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镜头下的百年郑州

来源:罕见老照片 麻雀的理想 2022-03-17

清末民初,郑州火车站。

郑州是河南省会,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下游,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郑州是中国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

郑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历史上曾五次为都。

本期老照片从郑州清末民初一张照片说起,娓娓道来郑州这100多年来的沧桑与巨变。

这里有百姓的平常生活,有城市的雕梁画栋,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有过与记忆。

德兰/文

1914年2月25日,郑州,甘蔗和椅子。迈耶·弗兰克尼古拉斯/摄。

1918年,郑州教堂。

民国初期,郑州街头。

1920年代,郑州火车站月台上的旅客。

1933年,郑州,浸信会教堂,礼拜结束后从教堂出来的信众。

教堂原址就是在现在的管城区南菜市街1-2号(市童装刺绣厂院内),为欧美式砖木结构,1906年由美国南部基督教浸礼会资助建设。

1938年,为阻止日军进攻,炸毁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洪水泛滥,这是当地百姓在洪水中吃饭的场景。

1948年,郑州,省立郑中(如今的郑州二中)高三女生合影。

1950年代,郑州市政府门前。

1950年代,郑州金水路,左为人民路右为花园路。

1950年代,郑州红旗公社图书阅览室。

1950年代,郑州二七广场,木塔对面就是二七路,旁边是"基督教堂"。

1954年,郑州人民欢迎访华人民代表团的场景。

1956年,郑州金水河。

1956年,郑州市百货大楼(左)、邮电大楼(右)。

1958 年,郑州市老坟岗,常香玉(手拿节目单者)在演出。

1958年,郑州钢铁一厂的高炉群。魏德忠/摄。

1958年,郑州市体育场,阅兵。

1950年代,郑州人民公社的养猪场。魏德忠/摄。

1958年4月,郑州金水区关虎屯村,周总理与社员鲍有德亲切交谈。魏德忠/摄。

1958年9月,保加利亚国民议会访华代表团来郑州访问。

1960年代,郑州,中州宾馆。

1960年5月11日,毛在郑州燕庄麦田视察。魏德忠/摄。

1960年代,郑州解放路。

1960年5月,毛主席在郑州听取工作汇报。魏德忠/摄。

1960年12月,郑州老鸦陈,邓小平观看经过改进的炊具。魏德忠/摄。

1960年代,郑州,黄河大桥。魏德忠/摄。

1960年代,郑州,人民电影院。魏德忠/摄。

1960年代,郑州金水路东段和中州宾馆。魏德忠/摄。

1960年代,郑州,河南人民剧院。魏德忠/摄。

1960年代,郑州百货公司。魏德忠/摄。

1964年,郑州,苏中友协代表团参观国棉三厂食堂。

1970年代,郑州火车站。

1970年代,郑州的二七塔,登高远望能看到北边黄河。

1970年代,郑州,西流湖。

1970年代,郑州,河医广场。

1970年代,郑州花园口农场,听广播。

1970年代,郑州印染厂生产车间。

1971年,郑州,通向黄河岸边的花园路。魏德忠/摄。

1977年,郑州国棉三厂,宣传车。

1978年,郑州中原路,邮电局大楼。

1976年3月,郑州东郊机场,正在登机的乘客。宋克礼/摄。

1978年3月6日,郑州,庆祝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游行队伍。图片来源:河南图片网。

1980年代,郑州一中。

1980年代,郑州中原路。

1980年代,郑州二七广场。魏德忠/摄。

1980年代,郑州紫荆山路口。王颂/摄。

1980年代中期,郑州,在河南省体育馆广场举办的全国糖烟酒交易会。王颂/摄。

1980年代中期,郑州邮电局的电话接线机房。王颂/摄。

1982年,郑州福寿街,泥泞的道路。王颂/摄。

1982年,郑州,一辆无轨电车经过中原路与嵩山路口。王颂/摄。

1982年,郑州,河南省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入场式。

1982年,郑州中原路地下通道,骑车去上班的人流。王颂/摄。

1984年,郑州火车站广场上的长途电话亭。王颂/摄。

1984年春节,常香玉在郑州白庄演出。周淑丽/摄。

1980年代中期,郑州,二七纪念塔旁的亚细亚商场动工兴建。王颂/摄。

1985年,郑州,公交车警示牌。

1985年,郑州,购买电风扇。王颂/摄。

1985年,郑州国棉六厂。

1985年,郑州,二七区服装街。

1986年,郑州国棉四厂,同住一间集体宿舍的三个家庭在一起看电视。王颂/摄。

1986年,郑州,人民路打通太康路至二七广场路段。王颂/摄。

1987年,郑州国棉五厂的布机车间。王颂/摄。

1987年,郑州中原路,一家露天大排档。王颂/摄。

1989年,郑州二七塔下。

1990年代,郑州二七广场。王颂/摄。

1990年,郑州火车站广场。

1990年,北京亚运会圣火传递到郑州。

1990年代,郑州,亚细亚商城。

1991年,郑州,正在修建中的一马路。

1991年,郑州,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办的首届河南文化节,远处是紫荆山百货大楼。

1991年,郑州,"四桥一路"开通前的大石桥路口。王颂/摄。

1992年,在郑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开业的全省首个离退休干部星期日市场。

1993年,郑州经开区,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可完全不一样了。

1994年,郑州,刚修好的"四桥一路"紫荆山立交桥。

1999年,郑州,国棉四厂职工庆祝澳门回归。

2005年,郑州黄河景区,建设中的炎黄二帝像。

2005年6月,郑州,即将要拆迁的河南人民剧院,它曾经是郑州市级别最高的影剧院。

往期阅读:

盘点中国历史上特大洪灾

河南“75·8”特大暴雨引发的思考

《一九四二》 震撼人心的苦难史诗

1946年北京老照片

一个县委书记眼中的德国

金正恩内危外困的六个原因

外交官回忆:我印象中的萨达姆

郑永年:邓小平的政治遗产究竟是什么?

莫言:我是个没出息的人,只敢在小说里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这很魔幻!一帮没有作品的人,要把文学奖得主踢出作协?

蒋介石鲜为人知的5个兄弟姐妹人生结局如何?

世界上最长的戒严令:后集权统治下的台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