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幕后】国内视效发展到了哪一步?| 访中影数字基地视效团队

叶晨玮 广电时评 2020-01-28

编者按:一方光彩夺目的荧屏背后,“一砖一瓦”是如何搭建?为解密优秀作品背后的制作过程,《广电时评》推出特别策划【一线·幕后】,栏目以洞察“幕后制作”为出发点,走进老片修复、配音、特效制作、摄影、灯光等幕后环节工作现场,挖掘影视作品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本文为栏目第九篇,《广电时评》(ID:GDSP360)记者专访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和视效团队,探索视效制作背后的门道。



作者:叶晨玮


在新中国70华诞这一重要节点,一部俄罗斯纪录片《中国的重生》在中国社交平台引起广泛传播。将一段原本画质模糊、色彩失真的史料,做了4K修复之后,这部彩色纪录片竟高清重现了1949年开国大典时的盛况。


这次“昔日重现”让视效工作再次由幕后走向前台。



实际上,在影视行业这种操作已愈发常态化。比如此前的高分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便取材于早期纪录片《辉煌中国》,原始的低清素材仅有二三十万像素,但在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视效团队手中,每一帧画面都做了视觉效果方面的增强处理,最后得以在大银幕上高清呈现。


不止于此,如今的观众不仅可以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清晰的历史影像,更多想象中或是不可能存在的场景,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通过幕后视效团队的生花妙笔,都可以“无中生有”地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影视作品背后的视效团队有着怎样的“特殊能力”?如果把握视效与实景的分寸?《广电时评》(ID:GDSP360)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怀柔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专访了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和视效团队,探寻团队手中的“十八般武艺”。


眼见不一定为实

见到马平时,记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你)从事视效制作的职业生涯中,哪部作品花费了最多精力,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这位被业界称为“中国第一调色师”的视效从业人员,在停顿了几秒后,说出了“《无问西东》”。这个答案让记者有些诧异,回想这部电影,并不能令人立刻想出有什么华丽绚烂的特效镜头。


“《无问西东》其实有大量的视效镜头,(没想起来)说明我们把视效用得很好,没让观众看出来。”马平进而解释,因为这部电影的背景是从20年代的北平,到抗战年代的西南联大,再到60年代的清华,然后又到现代,对这样一部作品来说,视效团队要做很多准备才能准确还原当时场景,其中,包括西南联大整个校园、王力宏训练时的机场等,这些都是CG镜头。



不可否认,数字化正在改变传统的电影生产方式,在影视内容数字化制作时代,视效制作俨然已变成一个相对普及的电影创作方式,它并不局限于某种题材,过往难以实现的场景或者说需要耗费大量成本、人力才能出现的效果,如今都可以诉诸科技手段。


比如前些年的电影《狼图腾》,经典的“狼马大战”一幕,虽然狼和马都是实拍,但因为两种动物如果真出现在同一场景,很容易造成失控状态,因此这些场景实际上都由后期视效团队合成;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从资料素材的低分辨率,以及各种各样的压缩损伤,利用AI技术将其从标清画面升级成高清画面;再到还未上映的京剧电影《四郎探母》,其中20年代的北京场景都由中影数字基地视效团队来完成……尽管题材类型林林总总,但背后却总少不了视效团队的身影。



另个一侧面看,这也说明视效作为当代电影工业发展的一种结构性要素,正对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产业建构起到重要作用。


“现在各种形式、各种题材的电影大多都会用到视效”。在马平看来,这是一个好现象,“严谨来说,视效本身也不是一个单独的电影技术门类、单独的电影技术工种,它只是因为需要使用特殊的工具,才出现了这样的专业人员,但实际上视效最后完成的工作,还是要落到美术和摄影上。


用“黑科技”提升效率

“技术是对人类的解放,技术发展其实也给影视创作者打开了更广阔的创作天地。”


谈及技术发展对影视作品制作产生的影响,马平显得像个“科学狂人”,在他看来,影视行业首先保证的是创作,而将新技术放到应用中去则能给创作者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也正是在这种思路下,中影基地的两大技术品牌——“中影·神思”“中影·幻境”应运而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f0808gi41ei


据马平介绍,“中影·神思”是世界上第一套具有通用性,基于人工智能的影视制作系统。中影使用深度学习,对抗网络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影艺术家的创作思维进行了模拟,在电影视效,虚拟角色,电影修复,4K超高清内容生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影·幻境”是中影自主研发的虚拟拍摄系统,对于电影工艺具有革命性的改变。它使得拍摄现场的真实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得以结合,由此可以极大幅度减少美术置景量,缩短拍摄周期,从而大量缩减拍摄成本。同时可以让导演和主创在绿棚拍摄时看到接近于最终完成效果的画面,大幅提升创作空间和作品质量。中影数字制作基地预计在五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影视作品90%以上的镜头会在摄影棚里使用虚拟技术完成。


《厉害了,我的国》中便有“中影·神思”系统的助力。如果按照传统方法,只能靠十分有经验的修图师用绘画的方式逐帧去画,这种方法通常一天画一帧都算是快速的;但“中影·神思”系统利用AI技术,将绘图程序交给计算机,完全可以实现一秒钟一帧,并在此基础上辅助以一些人为干预,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同时,马平还提到了“中影·神思”系统的另一大价值,“一方面能把创作人员的艺术思维,用算法把它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这套系统还掌握了人类审美的一些评判标准。其实听上去有些玄妙,可以说它是生成器,也是鉴别器。”


对于另一套系统“中影·幻境”,则给记者带来了更具象的观感——在虚拟摄影棚中,前方是绿幕的背景,而在摄影机里则已经出现了实时场景。经介绍,“中影·幻境”系统完成了几项技术的结合:一个是传感器和图像识别,完成了摄影机的实时空间、三维空间信息的定位;另一个则是通过实时渲染引擎,将虚拟场景叠加到实拍层后面,利用摄影机的实时空间信息,使得两者在镜头里同步变化。区别于过往拍摄,主创只能靠想象来判断,在“中影·幻境”的帮助下,创作者在现场就能直接看到合成好的画面,对于这项虚拟拍摄技术,马平坚定地表示,“(它)一定是整个影视行业的未来。”


据了解,中影基地即将推出的京剧电影《四郎探母》,便是在“中影·幻境”系统助力下拍摄完成,原本需要耗时两个月的拍摄体量,此次在虚拟摄影棚中仅花了15天。“我们强调后期前置的概念,在后期制作流程中所需要的很多数据,都可以通过虚拟拍摄来提供。既可以满足现场预览,在拍摄现场时就可以为导演展示接近于最终影片效果的画面,又可以更好的与后期制作流程相衔接,对影片最终制作质量与制作效率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马平这样概括该系统的作用,“如此一来,整个制片成本能大大减少,演员也不需要受天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还有一些不可复原的场景,也可以很容易把它呈现出来。”



视效业的明天什么样?

“当下,我们更多是想走一个转型的路线”,谈起中影基地视效团队的发展规划,马平说道。


如今的中影基地视效团队,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向技术转型的阶段。马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后期前置,以及对软件技术的应用,把影视发展拍摄技术整个流程做一个变革。”从2017年起,中影基地视效团队就开始了解国内外所有关于虚拟拍摄相关的软件硬件,并陆续跟相关平台、公司沟通与调研,在了解各个公司的优劣势后,慢慢发展出了自己的一个完整体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i0808jm4nqt


要转型,就意味着要改变,对于团队中许多人员来说,免不了要经历归零重置、重新学习的过程。视效团队负责人表示,“团队中的成员做电影都非常在行,在美术、灯光、细节等方面都十分有经验。但是新兴技术带来的软件变革对他们而言确实是一个难题,他们要转变思维,转变流程工作习惯,然后去接触新的东西,这是个过程。”


在马平的设想中,现阶段这些视效软件尚有使用门槛,所以需要有专业团队来完成视效工作,但这只是过渡。“等到所有的工具智能化、没有门槛的时候,多数人都能掌握这项技能,实际上视效就变成了帮助导演讲故事的一种叙事手段。”为此,马平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呼吁大家给视效这个领域更多关注,“因为视效的价值不仅仅是去完成那些镜头,它既代表了影视行业技术尖端的那一部分,同时,从视效领域走出来的人才,是可以散布到导演、摄影、美术等方方面面的”。


相关阅读

【一线·幕后】“击败体”原来这样设计 | 专访《中国诗词大会》舞美团队

【一线·幕后】他们用奇思妙想,带你“梦回大唐”丨专访《长安十二时辰》概念设计团队

【一线·幕后】“锦上添花”是日常,“无中生有”也很强 | 专访《向往的生活》后期团队

【一线·幕后】“噼里啪啦”皆学问,《风味人间》声音团队解密制作流程

一线·幕后】何时惜“光”如金?何时“光”芒四射? | 专访灯光“魔术师”董江

【一线·幕后】热播剧“女主”背后的“女主”|专访配音演员季冠霖

【一线·幕后】他们在电影频道“修文物”——走近老片修复团队


·End·

编辑 | 叶晨玮 曾宇衡

>>总局将创建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

丨总局

>>回溯跨越60余年的寻“亲”之旅

丨纪录

>>实地寻访,遇见“最可爱的人”

丨节目

>>用7个故事写一封给祖国的情书

丨电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