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庆特辑】《西游记》与“文明的冲突”:唐僧取经传奇之五

2017-10-06 王民盛 民银旅行


上一篇的结尾谈到,唐帝国与西域国家以佛教为纽带建立起文化认同,而广泛的文化认同对于建立帝国的势力范围非常重要,这也是历史上一切帝国的共同特征。


罗马帝国依靠希腊-罗马诸神,在环地中海众多民族中建立共同的帝国想象,二十世纪的苏联和美国,则分别依靠共产主义与自由民主构建各自的势力范围,分别是不同时空的帝国样本。中华民族想要实现历史性复兴,对外输出文化与价值观也是当务之急。


有同种文化的认同,自然也有异种文化的冲突。《西游记》小说的主线,实际就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具体来说就是佛道之争。


在东土大唐,佛道之争确实一度成为文明冲突的主流,后世的“武帝灭佛”就与此有关。但是放眼世界,佛道之争仅仅是局部的次要矛盾。在玄奘取经的时代,欧亚大陆上最主要的文明冲突乃是伊斯兰教与其他文明的冲突。佛道之争的冲突烈度和范围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本文的主旨就是从《西游记》出发,谈一谈文明的冲突。


李唐皇帝自认为是道家后人,尊崇道教,佛家看着眼红也想分一杯羹。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唐朝人民信奉佛教呢?于是就有了唐太宗入冥记,让他到地府走一趟恐吓一番。李世民前半生杀人可不少,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还有自己的亲兄弟,要是李世民不信佛,等将来李世民进了地府,这些鬼魂就会找他来算账。于是把太宗皇帝吓得半死,赶紧去拜佛教的码头,才有了后来的水陆大会,唐三藏西天取经等一系列故事。


嗯,等会儿,听起来怎么跟黑社会收保护费的套路差不多呢?信我者上天堂,不信我者下地狱,不就是交保护费受保护,不交保护费挨揍的豪华升级套装么!


历史实践证明,这一套路是助推宗教传播的最佳手段。基督教能迅速扩张,启示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末日审判和天堂地狱的概念,对地狱的种种惨状进行不厌其烦的细节渲染,放大了人们心中的恐惧,使得“迷途的羔羊们”纷纷皈依到基督的指引之下。伊斯兰教更是直接把收保护费(信仰税)与精神恐吓结合起来,成为史上扩张能力最强的宗教,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释迦摩尼创立的原始佛教原本并无极乐净土和地狱的概念,也不修筑佛像,原始佛教的扩张能力本来也是不咋地。大乘佛教形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的贵霜帝国(大致目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内),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东西方文化的汇聚之所,大乘佛教实际上就是原始佛教吸收了大量基督教的元素而形成的一种新宗教,弥勒对应救世主“弥赛亚”,极乐净土对应天堂,佛教的地狱和基督教的地狱也是一脉相承,佛像也开始大量修建,成为信徒膜拜的对象。


事实上,由于“丝绸之路”的存在,东西方大量人员流动与交流,从耶路撒冷到印度之间这块区域,成为各种宗教思想交流碰撞的场所,也成为孕育各种宗教的温床。基督教也同样是从其他宗教中大量借鉴。比如说天堂和地狱的最早源头也不是基督教,琐罗亚斯德教就更早提出了这些概念。


佛教地狱

中世纪基督教地狱


大乘佛教成型后,立即焕发出强大的扩张能力,随即向四周扩散,向西受到了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摩尼教以及明教的前身)的阻挡而止步,向东的一支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东汉,并开枝散叶。事实上,信奉琐罗亚斯德教的波斯,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宗教壁垒,在阻挡大乘佛教向西传播的同时,也阻挡了基督教大规模向东传播,基督教只能向西大举入侵相对世俗化的罗马帝国。


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建立),欧亚大陆上基本形成了基督教、琐罗亚斯德教和佛教三足鼎立之势。在东亚的核心地区,相对弱势的本土儒教和道教,和外来的佛教又呈三足鼎立之势。


七世纪初的欧亚大陆宗教形势


儒道思想扩张能力十分捉鸡,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于,儒家道家从来不用恐吓的方式让人接受。如果打个比方,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一神教的传教士就如同一手皮鞭一手甜枣的驯兽师,宗教传播就如同疾风烈火,而儒道思想的传播者就如同一个啰哩啰嗦的老先生,因此其传播就如同涓涓细流,靠的是潜移默化的水磨功夫。佛教则介于两者之间。


《西游记》中佛家恐吓李世民的目的,就是让皇帝信佛教,宗教自上而下推广起来就容易多了。当年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盛行,消灭原本的罗马多神教,也是通过罗马贵族和皇帝走上层路线,套路都是一模一样的。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以及最晚出现的伊斯兰教,之所以能跨地域跨文化广泛传播,因为它们都采用了同一套推广套路。不遵循这一套路的其他宗教,比如道教、印度教、琐罗亚斯德教,只能被无情淘汰或者龟缩在本土固守。


唐太宗游地府(出自tvb版《西游记》)


从七世纪初的宗教形势上看,东西方都很强势,其他各种本土宗教被压制或消灭,中间的琐罗亚斯德教比较弱势,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但也基本保住了自己的地盘不受侵袭。不过这一局势很快就会发生改变,因为史上最强力的宗教——伊斯兰教,马上就要横空出世了!


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中华文明鼎足而立,构成了一千多年以来,世界文明分布的基本图景。玄奘取经的年代正是伊斯兰教兴起、形成这一鼎足而立局势的起始。


罗马帝国当年为了掌握“一带一路”贸易的主导权,与东方的波斯——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之间爆发连绵不断的战争。罗马帝国分裂以及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其继承者东罗马帝国与波斯的战争还在持续。


从公元六世纪下半叶开始,东罗马帝国(拜占庭)与安息帝国的继任者萨珊帝国之间的战争又变得激烈起来。究其原因,东方世界从长期的乱世中逐渐恢复过来,生产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贸易的利益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萨珊和东罗马都想干掉对方,独占“一带一路”西段的控制权。除了军事斗争之外,双方都将宗教作为扩张本方势力的工具,军队所到之处,迫害异教徒,强迫当地居民改宗,修建本教神庙,战争的形式已经越来越向宗教战争靠拢。


公元七世纪初,波斯军队所向披靡,耶路撤冷及亚历山大港先后在614年及619年沦陷,整个埃及在621年落入萨珊王朝手中。此时的萨珊帝国人口和版图均达到极盛,分别为1970万人和560万平方公里。东罗马帝国则岌岌可危,仿佛再发动一波进攻就能彻底摧毁。如果东罗马帝国这个堡垒不复存在,正处于一盘散沙混乱状态的欧洲被波斯人逐步蚕食,貌似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萨珊帝国


貌似强大的萨珊帝国隐藏着重重危机,连年战争透支了帝国的财政,国内阶级矛盾极为尖锐。更为致命的是,萨珊帝国的真正掘墓人——阿拉伯半岛上的游牧民族阿拉伯人,借着战争强大起来。


波斯与东罗马本来是为了贸易主导权开战,但是连绵不断的战争,阻塞了“一带一路”中波斯湾-红海-尼罗河这一段的商路。进行跨国贸易的商人们只好绕道阿拉伯半岛的陆路,使得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商业城市麦加兴盛起来。原本在沙漠里数骆驼的阿拉伯人,成了这场战争的最大获益者。


城市因处在“一带一路”交通要道上而兴盛,除了麦加之外,威尼斯、新加坡以及前文提到的碎叶城都是不同时代的典型范例。


麦加的位置


搞大事两个条件,首先得有钱,其次得有人。现在钱有了,阿拉伯人口也不少,但是他们还处于原始的部落状态,成百上千个不同部落内斗不断,因此就需要出现一个英雄人物,把他们有效的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


当年,摩西就是为了让内斗不断的犹太人团结起来,创立了犹太教,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同属闪米特人,阿拉伯人的内斗天性比起犹太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让阿拉伯人团结起来,也只能依靠宗教,这个宗教就是犹太教的改良版(基督教)的加强版——伊斯兰教,这个英雄人物自然就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


“互撸娃,互撸娃,一根藤上七朵花”,后世的大部分宗教战争,就是由天启宗教这根葫芦藤上的那些花儿挑起来的。


从公元610年开始,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播他自创的、由基督教进一步改编而来的伊斯兰教。为了防止后人再像他这样篡改经书,他称摩西、耶稣都是前面的先知,而他本人则是最后一个先知,以后不会再出现新的先知,这样他的古兰经就成了最终完结版。


真是太机智了!


当然,按照古兰经的说法,是天使吉卜利勒(也就是基督徒所称的天使加百列)按照安拉的旨意,传经给他,教化世人。


与东汉末年的“大贤良师”张角所干的事情类似,穆罕默德凭借传教聚拢信众,组织政权,与位于麦加的原统治集团进行作战。虽然大家干的事情差不多,但是张角掀起的黄巾大起义失败了,而穆罕默德却从胜利走向胜利,于公元630年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这一年也就是东突厥灭亡,玄奘踏上西行之路的第二年。


穆罕默德在632年去世之后,阿拉伯人基本完成了内部整合,统一了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政权进入四大哈里发时期,即所谓的“神权共和”时代,同时走上了急速扩张之路。


在阿拉伯半岛翻天覆地的这段时间,旁边的两位老冤家还掐得正欢,谁也没注意到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东罗马帝国调动帝国仅有的力量组成军队,并拉拢哈扎尔人(西迁的匈奴后裔)以及西突厥的支持,对萨珊波斯进行反攻,接连获得几次胜仗。波斯人则支持斯拉夫人及阿瓦尔人(西迁的柔然人后裔)围攻君士坦丁堡。


就好比两大武林高手争夺天下第一,比拼到最后一刻,已经是伤痕累累,几乎油尽灯枯的境地。眼看就要分出胜负,结果旁边跳出第三个人,给每人补一刀,并说道:你们可以去屎了,我才是天下第一!



伊斯兰教作为有史以来战斗力最强的宗教,在这一阶段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内部纷争,对外扩张犀利无比,可以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玄奘在印度学习以及四处访问之时,也是安拉的军队四处攻城略地之时。公元635年,第二任哈里发向该区域原先的两大霸主东罗马帝国和萨珊帝国同时宣战,打得这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列强丢盔弃甲,屁滚尿流。中东地区的富庶之地——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乃至埃及尽归阿拉伯人所有,东罗马帝国领土大为收缩,从地区霸主蜕变为在阿拉伯铁蹄下挣扎的国家。帝国皇帝希拉克略悲哀地说道:“叙利亚,如此美好的锦绣河山,还是归于敌人了!”


比起萨珊帝国的遭遇,东罗马帝国还算幸运。公元642年,萨珊帝国军队主力被穆斯林军队击败,波斯人再无反击之力,到了公元651年,末代皇帝亚兹德格尔德三世被杀害于中亚阿姆河附近的木鹿城的一座磨房内,萨珊帝国彻底灭亡(真是死得比崇祯还点背)。曾经盛极一时,创造出辉煌灿烂成就的波斯文明整体伊斯兰化,波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也遭受沉重打击,从“执政党”变成了“地下党”。同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派出的使节来到长安拜见唐高宗,标志着伊斯兰教第一次进入中土。


阿拉伯使节到底带来哪些信息,史书上没有记载。料想大意就是说,我们那噶哒已经变天了,现在是我们哈里发说了算,以后大唐就跟我们做生意就行了,保证童叟无欺,公平交易。阿拉伯人本来就是做转口贸易起家,他们十分清楚,只要跟大唐搞好关系,自己控制着一带一路的中段,以后就可以坐在家里数钱了。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阿拉伯人在入侵波斯时,萨珊帝国的末代皇帝亚兹德格尔德三世于公元638、639年以及647、648年,分别向唐帝国要求提供军事协助,但都被唐太宗拒绝。如果按照地理远近,西突厥和东罗马帝国离得更近,波斯人向这俩国求救才更合理。但是这俩都是萨珊帝国的宿敌,对于波斯的沦亡至少起到了落井下石的作用。唐帝国的仁义之名,被丝绸之路 上东来西往的商人们广为传颂,唐太宗的“天可汗”头衔,更使得唐帝国成为当时的“世界警察”,“正义守护神”,因此波斯人舍近求远,跑到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唐帝国来求援。


当时,唐灭西突厥之战还尚未发动,唐帝国与波斯之间还隔着一个强大的西突厥,唐军援助波斯,远赴万里不说,还要经过敌对的西突厥领土,怎么看都不靠谱。因此实在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


我倒是想去帮,可惜没火车没航母啊!唐太宗不无遗憾地想。


萨珊帝国覆灭之后,末代皇帝的一个儿子——中国史书中称之为波斯王子俾路斯,沿着丝绸之路逃到吐火罗(大致区域为今天的阿富汗斯坦和巴基斯坦北部)得到喘息机会。他于654年遣使向唐朝求援,唐高宗一如唐太宗以路途太远为由,拒绝出兵。


唐灭西突厥之后,俾路斯于661年再次遣使向唐朝求助,唐高宗觉得既然西突厥已灭,障碍已经扫清,不妨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继续向西拓展一下业务?


唐高宗李治,这位在影视剧中怕老婆的软弱男人,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则是——恨不得做地球球长。也不管手伸得太长够到够不到,先伸出去再说。在他统治之下,唐帝国版图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李治:谁说朕只是儿女情长?朕胸怀天下!


因此,唐高宗下令,在波斯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设波斯都督府,隶属安西都护府,任命俾路斯为都督,利用俾路斯的萨珊帝国正统地位,帮助其复国,以便将波斯故地纳入唐朝的势力范围。


为什么听起来,有点像“伪满洲国”的意思?


波斯都督府已经非常靠近阿拉伯人的统治核心地区。唐帝国对西方的了解仅限于《大唐西域记》,对波斯和阿拉伯帝国的情况都不大了解(玄奘:怪我喽?),也不过是存着搂草打兔子的心思占占便宜。再加上路途实在遥远,唐帝国也不是满世界打劫的蒙古人,不能过于放飞自我(唐军不像蒙古人那样靠劫掠以战养战,因此后勤始终是个大问题),向那么远的地方派大军过去。波斯都督府存在几年就被阿拉伯人吞并,中国丧失了历史上仅有的一次染指伊朗高原的机会(还是因为没航母哇!)。后来俾路斯又回到长安,被封为右武卫将军,并在长安去世。


在阿拉伯帝国武力扩张的同时, 伊斯兰教也在四处传播,而且经常是兵马未到,宗教先行。阿拉伯帝国灭亡萨珊帝国之后,作为紧挨着萨珊帝国的印度,自然也成为下一个攻略目标。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套路通常是这样的:先在对方内部大肆传教,通过(宗教)文化认同制造带路党,造成对方内部混乱,要是能搞成“颜色革命”更好,然后就可以用各种办法吞并之。可以看出,阿拉伯帝国势力扩张的套路跟现代某灯塔国都是一个路数,只不过古代人的手段比较简单粗暴,施以直接武力征服,现代的控制手段更加隐蔽和多元化,不一定非得武力占领,通过经济和金融手段就可以实现间接控制。


公元647年,也就是玄奘离开天竺五年之后,戒日王莫名其妙地“失足”落入恒河淹死,国王一死,戒日王朝立即分崩离析。原本臣属戒日王朝的帝那伏帝国君阿祖那趁乱篡位僭立。他已皈依伊斯兰教,对佛教徒和婆罗门教徒掀起了残酷的宗教迫害。


戒日王:英明神武如我,居然就这么领盒饭了?


如果没有玄奘取经这档子事,戒日王朝没有与唐朝建交,那么印度可能会就此开启伊斯兰化进程,比真实的历史足足提前了500年。然而,印度的这一波汹涌的伊斯兰化浪潮,被一个中国人生生顶了回去,这个人就是大唐派出的访印使节王玄策。


本来以为是很轻松的一次出使活动,我们的王大人正吃着火锅唱着歌呢,居然碰上打劫的了!


(未完待续)

本篇为 唐僧取经系列第五篇,前文见:


【国庆特辑】“一带一路”与帝国兴衰:唐僧取经传奇之一

【国庆专辑】帝国反击战背景下的玄奘出关:唐僧取经传奇之二

【国庆特辑】玄奘心中的梦想,到底是西天取经还是帝国崛起?唐僧取经传奇之三

【国庆特辑】玄奘成为唐帝国经营西域的定海神针:唐僧取经传奇之四



了解更多:

悄悄告诉你一个祖传的传销洗脑秘笈

名画背后的离奇传说之谜——“马背上的歌黛瓦夫人”大解密!

中华文明的源头和红色中国的摇篮,为什么都是延安?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

马云和刘强东不约而同开始谈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厚积薄发在今朝,吴京与战狼为何火Ⅱ

一带一路与《战狼》:中华觉醒的两个符号

天使与魔鬼本是孪生兄弟——改变历史的超级发明!

建军大业的缘起与蒋介石亡命台岛之根源

从2017回望1927:中共军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星之火可燎原:很燃!很热血!

场景金融革命,来了!

清朝的1929年,落幕前的金融课

股灾、铁路、银行与革命,第二堂金融课

铁路、轮船,第三堂金融课

最终改变了世界的,是边缘人。而不是,精英。


与文化大家

走一段文旅之路

与民银旅行

开启一段心灵旅程


 民银旅行 携手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