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1)
老海棠树 (史铁生)
链接第14课《驿路梨花》
考点训练:揣摩人物心理的心理活动
阅读字数:约1 100字 建议用时:15分钟 分值:15分 考查题型:第2题 阅读关键词:亲情 思念 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作家、散文家。其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影响最大,感动了无数读者,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非常优秀的散文之一,并被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史铁生生前与疾病顽强抗争数十年,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阅读提示:本文是作者对奶奶的深情回忆,可以这样说,老海棠树是作者和奶奶的点滴生活的见证。其中有作者无忧无虑的童年,有奶奶的慈爱与唠叨,有奶奶年复一年的劳碌和期待。“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成了作者定格在时光中的记忆。 |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之中,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我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
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1.文章写了哪些关于奶奶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4分)[答题技法详见P87考点解读]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字音:花瓣( ) 糊纸袋( ) 窗棂( ) 弥补( )
微字典:【糊弄】 将就。
【劳驾】 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枝繁叶茂】 树木的枝叶繁密茂盛。比喻子孙满堂。
【海底捞月】 比喻根本做不到,白费气力。
积妙词: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美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的呼噜声 (张亚凌)
阅读字数:约1 260字 建议用时:15分钟 分值:15分 考查题型:第5题 阅读关键词:伟大母爱 回忆母亲 宽容体谅 阅读提示:这是一篇写母亲的叙事散文,作者将“母亲的呼噜声”作为文章的切入点,视角独特,充满深情。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细节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感悟,就能倾听到生活那涓涓细流中流淌着的动人旋律。 |
“妈,你的呼噜声太大了,我昨晚就没睡踏实。”早晨,看着儿子蔫不拉唧地坐在沙发上迟迟不动,我问他是不是又不舒服时,他开了口。
我,竟然衰老成这样?之所以冒出这个使自己出一身冷汗的念头,源于发生在我和我母亲间的事。
“妈,我不想和你睡了,你的呼噜声太大了!”这是三十年前我和母亲的一次对话。记得我当时将“太”拉了好长,母亲那一刻的神情我至今还记得:她先是一愣,愣了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而后看我的目光里就有了复杂的——当时的我也读不懂的——东西。我能感觉到的,是自己突然间的不好意思,为自己竟然开始嫌弃自己的母亲而不好意思。
如今想来,母亲的呼噜声很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母亲是个事事都必须走在别人前面的极负责任的优秀教师,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姥姥得烦劳她照顾,三个只知淘气惹事不知帮一丁点儿忙的儿女等着她教育,还有那么多地等着她和父亲一起犁耕耙耱播种打理……以至于晚上我们都睡了,她还得在织布机上为一家人的穿着忙碌。
她头落枕头之时,怕是我已睡够快醒了,故而睡眠轻,一有呼噜就醒了。
母亲那么累,家里又没有多余的房间让自己和孩子们各自分开住。我不知道,自己当初的话语,给母亲心里添了多大的堵,会不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我只记得多年后,家里准备盖几间新房了,在空空的院基上,母亲很宽慰地说出“我娃就有自家的房子能睡上好觉了”这句话时,我的鼻子酸酸的,——自己的一句抱怨,一直压在母亲心里,多年!
事实上,新房还没盖成,我就已经上大学了。
在母亲中风后身体不便的日子里,我特意将她接到城里一起住。不过从没住过同一间房子,母亲总说:“我打呼噜,你睡觉轻,分开住。”我硬要陪她一起住时,她竟然说自己一个人住惯了,多个人不舒坦。
每每听到母亲说“我打呼噜”这句话时,我就不能原谅自己,——不经意间对母亲的伤害已深入骨髓!我总笑着说,您当妈的咋还记恨自家的娃?我那时是胡说八道还不行?
母亲却说,哪有当妈的记恨自家的娃娃?妈现在不能帮你一点儿忙了,再不叫我娃歇好还能行?房子就在隔壁,有事妈就叫你,还担心啥?
白天,母亲要我陪她说说话。我正说着,她的呼噜声就起来了。我就停下来,等她一会儿。她一睁开眼总显得很不好意思,问我是不是自己又迷糊了。我说,困了就睡一会儿。她总是推辞,还说着“不困不困,没睡着,咋能睡着?就迷糊了一会儿”之类的话,而后就问我:“你刚才说到哪儿了。”
再后来,母亲都不能独自看一会儿电视,——连热闹的电视都不能打断她的呼噜,只一会儿,就起了呼噜声。和我说话时也是这样。醒来后,还是很困倦很没精神的样子,也不再解释说自己只是“迷糊了一会儿”,更不会让我继续陪着她说话了,只是说着“没精神”“老没精神”之类的话,或者说梦见谁了。入她梦的,都是已经去世的亲人,常常听得我心里很难受很难受。
也记得母亲曾很伤感地说:人就是不结实,说老就老了。不像树,冬天歇歇,只要根不离地,成百上千年地活。
母亲是在2008年的一个秋日走的。
母亲走后,我似乎多了个习惯,看着熟悉或陌生的老人发呆:
稀疏花白的头发,满脸老年斑,一脸平和的微笑,——明明是别人的母亲,看着看着,恍惚间,就成了我的母亲!
(选自《老人春秋》)
1.母亲为什么会说“自己一个人住惯了,多个人不舒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她先是一愣,愣了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的一句抱怨,一直压在母亲心里,多年!(赏析加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的呼噜声”在文中多处出现,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明是别人的母亲,看着看着,恍惚间,就成了我的母亲!”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答题技法详见P87考点解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字音:蔫不拉唧( ) 耙耱( ) 骨髓( ) 恍惚( )
积妙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美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解读与答案详析
老海棠树
1.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灯下学习(读《扫盲识字课本》、读报、请教)。
2.对奶奶的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奶奶对一份有尊严的工作的渴望和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
考点解读 考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考点解读】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实际上是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了解,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助于了解人物形象。 【技巧点拨】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结合语境,还要结合上下文内容,从文字的表面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考虑人物当时的心情和想法。其中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对揣摩人物的心理起着很重要的提示作用。 |
3.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和慈爱;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4.[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线索的把握和理解。老海棠树是全文的线索,作者围绕着“老海棠树”组织材料,写奶奶的人生晚景。老海棠树也是烘托奶奶形象的一个意象,寄托了“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愧悔之情。所以老海棠树既是行文的线索,也是作者的感情线索。
[答案] 老海棠树。老海棠树既是行文的线索,也是作者的感情线索。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母亲的呼噜声
1.母亲是怕自己的呼噜声影响“我”休息才故意这样说的,可见母亲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2.(1)神态描写,两个“愣”字,足见母亲的意外,以及听完“我”的埋怨时复杂的心情。
(2)“压”字表现了“我”对母亲的伤害之深,以及“我”的愧疚之情。
3.[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母亲的呼噜声”在文中多处出现,故事也自始至终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既串联了文章,也推动了情感的深入。
[答案] 作为文章的线索,起到组织文章材料、推动情感发展的作用。
4.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5.勤劳负责,关爱、体谅孩子。从“以至于晚上我们都睡了,她还得在织布机上为一家人的穿着忙碌”,可见其勤劳;从“我硬要陪她一起住时,她竟然说自己一个人住惯了,多个人不舒坦”,可见其关爱、体谅孩子。
考点解读 考点——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解读】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常考题。人物形象由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部分组成。外在形象包括人物的外貌、身份、地位、生活背景等。内在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能力、喜好等。此类题的常见题型有:①××事件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②文中是如何塑造××的形象的?③请简要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 |
【技巧点拨】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在情节中的表现。 (2)抓住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3)重视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分析理解。 |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班主任工作汇总(4.3.整理)
初中名著知识汇总(4.3.整理)
中考语文知识汇总(4.3.整理)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伊人频道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收藏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