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睿途分享 | 聚焦旅游目的地:慢行系统提升目的地游览舒适度

Retour 睿途旅创 2022-06-25

点击蓝字关注睿途旅创公众号~


摘要


慢行交通包含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型小镇发展中,推行慢行交通作为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是小镇小尺度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的必然趋势。


文章结合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理念,提出了适合旅游型小镇自身发展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从发展战略、规划方法、设计要点三个方面,针对规划设计的不同层面有选择性地介绍了关键内容,包括小尺度街区规划、慢行网络构建、道路横断面精细化设计、慢行指路服务信息、相关设施等。


慢行交通的特点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是指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的交通方式,以步行及自行车交通为主,是出行中必不可少的交通方式。


1、慢行交通可以广泛存在小镇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出行的起始点与目的地灵活多样,能够充分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各种出行需求。


2、慢行交通以人力为空间移动的动力,行进速度低,出行距离较短,一般小于5公里。虽然出行速度较低,但是出行比例较大,在短距离出行上有明显的优势。


3、慢行交通绿色低碳,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休闲活动的需求增多,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仍将继续增加。


4、慢行交通系统还能够与城镇公共空间相结合,增加城镇交往空间,提升城镇活力,保障城市安全。


5、慢行交通对道路空间的需求有限,占用同样的道路空间,自行车交通有较高的效率,一条3.5米宽的道路,利用自行车与利用小汽车运送人数之比为5:1。


旅游型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的特点


01

舒适的慢行空间


旅游型小镇大多历史悠久、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环境宜人。传统街巷尺度宜人,疏密有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出宁静闲适的生活氛围,是步行友好的慢行空间。


慢行空间包括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和非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前者一般用于行人或自行车通过性的道路和设施,包括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后者可分为休闲旅游性质的慢行空间(林间步道、山间道、滨水道等)和商业性质的慢行空间(商业步行街等)。旅游型小镇中休闲旅游性质的慢行空间处处可见,种类多样。


慢行系统与山水环境相结合营造了自然悠闲的良好氛围。沿水网、山势修建的步行道路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更成为山水景观的一部分。传统街巷空间的尺度适宜,适合步行,同时也提供了居民日常交流的空间。




02

复杂的慢行主体


慢行主体是在慢行空间中进行通勤、休闲、购物、锻炼等活动的行为主体。一般小镇慢行主体可以分为通勤型与非通勤型两类,旅游型小镇还应考虑来自大量游客的慢行需求。


以北京市古北水镇为例,2014年古北水镇景区就业人口约2200人,其中本地劳动力约1000人,约占景区总人数的一半左右。景区周边司马台雾灵山沟域内,共有民俗户710余户,从事民俗旅游人口约3000人。于此相对的是,古北水镇景区全年接待游客已经突破百万。


相比其他小镇,旅游型小镇面临的慢行需求更为多样和复杂。旅游小镇游客的季节性特征明显,旺季集中在少数几个月,其他时间游客人数大量减少,季节分布极不平衡。这就造成了不同时间慢行系统的主体不同,慢行系统需要考虑的功能也有所不同。


在旅游旺季,慢行主体以游客为主,慢行系统的规划需要考虑游客的短时间疏散、集聚,合理引导游客,避免拥堵。在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型小镇,还应考虑游客对小镇居民生活方式的体验,考虑游客与居民活动游线的交叉。


在旅游淡季,慢行主体则以小镇居民的通勤、休闲为主,慢行系统的设计应以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为主。


与慢性主体的复杂性相比,慢行主体采取的慢行交通方式相对简单,以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为主。




03

多样的慢行行为


由于慢行行为主体的多样,旅游型小镇的慢性行为也呈现多样化。


第一,观光游览还是目前旅游型小镇慢行系统的主要功能,慢行行为主要在各个景点间发生。例如,在乌镇,主要景点有茅盾故居、木心美术馆、昭明书院、乌镇剧院等,这些主要景点间都由便捷的慢行道路串联,空间多样而有趣。



第二,休闲漫步也是旅游小镇中常见的慢行行为。除了观光游览,旅游型小镇吸引游客的还有对乡村生活的体验。而漫步在小镇中是体验小镇生活非常重要的途径。丹麦著名建筑师扬·盖尔认为步行具有一种“广场”效应,行走在城市中的人会不由自主的观察身边事物,与其他人打招呼,会参与到周围发生的各种社会活动中。步行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而且还是很多其他活动的潜在起点与发生场合。城市社会家简·雅各布斯也认为,交往是人行道的重要用途之一。游客可以通过在小镇漫步,体验与城市中不同的生活,如在浙江莫干山镇体验民国风情、在黑龙江北极镇融入北国生活、在贵州西江镇感受千江苗寨等。



第三,商业功能也是慢行系统不可或缺的功能。比较典型的是在商业步行街上的慢行行为。此外,居民的日常购物也属于这种行为。



第四,交通功能是慢行交通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对于尺度规模较小的小镇而言,人们出行次数往往较多,而出行距离相对较短,慢行则可以作为主要的需要满足游客和居民短距离出行需求的出行方式,尤其是自行车交通。



规划方法


01

战略方面


依据城市地域特征、城市发展规划、现状交通系统特征及未来发展方向,明确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定位,确定慢行交通发展目标,提出在土地利用层面的规划设计对策,完成交通发展战略的制定。交通发展战略作为指导规划的基础,应该既能反馈城市总体规划,又能指导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及设施建设,并在城市设计和城市详细规划中贯彻落实。


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发展中,不论是从城市尺度和肌理,还是用户基础的角度,慢行交通一直都是交通发展的核心。


在旅游型小镇的规划中,慢行交通作为零污染、可持续的交通方式更加受到青睐,既灵活多变、可达性强,又极大限度地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因此,“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慢行交通应作为旅游型小镇交通发展的战略之一。


02

规划方面


由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可达距离的局限性,慢行交通需要小尺度的街区承载,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阶段,对街道尺度、街道立面都应有所控制,形成一个开放的、安全的、适合慢行的空间尺度和环境。


从有一定人口和建设基础的小镇现状道路和沿街建筑尺度情况可以看出,道路红线宽度往往不大于20m,沿街店铺较多,社会活动较频繁。在此基础上,保留原有街道肌理,适当延伸,是城市规划过程需要秉承的内容。



在交通规划阶段,有较密的街道肌理作基础,应该合理布局慢行交通系统,包括慢行网络、慢行设施等。慢行网络是指慢行道路在城市中的布局,包括自行车道、人行道、自行车专用道、人行专用道等,网络需要串联小镇主要的景观节点及人流吸引点,密度应高于道路网密度,达到10~14km/km2。慢行设施包括过街设施、停车设施等,过街设施应以方便性为主要布置原则,人行过街设施应以平面为主,间距以200~400米为宜,减少“上天入地”的不便捷的设施,而自行车交通过街布置可与交叉口一同布设,但应在交通设计阶段注意交叉口渠化设计,合理设计自行车过街路线,尤其是左转自行车的过街方式。


以张家口市新雪国项目为例,其一期和二期范围发展定位为滑雪小镇、教育小镇和艺术小镇,在此定位下结合山地复杂地形分析及用地布局规划,形成依山就势的自然的路网布局,路网间距200~500米,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5~18米。


张家口市新雪国用地布局规划图


慢行网络的布局由北向南蔓延,由低到高分阶段布设,由北端两条入口大道通过纵向慢行道路将人流分散到内部道路,构成主要的交通型慢道。在山间东西向沿等高线的走势布局3条主要的慢行专用道,高度差为40~60米,坡度控制在2.5%以下,与绿地结合形成错落的慢行景观;而南北向则通过休闲登山步道衔接,布置与山脊位置,视野开阔,便于徒步者观景。


张家口市新雪国慢行网络规划图

03

设计方面


设计是落实规划的抓手,也是实现旅游型小镇慢行系统的关键,主要体现在城市设计和交通设计两个阶段。


在城市设计方面,公共空间的打造是重点,决定了慢行是否有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的关键。建筑高度控制、天际线控制、开敞空间系统规划、建筑色彩设计及指引等都是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而且关系到慢行出行的体验。



以建筑高度控制为例,道路宽度与两侧建筑高度的比例D/H是常常被用来描述步行者舒适度的指标。当D/H<1时,形成具有亲切感的街道空间,纵深狭长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前进性和流动感,容易形成繁华热闹的气氛。但当D/H过小,小于0.7时,形成的建筑空间会具有压抑感,处理不当会构成紧张感。当D/H=1~2时,空间逐渐开敞,尺度较为均衡,通常还能够满足采光通风需求。同时可以通过在街道上布置绿色植物、增加交往活动空间等缓冲作用,使得步行空间仍然具有亲切感与较为热闹的气氛。当D/H>2时,街道空间逐渐宽敞,亲和力减弱,人在街道中显得渺小、孤独,人对街道两侧建筑立面细节的感知逐渐减弱[8]。旅游型小镇往往人气较高,建筑普遍矮小,多为低层与多层,街道不宜过宽。小镇商业性街道、历史传统街道及巷路宜取D/H<1,内部一般道路可取D/H=1~2,入口主干路及内部的交通性主干路,可取D/H>2,但也不宜过大。



此外,城市设计层面还应对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等内容进行统筹安排,这也是交通专项规划设计中的重点。慢行系统在设计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道路断面精细化设计、慢行语言设计、相关设施设计、关键节点设计等。


道路断面精细化设计应确保慢行优先、公共交通优先的路权保障


一方面,道路断面设计不应仅仅为道路典型断面设计,对交叉口渠化、路内停车路段等都应有相应的断面解决方案,做到精细化设计,指导下一阶段道路平面设计;


另一方面,旅游型小镇的横断面设计应充分考虑慢行及公共交通的优先级,分配给其更多的通行空间,通过绿化带、栏杆等物理方法将不同交通方式隔开。



提供连续、有效、充足的指路服务信息


在旅游型小镇中漫步的人以旅游人口居多,因此连续、有效、充足的指路服务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即上文提到的慢行语言系统,包括交通标识、引导信息等。指示标识应设置在慢行道的起讫点、交叉口及关键节点处,可以通过路面的不同材质和不同颜色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清晰分开,既能够避免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在道路上增加额外障碍物,又可以弥补划线分隔不够醒目的缺点。



合理布置自行车停车设施及步行休息区,加强关键节点设计


自行车停车往往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旅游型小镇中,人们的出行往往以休闲游憩为目的,自行车停车需求相对集中的地区应为景点、商业中心(街)等,因此在这些需求较集中的地点应与机动车停车场一并考虑,取20%的面积作为自行车停车场,布置在靠近自行车道的一侧,方便停取。



此外,可以利用行道树之间的空间、绿化带中的一段或者路内停车的位置布置一些零散的自行车停车位。



步行设施方面,应重视路段中休息座椅的布置,给人们休息和交流的机会,提升街道活力。可以加强关键节点的设计,如街角广场、带状绿地公园等,为人们驻足和多元化的文化提供空间。



旅游型小镇以打造休闲度假、游憩娱乐场所为目的,小尺度的街区适合人们慢速地欣赏、感受和交流,步行和自行车则是承载这种功能最好的交通出行方式。慢行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宏观战略到细部设计,都关系着规划与设计理念的落地实现。除了常规慢行系统的打造,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和壮大也为旅游型小镇的发展带来了未知的变数,大量公共自行车的涌入会促进人们对自行车的使用,同时又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土地成本,因此,旅游型小镇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任务。


 • end • 

文 | 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

图源 | 网络

图文编辑 | 夏小吖


简介

睿途旅创是著名综合性跨行业国际集团世纪金源旗下控股公司。由睿途规划设计院、睿途旅游产品研发中心、睿途品牌顾问公司、睿途旅游孵化器四大产业板块组成。公司总部设立于上海,在丹麦哥本哈根、新加坡、中国深圳、成都设有分支机构。


睿途

理念

小创意改变大旅游

睿途

使命

以优质创意内容革新中国旅游

睿途

精神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创新意识)

Innovation thinking(创新思维)

Innovation ability(创新能力)


推荐阅读

聚焦旅游目的地:城市公共艺术和城市家具提升目的地网红力

睿途分享 | 聚焦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怎样在“体验”二字上做文章?

睿途分享 | 聚焦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景村矛盾”的破局之道

睿途分享 | 聚焦乡村旅游:如何通过产业和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

睿途分享 | 聚焦乡村旅游:20万家同业竞争,民宿“风花雪月”的下一步怎么玩

睿途分享 | 聚焦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很难做,但我们拒绝万村一面

睿途指南 | 解析休闲农业:如何解决花卉景区的季节性与差异化问题

睿途指南 | 解析休闲农业:莫用城市美学定义乡土文化——休闲农业项目设计要点

睿途指南 | 解析休闲农业:跨界混搭的十种途径

睿途指南 | 解析休闲农业:你的发展模式老套了吗?

睿途指南 I 解析休闲农业:世界各国发展历程回顾与总结

睿途分享 | 乡村振兴战略:案例分享之英国科滋沃尔德

睿途分享 | 乡村振兴战略:案例分享之日本古川町

睿途分享 | 乡村振兴战略:案例分享之荷兰羊角村

睿途分享 | 乡村振兴战略:空心村再生发展的全球案例

睿途指南 | 中国旅游演艺产业专题研究

睿途指南 | A级景区,你的零售亭还只是货摊么?

睿途指南 | A级景区,来对比下您的大门是什么画风?

睿途指南 | A级景区,你的遮阳设施OUT了吗?

睿途指南 | A级景区,您的游客中心够逼格了吗?

睿途指南 | A级景区,别让你的玻璃观景台又撞脸了

长按关注睿途旅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