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是孩子嘛”,这句话最后害死了多少孩子 | 余一

余一 骚客文艺 2019-06-04



本       文       约       30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min


江西上饶三年级小学生被同班同学家长杀死事件,沸沸扬扬已四天了,跟绝大部分热点事件一样,基本事实清楚,但动机、过程仍存在大量谜团,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1、是“长达一年的霸凌”,还是“三个月的经常欺负”;

2、凶案发生前,班主任跟女生家长(嫌犯)的沟通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前不久青浦跳桥事件中,惨剧发生前,母亲对儿子说了些什么,到现在依然成谜。但这次是刑案,以上两个问题不涉隐私,也许能在案情大白时公诸于众。

这两个问题为什么关键?在媒体披露的案件细节中,案发前班级家长群中一位家长的话,可能被很多人忽略,我却一直如鲠在喉。

这句话是,“都是孩子嘛”。

案发前班级家长群聊天记录

说话的家长没什么恶意,息事宁人嘛,常见的中国特色思维,说的也是国人常见的和稀泥金句。但恰恰是这句话,常拿来抹平“欺负”和“霸凌”之间的鸿沟。在美国,“校园霸凌”是法律名词,50个州全部有反霸凌立法,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反霸凌上的责任,并将惩罚权交给学校,一旦学校发现霸凌事件,须立即采取行动,严重的可以直接开除学生,涉及刑事犯罪的,司法部门应及时介入,如果案情严重,即使未成年人,也可以按成年人判罪。

所以,在美国发生校园霸凌事件时(哪怕是疑似霸凌),没有一个老师或家长会说:“都是孩子嘛。”

到底什么是霸凌?从汉语词语本身来看,这是一个联合词:霸+凌。霸,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原指部落联盟首领,也指诸侯中实力最强的,简单可理解为“大国领导人”,后来就引申为“依仗权势蛮横地欺压他人”;而“凌”,则有凌辱之意,比“霸”还要严重。

那么,具体到案件中,是不是“长达一年”才叫霸凌,“三个月”就不是?当然不是。从普通的“欺负”到“霸凌”,不是量变到质变,而是本来就有质的区别。

因为没有立法,“霸凌”这个还有点新鲜的词,对于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查百科,给个参考答案:

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或者是因嫉妒等个人原因对其进行辱骂和讽刺。

具体到校园呢?百科也只能把“人与人之间”改为“孩子们之间”,把“社会”改为“校园”。

如果根据这个定义,有些老师或家长可能会说,都是孩子嘛,哪里有什么“权力不平等”,所以最多只有欺负,没有“霸凌”。

殊不知,对于学生来说,性别、力量、学习成绩、班级职位、老师喜恶,甚至家族背景,都是客观存在的“权力不平等”,都可以造成“欺凌与压迫”。我教书的时候,有当班主任的同事让班长带早读,班长手里拿一小竹棍,哪个同学不认真,挥手就是一棍——你说这是不是“权力不平等”?

校园霸凌,电影《罪途1之死亡列车》剧照

当然,对于处于发育期的小学生来说,造成校园霸凌的原因,主要还是最前面的两个:性别和力量。研究过儿童心理或教过小学的人,应该都对这种心理-生理现象不陌生:小学男生,常用“欺负”的方式去接近自己喜欢的女生。

7岁到12岁,正是性心理萌芽的时期,我带过小学毕业班,男生给女生递纸条赤裸裸表达喜欢的,就发生过好几起。低年级的男生,不懂怎么示好,或不敢用这种高级浪漫手段,想接近、引起他喜欢的女生的注意,跟她多说几句话,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故意“欺负”她,比如扯一下辫子,抓小动物吓她,甚至动手推倒等。

如果对方不配合,向老师报告,老师见怪不怪,每次都敷衍一下,恶性循环,就有可能“因爱成恨”,成为持续性的霸凌,那就各种凌辱手段都有了。

人性中的恶,如果被环境激发出来,是连人类本身都害怕的。70年代末,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男同学,长期被霸凌,每次都只能抱着头躲在墙角,流着泪默默忍受。为什么?不是他个子小打不过人,而是他家庭成分是“地主”,而我们那时候受的教育,地主是全天下最坏的人,打“地主崽”是革命行为,天经地义,老师也不会阻止。因为这样,我也参与了几次。

当作恶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又无须付出成本,谁都会成为恶人。

《legal high》中关于校园霸凌本质的观点

扯远了。说这些,并不等于苟同网上那些认为女生家长“杀得好”的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能成为大人杀小孩的理由。不知道女生家长是否真的有精神疾病,是否受刺激之后激情杀人,但个人认为,一个正常的家长,哪怕真的发生了儿女被长期霸凌、而对方家长和学校都不理不睬,法律上又求告无门(注意这几个条件),最后对学校老师或对方家长采取过激暴力行为,都属于能理解的范畴(仅仅是能理解)。

就是不能杀孩子。

这就是俗话说的“冤有头债有主”,因为,长期霸凌别人的孩子,其监护人和老师难辞其咎,如果真有放纵行为,受点教训也是应该的。

所以上饶惨案中,班主任的作为,是案情的关键所在。虽然中国没有对校园霸凌立法,但学生在学校的直接安全责任人就是班主任,不管是“三个月”或者是“长达一年”的霸凌(或欺负),真不知情,是失职;装不知道,等同于怂恿。等到家长发出威胁,才说让双方来沟通一下,更加不可饶恕。

也因此,我们特别想知道,凶案发生前,班主任到底跟家长说了些什么。新闻中有提到一点,男生家长希望校方介入,被班主任拒绝了。真是这样的话,我们能猜到的原因就是,班主任不想因为这样的“小事”,给学校领导一个“不称职”的印象。顺理成章的是,他(她)也持“都是孩子嘛”的观点,和和稀泥,把事情压下去。

如果真这样,那这位班主任被开除,一点都不冤。

最常见的霸凌行为——全班孤立,日剧《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剧照

这么说,估计很多班主任会骂,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不知道现在当班主任多不容易!

我当然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当过13年小学班主任,现在回老家,还经常跟还在教育界的老同学聊天,听他们吐苦水,怎么不知道班主任有多难当——别说班主任,每个在公立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从校长到普通教师,都是压力山大。

今年春节回去,一个当校长的老同学吐槽说:“你不知道,现在教育的现状就是,除了教育,一切都是重要的。”

而应试教育的压力,也一刻没有松懈过,素质教育年年提,但都是形式主义,幼升小、小升初,哪里不是应试当道?小学当班主任的,基本都是语、数、英这些主科老师,任课科目的分数上不去,没奖金不说,绩效考评分低,就有可能“被竞岗”,谁不是把十二分精力都放在教学上?

班里有霸凌事件?Sorry,只要能遮掩过去,不出人命大事,没有学校会把这个当成班主任的考评项目。

校园霸凌——泼水,《女初中生A》剧照

所以,在某个报道此事的公号评论区,一位应该是当班主任的读者留言:

班主任都是由主课老师兼任,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管理各种杂事,我们这里班主任费直到2018年才终于有了每月400(寒暑假没有),还要与副班主任平分,也就是每个学期大约800元。2018年前班主任费是每个学期50元。遇到事情就追究班主任责任,例如上饶五小事件,班主任事前除了各种调解,还能有什么办法?请问,你愿意当班主任吗?

这位班主任没说的,我还可以帮他(她)补充:管得太多,还可能被学生打,或被家长暴力对待。这事我亲身经历过,看过的就更多了。

难做谁都知道,难处也能理解。教育的乱象、霸凌的多发,当然不是处于夹缝中的老师该负的责任,但在位一天,就要尽职一天,保护孩子不受霸凌。真干不下去,可以辞职,别说除了当老师不知道干什么好,这是废话。

“都不当老师了谁来教育你们的孩子?”这极端的问题,可以这么极端地反问:如果受教育就避免不了受霸凌,你猜,家长们会作何选择?


-  推荐阅读  -

鲁迅好尴尬:没说过的你们瞎编,说过的你们不敢复述 | 余一

到底是谁烧了圆明园 | 余一

此前被杀的9996个和尚无人在意 | 余一


值班主编 | 董啸   值班编辑 | 小窗

这是第 646 篇文章

- END-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寄生这世上,就是在茫茫黑夜辟出黑暗的一角,而只有爱,才有可能阻挡人的下坠堕落,生而为人,也就是四处寻找被黑暗遗忘的那点光——你想要的光和盐,都在这本书里面了️。长按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直达骚客文艺三部曲(聚响、易见、生而为人)限时拼团购书页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