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等•服务•适合 ——读李希贵《重新定义学校》有感

邓静想 明师慧 2021-10-26

2019年暑假,我潜心研读了李希贵校长的《重新定义学校》。这本书全面论述了新时代学校治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其中对课程体系的重构与革新思考最多,大胆提出“服务”的观点。作者认为课程是学校的产品,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更多的扮演“服务者”角色,为学生成长提供必须的共性服务和特殊的个性服务,构建类似于“森林法则”教育生态系统,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合适的教育,成为“他自己”。

书中以“服务、平等”为核心去追寻、创造新教育生态更是发人深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与思考,与大家分享三点体会。

一、把“平等”作为构建新教育生态的核心

“学校里还需要存在一种特别重要的东西,如果找不到它,教育就永远会面对假象。这个东西就是——平等。”

北京十一学校,以各种显性方式,比如“泼水节”、”走读选课”等活动,慢慢消除师生内心固有的隔阂——让平等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与其说这是一种革新,我更愿意认为这是基于传承的“归元”,继而滋养出“三人行必有我师”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学问之道,最终让教育突破“丛林法则”,构建基于“森林法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生态系统:“共存、共享、平等、合作”。

二、把“服务”作为重构学校治理体系的标准

“服务”一词,想必大家有各自的不同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会让很多人不乐意接受“服务”这一说法。

但李希贵校长却真真实实把“服务”植入学校治理中,并以此为主要标准和抓手,对新时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李希贵说:我是十一学校师生的首席服务官。十一学校把教育当成服务业,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必要的指标,从而带来具体工作目标的转变。那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就将是我们的客户,作为教师就要学会通过对话、谈心、咨询、诊断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帮助他们解决自己的问题。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理念,这只是李希贵校长顺应新时代教育需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教育回归本质之举,更是因材施教的典型表现。

因此,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把“服务”作为重构学校治理体系突破口和标准,实现管理去行政化,并以“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激发内需)、为了学生(服务生命成长需求)、为了学习(内需、理想追求)”为学校治理标尺,让校长成为“首席服务官”——引领学校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适合”的专业化成长服务,为学生成长提供共性通识教育和基于需求的私人定制服务。比如,我校是象棋大师杨官粼的母校,不仅开发了象棋校本课程,还通过购买服务,开设了不同形式的创客课程,让每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术传授服务员”,接下来还可以设想“430课程”,让课程成为学校的产品。

最终,让“服务”促使教育治理体系和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在“服务”中回归本质。

三、把“适合”作为重构学校边界和革新的界尺

当“平等、服务”成为学校的灵魂,重构学校边界将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纵观今天的全球教育,基本达成共识的有九个方面:“能力边界、物理边界、知识边界、资源边界、教师边界、学科边界、技术边界、组织边界、人性边界”。

李贵希校长《重新定义学校》,其实质应该是重新定义和重构学校边界。十一学校侧重突破了“资源边界、教师边界、学科边界、组织边界”,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真实问题为支点,以机制流程与学习方式设计为纽带,为学生提供更多样、更立体、更全面的资源供给”的资源边界。教师要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老师要成为促进学习行为的设计师,要成为知识情境的策划人,成为学习关系的构建者的服务型教师边界;以“打破、整合、融通”为主要手段构建的新的课程体系“,4000多名学生就有4000多张课表,面对近300种可选择的课程,形成了1300个教学班”的学科边界;组织的功能,从照章办事、发号施令,到服务师生、致力学习创新、推动生态改良,激发内在动机的从管理到治理的组织边界。

我们不难发现,重新定义学校边界的核心要义是“适合”,即“让每一学生找到适合的教育”,这与我们的东莞市倡导的“慧教育”理念很一致。因此,我认为,重新定义学校,重构学校边界,构建新教育生态目标应落在“适合”上,即营造平等教育环境,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让每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选择并享受适合的教育。

邓静想,女,东莞市凤岗镇中心小学校长


【专家点评】



我读过《重新定义学校》,也听别人分享过这本书,但邓校长的读书分享与众不同。她在研读《重新定义学校》中,学思结合,也重新定义了自己学校的现在与未来。她联系学校的实际,认为重构学校边界,构建新教育生态目标应落在“适合”上,即营造平等教育环境,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让每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选择并享受适合的教育。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  闫德明博士)


策划与审校:闫德明

美编:国典教育


- END -热文推荐

《金字塔原理》是学会表达必读的一本书——“明师慧”的“超链接读书卡”(三)

学校即社会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解读(五)

管理的智慧与智慧的管理

温暖人心的教育洞见 ——黄日暖《洞见:教育暖点》序言

教育无目的——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四)

语文课的情理、边界和完型 ——对三位语文老师教学风格案例的点评(十)

以史为鉴,将史读活

为什么华尔街喜欢录用哲学专业的学生?——万维钢关于专才和通才的六个洞见




版权说明:

图片来自   Unsplash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遵守《著作权法》,严禁复制粘贴用作它途。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右上角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种赞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