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文杰 || 记忆老西安:土地庙什字(三)

2017-07-13 朱文杰 老西安记忆


  土地庙什字(三)

  

  朱文杰

  

  西安街巷名叫某某“什字”的不少,城墙圈圈内除了土地庙什字,记得还有五味什字、夏家什字、柴家什字。另有麻家什字,但不是街巷名,例如:钟楼、北大街、大差市、老关庙等,都因处于十字路口而被称为“什字”,这里的什字仅仅专指一种区域。

  

  而土地庙什字、五味什字、夏家什字、柴家什字这四个以什字命名的老街巷,都集中在西安城圈内的西南城角,而且还基本连在一起,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蹊跷,不是偶然能解释的。什字就是两条街交叉的路口,记得上海老电影中有《十字街头》,喜欢把街巷名称“什字”,看来不完全是西安人的专利。虽然如今这几条街都属小什字街,而名为“什字”可能是因了它曾经的相对热闹、繁华和重要吧。

  

  土地庙什字在过去就是西安城内西南这区域较为重要的街道。民国时,就曾有规划想把这里改造为西安城的主干道,今天虽然这条街属于城内的一条背街,但仍有好几路小型公交车从中穿过。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时,土地庙十字路口比较繁华,有饭馆、杂货铺、糕点铺,还有大烟馆等等。

  

  但这里曾有能影响西安半个城的名小吃——“张三梆梆肉”。民国年间,张三由河北保定来陕,先在南马道巷12号院内(在梆子市街西头,白鹭湾巷口至城墙一段,后划归到西梆子市街)熏制肉肠,因走街贩卖时,多背椭圆形木箱,执木鱼状梆子,取其敲击木梆子且吆喝着过市而得名为“梆梆肉”。因我家紧挨西梆子市街,那年月经常和正在串街走巷的张三碰面。

  

  张三熏制梆梆肉选用松木锯末,点燃熄灭明火,闷出白色浓烟在铁 44 33766 44 15043 0 0 3619 0 0:00:09 0:00:04 0:00:05 3620箱上的金属网筛上熏蒸大肠,熏出的肉肠带有一股松脂的清香,嚼在嘴里,味道出奇的绝,还有人说是柏树叶子熏。张三后来年纪大了,就扎点于土地庙什字,开个小店加工熏制肉肠。这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了。我曾在这段时期多次前往购买,那时我正在铜川工作,还把梆梆肉带回铜川与酒友们共享。张三经营梆梆肉店直至1985年过世,其后几年经营的铺面“诚信和”,店址也搬至小南门内的德福巷附近。

  

  当然了,土地庙什字文脉丰厚,深隐不露,绝对不是一种名小吃可以代表的,也绝对不是一条平凡的老街巷。首先是名闻天下的秦腔科班、百年剧社,被公认为是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鲁迅先生题匾“古调独弹”的易俗社,也是最早(1912年)在西安土地庙什字挂牌成立的。成立之初,名为陕西易俗伶学社,就在土地庙什字小学内教练学生。在陕西省议会礼堂举办的成立大会上,公举杨西堂、李桐轩为社长,张凤翙为名誉社长,薛卜五、王伯明、孙仁玉等为评议。

  

鲁迅先生为易俗社题匾“古调独弹”


  同年10月,由孙仁玉在土地庙什字租房一院,作为事务所。易俗社民国元年秋所订的《简章》也提到这件事:“本社已定省城土地庙什字一处为事务所,招生教练。”

  

  这条巷子还住过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大家宋伯鲁,是一位二三十年代在陕西,乃至全国都举足轻重的人物。


宋伯鲁像

  

  宋伯鲁,字芝栋,亦称子钝,晚号芝田,陕西省礼泉县人。他是 “关学宗传”柏景伟的关门弟子,清末进士,当过翰林,任过御史,戊戌变法中的风云人物,亲历戊戌变法的梁启超就曾指出:台谏诸臣中,惟宋伯鲁“言诸新政最多”。辛亥革命中他担任秦陇复汉军兵马都督张云山的参谋军务兼秘书长,堪称清末民国年间陕西第一人。

  

  宋伯鲁博学多识,于经、史、子、集之外,尤工诗、书、绘画,著述甚丰,有《新疆建置志》《新疆山脉志》《西辕琐记》《地理辩证发微》《焚余草》《己亥谈时》《知唐桑艾录》《海棠仙馆诗集》《心太平轩书画论》等20种。著名书画艺术家寇遐、张寒杉先生等尊称其为“关中书苑”的鼻祖,康有为则盛赞其书法为“集碑帖之大成”。1931年,陕西省举行有史以来首次书画大赛,宋伯鲁以79岁的高龄应邀参赛,技压群芳,位居榜首,成为街谈巷议中“第一人中最老人”。 1923年以后宋伯鲁担任陕西省通志局(馆) 馆长兼总纂,主持修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晚年仍奉献社会,鞠躬尽瘁。

  


  宋伯鲁在西安住过不少地方,“二虎守长安”期间宋伯鲁曾住在夏家什字,后住土地庙什字。1932年7月,宋伯鲁病逝于西安土地庙十字宋氏住宅。

  

  土地庙什字21号,曾经是一座三进院子的老宅院,曾在民国时担任过陕西省财政厅厅长、陕西省议会副议长、北平民国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的景凌霄先生就住在这里。景凌霄和宋伯鲁都是清末进士,一条巷子,住过两位清末进士,在西安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景凌霄(1872--1941)出生在户县景家巷。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考中进士,二三十年代陕西著名的文化人。2011年他的老家户县发现一件景凌霄先生写给乡党,曾任户县培英小学校长李绍先的楹联书法作品,内容是:“话易出唇尤悔集,身临绝顶回旋难。”


景家巷9号院的后院


景家巷9号院落的二道圆形门

  

  户县县城钟楼以南的南街上,有条“景家巷”。就是以景凌霄的景家得名的,景家在户县老宅曾经连绵十几院,占去了整整半条街道。如今还剩3座院落,成为户县老住宅难得的历史证物。

  

  台湾的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幼年时不光在西安后宰门作秀小学上过学,还在夏家什字的第二实验小学上的高小,最后也是从“二实”离开西安的。连战一家曾在后宰门附近居住,后因日本鬼子飞机轰炸得厉害,他父亲连震东在西大街鼓楼东的西京建设委员会上班,还曾在东厅门的西安中央战时工作训练团第四团工作,可能图方便,就搬到东西土地庙什字街了。

  

  土地庙什字有一条名叫草场巷的小巷子,紧挨天主教堂西围墙。《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载,清嘉庆年间,可能因此地为镇标校场的草场而得名。巷子南口东边有一大宅院,主人周凤冈也属于西安一大名人,他原籍临潼,是1932年西安最旱的阿房宫电影院的创建者,还在南院门经营有大药房。可能他把自己在竹笆市口的私宅建了阿房宫电影院,才在土地庙什字这条闹中取静的草场巷,购置了新宅院。


  周伯勋


  而周凤冈的大儿子更不得了,他就是著名的电影演员周伯勋。周伯勋是老一辈电影人,一名杰出的艺术家。我国早期无声电影《玉堂春》中就有他的角色,他曾在《桃李劫》《一江春水向东流》《自由神》《武训传》《鸡毛信》等电影中饰演主要角色。还担任过白杨和陶金主演的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制片人。他1929年来到上海,经同乡郑伯奇介绍,考入创造社主办的上海艺术大学中文系学习,次年即加入田汉主办的南国社。参加南国社不久,经田汉、郑伯奇介绍,又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6年,他返回西安,担任“西北各界救国会”宣传部副部长。抗战期间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任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解放后,他一度担任过国泰电影制片厂厂长,还曾任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理事。

  

周伯勋(右)与施超、蓝苹(江青)


  因为周伯勋曾经拒绝过江青当基本演员和任主角的要求,还了解她的一些丑史,“文化大革命”中曾遭到政治迫害。

  

  咋一听三十年代闻名上海的周伯勋是咱西安人,父亲就住在土地庙什字的草场巷,还真叫我有点惊诧莫名。心里想着,这一条又短又窄的小巷子,水深得很呢?!

  

卫俊秀

卫俊秀书法


  周家的南邻就住着书法家卫俊秀,中国当代深荷硕望学者型书法大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卫俊秀先生以草书见长,“其作品气韵高古,笔势磅礴,或如瀑布飞渡,一泻千里,或如珠落玉盘,温婉俊逸。放处不凝滞,收处不佻靡,密处势荡气摩,疏处空灵可人”。有评论家称其成功地解决了草书的碑化问题,称其与于右任、王蘧常、林散之为20世纪草书四大家。卫俊秀先生命途多舛,历尽劫难,1955年以“胡风分子”罪名被拘留,1958年春以“历史反革命”罪名,被判劳动教养3年,到铜川崔家沟劳改煤矿下井当矿工,1979年年逾70岁时才平反。了解其身世,深感文化人之命苦如此,世之不平,让人憋屈郁闷。

  

  土地庙什字这条老街,已改名为五星街了。但笔者所叙述的这些陈年旧事,只能归土地庙什字,而这条五星街是否能延续这种文脉,再次闪耀星辉,只能留待后世了。

  


(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长按上图二维码识别关注

------------------------------------

往期链接

朱文杰 || 记忆老西安:南关忆旧

朱文杰 || 记忆老西安:报恩寺街

朱文杰 || 记忆老西安:西安有八个八家巷

朱文杰 || 记忆老西安:西关正街(三)

朱文杰 || 记忆老西安:西关正街(二)

朱文杰 || 记忆老西安:西关正街(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