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医案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反复发作性头痛一例


患者熊某,29岁女性,于1年前劳累后感肩颈部及头部疼痛,伴头晕乏力,劳累、睡眠差、受凉、情绪不佳时加重,服“敏使朗、头痛粉”可稍缓解。患者经常在院外行“拔罐、推拿”等治疗,经过治疗可稍缓解一段时间,不久再次发作。半月前患者劳累后再次发作肩颈部及头颈部刺痛,痛到无法入睡,服“头痛粉”不能缓解,为进一步治疗,于2020 年11月24日入住中医经典科。

中医四诊神清,望之少神,表情痛苦,面色少华,体型适中,行动自如,精神疲倦,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声音低弱,言语清晰,呼吸如常,无咳嗽,无呕吐、太息、呻吟、腹鸣之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头痛(少阴证)

西医诊断:颈椎病

·治疗过程 ·

2020年11月25日一诊

入院时患者精神极度疲倦,自诉5天无法入睡,头刺痛,以头枕部为甚,伴颈项强硬,头晕乏力,不欲进食,无发热恶寒,无口干口苦,无鼻塞流涕,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以温阳解表,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炮附子先煎 


白芷

细辛


葛粉

麻黄


川芎

处方


共2副,每副150ml,每日1剂 每日3次。

2020年11月27日二诊

患者服完1剂药,即全身微微汗出,头痛明显减轻,安睡一宿,服完第二副,患者自觉头痛已减轻80%,夜间睡眠安稳,精神及食欲好转。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少阴证,治以继续温少阴、开太阳,治以桂枝加附子汤:

炮附子先煎


大枣

炙甘草


生姜

桂枝


白芍

处方


共2副,每副150ml,每日1剂 每日3次。

服1付药后,患者自诉全身轻松,头痛完全解除,带药出院,门诊随访近期未再发头痛。

中医特色疗法(名称、用法及功能):辅以普通电针(四神聪,双侧(风池、风府、肩井、肩贞、曲垣、附分))祛风通络止痛。

· 经典经方思维 ·

1

头身疼痛脉沉细,当辨太阳少阴

患者为29岁青年女性,剖宫产2次,大女儿6岁,小女儿不到2岁,白天工作辛苦,夜间带小孩,睡眠不足。平素怕冷,入院时精神疲倦,头痛,以头枕部刺痛为主,伴头晕乏力,肩颈部疼痛,睡眠差,不欲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患者无热象,考虑为三阴病;符合《伤寒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考虑属于少阴病范畴。本患者头痛劳累及受凉后加重,伴头晕乏力,伴肩颈部强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头痛部位以后枕部为主,并伴有肩颈部强痛,后枕肩颈部为太阳经循行部位,考虑合有太阳表证不解,内有少阴亏虚,为太少两感,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解表温里去饮;加葛根解肌,白芷通窍,川芎行气。患者服用2付后,全身微微汗出,汗出则阳气流速而达于表,正邪交争,气旺则驱邪外达,故而自觉头痛明显减轻。

《伤寒论》开篇即指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主一身之表,表位即包括头项、肢体、背部等部位。如辨证为太阳病,除了“脉浮”这一重要依据,还包括反应了邪气在表,邪正交争于肌表的病机。身体疼痛不仅仅见于太阳病,少阴病亦可出现,如《伤寒论》第305条曰:“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患者有身体疼痛症状,但却脉沉细无力,伴精神疲倦,声音低弱等阴证表现,故辨证为太少两感证。患者虽无明显恶寒,但剧烈头痛,明显是寒邪收引所致,故处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第301条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方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方以麻黄为君,取其辛温,发汗散寒解表。以炮附子为臣,取其大辛大热,温补阳气,助麻黄鼓邪外出。然麻黄发汗之力较峻,阳虚之人用之恐易损耗阳气,与附子同用则无伤阳之弊,二药相伍,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的常用配伍。细辛归肾肺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以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以助附子温里散寒,为佐助之用。三药并用,通过温少阴之阳而祛散在表之寒邪,为治少阴表证之剂。急则治其标,故服药两剂患者头痛明显减轻。

2

驱邪不忘扶正,虚证注意兼顾气血

患者有劳倦的诱因,面色虚浮,发汗散寒后难免有津血之不足,故二诊选用“桂枝加附子汤”,该方以桂枝汤为基础,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内补津血之不足,外散太阳之邪,更加附子立足于少阴之本虚,使患者少阴得温,正气鼓动而驱邪,太阳表寒得散,津血得以补充,故病情进一步向愈;两个处方承前启后,虽然味少量小,但直达病所,效专力宏,解决了患者之苦恼,彰显了经方之魅力。

· 医师简介 ·

 

任毅 中医经典科主任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青年岐黄学者,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擅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擅于治疗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如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病、慢性咳嗽、慢阻肺、慢性胃肠炎等常见内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以及失眠、多汗症等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体质调理。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周六上午;周三夜诊

 

杜磊

副主任中医师 医学硕士

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熟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心衰、肺心病),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胃肠病(胃炎、胃溃疡、肠炎)及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治。对病后康复、体虚调理有一定研究。

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魏丹丹

中医师 医学硕士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擅长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诊疗。致力于经方辨治呼吸病,心脏病等。如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各种皮肤病、急慢性胃炎、便秘、顽固性失眠等。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是重庆市首家中医经典专业临床学科,是医院最具中医特色的科室之一。科室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为学术指导思想,对各名中医经验兼容并蓄诊治多种专科疾病。中医经典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中医治疗为主的综合科室,科室拥有一支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疗护理团队。科室坚持“中医特色”发展思路,突出中药和各种中医特色疗法的综合运用,中医特色气氛浓厚。科室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中医疗法,疗效显著,特色鲜明,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 门诊排班表 ·

时间

上午

下午

夜诊

周一

王毅刚

杜   磊

钟骏慧

张洪雷

姚秋菊

涂雅丹

周二

王毅刚

王成虎

任   毅

魏丹丹

涂雅丹

钟骏慧

周三

王毅刚

钟骏慧

曹   晋

黄晓苏

涂雅丹

任   毅

周四

王毅刚

任   毅

杜   磊

张洪雷

王成虎

周五

王毅刚

钟骏慧

涂雅丹

张传志

陈照龙

涂雅丹

周六

李秀华

任   毅

涂雅丹

/

周日

黄晓苏

王成虎

黄晓苏

钟骏慧

/

实际出诊医师以科室安排为准


文稿:魏丹丹 杜  磊

编辑:王瑞娜

责编:陈   英

校对:鲍   佳

审核:任   毅 林贤梅 庄文革


往期精彩回顾

经典医案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焦虑状态患者案例

经典医案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一例

经典医案 | 和少阳、运太阴辨治泄泻案一例

经典医案 | 中医药治疗肺部感染合并尿路感染一例


了解更多精彩科普知识

请关注重庆市中医院订阅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预约挂号、交费

请关注重庆市中医院服务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医院动态

请关注重庆市中医院抖音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