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疗伤,山东能否靠重商主义翻盘?
齐与鲁,商和儒。
正如东海之波涛汹涌,泰山之静峙稳重。几千年来,山东就是在这种冰与火的激荡中创造出璀璨的文明。
曾几何时,春秋时期的齐国凭借山海渔盐之利,管仲的重商主义,以富强称雄春秋五霸之首。
而数千年的儒家文化积淀,又历练了山东人重义轻利的精神,却也忽视了重商主义的继承与发扬。
改革开放40年的汹涌大潮,山东人凭借吃苦耐劳的美誉,赢得了前30年的工业、农业大发展;却在近10年的资本大跨越中,悄然慢下来。
在“儒”与“商”之间反复的山东,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这一次,官本位成为山东发展的最大拦路虎,儒家“重农抑商”的观念被视为重要的文化原因。
出路在哪里?
在商业精神的普及,在商业思维的健全,在商业气息的弥漫。
商气浓了,官味自然会淡。
山东明白这个道理,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也下起了一盘重商亲商、培育营商环境的大棋。
这盘棋最终是刮骨疗伤还是流于形式?
能否在“儒”与“商”之间找到适应现代商业文明的平衡,激发山东的活力?
每月一次重大会议,只为一个“商”字
9月底,首届儒商大会将在济南召开。
继深商大会、浙商大会、西商大会后,山东将发起一场重商亲商安商的大会。
但是山东却没有提“鲁商”,而是将“儒”与“商”放在了一起,这也可以看出此次会议绝不仅仅是一次区域性的呼朋唤友。
它要触及的是山东人的灵魂!
这场会议来头不小。据官方消息,这是山东省今年自办的最重要会议,参会嘉宾达到1700人。最主要的是,举办“首届山东儒商大会”,省委书记刘家义亲自创意、谋划和推动。
作为一方大员,为何如此重视这场会议?
如果回顾近月来山东的几件大事,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8月6日至8月8日,山东承办“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
刘家义代表山东向海内外青年企业家发出邀请:
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是不可多得的“山东机会”。
在会议上,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发言时还赞赏刘书记的重商精神。他说,和其他地方相比,刘书记在讲话结束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静静地坐在了台下,倾听企业家和专家的发言。这个举动为全国开了个好头,说明山东尊重企业家、尊重创新创业的决心。
7月5日至8日,山东省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粤三省学习。
省委书记、省长带队,17市市委书记和主要厅局一把手的豪华阵容,学的就是南方“创优环境、精诚服务、亲商稳商”的营商氛围。回来后的第三天,7月11日,全省立刻召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部署以更大力度地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
三个月密集布置三场重大会议,每一场都指向同一个字眼:商!
书记省长不辞辛劳的“重商”,目的是要让山东的官气淡一些,商气浓一些。
真正能揭开伤疤打疼人的,还是创新型的舆论督导方式。
7月底、8月初、8月底,大众日报连续三次推出“17路记者暗访”报道,对17市政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集中暗访。同时,山东卫视新闻联播也连续播放对“一次办好”的暗访报道。
当问题最终被舆论摆上台面后,原本沉默的基层政府,纷纷表态,连夜整改。甚至有部门在内部微信群里提示,注意工作态度,应对记者暗访。
一时间,“防火防盗防记者”成为基层部门的中心工作。
在同一时间,官媒默契地推出一组舆论监督报道,可以猜想,背后必然有省委主要领导的授意。
果不其然,围绕行政审批这个营商环境的体制性障碍,山东开始向深层次的问题‘开刀’。最近文件已经出台,年底前,市、县、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挂牌运行,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官方形容,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走在全国前列。
一场围绕“营商环境”的大变革正在山东大地席卷。
山东最大的问题不是官,而是人人想当官
仔细琢磨,要想在“重农抑商”历史最为悠久的山东,砍下官本位的参天大树,种下商业精神的幼苗,绝非易事。
山东是公认的经济大省,GDP全国排名第三,但始终缺乏粤、浙、苏的浓厚商业氛围。
究其原因,几乎众口一词:官本位思想太浓。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山东人普遍以做官、考公务员为荣。
记得某知名高校一位经济学教授吐槽,他有个博士是山东人,帮他推荐去民营企业,他不愿意;推荐他去国有企业,他也不愿意;后来他考上了市里的公务员,虽然和经济学没关系,还是高兴得不得了。
教授气愤地说,学的知识都浪费了,以后再不招山东学生了。
在西方发达国家,最优秀的人都去经商。过去社会上有种说法:
一流的人经商,二流的人去企业,三流的人考公务员。
山东是人口大省,又是教育大省,多年来是公务员考试第一大省。高校毕业生多年来是:
首选考公务员,其次考研,再次就业,实在找不到工作,只好去创业。
从政府角度来看,为什么山东人喜欢考公务员、喜欢当官?除了安稳可靠、“铁饭碗”外,还有就是留恋官吏手中的权力,即便是芝麻大的审批权、执法权,就能够在企业面前高人一等,就能让企业家高接远迎。
如果官员都抱有这样的心理,营商环境怎么能好的了?
今年初,网上曾曝出“山东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东北”的讨论,除了山东的产业结构传统外,营商环境较差也是重要原因。“中诚信董事长喊话亚布力”没几天,山东就出现皇明实名举报德州市主要领导一事。
有个段子,很形象地说明了山东和辽宁对商人态度的相似性:
广东官员说:我服务的那些企业……
山东官员说:我下面的那些企业……
辽宁官员说:我管的那些企业……
这样的态度已经对营商环境严重掣肘,甚至是山东本地人都深受其害。
记得有一位台湾创投公司老板是山东人,前些年他在外地投了很多项目,想回家乡创办企业。谁想到,在家乡的亲戚都劝他放弃,芝麻大点小事都是求着政府部门办,他只好放弃。
在上一波创业大潮中,山东没有诞生华为、腾讯、阿里这样的巨头;
在这一轮创新创业风口,山东再次错失良机,没有诞生独角兽企业。
这个现象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人人都一门心思想当官谋利,就连商人也都是做“官商”才能发财,又怎会出现引领市场风向的企业?
自我革命不只是上层的事情
面对根深蒂固的文化根基,只有让全省上下都意识到危机,才有穷则思变的勇气。
俗话说得好,“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手就不难”。
目前来,山东省正在打响一场自上而下的战役,希望借此一举树立山东尊商亲商的形象。
今年初,刘书记在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敢于“自曝家丑”,敢于承认落后,一时间在网上广泛流传,受到各地网友热捧。
其中,营商环境问题被着重提到。讲话中提到,山东这差距、那差距,最大的差距在体制机制上。在今明两年,体制机制创新要作为重点突破。其中,“放管服”改革被列为关系一个地方发展活力的大问题;要为民营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创造环境,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每条措施既有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批判,又有要重塑山东形象的庄重承诺。
7月1日,“全省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大会”上,更是放出狠话:
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
目的就是要让山东的官员丢掉身上的官气,多一些主动服务、主动作为的精气神。
但是,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面对根深蒂固的落后意识,如果没有全民意识的觉醒,仅靠上层摇旗呐喊,效果会大大打折扣。
更何况,其他省市也在推招商引资,山东仅仅靠学别人用过的招式,有何资本与他们竞争?
比如,山东在学习浙江“一次办好”、江苏“最多跑一次”的时候,如果只是看到文件、会议上的措施,而没有意识到全社会对商业精神的重视、对创新创业者的爱护,再好的文件终究只能束之高阁。
最后,我想起了两位山东和江苏干部的话。
山东干部说,来南方学了很多次,每次去都深受震撼,每次去都觉得要学的太多。
江苏干部说,山东干部来的次数不少,该学的文件都带走了,是该学学理念上的东西。
如果我们中层甚至基层的官员只是学些“重商主义”的做法,应付上层的要求,以便自己更好的“做官”,那么,我们就不会有任何改变!
打破官本位不仅仅在于去改变“官”,更在于全民意识的蜕变。
对传统儒家文化批判式继承,形成能够激发重商意识的“儒商”文化,正是重要路径之一。
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寒,短短大半年时间的改革,还很难取得群商毕至的效果。
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山东主动或者被迫改变的行动。
但愿,齐鲁大地能够在“儒”与“商”的激荡融合中,再一次激发全民向上的开拓精神,在思想意识上走在全国前列!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不会远了。
(图片源自网络)
▼
深度好文,强烈推荐!!!
青岛凭什么拿“倒数第一”?
▼
转载需知:请备注“公众号名称、ID及作者名”,并带上下面的二维码!感谢大家的支持,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ET财经观察,最懂你的科技财经自媒体
欢迎点赞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您交流
加入ET观察读者群,请添加ET君为好友
微信号:ETEC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