、人员工资等全部由财政拨款提供。三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指那些非营利性但有一定收入的机构,财政按一定的比例拨款,其他部分自筹。四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指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可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的非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由固定部分和绩效两块构成,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由于其工资的构成要素包含了绩效、职称等,因此其人员的工资水平和公务员相比要高一些。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社会管理职能的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福利会更高。参公单位人员与公务员的待遇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其编制仍为事业编制,而非行政编制。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经费也由财政全额保障,这部分单位中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将逐步纳入参公管理,纯公益性的如中小学校等,将继续保留。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其工资总额一般高于全拨单位的15—30%,人员的福利待遇也相应高于全拨单位的同级水平。

 

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虽然财政不拨款,但仍属预算内事业单位,目前许多地方实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指标挂钩办法,今后这部分单位将逐步推向社会。由于工资收入与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出现自收自支不愿改差拨、差拨不愿改全拨、全拨不愿参公的现象并不鲜见。目前,军转干部安排到事业单位的,大多数进了参公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少部分到了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关于企业的一些情况

 

企业也是安置军转干部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加之市场竞争激烈,因此,许多同志避而远之。实际上,按照现行的军转安置政策,安排到企业的军转干部,都是些效益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

 

国有企业由国家出资兴办,财产属于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所举办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占较高比例,并且由国家实际控制的企业。从其经营的范围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生产型企业,主要是钢铁、能源、制造、建筑等传统支柱行业的工业企业。二是服务型企业,这部分企业许多是由以前的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如国有四大银行、电力、电信、铁路、报业集团、有线网络集团等等。三是科研型企业,是指那些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科研院所,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某某研究所等。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不少企业都在关键领域中占支配地位,或是处于行业垄断位置,由于受惠于国家的特殊政策,这些单位的效益及人员的工资福利都比较好。近些年主动要求到企业工作的军转干部,企业一般安排到管理或者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发展得都很好。特别是那些企业亟需、有专业特长的军转干部,非常受欢迎。一些选择到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任职的师团职干部,也都很快挑起了大梁。因此,企业单位也应成为我们军转干部的选择之一。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精彩原创  欢迎点击


【感悟】今年,是转业的最佳时机!

【致歉】我错了,我道歉!

【感悟】好不容易转业了,却沦落为了钱的奴隶

【扎心】这个人怎么样,转业就看出来了!

【警示】最让人讨厌的十种军转干部!

【感悟】战友,一辈子的兄弟!

【感悟】地方机构改革大幕已拉开,你却还在部队玩游戏

【纪念】转业两周年,我终于等到了“春“天!

【回信】和转业后遭遇不公平待遇的“五壮士”们唠叨几句

【感悟】转业季:进退走留  无问西东

【随笔】什么时候,你的灵魂能够发出“咯噔”一声响!

【感悟】部队里最没有卵用的18种东西,最后一个扎心了!

【热评】“我也是一名军转干部。”

【扎心】一看你就是军转干部!

【重发】2017年过去了,我丝毫不留恋它!

【真言】和现役军人说几句真心话

【借鉴】转业后你会后悔的9件事(我已经后悔了8件)

【怒怼】《特别年货暖军营》,“暖”得大家恶心了!

【辣评】这是一支通过看电影“意淫”打赢的部队

【借鉴】给2018军转干部的备考建议

【洞悉】不转文职的原因所在

【经验】转业流程以及进省里还是进市里

【经验】新转到单位报到必做的10件事暨“亮好四相”

【呼吁】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明确过转业军官要降职使用!

【故事】丢失的十八年(全集)

【热评】以“剑”之名 行“贱”之实

【怒怼】任某,你说句人话!

【争论】转业后,如何自我定位?

【互助】军转干部档案里出生时间与身份证不一致怎么办

【经验】新转到单位报到必做的10件事暨“亮好四相”

【回眸】转业两周年祭

【借鉴】这六种军转干部,最可能成大气候!

【读后】对于军转干部而言,最难的是认识自己!

【申论】定了,这里有2018年军转干部考试相关内容!

【扎心】军官离开部队后的四种非典型悲剧人生

【感悟】从转业后的工作状态,就能看到你的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