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权力只能带来黑暗,文艺才是文明的曙光

先知书店 少数派悦读 2022-07-11



权力只能带来黑暗

文艺才是文明的曙光

文、编:先知书店 


文艺复兴的辉煌在于——它是人文的辉煌,而非权力的辉煌,是美的复兴,而非权力的复兴——因为美,是对功利的删除,是属于整个人类的辉煌。


◎权力为罗马带来黑暗,文艺为罗马带来荣光


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精神的源泉,此后的一千年则被称为“黑暗中世纪”。


而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就是——整个中世纪都是一部试图复兴希腊罗马的千年历史。


但不幸的是,最想恢复希腊罗马的,是那些掌握权力的人:


他们梦想着开疆拓土、江山永固,却几乎毁灭了一切,却从不关心希腊、罗马精神的实质:智慧和正义。

 

▲断臂的维纳斯,作者是一位不知名的古希腊雕刻家


但意大利和北德意志的海上贸易带动了商业城邦的复兴,个人奋斗和创造财富不再是羞耻的,而是智慧、勤奋和信用的回报;在经院和大学里,教士沉思着自身和世界,智慧的火光在他们沉思的目光中跳动,这是复兴的真正火种。


事实是,当人们想靠权力复兴希腊、罗马时,只留下无尽的黑暗。当人们想靠人文复兴罗马时,文明就充满光明。

▲古罗马建筑与雕塑艺术之美

◎伟大的艺术,让人类重新认识自己

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画作中,神变得更像人,人也变得更像人。

我们在画作中看到了他人,也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

人不再只是蒙昧中的奴仆,而是一个有待探索的谜。艺术让人们去观察人、解读人,去发现人的内在。

以至于,卢浮宫的一个看守爱上了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天天对着她自说自话,嫉妒来看她的游客,最后在发疯的迷恋中被辞退。

▲达·芬奇《蒙娜丽莎》,她的微笑神秘而深邃,仿佛窥见人的内心

虔诚的基督徒米开朗基罗却渴望冲破肉体追逐自由,将人类被囚禁的理想气质重新解放出来,在人性中重新寻找神性。

他给了大卫一具完美的身体,又赋予了大卫内在的冲突,庄严的大卫仿佛随时可能爆发巨大的力量。

从此,信仰和人性握手言和——人对自身的超越,成为荣耀神的伟业——这是教会一千年来未能实现的伟业,也是欧洲宗教改革的前奏。

▲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塑的立体感让大卫的精神力量显得丰满而真实
 
拉斐尔真正理解文艺复兴,理解这个人类文明最为群星闪耀的年代。

在他的《雅典学院》中,不同时代、学派的思想家、学者齐聚一堂,柏拉图手指上天,那个象征着思想、智慧和理念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手指地下,那个象征着经验、科学和法律的现实世界。

那是拉斐尔心中的黄金时代——人类以追求智慧、真理作为最高的生活理想,这也是艺术家自己的宿愿。

▲拉斐尔《雅典学院》,中心的两位伟大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原型是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也把自己画进了画里,在画面的右下角,眼神看向画面之外。

最伟大的复兴,是改造人类的文化基因

文艺复兴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复兴,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扩散至全人类文化基因之中,那它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首先,最伟大的复兴来自于创造,而非破坏。

在历史上,一切以破坏为代价的复兴,最终都必将失败,剩下的也将是一片废墟。

试图将复兴希腊罗马作为旗帜的,不仅有中世纪君主,还有墨索里尼的“新罗马帝国”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国”: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破坏,共同结局是失败,共同留下的也都是灾难和恐怖。

▲墨索里尼 | 他对意大利错误的“爱”,反而带来伤害与破坏

而文艺复兴是美的复兴,是文学、艺术和思想的伟大创造,它有力地证明,创造远比破坏更能复兴人类的荣光。

它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甚至超越时间,因为它体现的是每个人内心的需要,是美的复兴,这也是文艺复兴带来的最大贡献——人本主义。

因此可以说,最伟大的复兴,不是国力和军事的强大,而在于能否建立一种让全体人类为之效仿,让所有渴望进步的民族主动继承的伟大传统。

文艺复兴的伟大就在于,那些大师的文字、画作、雕塑,永久地启蒙了人类。

我们从艺术的美好中看见了强权之可怕,伪善之邪恶,虚假之丑陋,并因此坚定了对真理、智慧、人性之善的追求。

可以说,只要艺术之美不死,人性之善便不会昏睡,再黑暗的地方,也永远会有人坚定地寻找光明。

▲肖尔铁茨曾受希特勒之命炸毁巴黎,但是巴黎的艺术之美俘获了他的心,让他不惜背叛希特勒放弃了这一计划——美好的事物能感化心灵,唤醒人性,驱散权力带来的黑暗。

◎一切文明的复兴,都需人性之美的复兴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文明曾一次次在黑暗中湮灭,又一次次复兴。但不管文明如何演变,人性永远不变,人性对美的渴望永恒不变。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无法追求美的地方,就只能追求丑和罪恶,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伪善和丑陋横行,导致文明的堕落和湮灭。
可以说,所有文明的湮灭,都是人性之美的湮灭,所有文艺的复兴,也都是人性之美的复兴。
西方15世纪的文艺复兴,看似是绘画、文学的“文艺复兴”,但其背后却是希腊之美的复兴、人性之美的复兴、创造之美的复兴。
人的尊严和高贵,就源自人对丑的厌恶、对美的热爱,这是人类情感中不甘堕落、不愿受困于“当下”的永恒的精神追求。
▲《家庭艺术馆:欧洲文艺复兴大师系列》传承艺术之美
戕害美的行径,在人类社会中从未消失过,只是从未像今天这样严峻。今天,很多人批评“甲方审美”、“网红审美”、“土味审美”、“直男审美”等恶俗的审美风气。
然而,很多批评都止步于表象,对于“丑陋现实”背后的价值观,却极少触及,更却无力去突破现实,追求“对美的永恒盼望”。
今天的我们,每当回溯美的源泉时,都不得不在文艺复兴时期停留下来,那是人类有历史以来,唯一一次用美战胜了统治千年的强权,一扫自身的灰暗和卑微,让人类有权利去做自己。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这套“致敬古典艺术经典”之作:《家庭艺术馆:欧洲文艺复兴大师系列》。这套大部头的书本身就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


◎独家定制皮面包装:《欧洲文艺复兴大师》原版由欧洲最知名艺术出版社、意大利Scripta Maneant出版社历时11年精心打造。据说在欧洲,这套书本身就被视为艺术品,可以拿去银行做抵押,其分量由此可见一斑。先知书店联合东方出版社特别独家定制了精美皮面包装礼盒,让装帧更符合其内涵,也更适合作为礼物赠予友人,或者收藏打造个人“家庭艺术馆”。



◎五位文艺复兴大师全纪录:出版过程中,编辑们拜访了全球近100家博物馆、收藏机构,挖掘整理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卡拉瓦乔、博斯代表作,包括画作、手稿、草图、素描及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2000多幅作品(真品实拍),其中有不少作品还是首次面世,收录之全,可谓前所未有。

◎国内首次手工制作,设计精巧优雅:欧洲古典图书的装帧工艺非常繁复,本书是国内首次尝试手工竹节装,采用最有代表性《圣经》装帧才会采用的六竹节装,设计精巧而优雅,无疑是家里图书的颜值担当。全程手工制作,品质保证,也让这套书更具收藏价值。

硬核的内容,艺术品的制作标准,美术馆级别的原画还原,让这套艺术经典的中文版一经推出,不但重新还原了长达四百年“美”的定义,更成为彰显艺术眼光和品味的绝佳礼品。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让文艺复兴之美,注入自己的文化基因,从此百丑不侵。


▍延伸阅读

局部:陈丹青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世界的艺术中心在法国,法国的艺术中心在在卢浮宫

伟大的艺术,在于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贡布里希:没有所谓的艺术,只有艺术家

读完这5本书,相当于逛了100家博物馆

信仰的艺术:人之所以为人,恰恰由于人不仅有本能,还有精神的“可超越性”

现代艺术为何让“审美”变成了“审丑”?

爱的极致是信仰,美的尽头是艺术

真正的艺术融于生活之中,又超越于生活之上

生活的悲怆与欢乐,凝结在艺术之中

没有信仰的艺术终将流于庸俗

真正的艺术家,是把自己活成艺术

陈丹青:艺术不是高不可测的门墙,而是审美的解放

信仰的艺术:人之所以为人,恰恰由于人不仅有本能,还有精神的“可超越性”

艺术三万年:当创造力跨越时空

信仰最直观的表达是艺术,艺术最高的境界是信仰
艺术与科学总在山脚分手,又在山顶相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