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 |《武汉战疫纪》总导演葛云飞:将武汉故事讲给世界听
编者按:战“疫”期间,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扛起摄像机,冲锋到一线,将诸多暖心故事和珍贵瞬间一一记录,为历史留下珍贵的“抗疫日记”。
为了记录这些纪录片人疫情期间的拍摄故事,广电时评和纪录中国联合推出【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本文对话纪录片《武汉战疫纪》总导演葛云飞,回溯该片创作始末,也挖掘主创在抗“疫”一线的创作故事。
采访:刘媛媛
“如果没法阻止这场疫情,那就把疫情的真相告诉世界。”
疫情期间,由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推出的英语新闻纪录片《武汉战疫纪》,用33分钟时长为海外观众展示了“封城”以后武汉真实的、多维的抗疫故事。该片在CGTN英语频道播出同时在CGTN官网、App、CGTN各海外社交平台账号(YouTube、Twitter、Facebook)全网推送。一经播发,便引起海外媒体高度关注,相继被21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家境外电视频道和新媒体平台采用,反响热烈。
回顾《武汉战疫记》的创作始末,该片总导演、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资深新闻记者、导演葛云飞以及他的团队感触颇多。CGTN记者自疫情暴发之初就进入武汉,持续为海外受众报道当地真实的情况。在他们看来,这场“硝烟”弥漫到海外舆论场的战争中,这样真实的中国抗疫故事非常珍贵。
从2月4日晚到武汉,到4月25日离开,葛云飞和团队在武汉的82天里,几乎经历了武汉疫情发展的全过程。
为何要做这样一部英语新闻抗疫纪录片?
“武汉疫情不仅让全国同胞揪心,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在看到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纷飞之初,基于新闻专业敏感度的判断,葛云飞抱着“一定要在一线见证这些事情,并把这件事情传递出去”的信念,与团队决定以记录方式参与到这场全民“战”疫中来。“疫情初期,有些外国媒体‘妖魔化’武汉的应对措施,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急需用一种客观、真实的形式将武汉正在发生的事情讲述给世界。”
拍摄期间,团队遇到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保证安全并且拍摄更多画面。当时,可选择的拍摄设备十分有限,葛云飞介绍,初次进去重症隔离病房拍摄只能使用GoPro相机,在有限条件下,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去丰富镜头语言。
“我们在武汉看到了太多感人的故事,每个人都在拿命拼,我们作为记录者一定要对得起他们的奉献,不能浪费他们的故事” ,葛云飞说。
《武汉战疫纪》的镜头里,有在医院里排队候诊的病人,有在一线争分夺秒的医护人员,有参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工人,有自愿参与到物资运输中的普通市民,有为居民奔波的社区工作人员……
片中,叙述语态相对冷静、客观、克制,这是因为葛云飞和他的团队更偏爱现场采访,没有固定拍摄时他们会开着车在街上抓拍。当时,武汉街头出行的人比较少,他们看到有人上街就会抱着好奇心,去跟他们攀谈,看看是否有故事,片子中很多感人的故事便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被发掘和呈现的。
立足海外观众群体,葛云飞与团队在创作时秉承“保证片子结构完整、不去做价值判断,而是用海外受众熟悉的语态去做一个纯粹的记录者”的态度,用第一线的中国抗疫现场画面,去直击国外舆论场上的不实谣言。
在世界多国受疫后,不少海外观众从片中找到了战胜新冠疫情的力量支撑,其中,中国政府迅速有效的行动,给一些海外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让国外受众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抗疫”过程,也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经验。
面对国际上的不同言论,葛云飞也坦言争议是预料之中的,“只要你做得足够好,所做的足够让人无可辩驳。对于我们而言,更需要用一种适合国际观众的语态、语言、传播规律去讲述好我们自己的故事,将事实直接呈现,很多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
记者:你和团队最初抵达武汉时是什么心情?
葛云飞:我是2月4日晚上到的武汉,4月25日返回,在武汉呆了整整82天。刚抵武汉时,一方面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感有很强的驱动力,另一方面,确实是担心、忐忑、紧张,因为去的时候武汉疫情已经很严重了,当时的环境和现实状况都告诉我们,这是一趟复杂且艰巨的旅程。
当台里把我派去武汉时其实就只有制作一部专题片的计划,基于职业敏感度,当时就抱着这么一个信念:一定要在一线见证这些事情,并把真实情况传递出去。
当时在跟国外电视台连线的时候,他们也都会问,武汉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有没有像网上所说的隐瞒、患者得不到救助这种情况?种种因素都迫使我们需要用一种客观、真实的表达将武汉发生的事情讲述给世界。
记者:如何平衡片中的叙述语态和故事表达?
葛云飞: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煽情的人,如果事实足够震撼,你不需要去做任何渲染,它本身的情感力量便会传达到观众心中。另外,一些外国人对中国是有偏见的,我一定要克制住个人化想表达的欲望,尽量呈现事实,只保留最核心的内容,不拘泥于某些细节,让观众自己去判断这个事件是否属实。
记者:CGTN面对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观众,基于这一点,《武汉战疫纪》在整体的创作上有特殊考虑吗?
葛云飞:当时在创作时并没有特殊考虑,只是坚持着几个基本观念:保证片子的结构完整、保证片中所言的真实的,不去做价值判断,而是用海外受众熟悉的语态去做一个纯粹的记录者。它在海外的高点击量也让我明白,当你传递的情感是人类所能共鸣的时候、当你传递的真实是足够震撼人心的时候,观众会自动忽略语言的障碍,全球观众会感受到传递的信息核心。
记者:在创作中你既是记者,也是导演,经历这次拍摄有什么感悟?
葛云飞:进入到央视英语频道从事外宣工作后,我经历了编导、记者、专题片导演等角色转换,从第一个专题《重塑中国经济》到香港专题报告,都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所以在进行此次创作中,虽然时间被严重压缩但能在高压下顺利完成任务。
对我个人而言,在纪录片创作上还要学习很多东西。做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感触是,通过与片中人物接触,他们的所想、所感让我更深刻体会到人生百态。经历过这段疫情,经历过这些奋斗、这些牺牲,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推荐阅读
☞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 |《在武汉》总编审朱贤亮:希望故事与纪录片的“时差”只有一周
☞500余人“云”协作,《今日龙抬头》总编导赵捷谈制作创新|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
☞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 | 《第一线》总导演赵曦:走进第一线,记录城市的重生
☞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 | SMG纪录片中心的战“疫”故事
编辑 | 徐蕾 王海婷 佘博睿
丨政策
>>《在武汉》总编审朱贤亮:希望故事与纪录片的“时差”只有一周
丨纪录
丨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