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饶蕾:纽约疫情日记:拐点何时到来

空间作者 二湘的九维空间 2020-08-24

 

作者近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按】纽约暂停第三天。确诊人数继续增加。每个人都盼望拐点,纽约的疫情拐点何时到来。截止2020年3月25日美东时间晚9点,美国总确诊人数66329人,死亡953人。纽约州是疫情重灾区,30851人确诊,285人死亡。新泽西4402人确诊,62人死亡。加州3018人确诊,65人死亡。华盛顿州2591人确诊,133人死亡。FEMA过去24小时内又送出8百万个N95,1千4百万个外科口罩。1百50万个防护服,1千3百50万个护面罩和4千多个呼吸机。4万纽约医护人员报名做志愿的“逆行者”。
饶蕾:纽约疫情日记:纽约按下暂停键(3月21日)饶蕾:纽约疫情日记:疫情在升级(3月22日)饶蕾:纽约疫情日记(3):哈佛校长确诊(3月24日)


拐点,纽约疫情的拐点何时到来


文/饶蕾


自从跟踪武汉疫情,我学会了一个有温度的词儿“拐点”。在疫情拐点,新增确诊人数开始持续减少,尽管累计数量还在增加,但是疫情趋于缓解,直到没有新增确诊人数为止,画出疫情的完整曲线。看着纽约日渐增加的确诊人数,我更加期盼疫情拐点突然出现,好让随着曲线上升而日渐紧绷的心情长舒一口气。但是现实和梦想总有一定距离,纽约新增确诊人数还在疯狂增长(纽约新增确诊人数曲线图)。拐点,纽约的疫情拐点何时到来啊?纽约州长库默在今天的听证会上讲到预计21天达到峰值(拐点)。我计算一下是4月15日。

如果我们还记得武汉疫情时,预计拐点的漂移,就知道415日不是一个板上钉钉的日子。如果每个纽约客全都不折不扣地宅家,病毒传播得慢一些,也许疫情拐点早一周抵达;反之,可能疫情拐点晚一周或更长时间抵达。无论哪种情况,对习惯快节奏的纽约客来说,都是慢得行蜗牛。但是现在,只有宅家才是我们尽快抵达疫情拐点的法宝。宅家有作用吗?今天是2020325日,星期三,纽约暂停的第三天。纽约住院人数加倍的时间已从周日的2天延长至周二的4.7天(纽约州长报告),说明重症人数增长速度在推迟,未来高峰期医院挤兑的风险就减小了。这是一件大好事。现在我终于信了,宅家就是抗击新冠病毒!宅家就是抢救生命!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宅吧!


纽约是全美的重灾区。确诊人数是新泽西的7倍,加州的10倍,华盛顿州的12倍。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纽约的检测数量多。你说得对,纽约昨天测了1万2千多人次,恐怕在美国要夺冠了。但是死亡人数是不参假的,趋势不变,不难得出同样的结论。好在全美没有另一个城市和纽约一样,人口密度之高和社交频率之频繁是美国的绝版,至少在程度上,不应该出现下一个纽约。纽约能不能控制好疫情,的确是个挑战。挑大梁的人是纽约州长库默。很多人想追电视剧一样每天追他的听证会。尽管疫情逐步升级,听后心里却踏实了。


库默做了什么?无非就是信息公开,工作透明,抓主要矛盾。他从三方面来抓疫情:病床(重症病床和ICU病床)、医护人员和医护用品。如果能把这三项都抓好,就抓住了治疗新冠病毒这条毒蛇的七寸。看到自己最担心的事儿,州长都有具体行动在落实,自然心就安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纽约州现有病床5千3百个。统计模型表明高峰期可能有14万人涌入医院。搞不好就会像意大利那样造成医院挤兑。他带领团队,超前部署,现在近12万床位已有计划。另外2万准备征用酒店来改建。国家警卫队早已入住纽约市,着手在高峰期前装备好新医院。ICU病床的呼吸机是另一个关键点。按统计模型预计高峰期需40万台,纽约州只有3千台。他的办法是全球购买,向联邦政府申请,紧急研制双人公用一台呼吸机的方法。尽管如此,离40万台的目标还是很远。


库默今天又提出各州的拐点不同,纽约向晚到峰值的州借用呼吸机。当其他州的峰值到来,纽约愿意把自己的呼吸机和医护人员一起借给他们。这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根据拐点轮流使用呼吸机,用动态方式满足各州在不同时间的需求。有记者问他,纽约是否会选择性配给呼吸机。因为意大利呼吸机短缺时,年迈的老人没有办法配给呼吸机抢救生命。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同意那么做。这是为什么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添置呼吸机。”他的另几句话非常有人情味“只有进ICU的病人,才需要呼吸机。虽然进ICU的只有3%。他们多数年纪大,有基础疾病,几年以后可能都会离开人世。但是那是我的母亲,你的母亲,我们的爷爷奶奶,叔叔和姨,我们所爱的人。我们要救他们。”

善良是得人心的。库默做了九年纽约州长,一些以前不支持他的人,看到他这次疫情中的领导能力、脚踏实地的作风和人情味都180度大转弯,成了他忠实的粉丝。说到人情味,还有一段有趣的事儿。他做新闻主持的弟弟对他在线采访,两个人为争谁是妈妈的最爱,在电视上争吵起来,引得纽约人对他又笑又爱。

有了病床,医护人员就成了瓶颈。谁来照顾这些突然增加的病人?3月18日,库默发出求援函,到3月25日上午已经有4万医护人员响应,志愿加入纽约抗击新冠病毒的医疗第一线。这些人就是中国所说的逆行者。不同的是他们都不是在职医院的医生,没有领导,没有单位,他们是个人开诊所的、已经退休的和转行的医护人员,还有医学院的高年级学生。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在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挺身而出。这就是美国普通人的品格和担当。有这样的白衣天使的眷顾,我相信纽约一定能战胜病毒。


病人多了,医生多了,医疗防护用品就成了当务之急。在上一篇疫情日记《纽约暂停的第一天》里,我写到美国医院急需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和防护面罩。没有这些防护用品,我们的医护人员无法保护自己。许多医护人员一个N95口罩重复使用,自己不安全,病人也不安全。感谢许多善良的中国人,纷纷留言愿意提供口罩,但是FDA/CE认证的口罩有难度。我没有精力组织口罩的捐赠或采购。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把你们介绍给各地华人协会组织,他们都非常棒,许多志愿者不辞辛苦的奉献爱心。


全美各地的华人组织现在都在募捐,捐赠口罩等医疗用品支持医护人员。我们社区已经把一批N95口罩捐给当地医院的急诊部门。刚才看到同学群里一位圣地亚哥的同学说,“这里的医院太惨了。根本没有口罩防护服啊。这个医生就在新冠定点医院上班,个人有也不允许戴。因为你戴了,其他医护人员没有对医院有意见。


这次我捐了100个N95,他们整个科室都能分到几个,估计大家就可以戴了。”但愿更多的急诊室和ICU病房得到N95和防护服的捐助。好消息是纽约州的医疗防护用品这几天陆续到位。库默说最近两到三周的医疗防护用品有了,长期的医疗防护用品还在努力。纽约是重灾区,联邦政府还是非常倾向纽约州的。美国其他州的医院还是非常缺医疗防护用品,连当天都不能保证。FEMA过去24小时内又送出8百万个N95,1千4百万个外科口罩。1百50万个防护服。1千3百50万个护面罩和4千多个呼吸机。FEMA也是拼了。3M月产3千5百万N95,霍尼韦尔正在跟进,但是全美医疗系统需要几亿个口罩去补3个月的短缺和峰值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


灾难是无情的,根据其他国家的数据,大约1-2%的新冠患者会丧失生命。国家警卫队在纽约曼哈顿Bellevue医院旁边的一栋楼搭起临时太平间、帐篷,还准备了冷藏遗体的货车。看到这样的场面,未免心生忧伤,死亡的数字更加具体起来。新冠病人和其他疾病不同,病人的的遗体携带病毒,家人不能按常规举办祭奠和送行。现实就是现实,遗体是一定会出现的,也是要管理的,能给不幸的死者一个体面的结局也算是最好的送别吧。

白宫听证会上,美国总统川普突然很乐观,说复活节(4月12日)可能局部复工。他说复活节是一个美好的日子,那天复工对美国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理想是好的,现实可能不一定举手通过。反正纽约洲连预期的拐点还没到来,恐怕无法加入到川普总统复工的畅想,也许灾情不重的州有这个可能。但是股市反应很快,飞快回升。


美国人不习惯存钱。美国人生活得不错,但是很多人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可以想象吗?40%的美国家庭拿不出400美元去应急。现在街头冷清,学校关门,大量失业。美国学校真是不简单,停学(网课)不停饭,平时依靠学校吃免费饭的贫困学生每天仍然可以到学校门口领免费餐。国家的疫情补贴已发下来。个人收入低于每年7.5万美金,家庭收入低于每年15万美金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贴,四口之家最高可达3千4百美元。对广大在疫情肆虐之中的美国人,这是救命的游泳圈。希望每个美国家庭都平安度过这个难关。


昨天的万里晴空被乌云布满。我希望老天再好好下一天雨,洗洗纽约,但是它只下个阵雨,敷衍了事。除了疫情数据在增加,安静仍然是这些日子的主旋。公司里的网络会议照常开着,电子邮件按部就班地传递。我收到泰国合作伙伴的消息,他们刚开启在家办公的模式。宅家工作成了全世界的新常态。为了让孩子有一点儿锻炼的机会,每天午休时间,我和他一起在社区走一圈。路上几乎无人,遇见邻居,大家都主动走到马路的另侧,落实拒人6英尺(大约1.8米)的规定,然后扬起手隔着马路打招呼。一路上,我们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聊,在中文和英文之间穿梭,这个17岁年轻人的见地和知识令我仰视,也许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长更能慰藉一颗母亲的心,这是我的偏得。疫情泛滥的灾难,给我们带来不安、不便,甚至悲伤,但是也给我们更多的时间与亲人分享。


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这大难之时,我们也有幸福的时刻,我愿珍惜这一点点甜蜜。今天老妈妈在电话里嘱咐我,“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心情愉快才能增加免疫力。”面对每天的疫情变化,我们可以选择愁眉苦脸,也可以选择积极面对。疫情我们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每一天。


我院子里的水仙花今天开了十朵,风信子也纷纷举起紫色的花穗。春天正在路上,无论有都少苦难,那些花还是要开的,就像我们盼望的疫情拐点,也一定会来的。


【作者简介】饶蕾,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在美国获得化学硕士和MBA,现供职于美国化学公司。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远航》《晚⻛的丝带》《轮回》等。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纪念纽约蓝蓝:哭兰兰 by 黄冰

纪念纽约蓝蓝:纽约再无兰兰 by 顾月华

方方:纵是万箭穿心,也得扛住

方方日记读者接力之3:让我缺角的一天继续完整


《狂流》: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夏至的梅里雪山》: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更多:彩虹之上的火车  年少读方方  分裂的朋友圈    遗忘武汉  李文亮医生  

世界疫情: 美国疫情  德国疫情   法国疫情   加拿大疫情  纽约疫情买枪

硅谷医生战役系列:战疫开始  美国的春天何时到来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菊子美东北疫情系列:疫情河东河西  美国开始建方舱   缝口罩  留守校园的小留  守护医生

饶蕾纽约疫情系列:  按下暂停键  疫情在升级  哈佛校长确诊

关注二湘空间收看更多好文


八维开始发送早期方方武汉日记,欢迎收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