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国硕士申请11大误区—每个坑都是深坑!高能预警!
原创:陈思炜
编辑:小知(公众号“知己职彼”编辑)
已委托律师对本账号发布的内容维权,从不发律师函,直接传票,侵权必究。
公众号改版了,为防走失,请点亮星星⭐!
11大误区,顾名思义,下图中写的每一条都是“不正确”的!
我解释一下,所谓“不正确”,反义词是“正确”,或者说“100%正确”,也就是说虽然有几条的描述看着挺像那么回事,或者可以宽容些给个“半对”。
但是在我看来,整体上我是一定给这样的话“判死刑”的,因为历年来,存在太多太多像这样的来自“善意的前辈们”和“专业的顾问们”的“名言警句”了,实在是误导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了!
我还常说,最可怕的并不是学生们事后发现被误导了,也不是学生们申请完之后发现结果不太对劲,而是有不少学生申请结束后拿着手里的offer“安慰”自己说:“嗯,尽力了就好。”
也就是说,不少学生连自己栽进坑里了都未必知道,可怕吗?有句话叫做“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是不是很冤?我这里指的可是“都不知道自己死了”,连冤的机会都没有!
此次,我希望通过本文重点打击一下11个比较高频出现的误区!
误区1. 托福/雅思/GMAT/GRE分数越高越好
我在教学过程中(没错,我们定位的工作内容从来就不是中介服务),特别是我在带学生的过程中除了“教”以外还包含大量的“育”,以启发代替灌输,以参与代替包办,以提前布置长期基础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升计划代替草草了事头脑风暴环节后的文书“编造”。
熟悉我的学生应该都印象深刻,我一直强调的是:在我们分析问题的时,不要匆匆忙忙就开始回答,要先明确问题的定义和前提是什么,再做下一步的分析。
以此为例,我们看托福/雅思/GMAT/GRE分数越高越好的定义是什么?
很简单,就是分数尽可能朝着各考试的满分去走,单独看这句话没什么问题,因为单独只针对一门考试的话,分高好还是分低好?这是没什么争议的问题,谁都有一颗考满分的心不是嘛~
但是,当我们站在美国研究生申请的立场下,加上“前提”和“可行性”两个维度来看问题就大了。
首先,托福/雅思 VS GRE/GMAT(其实包括GPA),应该分为两组来看待,这两组考试成绩对申请名校来说重要性是有巨大差别的:
1. 前者代表语言能力,听说读写,你到了国外学习和生活“输入输出”没有基本的大问题。
2. 后者代表基本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也代表IQ。
3. 前者对于名校来说有一条最低的底线,比如一般TOP30把T底线放在100(有时候破例到95~99之间,但也会通过面试来做辅助判断),这条线对于大部分硕士项目来说“过线即可”,对特定项目才有所差别,比如对语言能力要求特别高的一些文科专业,这条线会高一些,比如对MBA这类很需要考察学生社交能力的项目来说也是如此。
4. 而后者,对于GPA会象征性写一个minimum的要求(但顶尖名校“根本”就不会严格执行),而对于GRE/GMAT这类任何大学从来不设底线,我们看到的是,学校要不压根不提要求是什么,或者给出给参考大致VERBAL和Q部分要到多少百分比(实质上也不会严格遵循),又或者给出中位数或20%~80%区间,意欲何为?
不设底线不代表不重要,而是在整个对申请者的筛选过程中对这部分成绩的参考权重不是那么大(具体参考:【精】美国顶级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招生标准大揭秘! )但如果你这部分分数很高,最后有没有奖学金往往是由GPA和GMAT/GRE这类代表学习能力的成绩来做主要参考的,而托福和雅思呢?考个满分,其实也就美国学生初中阶段的英语能力差不多,也就是说考再高对拿奖学金都几乎没有帮助。
这下看明白了吧?这些看似平行且“平等”(或者说重要性被认为差不多)的成绩其实对申请名校来说差得真的很多。
如果你不是学霸,几项考试之间多少都容易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比如最后考得说T很低,G倒很高,比如上面我举例的那我T80多,GRE却有接近330的同学,这样的分数最后申请的时候是要吃大亏的。
其次,从我一直强调的下图来看,把过多的精力花在“尽可能把各项分数考得越高越好”很有可能使得学生在下图的“应用能力”(2)上掉链子,而要知道,越是顶级的名校对(2)这部分的看重程度是越高的!
综上,你还认为托福、雅思、GMAT、GRE包括GPA这些成绩是越高越好吗?凡事先多考虑一下前提和可行性,再制定计划去实施,或许会对我们实习目标更有裨益。
误区2. GMAT/GRE参考次数越少越好
以GMAT为例,12个自然月(什么是自然月?是指连续12个月,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不算过了一年)内参加考试次数不得超过5次,一生中考试次数不得超过8次。
当申请者将正式的电子成绩寄送成绩给目标学校后,学校会看到除你寄送的成绩单以外你的其他历史成绩记录,2017年下半年之后如果你cancel了考试成绩,则此次考试成绩不会被记录在你的成绩单历史里,但是会占用一次考试次数。
其实我一直也不知为何凭借这些信息就产生了江湖中广为流传了近二十年的“考G次数越少越好,或者考G次数尽量别太多”?我想如果让产生这样观点的人们去考GMAT,肯定考不到600吧....
好了,那么我说此观点存在逻辑漏洞属于言过其实到底为何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里学生的历史成绩:
学生A:560→590→600
学生B:550→600→630→660
学生C:650→700→670→C
学生D:580→660→700→700
学生E:680→580→700→650→C
学生F:560→610→660→660→700
学生G:610→C→670→C→710
假设学生目标是综排前30的金融硕士,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1. 学生A参考次数最少,但如果以600这样的最高分去申请,直接炮灰。
2. 学生B考了四次,但是到第四次考完后就以最高分660放弃继续再刷分了,若这样提交申请,一样在这科成绩上是劣势明显的(低于录取平均分),但他却放弃了?不过即便如此,比学生A是要好一些,加上其他所有条件A和B一模一样的话,B的录取概率也肯定高于A。
3. 学生C也考了四次,整体分数忽高忽低存在起伏,第三次低于了第二次考试成绩,第四次虽然cancel了,但这样首先是给人留下了“哦,考了三次,第二次看来是极限了,第三次掉下来后就放弃了”的印象。那么如果换作你是招生官,你觉得这个学生G的真实实力是多少?无疑是低于700的不是吗?
4. 学生D也考了四次,虽然最高分和学生C一样都是700,但是整个轨迹是由低至高,且后两次都考到了700证明了实力的稳定性。
5. 学生E考了五次,但成绩出现起伏,第四次低于第三次,第五次是Cancel,这样的情况下招生处也很难认为学生的实力是700这档。
6. 学生F也考了五次,但一路向上,不但轨迹好看,且五次考试的次数达到了GMAT考试365个自然日内的上限考试次数,体现出学生的韧性,这也是一个“数据挖掘”后会产生的加分点!(当然特殊情况下也有学生会超过这个数字,比如在超过一年的时间周期内达到极限8次考试次数,甚至极端情况下超过8次...这里不做展开哦~)
7. 学生G同样也考了五次,但是最终校方只能看到三次,哇,一路向上的轨迹,还不错!相比学生E680→580→700→650→C,各位同学有什么感想吗?
综上,还有人认为简简单单一句“G考试次数越少越好”能给到各位申请者们正确的指引吗?
误区3. 课外背景越多越好
同样遵循误区1里的逻辑,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逻辑问题:
A. 在有限时间内,对于我们要做的“模型里的”1,2,3,4,5五块内容,如果2这部分占用了你大量的时间精力,那么在1,3,4,5上的精力一定是难以分配均衡,顾此失彼对申请来说是致命的。
B. 课外背景是为了体现我们“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是我老生常谈且每每都要再强调的一点,我们需要通过课外背景来体现我们不但在1这块能体现我们的学术能力(或者即便不能在1体现很高的学术成就),而且(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方面非常强!
因此,这样的背景的好坏必然不能是以“多”来定义的,也就是说“量”绝对不是充分条件,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且也绝对不是越多越好。
对于申请而言,有的项目更看重科研和学术经历,而有的则更看重实习,比如商科,那么,如果以实习经历为例,什么样的实习才是高质量呢?
我认为实习的质量高低由三个维度共同组成:数量、长度、内容。
在选择选择实习(工作)推荐人的时候也遵循一样的逻辑,即“质量为王”,因为往往不论是应届生或往届生,一般走需要(且只被允许)提交一份职场推荐人。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三个维度:
数量:
2-4份实习经历是比较合理的区间,少于2或多余4都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如果实习经历过丰富,其实就是过“散”,职业发展初期讲究的是聚焦,讲究的是“木桶原理的长板原则”,具体可以参考:【精】木桶原理?对职业发展而言,遵循短板理论还是长板理论?
长度:
每份实习的“账面”长度不短于1个月,尽可能久一些,除了寒暑期实习外,学期间的实习也是国外认可的,所以理论上实习的长度可以长达数十个月,关键是能否在实习过程中真的有足够多的内容体现。换句话说,如果你可以体现足够充实的实习含金量,账面上实习的长度“弹性”就很大的!不明白的请私聊问我。
内容:
这是最核心的一个维度,因为如果这点足够强,将赋予账面上1和2这两个维度非常强的“弹性”,但这第3个维度也是最难把握的,这涉及到申请者对行业的理解、对职业发展的认知,一份实习和另一份实习间的逻辑性也是在内容上需要注意的深层次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专业来说,实习的质量在“内容”这个维度上是有很多专业方面的讲究的,要回答这样问题或者说指导好学生打造真正强力的大学三年间的实习经历组合,是需要建立在对学科、专业分支、行业、职场发展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的。这点,大家要尤为要重视!
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精】怎样的课外背景对申请名校硕士最有帮助?
误区4. 实习单位名气越大越好
紧挨着第3条的内容,我们看到一份实习背景的质量由三个主要维度构成“数量,长度和内容”,因此,本条也很好理解,实习单位的名气按常理来看肯定是“越出名越好”,因为越出名代表着该单位对你的实习质量的背书越强力,不过我们很多很多很多(用了三个很多,实在是太常见也太顽固了,从业近10年了,发现几乎整个市场上的现象几乎没有变化)学生拿出来的背景各种展现“本末倒置、走马观花、“全”而不专”,例如:
大一暑期世界五百强保诚集团香港实训+大二寒假世界五百强中石油人力部实习+大二暑假国内TOP3证券公司中信证券营业部实习+大三寒假世界五百强通用电气财务部子账岗实习+大三暑假世界五百强联合利华渠道部实习
以这样的实习背景组合,目标是要申请金融学硕士、经济学硕士?(这确实就是不久前2019年1月初我接到的一个紧急需要我救火帮忙写文书的case的学生背景)
是的,大家没看错,这位学生本科是国际贸易专业,打算申请金融学硕士和经济学硕士!
如果已经能get第三条核心的同学们,应该已经可以判断得出这样的学生背景用来申请金融和经济可以说是很难匹配的!
更有甚者,如果原封不动就这么诚实守信去制作申请材料,以这样的背景拿来申请哪个专业的硕士都够呛!
P.S. 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奇葩”的背景?
原因是“都是家里人帮忙找的!”
其实这类情况非常多见,究其原因:
首先是学生不懂,不知道什么样的实习背景是好的,做什么样的实习适合自己。
再者是家长不懂,觉得知名企业,世界五百强,多做做多感受一下,不会有问题。
其三是家长和学生都觉得“求人不如求自己”(且也是建立在前两点基础上觉得自己身边的一手资源就“挺好”),并没“舍得”开口去整合资源。
结论:在什么阶段做什么样的实习?内容是第一位的,其次再是时长和份数,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当我们在为留学申请做铺垫的“实习背景提升”时,更该问问自己,自己做的每份实习有没有真的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益?能不能磨刀不误砍柴工一石二鸟?
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还没做评估和定位的,不妨抽出时间参考我之前写的相关内容:
误区5. 推荐人越牛越好
硕士申请来说主要分为学术推荐人和职场(实践领域)推荐人两类:
对于学术推荐人,一般建议推荐人的职称至少应该是副教授,最好是找与你申请方向一致的教授出具,而且你与教授要有足够的交集来说服招生委员会他是一个合理的推荐人,况且如果推荐人并不了解你也无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出具一封让人信服的推荐信。
那么对于国际知名教授,尤其是美国本土知名教授的推荐,在申请美国高等院校的过程中是非常被评审委员会看重的。因为他们不会随便推荐学生,更不会推荐差学生。
如果你有缘在学校访问,国际会议,交流或者比赛期间结识了这样的教授,可以保持联系,展示自己的专业性和对他们研究方向的兴趣,并争取找到机会参与他们手里的一些项目以提升你与潜在推荐人之间的“交集”。
如果拿到他们的推荐信,那么帮助会非常大。当然国内也有很多知名教授,也是有着不错的国际声誉和专业度,能够拿到他们的推荐信也是非常不错的,但切忌“没有交集”的强推。(因此,学术推荐人并不一定必须是自己学校的、教过自己课程的教授,适当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我们也可能推荐选用没有教过自己、甚至是校外的推荐人)
对于职场(实践领域)推荐人,可以找公司同事或者上司,虽然说职位更高推荐会更有分量,但是如果为了拿一封高级经理的推荐信花费了过多精力也是不值得的,况且他们的时间也更少,沟通起来也会相对更难,如果没有实际太多的工作交集,又没有做好足够的沟通,那么推荐信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实习推荐信内容主要是你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比如如何团队协作,克服困难,做出超越其他实习生的贡献等。
总结:
1. 推荐人的“牛”得对方认可,而不是在某个区域有影响力但不具备对方所熟悉范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尽量选择具备美国国内知名度或国际知名度的推荐人,或者退而求其次在中国国内知名度较高且容易通过文书润色包装出彩的推荐人(没错,推荐人也是可以包装的,可以体现申请者对行业的认知深度,也能体现申请者对校方的尊重,把对方不一定熟悉的推荐人的背景情况更好地展示给对方以便于对方做评估)
2. 推荐人不论多牛都需要包装我们对推荐人的“可控性”,为避免出现在要提交推荐信的节骨眼上推荐人出现“意外”(如“无故消失”、“不愿意配合”、“无暇顾及导致细节操作失误”等),我们要对推荐人的“可控性”做更谨慎的评估,同时还要做好二手准备,为推荐人梯队设立“候补名单”,在操作过程中也要遵循“先下手为强”、“厚脸皮多开口”的原则为自己的在推荐信提交环节做足够的风控。
误区6. 申请专业类别越多越好
&
误区7. 申请学校数量越多越好
6和7这两条我放在一起作为一组来分析——每年都有不少申请者希望通过多专业多项目的申请来增加自己被美国名校硕士录取的概率,逻辑很简单,做大分母,最大化分子产出率!但简单的逻辑背后绝对不是简单的做加法那么简单!
必须学会一点:先聚焦,再找延伸!
这里,我从以下五点展开我的分享:
1. 如何聚焦找准“主申专业”
2. 如何发散找出“辅申专业”
3. 建立整体选校申请组合方案时需要规避的重大误区
4. 申请硕士项目以多少数量为宜?
5. 进一步分析:除主申请专业为,申请什么样的辅申请专业才是真正“可延伸”的?
逆向思维下,怎么根据这样的逻辑得出最适合的主申请专业和“主+辅”组合方案呢?
如何聚焦找准“主申专业”
首先,所谓先聚焦,就是我老生常谈的“定位”,即找准大方向。
最直接适用于留学申请的便是找准申请专业的主要方向,确定“主申专业”,而其背后更符合教育本质和学生长期利益的则是以职业发展方向为导向来确立这样的“主申专业”。
要记得,未必“主申专业”要和目标职业发展方向直接(高度)相关,但至少不能是矛盾的。
比如,如果你的高等教育背景中缺乏商科背景,但你的目标是毕业后进投行,那么你的硕士专业至少得是商科相关。
如果你的前一阶段的教育背景,比如本科阶段,是商科相关,则理论上只要申请成功的合理可行性,硕士阶段的专业可以是任意专业,至于如果硕士阶段的专业看似和目标职业发展方向和行业看似没什么关系,怎么才能最大化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不在此展开,感兴趣可以chsw37我了解。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以职业发展为最优先级(或最高权重)为导向来定申请专业,也有例外,比如有的学生以移民或在海外体验生活为主要目的留学的,则在聚焦时的思路需要有所调整。这里,我们主要以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导向来展开。
如何发散找出“辅申专业”
其次,定“主申请专业”和可延伸的“辅申请专业”时,要考虑以下三点:
1. 自己的背景能否匹配这些专业?
2. 各专业上投入多少精力自己能hold得住?(包括多个专业需要的不同组合方式的背景提升等,都需要精力投入)
3. 选什么学校和什么具体项目?
建立整体选校申请组合方案需规避的重大误区
第三,建立整体选校申请组合方案时需要规避的重大误区:
在确立定校过程中要以“高中低”分层的组合方案来确保自己的申请录取有“余地”,我想这点很多学生会觉得很简单很常规,但是我这边要给大家的一句话是“Don't judge yourself by yourself!”
此话怎讲?如果看过我的这篇文章【精】美国顶级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招生标准大揭秘! 的话,就会知道:
如果你的背景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足够有竞争力的话,就不要随便根据校方公布的各类录取平均分、中位数、最低分、class profile等来下结论自己有没有可能申请得上并放弃自认为没希望的学校!
再具体点来说:
1. 别因为自己的背景有短板就随意放弃一些名校
2. 别因为今年有短板就放弃申请
3. 别因为之前被某校拒过就放弃reapply
4. 别因为之前某“学神”申请失败过就避而远之,也别因为某“学渣”申请上过而期望虚高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怎么判断哪些学校肯定申不动?
除了自身的各方面条件,还可以辅助参考各个项目的历年招生量、国际学生比例、男女比例、历年录取均分与范围、录取偏好等。
申请多少数量的项目为宜?
我一般建议充分理解我的理论以具备足够multi-task能力、确实有能力确保自身具备各个不同专业对应课外背景的、且接受我的提供辅导或服务学生申请20个以上的项目。
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则有可能顾此失彼,最终事与愿违,反倒不如少申请一些项目来的实际。不过我想强调的是,如果能够实现这些条件,你被名校录取的概率一定是比少申请项目来的高不少的,概率问题,特别是在美国硕士阶段名校的录取机制下。
除主申请专业,什么辅申专业才真正可延伸?
逆向思维下,怎么根据这样的逻辑得出最适合的主申请专业和“主+辅”组合方案呢?
答案是在充分理解产业、行业、职场、学科、细分领域、职能的前提下,去找到多专业间的交集,以打造性价比极高,相互有兼容性的课外实习背景和文书,举个例子:
金融是第三产业→金融服务于任何行业,包括金融本身→公共管理含义公共金融分支→经济学涉及金融经济方向→商业分析包括实业也包括监管方的部分,核心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最优化解决→有没有一些实习单位涉及内容cover金融、经济、公共金融公共财政?当然有!
这边再额外提供商科相关的专业方向和职业发展方向给各位,便于大家在定位“主+辅”组合专业定校时做“头脑风暴”:
商业(各行各业盈利性机构)
分析(运用到统计、编程、应用型软件使用等)
公共(财政、体育、医疗、文化)
金融(大部分公司金融可按针对不同细分行业划分)
经济(定量分析的部分、金融经济的部分,比如宏观研究部,比如央行宏观调控方向、比如证监会银监会)
误区8. 申请提交越早越好
美国硕士申请轮次上有的设3轮制,有的设4-5轮,有的仅设置1轮,有的不设轮次(有一个很晚的截止日期,在此之前都是滚动招生),也有个别名校设有EA和ED,以3轮制为代表,江湖至今仍流传着广为人知的“谣言”:申请越早提交越好,越靠前的申请轮次录取概率越高!
我们假定以三轮制为分析对象,我绘制了以下三幅对比图并以此为大家做一下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根据自身情况(可能的动态发展的分数条件和申请准备进度)把握自己的申请轮次选择和申请节奏。
图一:申请者实力强
图二:申请者实力中
图三:申请者实力弱
由上三图我想带给大家的基本建议是:
1. 各轮次申请要以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是否达到目标硕士项目的平均水准为最基本的衡量,否则当蓝色图形高度低于绿色图形高度时,自己就是标准的炮灰型选手了!
2. 各轮次申请并非越早轮次录取概率越高,确切说是“越早的轮次学校发放发offer量越高”,这句话首先是告诉我们如果在我们具备目标项目的申请竞争力的基础上,赶靠前轮次对我们是比较有利的,但是没告诉我们的潜台词却是:发出的offer绝对数量≠录取概率。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够格,offer发放量是多是少与你无关!
3. 如果说前三轮的offer发放绝对数量(橙色图形高度)是按照55+30+15=100(设某硕士项目校方的目标招生量为100),实际在各轮次都会有申请者放弃(拒)offer,越靠前的轮次放弃者数量会越大,放弃的比例也会越高(各深浅度的灰色图形高度),因此最终三轮的offer发放量的差距实际悬殊度也会有所变小,原本是55:35:15,实际可能是47:33:19(是的,47+33+19=99,最终硕士项目方有可能没有招到自己最初设定的目标人数,当然了,也可能超过这个数字)
4. 以上三幅图只是一个模拟情景分析,在实战过程中的变化可能性远超以上三种,以上三图中的某个申请者实力(蓝色图形)在三种情况下是三个固定值,但实战过程中,如果申请者的申请轮次向后延的过程中申请者的实力很可能是往上涨的,我们要关注的是:一旦申请者的申请综合实力高于了目标项目的平均水准时,或者感觉比较有竞争力时,即可选择适合的轮次提交,不同学校硕士项目的各轮次不同,建议列出表格以明确各个时间节点各个项目要赶哪一轮!
(如下图:我为学生将各个项目目前计划要赶的轮次分别用红圈标出,且对应的什么时候根据刷分情况该不该送分的情况也替学生做了规划)
误区9. 文书写作越华丽越好(如:找老外改)
绝大多数申请者们都信奉“文书文笔好不好是文书质量高不高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样的“金科玉律”(相信我,在这里用这些限定词绝对不算夸张),称其为金科玉律是因为留学行业发展至今已有差不多近30年了,但这样的谬误却至今广为流传势不可挡,还是让我不禁要感叹一下,互联网的出现和互联网时代从web1.0开始至今的不断进化并未实质上打破社会上很多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大爆炸带给很多低认知度、低信息检索能力、低判别能力群体的不是更透明更高效的信息,而是自然而然变为了一把双刃剑,在不同利益驱使下,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上产生了更多的对用户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将“”扣在金科玉律之上,并希望助阅读本文的学生和家长们明确留学申请的重心,也希望借此让部分同行们可以以更高的专业度服务你们的学员,整个留学中介市场的服务水准提升绝不可能单靠时间堆砌,也绝不可能靠某一两个咨询师孤芳自赏每年服务小几十个学生来改变,对外只字不提可能能保留所谓的“商业机密”,但进一步来看,间接耽误的可是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计其数学生的未来。
第一部分:
言归正传,我们说不论文书由怎样千奇百怪、标新立异的题干要求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其核心考察点万变不离其宗还是以传统的Personal Statement或Stetement of Purpose为主体,然后再以一些特色考察点为辅助,比如考察“道德困境、创意、团队协作、所申学校或学院的价值观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自身职业定位、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实、领导力的理解”等等。
Well,那么大家想想PS这样的文书属于什么体裁?议论文无疑,right?那么众所周知的是,对于一篇好的议论文来说,论点犀利,论据充分,即是满足了高分的最核心要求,然而语言漂亮与否呢?这绝非议论文的核心。不论是学术上的报告论文、还是职场上的计划和方案,除非是满足特定工作场景和要求,否则都是以简明扼要、可读性、效率为核心标准的。
举个例子,我在美国留学期间修读的是商科专业,期间不论是negotiation还是Business communication还是其他writing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能拿高分的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这不代表语言表达能力不重要。
我专门就其原因询问过每一门课程的教授以及不少其他商学院的教授,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商业文书的核心目的是准确表达,逻辑严谨,论点鲜明并富有建设性,论据展开充分言之有理,语言是否华丽不单不是其考察重点,相反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反倒会显得格格不入和有失职业。
观点一:大部分专业对文书质量评判重心不在语言“华丽度”,而在“说服力”。
说了这么多是希望我们申请者们明白,在申请不同学科方向时,除了在学科进修过程中对语言表达有很高要求的之外(如很大一部分文科专业,比如英语文学、哲学、教育学、神学、新闻学等),大部分专业对申请者的文书质量评判重心并不在于英语的语言“华丽度”上,而是在于其“说服力”上。
第二部分:
然而,有的学生(我的从业生涯中我自己亲自辅导的学生中也就出现一些)会说:“语言表达华丽岂不是锦上添花,即便不是最重要的考察点,也该是有加分的吧?”
前两段结尾部分我已经提到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华丽的语言反倒会使得文书显得格格不入和有失职业精神。”,更何况,我们还要非常注意“阴沟翻船”的极端情况,什么是阴沟翻船?
想想绝大多数的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如果你的托福写作部分只有20来分,你找的母语写手帮你鬼斧神工打造的文书在招生官眼里是怎么个形象?可信?造假?细思极恐吧?被判cheating的概率大不大不好说,没有人统计过,但是的确发生过,其中一部分是不断追问得到的答复,因此不排除一些拿拒信的情况也是因此祸根所致。
托福考试是针对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申请者的考试,老美们可不参加这个考试,知道托福考满分120代表学生的能力是多少吗?
从词汇量和考试题型难度以及判分标准的角度来看,120满分也就至多美国初中生的语言能力,考过SAT的学生们或许会感触较深,SAT是申请美国名校的大学本科阶段教育的要求考生之一,从某种角度来看有些类似中国的高考。所以即便托福写作考满分30,总分接近满分120的学生们,我也劝各位悠着点,除非你申请的是我上边说的对语言华丽度有特别要求的专业。
在英语为母语国家接受本科阶段教育的学生们也一样要注意,如果你的水准确实没有达到母语国家中的较高水准(有些学生找了native speaker+作家或文学专业的写手来助阵),也别得意忘形了,别忘了还有后边的面试环节,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面试掉链子一样可能被判死刑,文书里的文笔惊世骇俗,面试中的口语却结结巴巴自信全无?no kidding?
观点二:在保证文书说服力足够(论点清晰,论据充分)的基础上,语言的地道程度华丽度能否对整体文书起到“加分作用”是极难把握且强烈不建议“冒险”的,因为一不小心,文书体现的文笔就可能和你的实际年龄大相径庭导致阴沟翻船。
而我们又知道硕士申请的文书核心是文书体现的申请者对学科、专业、行业、产业的理解深度、目标明确性、专业积累垂直度等,并在这些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学术兴趣和职业目标,但恰恰我们绝大部分申请者找的老外仅仅只是和所申请学科领域相关性很低的native speaker而已,和我们的硕士申请文书的质量要求方向完全不对路,还可能让我们阴沟翻船,各位还要冒险找这样的老外改文书吗?
关于名校硕士申请的文书,建议看看我之前写的文章,“专业性、逻辑性、特殊性“为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美国硕士申请文书核心要点及启示
P.S. 有的学生如果要问“那我找名校的相关专业的老外校友或在读学生指导文书如何?”,别着急,直接看下一个误区(第十个误区)。
误区10. 留学申请找名校在读生或校友帮忙
随着留学的热潮在过去二十年来愈发猛烈,以全球教育质量最高的美国留学为代表的留学中介市场里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花样”,以越来越多的“花样”来形成“差异化”的“商业竞争力”博取客户的眼球——“招生官亲自指导、名校校友和在读学生导师制”愈演愈烈直到索性出现了一部分以专门帮助申请者匹配“学长学姐”来申请名校的服务模式。
非常抱歉,即便我个人能量有限,也必然得罪利益攸关留学机构,也必须在这里揭穿这些“一刀切式名校校友”套路,我的观点是:
名校校友对申请者的帮助确实存在,但绝不能单纯依赖(业余的、非专业的、以自身或身边的少了样本为指导依据的)热心校友的指导,不然将有极大可能遭受“善意的误导”并影响最终的申请结果。
得此观点的主要原因其实在我上面这个结论里的()里已经表明了,即校友参与服务的动机多大是积极的,他们本身大多数并未意识到自身的成功案例和身边了解(片面地了解)到的案例由于样本太小并不能适用于指导来自迥异背景的申请者。
也正因为样本过小,使得在判断对名校申请起到影响作用的因子(成绩、本科或高中教育背景、课外活动、文书、面试、场外推荐等)时准确性堪忧,有的校友自认为当时被录取时最有优势(权重最高)的条件事实上并非校方最为看重的(甚至是不太看重的),而实际上自身得以脱颖而出的因素却被忽略了。
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的确存在有的学霸学神确实是过于优秀,自己本身并不能意识到是怎么一路走到这一步,各方面都优秀往往也“妄下判断”并以此来热心建言献策。
加之这些名校校友们本身在名校申请指导上投入的时间只是来自于自身的业余时间(兼职工作),而我们知道“一万小时理论”或“刻意练习”都在强调恰当技巧下的聚焦和术业有专攻,因此使得这些在某些学科领域或许确实才华横溢的校友们在“不务正业”指导申请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给诸多申请者挖下各种隐性的大坑。
留学申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诸多影响因子合力影响最终的申请结果,留学申请也是一个难以重复试错的以结果为导向的“不透明工程”,失利的原因往往未知(被校方以模板式的回复应付了事),看似应该是“最理想的录取结果”(因为都受到了这样的名校校友高人指点都只能申请到这样的结果)的“释怀”实则却很可能是“死的不明不白+不知成败的自欺欺人”。
有时候我会思考,或许“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和“28定律”确实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辩证得来看这类现象,如果人人都能悟透这些有据可依的方法论并严格执行到底,那么相对优势何存?
因此,虽说我常感叹互联网时代从Web1.0进化至今仍没怎么改善社会的信息不对称,但本质上来说信息不对称本就是不可能被彻底打破的,当一部分信息实现对称之后,一定又有一部分人很快掌握了对其他人而言不对称的信息,利用不但演变的不对称的信息,不论是橄榄型社会还是漏兜型社会,最靠上拔尖的那部分人终究是极少数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一个有价值的目标的达成除了信息对称外,还有诸多其它必要条件在左右着结果,参照我得出的职业发展方法论,必要条件包括“方向、努力、技巧、坚持、健康和格局”,有一部分人其实在某个阶段获取了有别于大众的“对称信息”,但无奈技巧不当、或努力程度不够、或坚持度不足、或取舍不当、或健康程度受限(身体健康、精神健康、财务健康等)最终虎头蛇尾,从此陷入愚昧、谬误、消极的死循环(形成了个人的低水准的底层操作系统),大浪淘沙,at the end of the day,还是良币驱逐劣币。
P.S. 大半夜更新的内容或许有些过于尖锐,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否认同某个人的观点并不那么重要,而保持独立的批判性精神和自我判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我的感想对一部分人有所启发,则深夜更新此部分内容则足以让我倍感欣慰。祝好。
误区11. 难进美国名校,退而求其次转申英国
最后一个误区也是引领整个留学咨询与中介行业20多年发展至今一直存在的最核心误区,也是同时在于申请者群体和该行业从业者群体中的误区,也是建立在本文前10个误区基础上的正常结果和现象。
大部分行业内的顾问会通过学生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成绩便判断学生去不了高排名的名校,如:
1. 同学,你的GPA2.5都没到,美国名校TOP50前的没希望了,建议考虑TOP100以后的,最多TOP50-100试一试碰碰运气了。
2. 同学,你的GPA3.0都没到,本科学校也是双非院校,GMAT也不到700,TOP30名校就别想了,TOP100考虑一下?
而申请者群体里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也大有人在,如:
1. 我知道自己的条件不好,GPA不高,本科学校也不是211/985,美国学校不敢考虑,所以考虑不退而求其次申请一下英国或香港。
2. 我的GPA不高,GMAT/GRE也考不上去了,打算gap(延后)一年再申请,或者先去别的国家读个硕士,再曲线救国申请美国。
3. 我的分数条件不好,课外活动背景也单薄,现在已经大三暑假了,一份实习也没有,想先工作两年,不管做什么工作,先增加一下工作经验,然后再申请美国硕士,总会有帮助的。
对于以上,希望各位读到后可以“直冒冷汗,着急想知道why not”或者索性继续“不以为然,依然自信”,那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毕竟最可能有义务对自己负责的只有各位自己了。
那么,为什么分数、教育背景都存在巨大劣势的underdog有希望冲刺名校?而且还一直在强调这些不是“逆袭”,都是必然呢?
其实之前在这篇文章:【精】美国顶级名校“不为人知”的真正招生标准大揭秘!已经有阐述过了,我引用一部分过来:
给大家看一张图,其实很多人提到的这个成绩重要,那个活动背景对录取重要,这篇文书对申请影响很大等等,基本都在下图所列的美国名校硕士项目的考察点中。
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这那么多项“均对录取有影响”的因素,孰重孰轻?很显然,对申请有一些概念的申请者们自然明白每一项对录取的影响之“权重”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在申请美国研究生之前,把“我们的申请目标到底看重申请者身上的哪些点、怎么看待的“这个问题琢磨透彻,是一切准备工作和努力开始的必要前提。
所以,引出我们制作的第二张图:
我们认为:在决定一个申请者是否能被美国顶级名校的研究生阶段硕士项目录取过程中,主要有5类因素。
它们分别是:
1. 硬件(学术):这个对应的是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个学习能力包括申请者在大学本科期间GPA(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个硕士学位,那么这个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也是其中一部分)、GMAT/GRE/LSAT/MCAT、TOEFL/IELTS等。
2. 软件(应用):这个和第1点连在一块儿,那就是“学以致用”,第1点是“学”,第2点就是“用”,“应用”的“用”。这点代表的是美国顶尖名校最希望看到的,如果有1没有2,那就是没能让所学转化成价值,这样的学生,即便再优秀,也不是美国名校感兴趣的。
3. 文书:文书是载体,是我们用来将1和2通过有思想深度、有逻辑串联、有故事有灵魂的表现形式来做进一步升华展示的平台。举个简单的例子,简历里面的每一份经历,你是为什么去“经历”?是凑齐就去做了?还是跟风?还是自己有想法有目标去追逐的?多份经历之间,有什么必然性?还是只是巧合?你是一个有目标有梦想的人,还是一个持续迷茫,不断在摸石头过河,摸到大四了还在摸石头的学生?
4. 面试:是学校通过更进一步的对话,直接了解申请者在申请材料里未展现的,或者“挑战”申请者以考察申请者真正实力(包括应变、语言表达、EQ/AQ等)的过程,是另一个体现申请者实力的机会。
5. X因素:这是很多各位在市面很难听到的一个维度,它指的是,对于dream school,我们通过官方要求的环节之外能对申请起到帮助的因素。
其中包括11种形式的X因素,这边不做过多展开,举几个例子,比如通过colleague search、alumni search、family network、professor/faculty reach-out来建立和目标院校的“纽带”,同时借助这些渠道的“外部推荐”来“集火”目标院校。要想最大化被顶尖名校录取的可能性,第5点是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让申请者脱颖而出的一点,也是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而小部分申请者“悄悄”在做的。
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留学真相】为进名校,人人都在“作弊”—揭秘影响招生录取的“场外因素X”
然后,我们再回到图中,来观察5个维度的权重。我做了顶尖名校的这部分的红圈标记。
得出的结论是:
硬件上,越高排名的学校越没底线;
软件上,越高排名的学校越势利眼;
结论:越高排名的学校看软件(学以致“用”)看得越重!
图中,我们看到排名越靠后的学校,反倒对“实际应用”维度的看重程度越低。
如果到了再往后的学校,其实便和一些留学教育产业化商业化极度严重的国家大学类似,文书和所谓的软实力对他们来说,只是走个过场,可有可无,分数够就可以,甚至不需要提交GMAT/GRE等研究生阶段的考试成绩。
我们有的家长朋友们或许知道,有些国家有部分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知名大学的一些硕士项目,不单不需要提交GRE/GMAT,也不需要申请者提交PS这类文书的,也不需要推荐信。
在案例上,给大家分享几个,大家可以想一想,结合我的这个模型。
*补充一点,上面的第1点里面,还包括学生的本科教育背景,在不同的本科大学里获得的GPA含金量是不同的。
案例1: 本科背景为国内二本,没有全职工作经验,GPA3.4, TOEFL108, GMAT730的学生,录取了美国综合排名第2,商学院排名第1,专业排名第1的哈佛大学MBA,当时这个MBA项目的中国学生的录取平均分差不多:GPA3.6, GMAT750+,TOEFL 108, 绝大多数来自国内985或者海外全球大学TOP50本科背景,并且平均工作经验是4年。
案例2:去年2017Fall发生的案例,学生的GPA是2.15左右,被美国综合排名30出头的罗切斯特大学商科硕士录取,这个硕士项目录取的学生的平均GPA是3.6,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学生还拿到了罗切斯特大学的1/4奖学金。
案例3:综合排名第10的我的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marketing硕士,录取的学生平均分是:GPA3.4+, GMAT680+, 我的学生以GPA3.0, GMAT 570被录取,是当年我所了解到的该项目历史录取学生中最低的GMAT分数。
案例4:综合排名第3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分析学硕士,我的学生在今年6月拿到的末班车offer(申请的最后一轮),这个项目录取的中国学生的平均情况是:80%来自非大陆本科背景,这其中又有70%来自美本,剩余的整个中国学生群体里,80%来自985/211或重点财经,平均GPA3.5+, GMAT710 我的学生的背景是,GPA3.2, GMAT640, 本科是双非院校。案例5:GPA2.75的学生,GMAT740,985院校背景,被美国综合排名第8,商学院排名TOP16的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MBA项目录取。
分享以上这些案例的背后,我们其实已经有几十例非常类似的案例,说这些案例主要是让大家更好地去理解,美国真正顶级大学的“客观、公正、开放、包容和务实”。这些顶级(全球最精英级)大学的招生标准偏好体现了美国文化和价值观中的许多方面。
更进一步,我认为可以给到我们这么一些启示:
1. 关注好“学习”的同时必须要更注重“应用”,如果“应用”方面更强的申请者,可以考虑在学习上取取巧,优化一下自己的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自己在“学习”(硬件)上获得最有性价比的分数条件即可,不必追求极端成绩,边际收益递减(甚至骤减)的项目不必恋战。
2. 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注重“长板”的打造(职业定位很重要,不是刻意去打造,不适合学生自身的方向,再精心设计都于事无补),美国名校需要的是一个建立在“专”(专业人才)的基础上的全面的申请者,而非一个看似“全才”却处处“不出挑”的“庸才”。
3. 不自惭形秽,just do it。当我们明白了前2点的基础上,很多学生其实在“额,这个项目平均录取分 GPA3.7, 我只有2.7, 那还是算了”这样的“脑回路”下,自行切断了自己进名校的道路,把机会留给了我们的一部分看似“疯了”实则很有章法、拥有合理机会被名校录取的申请者们。决定申请者能否被录取的因素里,有时候甚至也有一些不确定性是我们是未知的,比如名校考虑整个硕士项目的学生群体的diversity(多元化)时,如果你的背景中含有一些特殊性,比如你是今年项目已录取学生中极少有的艺术方向的学生,那么你很可能正好是对方的“菜”,项目的多元化是项目质量的重要一部分。
所以,you never know and don't judge yourself,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或者做一些判断,也不该随便自己去做,也要警惕那些“市面上都这么说”、“校友、学长学姐”都这么说的言论,至于前者,我认为绝大部分留学中介的顾问都未能真正理解申请的核心且没有办法真的帮助到有严重短板的学生去提升,至于后者,我认为学长学姐们的样本数较小,得出的建议的科学性相对较低,学长学姐在“留学申请升学指导”方面的所投入的总时间也是非常有限。
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案例其实不是说明了“一切皆有可能“,而是“一切皆是必然”,只是有时候,学校不会透露,一些悄悄努力的申请者也不会告诉你,一些歪打正着的申请者也没能力总结出真正的精髓给大家。所以,申请这个过程,既残酷也公平。
最后补充几句“前提性”的建议:
1. 先做定位,再做规划,才能全力以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2. 单打独斗,永远是下下策,杠杆化我们的申请竞争力,借助资源整合+申请者身边的团队,才能最大化你在名校面前展现的价值与潜力!
3. 各位认同leadership很重要的申请者们,希望未来在社会各界成为长leader的申请者们,在你们申请的过程中,你能否借助各类杠杆展示出超越其他申请者的背景和实力,实质上已经是在展现你的leadership了。
各位可以通过互联网搜到的内容大致分为几类:
1. 来自乐于助人的成功申请者和校友个人的、出自“有感而发”的、建立在各位网友个体案例基础上、片面性主观性无法避免的信息。
2. 来自就读体验不佳的群体给出的主观性很强、不适宜参考的信息(但又不得不参考,因为体验好的学生很可能没这功夫来分享这么多内容)。
3. 来自整理自一些招生官们非常“官方的”且官网基本都能查到的或者“怎么都不会错的”、尽显职业范的“招生秘密”。
4. 来自大型网站的(如百科类、论坛类、中介网站)由市场部人士等东拼西凑拿来的、遍地能找到“来源未知的、时效性难以判断的科普性知识”。
所以每年我本人也成为了这些信息影响下的间接受害者,因为每天都会有学生和家长根据以上来源的信息为参考来找我“答疑”,我需要一遍遍地重复解答多年来一直存在且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常识性问题。
对于这些内容,我建议大家不要一个个地碎片化地去理解,而是要系统地去由上至下、由方法论至规划再至执行去落地。
如有个人问题关于留学申请或文书方面你希望得到我的团队或个人亲自辅导,请加我微信chsw37 ,谢谢。
相关文章推荐留学生该如何玩转社交Networking?底层逻辑国内学生通用! 2024年QS大学排名出炉!全球名校大洗牌!!!美国留学生比英国留学生更牛?真是这样?
【辟谣】宇宙尽头是编制?留学生优先?23年北京上海公务员录用名单QS100满屏?
相关课程(系统学习职业规划)
936分钟67节职业规划系统课程(入口 → )【精】职业规划x生涯地图(人人都值得学的生涯规划课,67节936分钟纯干货。)扫码进入课程页面 ↓ ↓ ↓
如果您有关于职业定位、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和出国留学等问题,欢迎添加我的微信chsw37咨询。
本文作者:陈思炜知乎大V(职业规划与留学全国头部意见领袖),百万粉丝教育IP&KOL
国际教育与生涯教育领域全国资深专家,创业企业家,15年+行业经验,11年+创业经验,现任全国5家教育机构董事及战略顾问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最年轻入会会员)、民进上海市教委直属系统委员会会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杰出校友(2015被授予)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特聘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及客座教授(均于2016年起)
三本畅销书作者《方向的力量》(14年出版22万字)《方向的力量修订版》(18年出版33万字)《知己知彼》(21年出版23万字)
曾全职供职某国家主权基金PE/全球九大投行瑞银(UBS投行)/平安银行总行副行长助理
留学规划与申请指导背景:
从业15年创业11年来始终专注美英港澳为主方向的研究生申请,770+成功案例,其中全程亲自跟进负责占250+,全程+文书占110+
所带学生近90%被美国综排Top20录取、近80%的学生被综排Top10名校录取,其中40%以上获2所或以上Top10录取
截止至2023Fall申请季,已累计助100多位本科背景或其他条件有严重短板的学生获美国综排Top10大学录取,其中的22位同时被美国综排Top5/英国Top2大学录取,offer包括MIT/耶鲁/哈佛/哥大/芝大/宾大/牛津/剑桥等(含二本进哈佛2例/耶鲁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