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新研究 | 老人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老物件?
这些物件都像是老朋友一样,见证了老人们的人生大事、欢喜与悲伤。
作者 | 赵雪莹
太忙没时间看?音频文章上线!
这个视频中的老人有一辆珍爱的汽车,这辆汽车并不是什么豪车,甚至因为年久失修,跟老妇人一样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但是这根本不影响老人对它的喜爱,她给汽车起了个可爱的名字,叫Annie。Annie陪伴了老人几十年的时间,见证了她结婚、生子、独身等等一系列重要的人生大事。到了这个年龄,老友可能纷纷逝去,但是Annie还一直在老人身边。在老人心中,Annie早已经超越了产品,成为了老人的好友、家庭成员、甚至孩子一样。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我们常常会发现老人珍藏的一些老物件,可能是一面镜子、一把老剪刀,也可能是些早没了用武之地的大木盒子、零碎物品。隔上一段时间,他们会拿出这些旧物翻看抚摸,还会拉上孙辈们讲这些东西的来历。故事一讲起,悠悠的岁月就流淌而出,这些物件都像是老朋友一样,见证了老人们的人生大事、欢喜与悲伤。
针对这个普遍而有趣的现象,一些研究者开始进行探索。2000年,内布拉斯加大学的Linda L. Price、Eric J. Arnould和来自贝里学院的Carolyn F. Curasi发表在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的研究使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来解释这一现象。质性研究是一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充分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
在这个研究中,研究者们对80名65到95岁的老人进行了半结构化采访,又对7名55到82岁的老人进行了深度访谈。这些老人都有一些自己珍爱的物品。研究者在访谈结束后整理出了访谈资料,通过主轴分析法发现了老年人宝爱一些甚至没有金钱价值的产品的原因——这些产品见证了他们过去的喜怒哀乐,变得和自我拥有不可割舍的联系,从而拥有了较高的感知价值和意义。
也就是说,这些老物件的价值不是用金钱这种硬通货可以衡量的,虽然外人看来不过是些破铜烂铁,但拥有者认为它无价,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者,仅此一份,天下独有。
分析结果发现,这些被老人宝爱的东西都是特殊意义的组合(unique meaning bundles)。老人一生的故事赋予了这些产品特殊的意义,而这些产品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保存和重现那些鲜活的生活片段,以及通过这些产品来储存自我和应对死亡威胁。它们既是生活的标记、是自我的图腾,也是自己和家人亲属联系的纽带。试想,如果老人去世了,当然也希望留些东西给后辈作为念想,这些他们珍爱的产品就可以完成这种令后辈睹物思人的使命。
其实对年轻人来说,也有很多物品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但是这些令人珍爱的产品的价值是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增加的。现年91岁的Lilly告诉研究者,她的丈夫在二战时期被抓,她和女儿侥幸逃脱。当时她几乎一无所有,陪伴她的只有少的可怜的几样东西,在后来买了新的后她依旧舍不得丢弃,年龄越大越是舍不得。足以见得产品的价值随年纪增长后的变化。
如果你发现爷爷奶奶珍藏这些看似没用的东西,千万不要再认为他们是节俭,真正的原因是这些物件陪伴他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已经成了自我的一部分。当他们拉着你的手给你讲这些东西的故事时,一定要耐心听哦~
参考文献:
Price, L. L., Arnould, E. J., & Folkman Curasi, C. (2000). Older consumers' disposition of special possess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7(2), 179-201.
— End —
由周欣悦教授主编,国内11所高校的15名学者联合撰写的《消费者行为学》新鲜出炉,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延伸阅读
编辑 | 李婉悦
不关注的话👇容易错过更多精彩
还可以点一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