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间有风骨,其名为建安:一个时代的悲凉与慷慨

- 荐读 -
帝国衰亡的七大原因
绝版复活 |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的梦想与尝试




世间有风骨,其名为建安

一个时代的悲凉与慷慨

文:誰最中國  编:先知书店


建安,东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使用时间为公元196年至220年。


建安年间,群雄逐鹿,战争不断:官渡之战,曹操逆袭袁绍;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火烧曹营;汉中之战,刘备占据汉中……


江山支离破碎,权力交接伴随着生生死死:吕布被杀,孙策遇刺,袁绍去世,刘禅出生,司马师、司马昭出生,周瑜病死,关羽被处斩……都发生在这短短二十五年间。


建安,是势力割据、战乱不息的时代,亦是风起云涌、慷慨悲壮的时代。


这艰辛的世道,该以什么样的标识,镌入人心?


注定不凡的建安,从一片乱离之中跳脱出来,摘取了一个气度卓绝的词:“风骨”。


建安风骨,自《文心雕龙》标举之后,以其遒劲刚健、慷慨多气,备受后世推崇。“风骨”,从谈艺论文的用语,渐趋成为具有独特内涵的审美范畴。


一千八百年前,“建安”画上了句号。此后的一千八百年间,“风骨”成为了人们仰望的星斗。


建安成就了风骨。风骨亦永恒了建安。




三曹与七子:邺城文学集团


建安十五年,一座巍峨壮观的铜雀台在邺城拔地而起。


邺城是曹操的基业所在,他在这里称霸北方,雄视中国,挟天子令诸侯。


竣工庆典上,曹操率领文武群臣登上铜雀台,大摆宴席。武将比武,文人赋诗,觥筹交错,鼓乐喧天。铜雀台背后,是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想要天下归心,就得有能让众心归附的威望。


曹操担得起这样的威望。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以广纳贤士、唯才是用而闻名。他和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能文能武,史称“三曹”,不仅在政坛占据主导,在文艺界同样是领军人物。


▲魏文帝 曹丕(《历代帝王图》)


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团结了一大批文人学士。当时在邺城上空闪烁着文坛的北斗七星:孔融、陈琳、阮瑀、徐幹、王粲、应玚、刘桢,史称“建安七子”。


“三曹”与“七子”,被视作建安文学的代表。铜雀台,后来不仅是曹操政治雄心的象征,也成为建安文人聚会的场所,他们在这里激扬文字,直抒胸臆,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不过,并非每个人从一开始就与曹操同心同德。


陈琳,曾在大将军何进手下当主簿。官渡之战时作《为袁绍檄豫州文》,历数曹操罪状,痛骂曹操三辈祖宗,骂得曹操顿时连头疼病都不治而愈了。


阮瑀,是阮籍的爸爸,阮咸的爷爷,只愿与书为伍,拒绝为曹操所用。曹操见几次征召不行,索性放火烧山,才逼得阮瑀不得不去见曹操。


孔融,名气最大,小时候是个懂得让梨的神童,长大是个说话尖酸刻薄的狂士。作为东汉旧臣,出身高贵,恃才傲物,处处与曹操作对……


这样一群人,曹操都能聚集在麾下,除了爱才,也不需要其他理由了。


▲铜雀台(电视剧《三国》)


铜雀台像一个漂浮着的仙境,俯瞰当时的大地,看到的是连年战乱,严重的饥荒与瘟疫……


建安文人遇到了最好的时代,也生活在最坏的时代。


他们适逢王权削弱、名教衰败,自由人格觉醒,文人可以随意挥洒他们的个性。


然而,他们又大都亲身经历过社会动乱之苦,那些凋残破败、灾祸横行的凄惨景象,触目惊心。


建安文人,在动荡中寻找着真理,在凋敝中坚守着气节。在觉醒的意识与痛苦的现实的交织中,用一首首慷慨悲凉的作品,表达对政治理想的憧憬、对民生疾苦的忧患、对人生价值的思索。




慷当以慷,忧思难忘


有“七子之冠冕”之称的王粲,曾度过十余年的流离生活。悲惨的生活见闻,在卓越的文采的调遣下,成就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七哀诗》刻画了一幅文字版的流民图:“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曹操《蒿里行》也有这样的现实主义手法:“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沉重的社会现实之下,建安文人不甘以文士自居,同时抱有救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曹丕有“救民涂炭”之志,曹植怀抱“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之愿。刘桢“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陈琳“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壮志之言,掷地有声。


▲曹植(《洛神赋图》)


建安的风骨,就从这悲凉和慷慨之中塑建起来。


“风骨”一词,历来引用得多,诠释得少,后人一旦细究起来,难免落于抠字眼的陷阱。


若是详尽地阐释“风骨”,反而会失去那种会意传神之美。不妨简单地理解:


在风里,有充实的情感与时代意义;在骨中,有慷慨激越、刚健有力的精神品格。


风骨,作为一种审美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对文学、书法、绘画以及人物的品评,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内容。


▲《文心雕龙》


刘勰、钟嵘借建安风骨反对六朝绮靡的文风,再经陈子昂承袭,成为诗歌革新的旗帜,并最终催生出“盛唐气象”。


盛唐书法家的风骨,体现为紧劲峭健的品格;而宋人眼里的风骨,少了些雄强,更倾向于苍秀清朗。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表达的审美理想是“气韵”与“骨法”并重,指引着历代画家的实践和鉴赏,也不断得到新的阐释。


风骨,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理想。归根结底,是人的品格。


▲“颜筋柳骨” | 上:颜真卿《祭侄文稿》下:柳公权《玄秘塔碑》



壮志未酬,风骨永恒


建安文学的兴盛,离不开曹氏父子的引领。曹操是振一代文风的始创者,曹丕和曹植则是不遗余力的倡导者。


“建安七子”并列,始见于曹丕的《典论》。在同一本书中,曹丕还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在建安,文学的价值与地位,被前所未有地看重。在邺城,文人的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建安以前,文人的境遇有些惨。司马迁曾表达文人地位之低贱:“因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一代汉赋大家司马相如,也不免被皇帝呼来喝去。东方朔才思敏捷,但在汉武帝面前,终究只是个讲相声的。


曹操突破了流俗的偏见,给了邺城文人较大的空间。他们之间更像是同行的文人与文人,而不是主子和奴仆,他们可以心平静气地探讨文学,甚至开开玩笑。曹丕与曹植也不把文人视为僚属,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交往。



创作自由,思想解放,催生了建安文人推崇真性情的思潮,反映到文学之中,形成了壮思与文采并举的创作观。他们的作品既有共同的时代风格,又有各自的特色。


陈琳、阮瑀擅长章表书记类文章,应玚平和但不雄壮,刘桢雄壮而不细密,孔融文气高逸,长于文词而不擅长立论……虽然各有长短,但都是建安文人中的俊杰。


建安文人扩充了诗歌的题材,也尝试并创新了各种新题材。尤其是五言诗在建安时期更加成熟,形成“五言腾踴”的局面,再加上在艺术技巧上的提升,将中国古典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尽管建安文人不单以文人自居,亦怀抱着高昂的政治热情;但是,现实让他们的抱负化为壮志未酬的哀歌。


包括“七子”在内,建安文人虽然获得了曹操的优待,但大都没能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翻遍史籍,也找不到他们提供过什么治国治军的良策。


曹操广纳天下的人才和英雄,毕竟有政治算盘在里面,他借此成就“崇奖风流”的美名,但不一定每个人才都要派上用场。再加上建安文人身上普遍存在的恃才放旷、孤芳自赏的个性特点,也让他们难以成为荀彧、郭嘉、程昱那样的谋士,为国家所用。


这就为建安文人的命运蒙上了另一层悲情。陈琳说:“沉沦众庶间,纡郁怀伤结。”阮瑀说:“还坐长叹息,忧忧安可忘。”徐幹说:“遇不遇,非我也,其时也。”仕途境遇的失意与不平,令他们悲愤交加。



功名未立,而人生苦短。


建安十三年,一再挑战曹操底线的孔融终于被杀。


建安十七年,阮瑀病逝。


建安二十二年,陈琳、刘桢、徐幹、应玚被一场瘟疫夺取了生命。


同一年,王粲也在征途中死于疫病。


王粲去世之后,曹丕亲率文士为他送葬。因为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于是众人在坟前学起驴叫,为他送行。在一片驴叫声中,“建安七子”的时代唱完了尾声。



建安七子,壮志难酬。或许正是这短暂的慨叹、鲜明的个性、浓郁的悲情色彩,才平添了“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翻译家齐邦媛说:“文学不能重建城邦,但是它安慰,甚至鼓励,用各种方式重建自己一片天的有志气的人。”


建安文人,在悲凉的时代里,在遍野的哀鸿中,开辟了一片写诗作赋的沃土。他们一边悲哀现实,一边憧憬理想;一边崇尚悲凉,一边仰慕壮烈;一边关切社会,一边抒写情怀。


建安风骨,是一个时代的图腾,也是人文精神的凝聚。风骨的审美共识,穿越如此漫长的时空,至今仍能得到认可,也反映了其审美价值的生命力与重要意义。


铜雀台终有被毁的一天,而“风骨”作为后人标举的旗帜,体现着中国传统审美价值体系中的理性、人道、自由、平等的人性意识,永远不会倒掉。



体会建安风骨,除了诵读三曹与建安七子的诗文,更直观、鲜活的方式,是从《世说新语》的记述中。作为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其所呈现的内容跨度、时代的风骨和文化美学,远远超越建安一代,还囊括东汉后期到魏晋间许多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一部跨越1500多年的现象级经典之作。很多名人都是这部书的粉丝。鲁迅就曾赞叹,《世说新语》可以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他还为此写过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傅雷给傅聪写信说:“《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化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然而,这部满满光环的《世说新语》,阅读起来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文言文就不是特别好理解,其中的名物、制度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隔阂。其次,《世说新语》的写作是碎片化的,每一则故事都是简单的片段,但它的背景又往往很复杂。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董上德教授的这本《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以一种全新的思路解读《世说新语》。

这部《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书名里的“别裁”二字,意为原文全依《世说新语》而另作编排。《世说新语》原书共分36个门类,一个人物的故事每每散落在不同的门类之中,检读不易,难以形成关于某个人物的“整体印象”,于“知人论世”有所不利。董上德教授将每个人物的故事,大体依照其生平经历,重做整合,参以正史,结合南朝梁文学家刘孝标注文的一些重要信息,详细阐释或辨析。

这部《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中的名士们,或慷慨赴义,或虚与委蛇;或和光同尘,或专横弄权。图书揭示了名士们在危难时局夹缝中的生存焦虑,名士风流举止间的政治博弈,还原了光辉灿烂与黑暗残酷并存的魏晋时代。


本书所用史料权威、可靠,董上德教授博学、幽默的讲解风格也与魏晋名士的故事相得益彰。由人及史,书中呈现的魏晋名士在黑暗政治下的生存状态与艰难抉择,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对当下也是一种启示。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四大名著·批注典藏版”)



▍延伸阅读

“名士风流”的另一种读法:一个光辉灿烂与黑暗残酷并存的时代

叶嘉莹:最好的五言不在盛唐

通识的力量:谎言重复一万遍,也成不了真理

张维迎:经济学家一定要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否则就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秦制时代的三个故事:有良知的普通人比帝王更伟大

绝版复活 |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的梦想与尝试

不苟且,不趋同:胡适的自由与宽容|胡适诞辰131周年

《资治通鉴》为何只字不提李白?

周濂:我们这个时代的嫉妒、怨恨与愤恨

林语堂: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野夫:怀念《恋恋风尘》里那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少年

饶毅阳性后的病中笔记:对大众要实事求是,不能假装已有十足把握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重构晚清记忆:来自世纪末的焦灼与恐惧

帝国衰亡的七大原因

如此删除,实属罕见

秦晖:有一位朋友现在经常骂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